第13章 峨冠博带 【“峨冠博带”到底是什么样的装束】
鲁迅先生1929年在燕京大学的演讲《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中说道:“希望革命的文人,革命一到,反而沉默下去的例子,在中国便曾有过的。即如清末的南社,便是鼓吹革命的文学团体,他们叹汉族的被压制,愤满人的凶横,渴望着‘光复旧物’。但民国成立以后,倒寂然无声了。我想,这是因为他们的理想,是在革命以后,‘重见汉官威仪’,峨冠博带。而事实并不这样,所以反而索然无味,不想执笔了。”
鲁迅先生称“峨冠博带”乃“汉官威仪”,这是不准确的,这一装束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了,甚至还可以追溯得更远。
墨子在《公孟》篇中曾经描述过四位国君的装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晋文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绛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
四位国君的装束各不相同,但国家都治理得很好,因此墨子总结说:“此四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
“牂(zāng)”是母羊,晋文公的装束是穿着粗布衣服和母羊皮的皮衣,用皮革系着佩剑;楚庄王的装束是戴着颜色鲜丽的冠,冠上有系冠的彩色丝带,穿着深红色宽大的衣服;越地的风俗是不蓄发,文身,因此勾践的装束就是“剪发文身”。
那么,齐桓公的“高冠博带”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装束呢?
先说“高冠”。“高冠”即“峨冠”,又可以叫“峨冕”。古代中国的冠服制度把头上所戴的帽子统称为“头衣”或“元服”,计有五种:大夫以上包括天子所戴的“冕”,一般贵族、官吏所戴的“冠”和“弁(biàn)”,庶人所戴的“巾”和厮役所戴的“帻(zé)”。冕、冠、弁又统称为“冠”。
据说冠冕乃黄帝所制,《后汉书·舆服志》载:“见鸟兽有冠角髯胡之制,遂作冠冕缨蕤,以为首饰。”冠是“礼之始也”,因此冠服制度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礼仪制度,是等级制的象征,以此表示贵贱有等,衣服有别。
冠上还要根据等级加上各种玉和彩带,有一个形容男人脸面洁白的成语“面如冠玉”就是由此而来。汉代时皇帝专用的冠称“冕冠”,上面有块前低后高的木板,两端各垂下十二块五彩玉,还有各种装饰品。皇帝之下的最高官员戴巍峨的通天冠,再低一级的官员戴长冠,然后是进贤冠和武官专用的武冠、法冠等等,具体的形制都有非常详细的规定,此不赘述。
由上述可知,冠上既有种种饰物,则冠必为“高冠”。法官所戴的“獬豸冠”乃是模仿獬豸(xiè zhì)这种传说中的神羊所制,不仅高,甚至还有两角,十分怪异。此外还有鸡冠、鹖冠,则其高可以想见。
再说“博带”。古代官员的服饰一定要用带束起来,带分革带、大带两种,革带就是皮制的带子,大带是素丝制的带子。革带在内,佩玉、官印、荷包等都系在革带上;大带在外,长长地垂下来,又叫“绅”。“缙绅”一词的“缙”通“搢”,颜师古解释说:“缙,插也,插笏于绅。”笏(hù)是朝见时大臣所执的狭长手板,按等级分别用玉、象牙或竹制成,用来记事,免得临时忘了向皇帝禀报的细节。“缙绅”就是将这块手板插在“绅”里,后来才引申为官宦的代称。
齐桓公的“高冠博带”守的是周代制度,再往后则只有儒者才使用“博带”,即“褒衣博带”,指宽大的衣服和宽大的带子。据《汉书·隽不疑传》载:“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櫑(lěi)具剑”指木柄上镶有蓓蕾形玉饰的长剑。隽不疑是儒者出身,因此才“褒衣博带”。
大约到了南北朝时期,这一装束才从儒服渐渐流行开来。颜之推所著《颜氏家训·涉务》中载:“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则扶侍。”从此之后,“峨冠博带”就成为士大夫的标准装束,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讽刺的南社“重见汉官威仪”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