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鹅场的驱虫
寄生虫病虽然没有造成大量的死亡,往往易被忽视,但严重影响生产性能发挥,降低饲料转化效率,不仅严重危害中、小养殖场户,而且也危害管理较好、设备先进的大型规模养殖场。现今兽医科学对寄生虫病的病原体、生活史、发生和感染规律等已经十分清楚,但许多养殖场对寄生虫病仍未能够做到有效控制,其原因:一是对寄生虫病的危害认识不足,二是对药物选择不当和防治方案不完善。只有把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才能使畜禽的生产性能达到理想水平,所以必须做好鹅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
一、驱虫种类
(一)治疗性驱虫
治疗性驱虫不仅可以消灭鹅体内和体表的寄生虫,解除危害,使得患病鹅早日康复,而且消灭了病原,对健康鹅也起到了预防作用。如果同时采取一些对症治疗和加强护理的措施,效果将会更好。
(二)预防性驱虫
预防性驱虫或叫计划性驱虫,是在鹅群中发现了寄生虫,但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时,或引起严重损失之前,定期驱虫。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确定驱虫的适当时机,并在生产实践中将它作为一种固定的措施加以执行。
在组织大规模定期驱虫工作时,应先做小群试验,在取得经验后,再全面展开,以防用药不当,引起中毒死亡。所选用的药物,应考虑广谱(即对吸虫、绦虫、线虫等不同类型的寄生虫均可驱除)、高效、低毒、价钱便宜、使用方便等。同时,也应注意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在同一地区,不能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药物,应经常更换驱虫药的种类,或联合用药。
二、驱虫药的选择
畜禽寄生虫种类繁多,严重危害畜禽健康,常常造成畜禽生长不良、增重缓慢等。因此,驱虫药物和驱虫方案要因不同地区、不同种类、流行特点和感染途径等进行选择和制订,避免盲目用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做好畜禽体内外寄生虫的驱除工作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驱虫药的种类
1.咪唑丙噻唑类
目前在兽医临床上应用的主要是左旋咪唑,它属广谱、高效、低毒的驱线虫药,对蛔虫、食管口线虫有良好的驱除效果。有片剂和粉剂,按每千克体重20~40毫克,混于饲料或饮水中一次喂给。间隔1~2周再喂一次效果更好。
2.苯丙咪唑类
它属于广谱、高效、低毒的驱虫药,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阿苯达唑(又名丙硫苯咪唑、抗蠕敏),还有芬苯达唑、甲苯达唑等。此类药物对许多线虫、吸虫和绦虫均有驱除效果,阿苯达唑适口性较差,混饲投药时应每次少添,分多次投服。该药有致畸的可能性,应避免大量连续应用。阿苯达唑,口服,10~20毫克/千克体重,休药期为4天;甲苯达唑,口服,50毫克/千克体重,或50~125毫克/1000千克饲料混饲,连用3天,休药期为14天;口服(以芬苯达唑计),10~50毫克/千克体重。
3.大环内酯类
它属于较新的广谱、低毒、高效的药物,其突出优点在于它对畜禽体内外寄生虫同时具有很高的驱杀作用,它不仅对成虫,还对一些线虫发育期幼虫也有杀灭作用。主要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及多拉菌素等,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是目前畜禽场首选的驱虫药。
阿维菌素具有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的优点,它对胃肠道线虫的成虫和大部分的第四期幼虫以及肺线虫病(肺丝虫)具有驱杀作用;对体表疥螨和血虱也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对它们的卵没有杀灭作用。阿维菌素类对绦虫和吸虫、结肠小袋纤毛虫、球虫等没有作用;伊维菌素是在阿维菌素基础上改进的,它的优点是降低了毒性,所以畜禽驱虫时应尽量选用伊维菌素。口服(以伊维菌素B1计),0.2~0.3毫克/千克体重;皮下注射(以伊维菌素B1 计),0.2毫克/千克体重。
4.其他
(1)硫双二氯酚 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对禽类吸虫和绦虫有驱除作用。有片剂和粉剂,鹅每千克体重30~50毫克,一次混于饲料内喂给。
(2)灭绦灵(氯硝柳胺)淡黄色或灰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有驱除禽类绦虫的作用。本品为粉剂,鹅每千克体重50~60毫克。根据群体大小和总体重计算药量,一次混于饲料内空腹一夜后喂给。
(3)吡喹酮 一种新型驱虫药,对鹅多种寄生虫如绦虫、吸虫等有显著驱除效果,具有高效、低毒、广谱、价廉等特点。有粉剂和片剂。个体治疗,每千克体重10毫克,一次均匀拌入饲料内喂给。也可定期驱虫。
(二)驱虫用药原则
1.做好驱虫前的准备工作
根据鹅的不同种类,选用与之相对应的药物、器械,选择好场地,备足所需驱虫药、稀释液、应急抢救药及解毒药品(阿托品及特效解毒药等),并计算好药品剂量、使用浓度。对大群驱虫时,事先要挑选几十只鹅,按不同剂量分别用药,待观察安全有效、无明显副作用后才能大群投药驱虫。
2.科学用药
选用驱虫药时要遵循“高效、低毒、广谱、价廉、使用方便”的原则,投药要科学,剂量要准确。如可用1%敌百虫喷洒体表和圈舍灭蜱,疥螨可用1%敌百虫或除赖灵喷洒体表;鹅球虫可用磺胺药、氯苯胍、氨丙啉、莫能菌素、青霉素等拌料喂给或球痢灵饮水;鹅绦虫可投服吡喹酮、硫双二氯酚、氯硝柳胺等。驱虫所需药物要现配现用。当一种药使用无效或长期使用后要考虑更换新的驱虫药,以免引起耐药性。
3.选择最佳驱虫时间
根据鹅体内外寄生虫活动具有一定规律性的特点,要选择不同的驱虫时间,以达到理想的驱虫效果。鹅群可在10~15日龄开始用盐酸氨丙啉、或磺胺氯吡嗪钠、或磺胺喹啉钠、或地克珠利、或妥曲珠利等预防球虫病。在20~30日龄、开产前1月、休蛋期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或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与吡喹酮、或氯氰碘柳胺钠进行预防性驱虫。必要时进行连续数次治疗性驱虫。
商品鹅群在1~1.5月龄时驱虫1次。留种种鹅群除了1~1.5月龄时驱虫1次外,在4~5月龄时再驱虫1次(驱绦虫)。驱虫药物:硫双二氯酚,每千克体重150~200毫克,1次喂服,或吡喳酮每千克体重10毫克,1次喂服,或氯硝柳胺,每千克体重50~60毫克,1次喂服;商品鹅进行1~2次,留种种鹅进行2~3次驱线虫。驱虫药物:左旋咪唑或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用25毫克,1次口服,或甲苯咪唑,每千克体重用30毫克,1次口服。用药时间在晚上,第二天清理鹅舍的粪便和垫料等污染物。体表寄生虫驱虫时应在天气晴朗的时候进行。
4.加强用药驱虫后的管理
鹅用药驱虫后要备足清洁、适量的饮水,并勤于护理和观察:供给营养全面的饲料、优质青草,发现鹅异常或出现中毒症状时要及时进行隔离抢救。为了避免鹅啄食排出的虫体和造成场地污染,应于鹅用药后及时清除粪便、垫料,并堆积进行生物热发酵处理,栏舍要彻底消毒。
三、驱虫药物使用方法
(一)群体给药法
1.混饲法
即把药物按一定浓度均匀地拌入饲料中,让鹅自由食入。如鹅群数量大,驱除鹅体内寄生虫可采用混饲给药。
2.混饮法
即把驱虫药均匀地混入饮水中让鹅自由饮入。常用的有抗球虫的呋喃唑酮及驱线虫的左旋咪唑等。
3.喷洒法
由于鹅的外寄生虫如虱、疥螨等,除寄生于鹅体表或皮内外,在圈舍及活动场内,还有各发育阶段的虫体或虫卵。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常将杀虫药物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均匀地喷洒于鹅的圈舍、体表及其活动场所,以达到同步彻底杀灭体表及外界环境中各发育阶段虫体的目的。
4.撒粉法
在寒冷季节,无法使用液体剂型喷洒法时,常用此法。将杀虫粉剂均匀撒布于鹅体及其活动场所即可。
(二)个体给药法
1.药浴法或洗浴法
该法主要在温暖季节及饲养量小的情况下使用。将杀虫药物配成所需浓度的溶液置于药浴池内,把患外寄生虫病的鹅除头部以外的各部位浸于药液中0.5~1分钟,以达到杀灭鹅体外寄生虫的目的。应用该法,鹅体表各部位与药液可充分接触,杀虫效果确实可靠。
2.涂擦法
对于鹅的某些外寄生虫病如疥螨、痒螨病等可用此法,将药液直接涂布于患处,以便药物更好地与虫体接触而发挥杀虫效果。
四、驱虫时注意事项
(一)定期检测
坚持做好鹅场(户)寄生虫病监测工作,新引进的鹅应在隔离期内使用广谱驱虫剂驱虫。寄生虫的检查法有虫体检查法和虫卵检查法。
1.虫体检查法
在消化道内寄生的绦虫常以含卵节片整节排出体外,一些蠕虫的完整虫体也可因寿命等原因而排出体外。粪便中的节片和虫体,其中较大者很易被发现。对于较小的虫体,应先将粪便收集于盆内,加入 5~10 倍的清水,搅拌均匀,静置待自然沉淀,然后将上层液倾去。重新加入清水,搅拌沉淀,反复操作,直到上层液体清亮为止。最后将上层液倾去,取沉渣置于较大玻璃器皿内。先后在白色背景和黑色背景上,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寻找虫体,发现虫体后用毛笔挑出进行进一步检查。
2.虫卵检查法
(1)沉淀法 取粪便 5克,加清水 100 毫升以上,搅匀,通过 40~60 目铜筛过滤。滤液收集于三角瓶或烧杯中,静置沉淀 20~40分钟,倾去上层液,保留沉渣。再加水混匀,再沉淀。如此反复操作,直到上层液体清亮为止,吸取沉渣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查。此法适合于线虫卵的检查。
(2)漂浮法 取粪便 10克,加饱和食盐水 10 毫升,混合,通过 60 目铜筛。过滤液收集于烧杯中,静置0.5小时,则虫卵上浮。用 1 个直径 5~10毫米的铁丝圈,与液面平行接触以蘸取表面液膜,抖落于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检查。
(二)隔离卫生
采取全进全出饲养方式,有利于统一实施驱虫方案,避免交叉感染:要做好舍内外的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保障畜禽生活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严禁养猫、狗等宠物,消灭中间宿主。定期做好灭鼠、灭蝇、灭蟑螂等工作,严防外源寄生虫传入。
(三)合理选药
在选择驱虫药时,既要根据畜禽种类、年龄、感染寄生虫的种属、寄生的部位等情况选择驱虫范围广、疗效高、低毒的广谱驱虫药物。种用畜禽和幼畜禽用药需谨慎,种禽、母畜宜在开产前和空怀期进行驱虫,幼畜禽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驱虫药。由于寄生虫病多为混合感染,在驱虫时可适当配合使用各种驱虫药物。
(四)正确用药
1.掌握剂量,间隔用药
各种驱虫药对畜禽机体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驱虫时剂量一定要准确,应防止用量过大而造成中毒。为了确保驱虫效果,防止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可在第一次用药后间隔一段时间再进行第二次驱虫,如用左旋咪唑除蛔虫和用硫双二氯酚驱绦虫就要连续2天给药2次。
2.方法正确,途径对路
不同的药物或不同的驱虫目的,其用药途径不尽相同。一般体外寄生虫适宜喷洒和药浴(必须与栏舍除虫同时进行);血液寄生虫用静脉注射效果好;呼吸道、泌尿道、消化道寄生虫适合口服和肌内注射,口服投药可在清晨饲喂前投药或投药前停饲一顿;鹅屠宰前三周内不得使用药物进行驱虫。
(五)消灭中间寄主及传播媒介
许多鹅寄生虫,包括吸虫、绦虫、棘头虫和部分线虫,在发育过程中都需有中间寄主和传播媒介的参与,用化学药品杀灭它们或造成不利于它们生存的环境,对控制寄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加强饲养管理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适当增加富含矿物质、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饲料和添加青绿饲料等,以提高鹅抵抗寄生虫感染的能力。还应采取措施尽可能地保护鹅不接触病原。寄生虫病主要危害幼龄鹅,因此,最好能将成年鹅和幼龄鹅分开饲养,以减少幼禽的感染机会。另外,对外地引进的鹅要进行隔离检疫,确定无病时再和当地家禽合群,以避免当地本来没有的寄生虫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