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整体性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对其开创和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路径等问题所作的系统阐明。实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2】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必须从整体性的视阈来理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的中心课题
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所承担的使命,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解决的课题。近代以来,“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3】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来,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开创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作为对这一道路系统解释和说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渐形成并渐次展开,成为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
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在此之前,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农耕文明并长期领先世界,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在此之后,中国逐渐衰落,沦为列强任意宰割的羔羊。鸦片战争前后民族境遇的巨大反差,极大地激发起一代代先进中国人奋起抗争以改变国家民族命运的强烈意志,从那时起,他们开启并延续着艰苦卓绝奋斗以挽救民族危亡的艰辛征程。实现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的百年梦想。
民族复兴的愿景值得期许,奋斗历程则是异常艰辛。在人类已经步入新文明的时代,通过振兴已经过气的农耕文明,不可能实现国家的强盛。这是因为,自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西欧国家率先告别封建专制制度,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告别落后的农耕文明,进入先进的工业文明。之后的东西方两种文明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一边是工业文明的高歌猛进,一边是农业文明的停滞不前。而鸦片战争,可以看作是两种文明之间的对撞。结果是,先进文明胜利了、落后文明失败了。此后中国每况愈下的悲惨境遇表明,古老中国要避免落后挨打的命运,重现昔日的辉煌,就必须在世界新文明坐标系中重新定位,承认落后并奋起直追,舍此之外,别无他途。这意味着,实现民族复兴,实质是以追赶西方、超越西方为目标的现代化进程。从技术形态看,要从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乃至更高级的信息文明或生态文明转型;在资源配置方式上,要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型;在国家管治方式上,要告别专制人治,向民主法制转型,等等。因此,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实质就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由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和20世纪上半叶国际国内大势所决定,中国的现代化只能以社会主义为指向。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的封建统治者试图不变更封建专制制度,通过以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为内容的洋务运动,实现现代化,其结果是,虽然建立了一批近代工业,但由于专制制度的腐朽没落,没有阻止国家沦落的势头。甲午战争惨败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改弦易辙,开始探索以建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指向的现代化之路。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试图通过改良的办法,部分变更清王朝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最终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试图通过暴力革命的办法,彻底推翻清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议会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也仅仅是推翻了一个封建皇帝,没有建立起现代化所必需的政治社会秩序,最终导致军阀混战的乱局。
20世纪上半叶,世界大势发生重大变化,中国失去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机会,社会主义成为必由之路。就世界大势来说,曾经作为中国人学习榜样的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策动两次大规模的世界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严重的灾难。两次世界大战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彻底击碎了中国人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之梦。而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则把迷茫中的中国人导向了另外一种新前景。中国共产党在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中国的现代化只有一种前途,这就是顺应时代潮流,走社会主义之路。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美苏争霸、两极对立的格局下实现的。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我们只能以“苏联模式”为样板。“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在经济体制方面,以单一的国有制作为主导,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在政治体制方面,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终身制、家长制、个人崇拜,片面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忽视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在思想文化上,斯大林解读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大一统”的意识形态。尽管在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的背景下,这一模式在一段时间内也曾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其割断发展经济与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致命弊端,导致人们最终丧失生产积极性,这一后果在实践中很快显现。我们曾经努力以苏为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但是,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把那些并不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固守,这使我们的探索陷入迷途,并给国家和民族带来沉重灾难。
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必须找到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成为时代交给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创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完成这一使命的历史重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实践路径,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则是对这一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目标路径作出系统的理论阐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答的中心课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承载起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这一使命,中国共产党进行了持续的接力探索,开创并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各个历史时期阶段性的系统解释和说明,它们的逻辑演进,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和路径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
1.开创之作: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他们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它立足于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水平极端落后的生存型阶段实际,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路径问题,作出了开创性的系统阐明。
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的年代。为从苏联模式造成的重大失误及其严重后果中走出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理论和实践勇气,进行了开创性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十二大,邓小平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三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实质就是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明确地定位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将路径定位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通过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依靠力量、根本任务、政治保证、根本动力、基本方针和主要目标等问题的明确概括,党的基本路线首次清晰规划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和路径。与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以苏联模式为蓝本所形成的现代化道路相比,它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立足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刻揭示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基本规律。由于邓小平理论是对这一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党的基本路线的主要之点,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通过审视党的基本路线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路径问题的探索,实际上是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反复追问开始的。什么是社会主义,涉及的是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问题;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涉及的是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路径问题。不从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认识的误区中走出来,就无法重启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性地回答了这两大问题。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上,邓小平理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摒弃了苏联模式对社会主义从体制方面所作的片面理解,即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纯而又纯的国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的确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这种从功能和效果上理解社会主义的崭新思路,为丈量什么是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尺度。它清晰地揭示了中国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为探索推进现代化的新路径打开了思维空间。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邓小平理论立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实际,对我国基本国情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判断,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开辟了我们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路径。正是基于此,邓小平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
恩格斯指出:“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6】这为我们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方法。站在时代高度重新审视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以看出,它实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增长之路。这是因为,其一,这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发展阶段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国处于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的生存型阶段。由这个阶段的特点所决定,人民群众的需求目标是解决温饱,需求内容是增加物质财富总量,把“蛋糕”做大,相应地,满足这种需求的途径就一定是以注重财富量的增加为特点的经济增长。其二,这符合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逻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为抓好这个中心,我们强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因为在当代中国,只有这样做,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生产力的发展。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就是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进一步解放仍然受到束缚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7】其三,它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一贯思想。从1977年邓小平复出到1992年他发表著名的南方谈话,邓小平反复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实际上强调的就是经济增长。
20世纪80年代我们坚持这样的道路,解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期解决不了的温饱问题,获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但是,随着我国在这一道路指引下走出生存型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中国社会随即进入发展型阶段。人民群众的需求目标由原来的解决温饱,变为全面提高生活质量;需求内容由原来以物质生活的简单满足为主要特征的“蛋糕”做大,变为以全面提升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不仅把“蛋糕”做大而且要做好分好,这反映在满足需求的途径上,必然要求由原来的仅仅重视量的增加的经济增长,变为不仅需要质与量共同提高的经济发展,而且还要政治、文化、社会事业等的科学发展。而如果我们的政策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这一新的需求,就必然引发新的矛盾和问题。拓展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理论,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
2.丰富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其拓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开始立足于我国发展型阶段的实际,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路径进行进一步的阐明。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于国际国内形势风云变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面临空前巨大的困难和压力,党和国家处在决定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时代发展向我们党提出了如何执政才能获得人民群众持久拥护支持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改造客观世界,更好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二是如何改造主观世界,把党自身建设好?前一个方面仍是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和路径问题;后一个方面则是以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要内容的我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领导力量的自身建设的目标和路径问题。由于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效归根结底要通过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效来检验,因此,党如何执政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党如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问题。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进行了艰辛探索,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功推向21世纪。针对国际形势发生变化,我国开始进入发展型阶段,我们党也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实际上就是在党的十三大所概括的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8】它适应新的时代要求,不仅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还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文化,从而进一步明确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和路径。作为对拓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党的基本纲领的主要之点,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审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可以看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突出贡献在于,站在共产党执政规律的高度,通过回答执政涉及的改造主客观世界两个相辅相成的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它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9】在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上,摒弃了长期以来从党的要素构成认识党的先进性的传统思路,认为“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归根到底要看党在历史前进中的作用”。【10】强调政党先进与否,要看能否做到“三个代表”。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阐明了党做到“三个代表”的途径。即,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以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这系统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如何保持先进性问题。基于上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之作。
需要指出,尽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但是由于实践上我们没有据此及时克服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经济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呼唤我们进一步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进行新的理论创新加以解决。
3.进一步完善之作: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进一步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它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发展型阶段的实际,对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路径进行了进一步的系统阐发。
科学发展观产生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出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之际。由于我国社会进入发展型阶段后人民群众的需求发生重大变化,而我们在实践上并没有据此及时有力地调整相关政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经济建设一条腿长,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建设多条腿短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导致了一系列严重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发展内涵,在发展思路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索。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科学发展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出新的拓展和概括。与党的十三大概括的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十五大概括的党的基本纲领相比,十七大报告的概括进一步丰富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在“富强民主文明”之外明确加上了“和谐”;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实现路径,在基本路线的内容之外明确地加上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四位一体的现代化布局。党的十八大报告则立足于十七大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方面,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国家目标之外,进一步明确了人和社会的目标,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实现路径方面,在现代化建设的布局中明确增加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使原来的“四位一体”成为“五位一体”,这都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由于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和路径问题上,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的概括都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质已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学发展之路。作为对进一步拓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与理论逻辑与党的十八大所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完全的一致性。十八大所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之点,实际上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审视党的十八大所概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科学发展观可以看出,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贡献在于,创造性回答了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在什么是发展的问题上,强调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发展必须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在如何发展问题上,强调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发展的空间要素上,必须摒弃过去单纯的经济增长,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全面发展;在发展的时间要素上,摒弃只着眼于当代人的发展,推进兼顾历史文化和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摒弃单一要素的片面发展,推进兼顾各种要素的协调发展,实现为人而发展、靠人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基于这些崭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之作。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的理论逻辑
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可以看出,我们党对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路径问题有了系统认知。如同党的十三大提出的党的基本路线,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创之作——邓小平理论的集中概括一样,党的十八大所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是对科学发展观的集中概括。由于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最新成果,因而党的十八大所阐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际上是站在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作出的新的凝练和总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这条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它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为路径,立足新的实际系统地回答了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如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问题。作为对今天所理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系统解释和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以下重要方面: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战略方向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方向,但是它不是“苏联模式”理解的片面强调要素的社会主义,而是能够体现本质和功能的新社会主义。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是衡量社会主义的主要尺度,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逻辑起点问题上,强调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另一方面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的阶段。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必须根据不同阶段的具体实际,思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阶段性目标和路径。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问题上,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着眼于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内容上经历了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转变,特点上经历了从国家目标到人、社会、国家新“三位一体”目标的转变。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根本任务问题上,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根本的在于最终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更能保证发展成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共享。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过去注重量的增加的经济增长模式,向注重质与量共同提高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项基本原则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主要起着三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一是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政治环境;三是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共同的行动。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根本动力问题上,强调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在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破解一切发展难题的先决条件。要始终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总体布局问题上,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领域,抓住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方面,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归根到底就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必须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全面进步。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必须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之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展壮大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外同胞关系的和谐,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领导核心问题上,强调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