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静观育儿,坐待花开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父母,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按照自己的想法,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做或那样做,如果孩子违背了自己的意愿,父母就会不高兴,甚至惩罚孩子;还有一些父母,总是想着让孩子给自己“争光”,逼着孩子学习很多技艺,然后让孩子表演给别人看,以显摆自己的培养成果;还有些父母,认为孩子啥都不懂,因而从不尊重孩子的想法,甚至不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观点……
并不是这些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或不想更好地爱孩子,而是因为他们不懂孩子、不知道怎样爱孩子。市面上纷繁复杂的理论和零碎的知识,只会让年轻的父母们更加迷茫和不知所措,并不能很好地帮到大家。我是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位妈妈,同时也是一位早期教育工作者。我希望能用我所学尽力帮助父母,为大家解答育儿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难题和困惑,这是我开设“静观育儿”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jingguanyuer)的初衷。
“静观育儿”微信号自开通以来,坚持每天在微信平台上发表原创的育儿文章,旨在向年轻父母们传递最适合中国孩子发展规律的科学早教育儿知识。这本《陪伴是更好的教养》既是对两年多来的工作、已有内容、知识、框架、理论的梳理,也为了让父母们更快速、便捷地查找到所需要的育儿知识,当然也希望更多有育儿困惑的父母们能从中获益。非常感谢与我互动的父母们,你们的育儿经验更好地充实了我的知识体系,让它鲜活起来。
每个孩子都是遵循一定发展规律的独立个体,他们是成长中的人,是每天都在变化、发展的个体,有着巨大的成长潜力。同样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面临各种各样的冲突。这是由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没有冲突,孩子无法长大。父母对孩子不能揠苗助长、更不能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发展,只有能够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引导孩子更好地应对体能、智能和心理能力三者之间的冲突,才能保证孩子全面平衡发展。
“静观育儿”开通两年多来,我和我的团队不仅坚持每天提供科学的原创育儿知识,还坚持为父母答疑解惑、提供免费的一对一答疑。随着关注者日益增多,在微信后台跟我的团队互动的朋友也越来越多,从一开始的几条、几十条,到几百条、几千条,咨询数量与日俱增。我的团队每天为此付出了大量工作,过程虽然辛苦,但我们并未因此懈怠自己的工作,耐心地给予父母专业的指导和帮助。因为我们深知,每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位担心、急切渴望解答的父母,他们正在微信的那端焦急地等待着我们的答复。这也说明我们的父母越来越关注孩子的成长、期盼孩子能全面健康地发展。也正是父母们的信任和支持不断丰盈着我的理论体系,让我们得以为更多的父母服务。
我经常跟身边的朋友包括我自己这样说:孩子是我们死后还要活很久的人。认清这个真相,我们也许能找到更智慧的育儿基本方法,让做父母这件事儿变得从容起来。在我看来,对孩子更好的教养即是陪伴。不是代替孩子成长,也不是不顾一切地拉着孩子向前奔跑,而是耐心陪在孩子身边,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等着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和步骤一步一步走出他/她自己的步调。
很简单,对待孩子像对待朋友一样,心怀尊重,平等以待。如果我们不懂孩子的内心世界,不妨虚心、耐心求教,仔细倾听孩子,要知道,孩子是很乐意向父母开放自己并告诉父母答案的。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错误理解,只会让孩子把精力集中在寻求你的接纳或与你及周围环境的对抗上,自然,他们就没有精力去做更值得做的事情。
养育孩子的过程既艰辛又充满幸福。作为一位儿童发展心理学者以及一位早教工作的实践者,养育孩子对我同样也不容易。我更多地将这个过程看作是一个自我历练和成长的过程。有了女儿开心之后,我从她身上体悟到:如果我们掌握了最基本的爱的方法,如果我们相信孩子天生的正向生命力,那么,读懂孩子、养好孩子,也没有那么难。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待放的花儿,天生具有向上的生命。其实,孩子要求的不多,父母要做的是为孩子准备好成长所需的“阳光”“雨露”和“土壤”——阳光就是父母能给予的爱;雨露就是父母恰如其分的教养技巧;土壤即是父母耐心的陪伴。然后只需静静地等待,花朵自然就会开放了。感谢父母们对“静观育儿”的支持和陪伴。同时,我也要感谢“静观育儿”微信团队的伙伴们,谢谢她们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她们的每一分付出将我和亲爱的父母们更好地联结起来,育儿路上,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