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学说认为,任何政党都有其阶级基础,代表一定阶级的意志和利益。1847年6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次年制定了第一个党纲——《共产党宣言》。
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在第一个纲领中把自己定名为“共产党”。此后,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广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党,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党的七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的有组织的部队。中国共产党以中国工人阶级为基础,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特性。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和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阶级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资产阶级作为阶级被消灭了,而无产阶级则由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变为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工人阶级,由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变为国家的领导阶级。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工人阶级的阶级特性和历史地位,工人阶级仍是我国社会中同现代化大生产相联系的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先进性不断发展,党的阶级基础没有改变,而且不断增强。他们始终是推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自己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必须始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马克思
恩格斯
中国共产党“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所作的新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
1935年瓦窑堡会议决议就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重申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是我们党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建党以来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唯物史观在党的建设中的具体运用,是在深刻分析新世纪我们党面临的国内外复杂形势、艰巨任务和面对各种风险考验基础上,对党在新形势下应该具有的性质提出的总要求。它把党的奋斗目标、根本宗旨和执政使命融入党的性质,实现了党的阶级性、代表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瓦窑堡会议会址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主要是指党不仅代表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且始终代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能够自觉按照中国的实际和中国人民的意愿,以最大的公心造福于祖国与人民;始终不愧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主心骨,能够把全民族全社会的力量高度凝聚起来,为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团结奋斗;始终正确把握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趋势,能够以正确的理论和创造性的实践,引导帮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辉煌。
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告诉我们,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存在的。而工人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因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的;工人阶级的历史命运也是同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关联的。共产党为完成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而奋斗,就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奋斗,同时也就是为全体人民和整个民族的利益而奋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党在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同时,必须自觉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我们党要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就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把社会上其他优秀分子凝聚在党的周围,从而不断增强我们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但是绝不能由此而说我们党是“全民党”。因为,我们党把能否自觉地为实现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因此,它同无限制地敞开党的大门、来去自由的“全民党”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提出的“后一个先锋队”,恰恰是以“前一个先锋队”为政治前提。也就是说,我们党在提出要始终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的同时,并没有抛弃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它表明我们党在党建理论上开始真正从执政党的角度思考问题。“两个先锋队”的提出,说明执政党不仅要巩固自己的阶级基础,而且还要扩大群众基础,两者对巩固执政地位来说同等重要,这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把全国人民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