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如何以各种方式和各种视角解读中国发展模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兴趣。目前有关中国发展模式的解读主要侧重于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中国政治制度尤其政治社会发展结构模式的研究,而对于中国社会社区自治的组织模式的微观案例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发展模式的含义却关注不够。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政治学和社会学家对农村村民自治或乡村治理的研究层出不穷,也产生了许多非常精彩的案例研究,如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徐勇、贺雪峰等学者对乡村政治和乡村治理的研究,复旦大学张乐天和周怡分别对中国浙北农村和江苏华西村的研究等等。相对于农村的社区治理研究,城市社区的微观组织治理模式似乎同样复杂,特别是城市社区各种社会服务系统,如社区养老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以及其他类型的社区公益组织的运转模式都广泛存在非常独特的精致的组织制度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发展模式的微观色彩。不过,有关此类微观治理模式的案例研究尚显不足。
为了搜集和整理有关中国城市社区公益组织的典型案例,我们把目光聚焦在社区养老、社区健康、社区公益活动平台三个方面,组织编写了三本体现中国发展模式的微观组织个案,分别为《没有围墙的养老家园:海阳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研究》、《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与提升:长宁模式的新探索》以及《社区睦邻中心:基层公益服务提供的杨浦模式》。其中,前两本书已经分别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了。
《社区睦邻中心:基层公益服务提供的杨浦模式》付梓在即,在此需要对这本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和前两本书的撰写体例一样,我们侧重于对微观组织制度的案例描述,以系统解构每个组织案例的多角度的故事和逻辑,同时,也坚持行文通俗易懂,以便普通的读者都能够读懂。这意味着我们对这几类社区公益组织的运转模式的研究是相对粗糙的和简明的,主要目的是面向非学术性的读者群介绍在具体的社区微观组织案例故事中寻找和思考中国发展模式的特征性要素,同时也为那些对此类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初步的研究案例素材。
我对于杨浦区社区睦邻中心的关注始于2012年,我在杨浦区民政局挂职期间发现了睦邻中心的运转故事,并很快对睦邻中心背后的运转逻辑及其隐含的组织制度特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我多次到延吉睦邻中心去参观、调研和观摩,即使在我结束在杨浦区民政局挂职工作之后,我还利用暑期班安排和陪同参与暑期班的中美学生和外籍教师一起去参观和讨论延吉睦邻中心。很显然,国外的老师和学生对睦邻中心这种组织模式无不表现出深深的好奇和兴趣,每一个接触睦邻中心的人都很想知道一系列的问题,如这个微观组织平台到底是什么样的治理结构?能够给社区居民提供什么样的公益服务?睦邻中心的平台能够孵化社会公益组织吗?睦邻中心与政府、居委会以及各类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公众参与睦邻中心活动的热情高吗?睦邻中心这种社区治理模式能够复制和推广吗?
正是对上述这些问题好奇和兴趣,2014年年初我开始着手设计对睦邻中心的研究计划,这一研究设想很快得到时任杨浦区民政局局长王丽静女士的支持。她帮助我联系了延吉街道负责人,当时的街道邱红书记和徐佳主任都对我的研究设想提供了大力支持,多次组织座谈会帮助我搜集大量的资料和为我的调研提供协调和保障。2014年年底完成的初稿出来之后,一方面,我们对初稿其实并不满意,另一方面由于各种原因对睦邻中心的进一步调研和研究暂且停下来了。一直到2015年年底,杨浦区已经开始在全区推广睦邻中心了,我们受委托对睦邻中心模式的推广情况进行了调研和评估。这一次我们又进一步加深了对睦邻中心运转模式的认识,尤其是其推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往往正是睦邻中心延吉经典模式成功运转所需要的条件。于是,2016年下半年我们又再次安排研究生对延吉睦邻中心进行了参与式调查,以对原有的研究素材进行验证和充实。
应该说,经过多次长期的观察和调研,我们大体上能够把杨浦区睦邻中心的运转模式展现给大家了,不可否认,这个成果仍然略显单薄和粗糙。这主要缘于我们的研究目的不是学术性的,而是让更广泛的读者群能理解睦邻中心以及为将来进一步的学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素材。如果能够以一种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睦邻中心运转的故事讲清楚的话,我们的目标就达到了。
最后,需要对这本书参与的作者做一个交代和说明,这本书的逻辑架构由我设计之后大部分内容由我的学生和我一起完成。其中,每一章的执笔分工分别为,杨欣宇负责第1章,杜玉春负责第2章,曹新君负责第3章,王沛负责第4章,高杰和赵德余负责第5章,卢永丽负责第6章,第7、8章由赵德余负责,曹新君和沈磊、李林等多位同学参与了资料整理。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在本书的资料搜集中需要特别感谢杨浦区民政局社工科陈诚科长和延吉街道的戴萍科长,以及各个延吉睦邻中心的负责人,正是她们的细心组织和协调安排才使得我们每一次调研和资料搜集得以顺利完成。本书的很多故事细节是学生访谈调研整理而成的,其中也一定存在很多缺陷和遗憾,非常欢迎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赵德余
复旦大学
2017年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