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将我们俘虏,更美将我们释放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5章 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1]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2]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3]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4]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5]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诗人小传

张若虚(约647—约730),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合称“吴中四士”,诗歌仅存两首,却因其中《春江花月夜》一首而跻身一流诗人之列。唐代初年的诗坛仍然受到齐梁宫体诗淫靡、矫饰风气的影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虽然仍在宫体诗的大范围里,却彻底扭转了齐梁风格,使宫体诗至此脱胎换骨,故而闻一多在《宫体诗的自赎》里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注讲

[1]相和歌辞·春江花月夜:乐府旧题,属于清商曲之吴声歌,相传为陈后主所创。

[2]芳甸:长满花草的原野。霰(xiàn):雪粒。

[3]裴回:即徘徊。

[4]捣衣砧(zhēn):“砧”是捣衣石。捣衣是古代诗歌的常见主题。秦汉以来,士兵的武器装备和粮食一般由国家统一供应,衣服则多属自备,所以每当秋风起时,家人就要准备好换季的衣服寄到前线,所以每年秋季都是女子捣衣的时间,这正是李白《子夜吴歌》之三所描写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衣服要“捣”,与其质地有关。今人对“布”的概念主要是棉布,是用棉花纺织而成的;而追溯到古代,植棉业直到宋代才开始发展起来,棉布衣服的流行要到元代才有。在此之前,棉花罕见而珍贵,海南黎族甚至把棉布当作贡品献给汉武帝。在棉花大行其道之前,中国最主要的纺织原料是葛、麻和丝,那时候人们说的“布”主要就是指葛织品。葛是在山里野生的,要把它割下来用水煮后才能用于织布。

精加工的葛布为(chī),粗加工的葛布为绤(xì),因为吸汗透气,很适合夏天贴身来穿,类似于今天的纯棉内衣。孔子就是这么穿的——《论语·先进》中有“当暑,袗绤,必表而出之”,这就是说孔子一到夏天就穿上和绤的衣服,但这是内衣,不能穿出去见人,所以外出时还得再罩一件单衣。《国风·邶风·绿衣》中还有“兮绤兮,凄其以风”,这是说和绤的衣服都很单薄,天冷之后就没法御寒了。

葛布和麻布不如棉布柔软,也不平整,所以穿起来并不舒服,也不便裁剪,这才需要在穿之前用杵捣得柔软、平整。衣物平放在砧板上,用杵反复捣击,于是每逢入秋,凡有征人在外者,家家户户都开始捣衣,满城砧声一片。

[5]鱼龙潜跃水成文:“文”的本义是花纹、纹理,这里用其本义。

◆名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