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①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②。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③。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④。
注释
①造口:即今江西省万安县西南的皂口镇。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由于宋高宗的腐败无能,金军大规模南下,一支金兵追赶隆太后(宋高宗赵构的伯母),太后到皂口弃舟登岸,逃往虔州(今江西省赣州市)。
②郁孤台:唐宋时的名胜之地,在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南,也称望阙台。唐人李勉曾登台北望长安。清江:指赣江。这条江流经赣州市,过郁孤台下,到皂口,朝东北方向流入鄱阳湖。行人:指当年被金兵追赶而逃难的人。
③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汉唐时在此建都。这里借指北宋首都汴(biàn)京(今河南省开封市),当时被金人占领。
④正愁余:倒装,正常语序是余正愁。鹧鸪:鸟名。古人说它的叫声像“行不得也哥哥”。
题解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当时作者任江西提点刑狱(主管司法及监察,兼管农桑)。他路过造口,回想起四十多年前金兵侵扰,攻至赣西,烧杀抢掠人民的情景,再看看眼前的现实,广大中原地区仍然控制在金人手中,内心十分的郁闷和伤感,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赏析
关于这首词的来历,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辛幼安词》中有这样的说项:“其题江西造口壁词云:‘……’。盖南渡之初,虏人追隆太后(哲宗孟后,高宗伯母)御舟至造口,不及而还,幼安自此起兴。”此一记载对体会此词意蕴,实有重要意义。此词并非诗人一时兴起的即景之作,而是心中伤痛郁积已久的一个迸发。
“郁孤台下清江水。”起笔不凡,一个“下”点出了郁孤台的高耸突兀,这既是一种客观的叙写,更有一种造势的作用,并且和后面的“西北望长安”形成呼应之势。唐人李勉曾登此台北望,词人暗用此一典,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清江水”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一个重要的意象。深谙历史的作者,对几十年来的社会动荡,对金人铁蹄蹂躏下的祖国所发生的一幕幕伤心往事,每每回忆起来就撕心裂肺般疼痛,而眼前的清江水,却是斑斑伤心往事的见证者之一,因此一看到它,就让人不由自主地痛上心头、愁上心头。正是这个原因,接下来的一句“中间多少行人泪”就顺理成章了。“行人泪”三字,直点造口当年事。词人身临隆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乃将满怀之悲愤,化为此悲凉之句。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这一江流水,就算全是行人之泪也洗不去耻辱,流不尽伤悲。“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里“长安”借指北宋首都汴京,当时已被金兵占领。我思念中原故土,登上郁孤台向北眺望,只可惜被无数的山峰挡住了。写作讲究尺水兴波。本来抬眼遥望长安,境界顿时无限高远。然而,有无数青山重重遮拦,望之不见,境界遂一变而成为具有封闭之意味,顿挫有力。只一句,抑扬顿挫都有了。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过片“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承上启下。青山毕竟遮不住东流的江水,它毕竟会冲破重重山峰的阻碍,奔腾向前。这一句表面上是写实景,实是作者胸怀抱负的一种表达,一种社会发展规律的暗示。任它绵绵群山阻碍,东流之水滔滔,奔海而去莫能阻遏。“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行文至此,又是一转折。江晚山深,此一暮色苍茫之景象,实为词人沉郁苦闷之孤怀写照。“正愁余”,此时此刻我愁绪满怀。语本《楚辞·九歌·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正在惆怅满怀的时候,听到叫声凄厉撩人情绪的鹧鸪声,让人情何以堪。在中国古典诗文中,“鹧鸪”是一个表惆怅的意象。如白居易词《山鹧鸪》:“啼到晓,唯能愁北人,南人惯闻如不闻。”鹧鸪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是勾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还是向山那边中原父老同胞之哀告?这几种表意可能都有。以满腹愁绪作结,正是诗人忧国忧民思想情怀的表达,也即诗人对每况愈下形势的忧虑。
此词抒发了作者对建炎年间国事艰危的沉痛追怀,对靖康以来失去国土的深情萦念。抒发了抱负襟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主旨深刻。为了表达这个主旨,词人通过独特的构思,顿挫有致的表意,巧妙的比兴手法,以眼前景道心上事,达到比兴传统意内言外的极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