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社会学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如何观察“社会现象”

迪尔凯姆看到同学们都听得很认真,心里很满意。他完全感受到了同学们的真诚。他说:“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社会现象,也已经知道如何界定社会现象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观察社会现象呢?或者说,我们观察社会现象,要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呢?”

偌大的教室里此时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屏声敛息,听迪尔凯姆继续讲下去。但是这时候,迪尔凯姆并没有着急往下说,而是拿起水杯,先啜饮了一口。看来迪尔凯姆有“卖关子”的习惯呀!

迪尔凯姆放下水杯,说:“大家都知道孔德吧?”

“知道!”大家齐声说。谁不知道孔德呢?“社会学”概念就是他提出来的。

“孔德把社会视为自然的一部分,这是我所接受的。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看到,社会现象的特征在于它的超‘精神性’,而一般心理现象的特征则表现为‘精神性’。照我理解,要想准确地理解社会现象,就一定不能简约为个人的心理层次。”

听到这儿,张梓不禁撇撇嘴,心想,这个还用得着多说!迪尔凯姆瞧见了,略微笑笑,接着说道:“观察社会事实,应该遵循两个原则!”

教室里静寂极了,一点杂音都没有,因为大家意识到,迪尔凯姆要说到重点了,所以全都竖起了耳朵。可是说到这儿,迪尔凯姆又停住了,再次拿起水杯,啜饮了一口茶。他品了一下,笑道:“我很喜欢中国茶,喝起来似乎要比咖啡好得多!”

大家的心都悬着,胃口都被吊了起来,无不盼着老师赶紧说下去。

迪尔凯姆终于回归主题了,说:“观察社会现象,首先要遵循客观性原则。谁能尝试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呢?”

有位同学站起来,回答说:“老师刚才讲过,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这就意味着,社会不是人为的,而是有别于个人意志的,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老师,我说得对吗?”

“完全正确,请坐!”迪尔凯姆看起来很欣慰,“正如这位同学所说,社会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观察社会现象时,要遵循客观性原则,排除所有的成见。一般道德的观念与先入为主的观念,都不应该拿来观察社会事实。我们需要再次强调一遍,社会事实的特征,就在于它的超‘精神性’!我们要把社会事实当成‘事物’,它是超个人而外在的,对个人有约束力!”说完,迪尔凯姆扫了一圈教室,“大家能明白吗?”

谭日辉老师评注

社会有着极高的复杂性、特殊性;理所应当地,社会事实也有其特殊性,体现在它具有超精神性。

这时,那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又站了起来,小心翼翼地问道:“社会是自然的一部分,社会事实是一种‘事物’,对此我大致能理解。但是,‘社会事实’这一‘事物’应该有其特殊性吧?”

迪尔凯姆点点头说:“这位女同学说得很好!社会虽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它明显有着极高的复杂性,要比自然的其他部分复杂得多,几乎成为非自然的部分。也就是说,社会有其特殊性,社会事实自然也有其特殊性。实际上,我已经说过了,社会现象的特殊性,就是它的‘超精神性’。所以,我们在观察社会现象时,所要遵循的第二个原则便是——特殊性原则!我们在观察社会现象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社会现象的特殊性。”

很多同学们听到这里,都忍不住“哦”了一声,看来他们心中先前也存有这样的一个疑问。这时又有人站起身来,问迪尔凯姆老师:“社会现象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这该如何区分呢?”

迪尔凯姆抿抿嘴唇,然后开口说:“这位同学问到了一个关键问题!人们在观察社会现象时,容易把两种不同的现象混淆在一起,一种是常态现象,一种是病态现象。对二者加以区分,是非常关键的!我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观察社会现象,就是为了区分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进而提出科学的结论!这样一来,社会学才有助于社会的改善,才有其价值!”

迪尔凯姆老师的话

社会中存在着一种确定的团体现象,这就是“社会现象”,它们具有特别的性质。它们是存在于人们身体以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同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于每个人。

“如果一个现象是正常的,那么我们应该剔除它吗?显然不能,即便它在道德上与我们格格不入。与之相反,如果一个现象是病态的,那么我们就有科学的论据,证明我们的改良计划是必要的。

“当然,区分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有时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开始时,一定不要用观念去判定某现象,而首先要找出它们可见的、客观的外部迹象,进而根据这些外形,认识某种现象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不会戴上有色眼镜,才不会影响我们对这一社会现象的客观认识。

“那么,对于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我们究竟该如何加以区分呢?社会现象与生物现象一样,虽然每个个体都有其特殊形态,但它们依旧可以分为两种状态——普遍现象与例外现象。所谓普遍现象,普遍存在于同一类各个现象中,当其发生变动时,不一定所有个体都呈现出同样形态,然则变动趋势却是相似的。至于例外现象,只存在于少数个体里,而且也难以长久存在。这么一来,从存在形式上,我们就可以把普遍现象视作常态现象,把例外现象称作病态现象。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所谓常态,并不意味着绝对静止。从宏观层次上来说,常态现象也是处于变动之中的。对于这一点,大家可以理解吗?”

有些人说“可以”,但有些人仍然感到费解。张梓就没有完全理解,但他这时看到班上那么多人都懂了,只有他自己不懂,心想,如果提问是不是显得自己智商很低?想到这儿,他就不好意思说自己不懂了。

“老师,既然一种现象的存在是需要具备一定条件的,那么判断它是常态现象还是病态现象,其标准是否会发生变化呢?”后排的一位同学这样问道。

“所以对区分方法必须进行检验!用检验方法区分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这主要是基于实用的目的。在实践中洞悉事物的原因,不只要明白它会怎样,还应明白它为何这样!弄清了常态现象的原因,对于那些病态现象或者例外现象,也就更加容易明白了。”

“老师,区分常态现象与病态现象,有什么准则吗?”

迪尔凯姆看了一眼那个学生,呷了一口水,说道:“我们先要明确一点,即在一定的社会中,一个现象是常态现象还是病态现象,与这个社会的一定发展阶段相联系。因而在确定一个现象是否为常态现象时,需要考虑与这种社会相联系的进化时期,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大家能明白吗?”

“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道。

“很好!”迪尔凯姆点点头,赞许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