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豫剧
剧种概述
豫剧是全国戏迷朋友所熟知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盛行于人口过亿的河南省及周边的河北、山东、山西、湖北、安徽等省份以及大西北的新疆、祖国宝岛台湾。在中原大地上,省、市、县级豫剧院团及众多民营豫剧剧团数不胜数,处处有好的演员,而“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亲家母对唱”等豫剧名段,每个河南人都能信口哼唱上几句。可以说,豫剧在河南、在全国,无论是从院团数量,还是从业人员,或者是观众数量,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型地方戏曲剧种。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是由山陕梆子(诞生于明清时期的山西、陕西交界地域,后向全国范围内辐射传播,是全国梆子剧种的始祖)流传到河南与当地的民间说唱艺术结合孕育而来的,形成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定名为豫剧。
豫剧唱腔属于板腔体,主要板式有五大类:1.慢板类,主要包括慢板、金钩挂、连环扣等;2.二八板类,主要包括二八、慢二八、紧二八等;3.流水板类,主要包括流水、慢流水、快流水等;4.飞板类,主要包括飞板、滚白等;5.其他板类,主要包括呱嗒嘴、垛子、栽板等。豫剧早期伴奏乐器较少,曾有“一鼓二锣三弦手,梆子手钹共八口”之说。目前,豫剧伴奏乐器主要为板胡、梆子、板鼓、二胡、三弦、月琴、笛子、唢呐、琵琶、大锣、小锣、手钹等。
豫剧在20世纪前半叶得到了巨大发展,当时在河南境内又分为“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地域流派。“豫东调”以豫东地区的商丘为中心向外辐射,在四大地域流派中流布地域最广,演唱多用“上五音”的假嗓。“豫东调”的旦行花腔俏丽明快,生、净唱腔高亢挺拔,尤其是以唐玉成为代表的“红脸王”唱腔,时至今日在民间依旧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唐玉成还与花桂荣、黄儒秀、刘少梅、陈素花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同被广大观众称为“豫东五杆旗”。“豫西调”主要流行于洛阳等豫西地区,演唱多用“下五音”的真嗓。“豫西调”的旦行唱腔缠绵悱恻、哀怨柔婉,生、净唱腔苍劲悲壮、深沉浑厚。在历史上,“豫西调”人才辈出,尤其以名老艺人周海水培养的包括崔兰田在内的“十八兰”著称于世。“祥符调”主要流行于开封周边地区,因开封古称“祥符”而得名。在清末民初时期,李剑云(擅长编剧,人称“戏状元”)、阎彩云(豫剧表演艺术家阎立品之父)、时倩云、林黛云、贾碧云五位男旦(男性扮演女性)演员并称为“祥符调五朵云”。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素真、阎立品、桑振君等女演员大量涌现之后,“祥符调”的旦行声腔尤为突出,并形成典雅细腻的艺术特色。“沙河调”主要流行于漯河、周口附近的古沙河沿岸地区,唱腔粗犷豪放,并吸收了流行于当地的越调、河南坠子等姊妹艺术。“沙河调”的名演员以文武小生演员刘法印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伴随着“豫东调”、“豫西调”、“祥符调”、“沙河调”四大地域流派之间的进一步交流、借鉴、融合,“豫剧”这一剧种也正式定名,之后的豫剧流派也转变为以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桑振君“豫剧名旦六大家”为代表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开创的个人流派艺术为主。
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古老的豫剧也重获新生,华丽转身,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等成名于新中国成立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正值盛年,纷纷领衔河南省豫剧一团、安阳市豫剧团、洛阳市豫剧团等省、市级院团,演出的《花木兰》、《桃花庵》、《穆桂英挂帅》等剧目蜚声全国剧坛,而以演出豫剧现代戏著称的河南省豫剧三团所排演的《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剧目也大大开拓了豫剧舞台。此时期是豫剧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名家辈出,剧目丰富,一片蔚为大观景象。
豫剧《穆桂英挂帅》剧照,马金凤饰演穆桂英,中国戏曲学院供图
1976年后,“豫剧名旦六大家”、唐喜成、李斯忠、牛得草等多位流派创始人依旧活跃于舞台,他们带领着众弟子为弘扬豫剧而贡献着自己的艺术青春,《七品芝麻官》、《花枪缘》、《七奶奶》、《包青天》等流派剧目还被搬上银幕,并诞生了《倒霉大叔的婚事》、《风流才子》、《寻儿记》等一大批新编剧目。新世纪以来,李树建、贾文龙、汪荃珍、王惠、李金枝、王红丽、金不换等中年演员成为豫剧的中坚力量,由他们担纲主演的《程婴救孤》、《村官李天成》、《香魂女》、《常香玉》、《铡刀下的红梅》、《七品知县卖红薯》等新编剧目屡屡荣获国家级大奖,他们与这些剧目成为当代豫剧的符号。200年来,豫剧在神州遍地开花,根深蒂固,未来,豫剧之花将会更加艳丽多姿。
豫剧《风流才子》剧照,李朋杰饰演唐伯虎,李朋杰供图
豫剧名丑金不换与夫人徐福先在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