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优秀男孩的100个细节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良好的习惯,是优秀男孩的基础

美国教育家艾德勒曾经说过:“教育不是旨在形成任何各种各样的习惯,而仅仅在于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同时也是优秀男孩的基础。如果教育得当,能够抓住细节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无疑就帮助孩子掌握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1.把礼貌变成习惯

从表面上来看,礼貌似乎只是一种外在行为,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基本表现。尤其是对于男孩子来说,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除了可以让他变成一个更受欢迎的人之外,对将来的人脉建立也有重要的作用。

生活故事

斌斌是个内向的小男生,刚开始学说话的时候,父母不管怎么教,他都不太喜欢开口讲话,就连最基本的称呼也很少。

一开始,斌斌的父母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可是后来渐渐发现,斌斌遇到了问题,不会像别的孩子那样用甜甜的声音请爸爸、妈妈帮助自己,即使是问题解决之后,不管父母再怎么循循善诱,斌斌就是不说一声“谢谢”。

后来,虽然上了幼儿园,但斌斌在礼貌上却没有太大的进步。除了每天去上学的时候,会在学校门口跟老师问好之外,其余时间还是一副很没有礼貌的样子,就连每次家里来了客人,他也只顾自己玩,从来都不会跟别人问好。

细节放大镜

一个有礼貌的“绅士”,不管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这对男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可是,像斌斌这样看起来好像没礼貌的男孩子,并不是骨子里学不会礼貌,只是缺乏父母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正确引导而已。

在孩子年龄还小的时候,缺乏礼貌的行为往往是因为他们的小脑袋里还没有建立起正确的“礼貌观念”,而父母的任务就是不能忽略这些细节,从生活中找出孩子欠缺的礼貌知识,通过耐心讲解和示范,慢慢地帮助孩子建立起讲礼貌的意识和习惯。

如果担心说教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不妨经常抽出一点时间,通过角色扮演的模拟接待游戏,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谢谢”“请”等礼貌用语,以及一些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常识。

男孩的自尊心是很强的,这跟年龄没有关系。即使是年龄还很小的孩子,如果在礼貌上表现出欠缺,也千万不要当着别人的面责骂,甚至动手打孩子,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最好的办法就是私下指出问题,孩子会因此变得更容易接受。

当然,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同时,不要忘记在孩子表现出懂礼貌的一面时,及时给予夸奖,这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2.让诚信成为男孩的焦点

虽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很多人都在感叹:“这年头,吃亏的都是老实人!”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丢掉诚信的品质。尤其是面对正在建立世界观的孩子时,诚信的品质对于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生活故事

这天,爸爸对儿子说:“乖儿子,这次考试如果你拿满分,爸爸就带你去香港海洋公园看海豚表演。”“真的?你不是在骗我吧?”面对儿子的质疑,爸爸拍着胸脯说肯定会兑现。

可是,等到儿子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写着满分的成绩单回家,希望能够得到当初承诺的奖励时,正在客厅沙发上看报纸的爸爸却说:“我最近工作很忙,等过一阵子再说。”

就这样,儿子等啊等,半年过去了,爸爸的承诺还是没有兑现。

细节放大镜

在孩子的教育当中,榜样的力量是非常“可怕”的。虽然适当的物质奖励的确可以对孩子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但前提是建立在能够“及时兑现”的基础上。否则,像这个故事当中的父亲,随口许下一个自己都不知道何时才能兑现的承诺,在伤害孩子积极性的同时,也在无形当中有损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甚至让孩子学着不诚信。

对于男孩来说,诚信将会是影响他们一生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规范。尤其在他们成年之后,“无诚则无德,无信则事难成”,诚信的缺乏很容易导致他们无法在社会上立足。所以父母应该重视诚信教育,并在孩子的生命中播下诚信的种子。

培养诚信,要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并且能够贯穿在家庭生活的过程当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不说谎,在犯错时能够勇于面对,说出真相并且承认错误。同时,对借来的东西及时归还,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有了这些基础,父母还要为孩子创造诚信的家庭气氛。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要率先履行诚信。虽然孩子未必能够完全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深远意义,但基于模仿的习惯,他也会逐渐懂得如何去尊重和信任他人,进而建立起良好的诚信观念。

此外,孩子之所以会撒谎,往往是出于满足欲望的念头。所以在面对孩子的需求时要进行分析,如果是合理的,就尽量予以满足。对于孩子不合理的需求,不能直接无礼地否决,而是要跟孩子一起分析道理,让他学会对自己的需求进行分析,进而避免因为想要满足自己的需求而丧失诚信。

3.个人卫生从整理房间开始

每当走进男孩的卧室,多数母亲都会发出:“天啊!又脏又乱的,这跟猪窝有什么区别,你都不知道把房间收拾一下吗?”遗憾的是,很多母亲发完牢骚之后就会自己开始动手收拾,这样做的后果是下一次又会旧戏重演。想要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可不是简单的呵斥就能够做到的。

生活故事

妈妈觉得丁丁的房间有不少“垃圾”,但这些东西在丁丁的眼里都是珍宝,一样也舍不得扔。为了让丁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妈妈给丁丁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自己动手,妈妈收拾的时候把宝贝扔掉了,可不要哭闹。

看着已经没有落脚之地的卧室,丁丁不知道该从何下手。在妈妈的指导下,丁丁先把小橡皮擦、坏掉的尺子、不能用的笔一一扔掉。然后再将书桌和书架上那一堆累积的课本进行分类整理,有用的留下,其他无用的全卖废品。最后,再把常看的书和看完的书归类,桌子、窗子都用抹布擦一遍。

忙了大半天,看着整洁的房间,丁丁觉得很有成就感,主动跟妈妈说,我以后每天睡前都要整理,随时保持房间的整洁,这样心情就会好一点。

细节放大镜

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并不难,只要按部就班地给予引导,不要把这件事情任务化,从亲子游戏的收纳物品开始着手,让孩子慢慢体会到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和孩子一起整理房间,先整理床铺、清洁地板,再把衣服、书、玩具和杂物等东西都分类,然后将房间分区,一一进行整理,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加强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亲子间的相互了解,可谓一举两得。

光是整理房间还不够,还要从小开始培养孩子讲究个人卫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让孩子了解皮肤清洁的重要性,养成定时洗澡的好习惯。其次要让孩子注意手和脸的干净,培养孩子主动洗手的习惯,并且鼓励孩子学会洗一些简单的衣物。这对孩子长大成人后,勤于自理个人的卫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培养孩子养成个人卫生习惯的过程中,要注重他们每一点微小的进步,不要吝啬你的夸赞,及时给予孩子夸奖,可以提高孩子的积极性。

4.良好的睡眠习惯很重要

近来,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提出了“睡眠指数”新概念,用来反映一个人的睡眠质量和其智力及健康状况的关系。根据这个概念,法国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与睡眠时间长短关系密切,于是有学者提出“良好的‘睡眠指数’=高‘智商’”的公式,可见良好的睡眠习惯很重要。

生活故事

杰米今年10岁了,但是和同龄孩子比起来,小家伙看上去却十分瘦弱,上课总爱打瞌睡,注意力也不集中,学习成绩也不是很好。听同事说缺钙会导致孩子瘦弱,发育迟缓,妈妈便以为杰米缺钙,于是想尽办法帮杰米补钙。除了每天按时吃钙片之外,还常常熬骨头汤让他喝,可是几个月过去了,仍然不见改善。

看到杰米的情况毫无好转,妈妈十分忧心,最后只好带他到医院检查。经过一番询问,医生才知道,原来杰米从小的睡眠习惯就不好,每天睡觉前都会吵着吃零食,睡觉前还喜欢闹一番,再加上有打鼾的习惯,所以才会造成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影响到消化吸收功能,造成钙的缺失。

这时候妈妈才恍然大悟,原来都是睡眠惹的祸。

细节放大镜

科学的睡眠,不仅指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还指有良好的睡眠习惯。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不好的睡眠习惯会导致孩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不高,进而对孩子造成一系列的损害。除了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影响他们的生长发育之外,还会引起孩子的情绪不佳、思考能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免疫能力下降等问题。所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培养优秀孩子过程中非常基础,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希望从小就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对孩子睡前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控制,比如:几点钟就必须上床,睡觉前不玩激烈的游戏、不吃东西等。最好是和孩子一起通过沟通、商量的方式来制订这些必要的睡前规范,这样可以促使孩子积极执行。

为了帮助孩子入睡,最好在临睡前先洗个热水澡,或是讲个小故事,尽量营造安静的入睡环境。不过,为了让孩子养成靠自己入睡的良好习惯,最好趁孩子还是清醒的时候离开。

5.健康的饮食习惯其实很简单

每个人一生的生活饮食习惯都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俗话说:“3岁的习惯,80岁难改。”所以从小开始培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日积月累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势必将成为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慢性毒药。

生活故事

从儿子2岁开始,吃饭就成了妈妈最头疼的问题。儿子天生好动,连吃饭的时候也不肯把玩具放下,非要带着玩具一起吃。另外,他也有一些挑食的毛病,青菜当中的大白菜、红菜苔,还有胡萝卜和青椒,都是他绝对不吃的食物。

每当儿子对着桌上的饭菜挑三拣四时,忍无可忍的爸爸就会停下手中的筷子,用充满怒气的双眼瞪着他,一直到他端起碗乖乖吃饭为止。虽然这招很管用,但爸爸不在的时候,儿子还是照样挑食。

等到再大一点的时候,妈妈发现儿子的挑食似乎没有那么严重,喂他吃什么他都乖乖放进嘴里。但是,妈妈后来才发现,儿子趁她转身的时候,就会偷偷把食物吐掉。长久以来,儿子营养摄取不全面,明显比同龄的孩子矮一截。

细节放大镜

如果家中有一个饮食习惯比较差的孩子,饭桌就会像是一个战场,每一餐都是父母和孩子之间角力的“拉锯战”,既不破坏亲子关系,又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还真是一件消耗脑力和体力的事情。

不少孩子都有挑食的毛病,如果放任他们只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孩子就无法通过丰富的食物摄取足够的营养,使身体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面对这种问题,有些人会采取硬往嘴里塞的做法。其实,解决挑食最好别对孩子来硬的,可以多用点技巧。比如,在三餐之外少给孩子吃零食,不要问孩子“你吃不吃这个?”,以避免制造他挑食的机会。

对于喜欢边吃边玩的孩子,即使是心疼着急,也不应该忙着给他搛菜、喂饭。试想,如果我们每天随心所欲地逛街狂买,还有源源不断的金钱支持,那谁还愿意去工作?所以千万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

此外,还应该培养孩子定时、定点吃三餐的习惯,让孩子明确知道什么时候该玩,什么时候该专心吃饭,也别忘记在他乖乖吃饭的时候夸奖几句,这对引导孩子专心吃饭有很大的帮助。

6.不要被“网”住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上网已经成为孩子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如何让孩子健康上网、合理利用网络工具学习和生活,而不是沉迷于网络,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只有让孩子理性接触网络,才能使他们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中成长。

生活故事

放假期间,乐乐迷上了网络游戏,频频向父母要零用钱来购买游戏充值卡。由于父母忙于生意,为了防止孩子沉迷网络,就控制每天给乐乐的零用钱。然而,对网络游戏产生很大兴趣的乐乐平常都以购买学习用品为理由向父母要钱,然后偷偷跑去玩游戏。

这天,乐乐意外地发现路边一家小店挂着写有“回收名烟、名酒等礼品”字样的牌子,一直为买游戏充值卡而忧愁的乐乐马上想到家里的橱子里还放着很多名酒,于是兴沖沖地跑回家,趁着父母还没回来,他悄悄打开橱子,拿出两瓶名酒直奔那家小店。

老板见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拿来两瓶酒要卖,顿时觉得有些怪异,并在前来巡逻的警察帮助下,联系到乐乐的父母,这才避免乐乐因为沉迷网络而犯错。

细节放大镜

谈到网络和孩子之间的故事,不少父母都因此伤神,想尽办法却依然无法让孩子从网络世界中脱离出来。沉迷网络诱发暴力事件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其实,想要防止孩子被“网”住,应该采取疏堵的措施,让孩子真正了解网络的意义,才能让网络变成帮助孩子的资讯工具,而不是伤害孩子的恶魔。

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会沉迷网络,根源其实在于父母。很多孩子接触网络是受到父母的影响。试想,如果父母把网络当成一种好的资源使用,孩子自然就容易建立起正确使用网络的习惯。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本身都把网络当成玩具,甚至对网络聊天、网络游戏乐此不疲,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孩子上网并不可怕,但是有必要做一些心理和行为上的引导。在内容方面,多灌输孩子“网络是工具”的理念,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游戏,同时对上网时间也要进行一定的控制。

此外,要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帮助孩子结识更多的朋友,发现更多的兴趣。当孩子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快乐的时候,网络的吸引力自然就降低了。

7.坚决不做“电视儿童”

不少孩子放学回家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电视机。对孩子来说,电视荧屏里蕴藏着父母无法理解的吸引力,因为从海底到太空、从远古到现代、从自然到社会、从本土到异域,所有的事物都可以通过电视表现出来。适当看电视的确可以扩展孩子的知识面,但是有些孩子对电视过于着迷,特别是动漫节目,一看就是好几个小时,这就不是好现象了。

生活故事

蒙蒙虽然只有5岁,但在家里却是标准的“电视儿童”,当别的孩子都在户外玩耍的时候,他的注意力全部都在电视机上。他常常在电视机前一坐就是半天,两只眼睛盯着荧屏一动也不动,不管怎么喊都不理人,就连最爱吃的零食也失去了吸引力。

虽然眼睛盯着电视,但蒙蒙的嘴巴可没闲着,经常是一边看卡通片,一边学卡通人物说话,自言自语说得哈哈大笑。除了卡通片之外,蒙蒙连广告都看得津津有味,经常一张嘴就是电视上的广告语。

一开始,父母觉得这样很好,至少孩子不会出去惹事,还常常夸他聪明。但是,看着儿子越来越内向,和家人的交流越来越少,父母才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

细节放大镜

电视机的存在,的确为孩子的生活打开了一扇窗,通过小小的荧屏,孩子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欣赏世界风光,学习到很多课堂和书本上难以涉猎的知识,娱乐身心。从这个角度来说,完全限制孩子看电视,显然是缺乏理性的做法。但是,孩子的自制力比较弱,如果父母不加以控制,孩子很有可能就会变成“沙发土豆”。

“沙发土豆”,这是1976年由美国人罗伯特·阿姆斯壮的一位朋友创造出来的词汇,专指那些成天拿着遥控器,蜷在沙发上看电视的人。孩子一旦沉迷于电视当中不能自拔,就会变成“沙发土豆”,进而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不仅容易因为缺乏交流而产生亲子沟通障碍,还会导致孩子对其他事物丧失兴趣,影响到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想要避免这种不良习惯,首先要寻找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来代替看电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收看电视的时间要适当,最好还能带着孩子边看边讨论,产生寓教于乐的作用。

最后,在收看的内容和时间上,也要对孩子有所限制。在内容方面,除了卡通片之外,可以让孩子多看一些趣味性、知识性较强的节目。看电视也不能占用学习和吃饭的时间,最好控制在40分钟到90分钟左右。

8.培养正确消费的方法

财富不是呼之即来的东西,再多的钱也会有花光的一天。所以在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时,正确的消费观念是非常必要的一个课题。无论是重视当下的财智教育,还是把握未来的财富教育,让孩子学会理智消费,拒绝一切形式的盲目消费,都是父母应该给孩子灌输的消费观念。

生活故事

柯帆已经开始上小学,每天午休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拿着零用钱去买零食。每到这个时候,柯帆都觉得特别为难,并不是因为口袋里没有零用钱,而是犹豫着是否应该花掉。

一方面,妈妈已经为他准备好点心和水,就算不掏钱去买,也可以解决问题;可是另一方面,看着大家都去买喜欢的东西,柯帆还是觉得有点心痒痒的。

虽然口袋里的零用钱都被捏得发皱了,但柯帆最终还是没有花掉,他在心里不断提醒自己,爸爸说过,钱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为了那套心仪已久的迪士尼玩具,一定要克制,绝对不能乱花钱。否则,爸爸妈妈不多给零用钱,自己的心愿就会泡汤。

当最终攒够钱买下玩具的时候,柯帆心里充满了成就感。

细节放大镜

如果孩子在学校里看到某位同学买了一双名牌运动鞋,自己肯定也会想拥有一双,这样才不会被同学瞧不起。这是孩子身上普遍存在的众多错误的消费观念之一。不论家庭的经济条件好坏,父母都应该对此予以纠正,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

首先,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应该让他学会“现金流”的控制。做法非常简单,先为孩子设定一个额度,在不超支的前提下,把这笔钱的支配权全部交给孩子。也许一开始孩子在花这笔钱的时候很随意,但是因为数目有限,孩子慢慢就能学会去规划如何花这笔钱,从自己的欲望清单中挑出最需要买的东西,把钱花在最需要的地方。

其次,还要让孩子在花钱的时候学会先看价钱,在类似的商品之间进行价格比对,从中选出性价比高的商品。另外,有一些商家会发送产品优惠券,这也是对孩子进行消费训练的“秘密武器”,可以让孩子从中学会如何用最优惠的价格购买东西。通过这样的措施,也能使孩子有效地避免乱花钱。

想要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零用钱的控制也是关键。不论是按月给,还是每周给一次,都必须和孩子商量好,必须有一个固定金额。除非有合理的理由,否则不够用的话是不能再跟父母要的,这样才能杜绝孩子养成“盲目购买”的消费习惯。

9.零用钱也需要计划

所有的孩子都会在某一个年龄开始拥有自己的零用钱,正如哲学家培根所说:“如果孩子小的时候,在金钱上过分吝啬于他,孩子在性格上将会变得猥琐。”不过,孩子有了零用钱后,该如何花用就开始成为困扰父母的一个问题。想要“摆脱”困扰,就要教会孩子如何有计划地去花钱。

生活故事

伍先生是一家大公司的老板,虽然家里经济条件不错,但是他在对待孩子零用钱的问题上,却特别“吝啬”。从儿子6岁时起,伍先生就开始每周给他一些零用钱,按照几岁给几块钱的标准,从来也不多给。

每周把零用钱交到儿子手里之后,伍先生都会询问儿子,最近有没有什么东西想要买。如果有的话,他就会建议儿子拿出零用钱的三分之一存进扑满里,剩下的再留给他当作日常的零用钱。时间一久,孩子慢慢地就会自动把一部分零用钱存下来,买自己最想买的东西。

伍先生说,他从来都不害怕带儿子去逛街的时候会乱买东西,因为每当儿子看中了什么,表示想买的时候,儿子会首先考虑自己存下来的钱够不够。在这种情况下,小家伙会暂时忍住购买欲,然后继续回去存钱。

看着儿子逐渐学会控制零用钱,并且懂得理性消费,对于花自己钞票买来的东西更是呵护有加,伍太太也觉得非常欣慰,庆幸当初把零用钱的控制权交给了孩子。

细节放大镜

给予孩子零用钱,是教会他学习管理钱财的最好方式。优良的理财能力已经成为生存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合理、有效地分配零用钱是必要的。

当孩子察觉到自己有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钱时,孩子就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尝试支配零用钱成为可能。在这种情况下,每周或者每月固定给孩子一些零用钱,不仅可以让他学会花钱,建立起正确的消费观念,同时也是理财教育的最佳启蒙方式。所以才会有很多人把零用钱称为孩子的“财务学习基金”。

中国很多父母对于孩子乱用零用钱很担忧,而日本的父母却表现得非常“大方”。大多数日本家庭都会定期给孩子一些零用钱,让孩子自行支配。还有一些日本的父母是在孩子提出购买需求之后,会先和孩子进行沟通,看看这个需求是否应该被满足,然后再决定是否给零用钱。

其实,想要让孩子学会有计划地花钱,在教育方式上可以采取堵不如疏的策略。在给零用钱的时候,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适当地控制金额即可。钱交给孩子之后,不要轻易干涉他怎么花,除非他犯下了很严重的错误。经历就是最好的教育,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根据购买需求,学会如何对零用钱进行合理分配,并且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10.从压岁钱开始学习理财

给压岁钱是华人过年的一种习俗,代表长辈把美好的祝福和好运带给未成年的晚辈,这是一种亲情的表达。但是春节一过,问题就会随之而来,如果父母直接把钱存进银行,孩子肯定不同意,但是全部交给孩子又怕他乱花。孩子不会花钱,固然是一个问题,但剥夺孩子花钱的机会来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妥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利用压岁钱教孩子学习理财。

生活故事

吴先生的儿子12岁,往年过完春节,他都会收走儿子所有的压岁钱,说是帮儿子存起来,其实后来就合并在家用里花掉了。

但是,今年儿子却不肯将压岁钱“上缴”。他的理由很充分:我都已经这么大了,压岁钱应该由自己管理,再说这钱本来就是长辈给我“压岁”的,为什么要“压”到爸爸的口袋里去呢?

见儿子长大了,吴先生才开始教他如何利用压岁钱理财。此后,每年拿到压岁钱之后,儿子都会先分成几份,然后在吴先生的帮助下,除自己零用以外,将其中的一份储蓄起来或买基金,几年下来攒下了一笔颇丰的“资产”。

细节放大镜

很多孩子压岁钱的控制权都在父母手中,孩子能用的很少,甚至没有支配权,所以这些钱还是父母的。父母这么做的理由,一般是“孩子不会花钱”,其实是担心孩子乱花钱。所以父母的做法就显得理直气壮。

要让孩子“学会花钱”,首先得给孩子花钱的机会,否则永远是个死结。在压岁钱的使用方面,父母要扮演“指导者”的角色,把压岁钱管理的“主权”交给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如何分配压岁钱。其中,以压岁钱进行投资,是培养孩子学习财富管理的好办法。

最简单的理财方法,就是将压岁钱以孩子的名义存入银行作为定期储蓄,并让孩子懂得定期利率比活期利率高,同时教给孩子什么是年利率、月利率等理财常识。如果压岁钱的金额较大,还可以选择增值较快的理财方式,比如买股票、买基金、买债券等。从投资的安全性来说,用压岁钱购买基金是比较合适的,这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也非常可观。

如果父母是艺术收藏品爱好者,不妨让孩子试着用压岁钱购买一些邮票、字画等收藏品。一方面可以在这些过程当中培养孩子对人文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这种投资方式的回报率也会更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