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赏析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满江红

题冷泉亭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

渐翠谷,群仙东下,环声急

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

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湿;秋露下,琼珠滴

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

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为今客


注释

①冷泉亭:坐落在杭州西湖边飞来峰下灵隐寺西南角的水潭中央。此亭始建于唐代。宋代移此亭到飞来峰的对岸,高宗绍兴年间曾在此筑堰蓄水。

②直节:竹。缨:帽带。冠缨:代指官吏。

环:同佩,环,古人衣带上所系的玉饰。

④天峰:指飞来峰。据记载,东晋成帝咸和三年(328)中天竺国(今印度)和尚慧理到了这里,说此峰本是该国灵鹫山的小岭,不知何年飞到这儿来的。

⑤方壶:古代传说,方壶是仙山,为仙人群居之地。

⑥琅(láng gān):像珠玉的美石,这里指翠竹。

⑦危亭:高亭。玉渊:清亮的深水潭。

⑧鸾凤:传说中有五彩羽毛的两种神鸟。古代用来比喻高尚正直的人或夫妻。

⑨风物:风景。吾家:指济南。

山木润,琅湿

题解

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作者任当时京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市)司农寺(掌管粮食储存及发放官吏禄米的官署)主簿(主管文书簿籍的官员)。他看到冷泉亭一带优美而沁人心脾的景色,不由想起了享有“泉城”美誉的故乡济南,可是眼下却山河破碎,南北分裂,作者悲愤万分,不由发出了“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梦想收复失地和统一祖国的思想情怀。


赏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的词。

词之上片重在写冷泉亭的景色,托物言志,突出了自己的志向远大与品行高洁。“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以一句横空出世的写景之笔,既写出了冷泉亭的独特景色,也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强烈思想感情。“直节”写竹,也指松树和杉树。南朝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霜见直心。”意思是松树不怕风霜严寒,表现了它的正直和坚贞。以松竹梅兰竹菊等植物来喻一个人的节操品性,是古人表现这些植物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这句既是明写冷泉亭独特景色:通往冷泉亭的路上,夹道而立的是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松树和杉树,它们很威严地耸立道路两旁,像衣冠整齐的官员们拱手而立,也暗示自己的节操品性:我的为人处世,堂堂正正,不正是像这能傲寒斗霜的松树和杉树吗?另外,也表达了作者对吏治败坏的一种不满:如果所有的官员都能如松树和杉树一样的堂堂正正,有品行和节操,该是多好!“渐翠谷,群仙东下,环声急。”这句写冷泉亭的泉水,在接近青翠山谷的时候,从那里传来了叮叮咚咚的泉水声,宛然一群仙人从东而下,身上的环所发出的琮声音,动听悦耳极了。“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这句写飞来峰。“飞堕”写出了飞来峰的突兀和险要,“千丈”突出了飞来峰的气势不凡。谁能相信此峰是从天外飞来,陡直地耸立在西湖边上呢?作者对天竺和尚的说法表示了怀疑。“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对和尚的说法不相信,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飞来峰可能是当初神仙用玉斧削下方壶山的一部分,时间太久远了,现在已无人知晓它的来历了。这两句,作者很风趣地驳斥了慧理对飞来峰来历的解释。

词之下片,作者继续描写冷泉亭的美景,且融情入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悲愤。“山木润,琅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这句写冷泉亭所处的险要位置,及作者前往冷泉亭的季节里所看到的独特景色,写了树木、翠竹以及泉水的形状颜色。这个地方,空气是湿润的,以至于树木看起来都很润泽,翠竹上也满是水珠,颜色更加青翠。冷泉亭下的潭水,清澈透明,我坐了小船,渡过碧绿的湖水,朝对岸的冷泉亭去,景色太美了,让人心旷神怡。注意作者在这里所写的景色,山木无非松柏之类,而作者的笔下,用琅形容竹,就更有深意。古人有联:“一番风一番雨,摧花归尘土;几朝雪几朝霜,傲竹成琅。”松柏和竹皆为傲寒斗霜、有品有节之物,另处秋露、玉渊等物,也都冰清玉洁,这几句,仍是作者托物喻志的表现手法,在写物的时候没忘记突出人。“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这句,作者以鸾凤自比,表明自己正直高尚。面对此情此景,看到这清清的泉水,我不由得想起了家乡的泉水,家乡可是享有“泉城”美誉的,家乡的泉水也是十分的清澈和醉人的,可是我的家乡,现在沦入敌手,不知道家乡的泉如今是什么样子了,想到这我的内心便十分郁闷和沉痛,只好借酒浇愁了。我醉了,只能面对水中的倒影。想唱歌,嘴里哼出的曲调那么的悲伤,水中的鱼龙听见了,千万莫要悲戚呀!伤感、孤独、愁苦、郁闷,全部的感情都在这里了。“鸾凤”一词写出了作者的孤芳自赏,同时也表达了对宵小的不满,既然我是堂堂正正的君子,那对立的就是那些行为猥琐行事卑鄙的小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投降派的不满和批判。“客”字语浅意深,国破家亡,有家难归,我只好漂泊江湖,流亡他地,做一个寄人篱下的人,语中辛酸,个中滋味,让人悲不自胜。

全词色调明媚,语言错落,音韵朗朗,是一首以乐景表哀情的代表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