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数字货币历史上的重要事件
2008年11月,中本聪发布研究报告《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比特币:一个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2009年1月3日,比特币系统开始运行,“上帝区块”诞生,最初的50个比特币宣告问世。
2010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程序设计员拉斯洛·豪涅茨(Laszlo Hanyecz)成为第一个在现实世界使用比特币的人。他用1万个比特币换回来比萨零售店棒约翰(Papa Johns)一个比萨优惠券(当时价值25美元)。
2010年7月,比特币交易所Mt.Gox在日本成立,后来长期占据交易量第一的位置。
2010年12月,比特币发明者中本聪淡出比特币社区。2010年12月5日,在比特币使用者开始要求维基解密接受比特币捐赠后,他在论坛发帖说,“这个项目需要逐步成长,这样软件才能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增强。我呼吁维基解密不要接受比特币,它还只是一个处于萌芽阶段的小型测试社区。在这个阶段,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只会毁了比特币。”
2010年12月12日,中本聪最后一次在论坛发帖。此后他与少数几个人保持着联系,作为后来比特币核心开发团队领导人的加文•安德烈森(Gavin Andresen)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4月26日,安德烈森告诉比特币开发团队的其他成员,“中本聪今早提议,在公开谈论比特币时,我们应尽量回避‘神秘创始人’这一话题。”随后,中本聪甚至连安德烈森的电子邮件都不再回复了,神秘的中本聪彻底消失。
2011年5月,瑞典的第三大党海盗党的创始人瑞克•法尔克维格(Rickard Falkvinge)写了一篇题为《为什么我把我的积蓄都换成了比特币》的博文引起轰动。在博客里,他写道:“过去的几天里,我做了很多关于比特币的思考,最后决定把我所有的积蓄,和所有我能借到的钱都投到比特币里面。”
2011年6月,比特币交易所BTC China在中国成立,自2013年11月成为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
2011年夏天,法国工商银行关闭了当时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公司总部位于日本)的银行账户,理由是Mt.Gox公司不是银行,不得经营比特币这样的电子货币。Mt.Gox提起上诉,由于法院不能认定比特币的性质,Mt.Gox可以继续在法国经营业务。
2013年5月,因未能按照要求注册,美国国土安全部冻结了Mt.Gox的两个银行账户,并责令Dwolla关闭对其转账服务。从5月底开始,Mt.Gox规定非认证用户每天的交易额度为1000美元,若提交身份和住址信息可以将额度提升至1万美元。
6月20日,Mt.Gox因为正在接受美国国土安全部的调查,宣布暂停美元提现。6月28日,Mt.Gox获得了美国FinCEN的MSB(Money Service Business,货币服务事务)牌照(31000029348132),终于实现合法经营。
虽然实现了合法经营,但Mt.Gox迟迟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作银行,使得平台上的美元很难提现,而比特币却可以自由流通,于是一些人选择把Mt.Gox账户上的美元转换成比特币转出平台。这种状况导致比特币在Mt.Gox的价格比别的平台高出10%左右。
2013年5月17日,由比特币基金会(Bitcoin Foundation)组织,在美国加州圣荷塞市举办了以“未来的支付方式”为主题的比特币2013大型会议,1000多名比特币发烧友、开发人员、企业家、风投资本家共聚一堂,描绘这种虚拟货币的未来。
2013年6月24日,美国加州金融管理部门向比特币基金会发出终止信,认为基金会在未获政府授权的情况下进行了非法金融活动。根据加州法律,如果基金会选择不遵守政府发出的终止信,将面对每天或者每一笔交易1000~2500美元的罚款,如果被起诉,其创始人及管理者还可能会有牢狱之灾。比特币基金会的律师汉森(J. Dax Hansen)马上做出了回应,称比特币基金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其本身并不向用户出售比特币,也不参与比特币的汇兑,根本没有从事货币金融业务。另外,比特币基金会办公室设在西雅图,并不在加州的管辖范围内。
据德国《世界报》2013年6月27日报道,德国财政部决定将数字货币同传统的金融产品(股票、债券等)区别对待,持有一年以上,将不进行征税。
2013年7月11日,德国银行Fidor Bank AG与拥有7万用户的德国最大比特币交易站bitcoin.de达成合作。Fidor Bank AG为bitcoin.de上的比特币交易提供责任伞保险,bitcoin.de客户可使用Fidor银行账户。这是欧洲比特币行业首次与银行进行直接合作,并将在德国联邦金融监管局登记备案后启动。
2013年8月19日,德国财政部发布一份声明,承认比特币为一种“记账单位”,既不是电子货币,也不是外币,更加近似于“私有货币”,可以被用于“多边结算圈”。
2013年7月8日,著名的比特币开发者杰夫·加泽克(Jeff Garzik)在推特(twitter)说:“非洲会是一个可以受益于比特币的巨大的市场,甚至比特币对非洲的好处会比富裕的西方国家更大。”
肯尼亚的一群退伍军人开发出了一套称为Kipochi的解决方案,允许人们发送和接收比特币,并且可与M-Pesa(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系统,由于省去了人们奔波银行的痛苦,在市场上取得很大的成功,超过三分之一的肯尼亚人和500万坦桑尼亚人都已经注册了M-Pesa。)的资产自由转换。由于比特币流通方便、安全透明,这使得Kipochi和M-Pesa在非洲的合作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2013年7月30日,据泰国一家从事比特币交易服务的初创公司透露,泰国央行不久前宣布将禁止境内的比特币交易,泰国央行在禁令中称:“由于比特币交易缺乏适用法律的约束及资本流通监管,央行决定对以下比特币购买等行为进行禁止:禁止购买、出售比特币,禁止购买、出售任何附带比特币的商品和服务,禁止向泰国境外人士移交比特币,禁止接受泰国境外人士移交的比特币。”
2013年8月14日,印度央行表示也正在“监视”比特币进展,但是暂不会进行管制。
2013年8月27日,比特币基金会的成员与美国联邦调查局、美国国税局、美联储、美国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在华盛顿特区的美国财政大楼中举行了闭门会议,会上比特币基金会的代表向上述联邦政府机构汇报了虚拟货币本质,并就比特币的监管问题进行了商谈。美国的监管机构一直关注着比特币的合法性问题,但之前基本都是在州政府层面进行沟通,这是首次比特币组织与联邦政府的会谈。
2013年10月2日,FBI宣布他们在旧金山逮捕了一个名叫罗斯·威廉·乌布利希(Ross William Ulbricht)的年轻人。据信,乌布利希是“丝绸之路”(Silk Road)网站站长,网络ID为“Dread Pirate Roberts”(恐怖海盗罗伯茨)。
“丝绸之路”网站上线于2011年2月,允许用户使用比特币进行匿名交易,还采用了Tor技术,让追踪变得更加困难。这种“超级安全性”使得“丝绸之路”很快受到了地下人群的追捧,非法交易丛生,交易物品包括毒品、黑枪、信用卡资料、色情服务和黑客服务等。该网站对每一笔交易都征收8%~15%的“手续费”,获利异常丰厚。
FBI彻底捣毁了该网站,并扣押了乌布利希的2.6万个比特币,时价约360万美元。后来又有消息称乌布利希尚拥有另外60多万个比特币,其中有14.4万个已经移交给FBI,另外48.9万个的最终归属尚不得而知。FBI查封“丝绸之路”的当天比特币价格下跌了15%左右,但是第二天即基本恢复正常。许多比特币玩家认为,FBI打击的是非法交易,并非比特币。像“丝绸之路”这样的“罪恶”网站被查抄,实际上净化了比特币的交易环境。
2013年10月14日,百度旗下的安全加速平台加速乐宣布支持用户采用比特币进行支付。10月29日,百度加速乐官方公告称收到来自世界各地比特币爱好者的捐赠共0.98个比特币。10月30日,国内企业果壳电子也宣布开通比特币支付功能,成为又一家支持比特币购买实物的公司。果壳旗下GEAK Watch智能手表、GEAK Eye/Mars智能手机均可使用比特币购买。
2013年11月18日,美国参议院召开有关比特币的听证会,多名出席的美国政府官员对外传递出一个消息——比特币不是非法货币,它能够给金融系统带来好处,尽管其也存在被错误使用的案例。这次美国国会首次就虚拟货币举行听证会,总结了比特币的好处和弊端。以往官员们都是强调比特币在洗钱及其他非法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但这一次却表示,比特币是一项“合法”的金融服务。《纽约时报》称,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公开承认比特币的合法性,也意味着这种虚拟货币朝主流迈进了一大步。
2013年11月21日,香港金管局发言人表示,比特币并不是货币,而是在虚拟世界创造的“商品”,可用于私人或网上平台交易,或用以物易物的形式进行买卖。比特币不受金管局监管,香港现行法律可制裁牵涉比特币的盗窃、欺诈或洗钱的违法行为。比特币属高度投机性商品,金管局呼吁市民考虑以比特币进行交易或投资时,要加倍小心。
2013年1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公告,印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该通知认为比特币具有没有集中发行方、总量有限、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和匿名性等四个主要特点,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而应当是一种特定的虚拟商品,不能且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但明确了“普通民众在自担风险的前提下拥有参与的自由”。
受此影响,百度加速乐和果壳电子停止接受比特币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