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坚持指导思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
第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恩格斯的良好品德。良好品德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良好品德?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德国莱茵省特利尔人。他曾自白:喜爱的优点是一般人的纯朴、男人的刚强、女人的柔弱;特点是目标始终如一;厌恶的缺点是逢迎;能原谅的缺点是轻信;对幸福的理解是斗争,对不幸的理解是屈服;喜爱的英雄是斯巴达克、刻卜勒;喜爱的诗人是埃斯库罗斯、莎士比亚、歌德;喜爱的散文家是狄德罗;喜爱的花是瑞香;喜爱的颜色是红色;喜爱的格言是“属人的事情没有一件不是同我息息相关的”;喜爱的箴言是怀疑一切。刘建军对马克思有这样形象的描述:马克思,中等身材,双肩结实而宽阔,前额宽大而优美,眼睛炯炯有神,用一位监视过他的密探的话说,“闪烁着超自然的魔力”;两颊长满又密又黑的胡子,头发蓬松,犹如披着狮鬃,绰号“摩尔”,朋友们称他为“马克思老爹”;动作并不灵巧,却豪迈自恃;像孔子一样,与身长相比,两腿略短,是名副其实的“坐着的巨人”。是个读书人,喜欢啃书本,自称吃书的机器;“出奇的渊博”,大脑像升火待发的军舰,准备随时开向任何思想的海洋;只要还有一本有价值的相关的书没有看,就决不动笔,这是他的“理论良心”;习惯通宵工作,常常连续写作三十小时,然后给朋友写信说,我已经被写作激情,甚至“高度的”激情所控制;为无产者留下了《资本论》,留下了大量光辉的著作,任何一本书,都足以使他名垂史册。以自己的思想哺育了两个半球的工人运动,而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体系至今仍是世界上一种重要的力量;世界无产阶级的领袖,鄙视空谈家和幻想家,渴望革命风暴,是最早的工人阶级政党的倡导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声音铿锵有力,不愧是人们的首领,是制定准则、左右全局的人;无情讽刺的才能,从早年起它就令他的对手胆战心惊;待人接物完全不顾人间的繁文缛节,真诚朴实,不善于作假和伪装,在需要讲究礼节而必须掩饰情感的场合,这个十分刚强和高傲的人会像小孩子一样手足无措,常令他的朋友们发笑,他的妻子真的管他叫“我的大孩子”;有趣的谈话伙伴,有“充分涌流”的幽默和风趣;喜欢享受生活的乐趣,不论是一片美丽的风景和一杯醇美的啤酒,都乐于享受;儿女情长的铮铮铁汉,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特利尔最美丽的姑娘追随他,牵手穿越人世间的风风雨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友情,他与恩格斯的无双联盟超过了人类关于友谊的最动人的传说;亲情更使他陶醉,喜欢孩子,把孩子们的“喧闹”叫做“安静”,马克思究竟是怎样的人,他的一生是最好的写照。[1]弗里德里希·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德国普鲁士邦莱茵省巴门市人,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刘凤舞在《恩格斯传》中对恩格斯作了这样的介绍:恩格斯是位带着光环的伟大人物,集学者、战士、领袖和普通人于一身,为人朴实纯真、果敢大胆、直率、刚毅、无私、情操高尚;充满活力,自尊不矜,豪爽洒脱而不矫揉造作,勇于牺牲而不软弱伤感;坦率、谦逊、和蔼。一生孜孜不倦地以充沛的精力进行自学,精通哲学、政治经济学、军事科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历史学、气象学等,能使用二十种语言发表演说。把自己所做的、所说的、所写的和所想的一切都献给了受苦受难的战斗的无产阶级,积极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在人世间搏斗中生活,不追求富贵和安宁,是一位高尚的、忘我的人。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合作在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之间是绝无仅有的。他们从青年时代就开始真诚合作、相互理解和取长补短。在长达二三十年的岁月中,马克思一家人陷入贫困的深渊,恩格斯舍己相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恩格斯为马克思撰写了一百三十多篇论文,供马克思在报纸上署名发表,全部稿酬供马克思使用。恩格斯还健在的时候,就立下遗嘱,把他的全部财产赠送给马克思。在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发扬无私精神,放下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地出版马克思的遗著,使《资本论》第二、第三卷问世。[2]马克思、恩格斯的一生,展现出了理想远大,热爱人民,勤于学习,知识渊博,谦逊和蔼,始终如一,不懈奋斗,不怕牺牲,无私相助等良好品德,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他们认识的思想成果,也是他们良好品德的凝结和升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也应该认真学习和践行这些良好品德,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共产党人。
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坚持在“半空中”,也不是仅仅坚持在脑海中,而是要坚持到实际之中,最终落实到行动之中,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结合起来。从马克思主义自身来看,马克思主义是向实践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要改造世界,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一产生,就走向实际,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共产党宣言》,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这种结合的产物。同时,马克思主义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不会“过时”,青春永在的秘诀。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实际相结合,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当今世界的实际即时代特点相结合。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和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箭,必须用了去射中国革命之的。这个问题不讲明白,我们党的理论水平永远不会提高,中国革命也永远不会胜利。我们的同志必须明白,我们学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为着好看,也不是因为它有什么神秘,只是因为它是领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在建党二十周年时,毛泽东进一步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并在这种结合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并在这种结合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走向新世纪的过程中,江泽民指出:“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并在这种结合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地推向二十一世纪。在新世纪的征程上,胡锦涛指出:“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在实践的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才能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共同为崇高理想和伟大目标而奋斗。”并在这种结合中,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并在这种结合中,进一步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们党正处于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频发,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的复杂国际环境下,处于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经济发展新常态,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明显减弱,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国防安全等风险压力不断增加等严峻的国内条件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要正确地处理国内外复杂的矛盾和问题,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需要战略思维、综合决策、驾驭全局能力,需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需要马克思主义与这些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
党员干部要做践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模范,这是党员干部应有的初心。为此,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吃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前提。马克思主义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著作很多,如《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有60卷,只有下定决心,原原本本,刻苦钻研,专心致志,反反复复,细嚼慢咽,循序渐进,才有可能学深悟透。对一般党员干部来说,全部学习是不可能的,可以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思想实际,读一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也可以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读一读,如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以原汁原味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党员干部,可以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选一些马克思主义的著作摘编、教材来学一学。通过学习,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把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必然性,把握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提高认识分析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我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