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放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人类历史是一部从区域走向全球的开放史。“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正是人类从区域走向全球、从封闭走向开放,为国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前提,奠定了基础,演出了一幕幕国际关系的话剧。
第一节 国际关系语境下的开放
从更普遍的意义上讲,“开放”主要是一个通俗用词,不是一个学术术语。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开放一词包含三方面意义:①(花)展开;②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③性格开朗。在1989年修订版《辞海》中,开放也有三种含义:①展开;②不关闭;③同“封闭”相对。开放指“同外界有联系的”;封闭指“同外界不发生联系的”。显然,在中国开放战略中,开放一词首先是同封闭相对的,包含“同外界有联系的”“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内涵,但远不止此。因此,在研究开放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时,有必要从国际关系的语境对开放进行初步的但比较严格的界定。
一、国际关系语境下开放的概念
关系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国际关系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因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关系,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与相互制约,包括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军事关系、文化关系等。本书在界定国际关系语境下的开放概念时,就是以此为逻辑起点的。
列宁曾经指出,所有的定义都只有有条件的、相对的意义,永远也不能包括充分发展的现象的各方面的联系。在界定一个概念时,关键是要把握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本质和特征,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最一般、最普遍的东西,并用简明精练的话语严密准确地表达出来,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去顾及概念的每一个具体方面。因此,在界定国际关系语境中的开放时,首先要弄清楚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开放的主体与本质特征。抓住主体,是为了使之与其他语境下的开放区别开来,抓住本质特征则可以揭示它与其他语境下的开放之联系。
在国际关系语境下,开放的主体与国际关系行为体具有一致性,开放的主体首先必须是国际关系行为体。所谓国际关系行为体,就是活跃于国际舞台上的诸角色,包括国家、政党、民族解放组织、国际组织、跨国公司、重要国际人物等。但是,不是所有国际关系行为体都可以成为国际关系语境下开放的主体的,只有国家和不受国家约束的组织如民族解放组织、国际恐怖组织可以成为国际关系语境下开放的主体。
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在威斯特伐利亚体制下,主权国家是国际关系的最基本单元,具有对内和对外的制约性。作为国际关系最重要、最基本的行为体,主权国家具有主权,能够以其他行为体所不具备的强大能力和组织手段合法地参与和决定国际事务。正如梁守德指出的,“主权国家之所以能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最重要、最活跃的作用,充当基本的行为体,关键在于它是稳定的政治经济实体,拥有主权,并能以其他行为体所不具备的强大能力和组织手段平等参与和决定世界事务”。事实上,其他国际关系行为体是受主权国家制约的。在国家内部,各种组织及个人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都取决于国家与国际社会的关系。一般来说,如果国家实行封闭政策,孤立于国际社会,那么国家内部各组成部分就难以与国际社会接触,更难以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在国家外部,各种国际组织的出现首先是国家开放的结果。没有国家的开放,就不可能形成国际组织。同时,政府间国际组织也是由国家构成的,国家是国际组织的行为主体,国际组织是国家作用的对象,国际组织行为能力的强弱取决于国家支持与否。此外,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主体也是受到具体国家制约的,绝对独立于国家之外的世界公民是少见的。
从开放一词的释义可以看出,开放既表示一种行为也表示一种状态,既表示一个过程也表示一个结果。作为一种现象,国际关系语境下的开放与其他语境下的开放具有一致性。但是,作为特定语境下的现象,开放也具有其自身固有的内涵。
首先,开放是国家的基本属性。国际社会是一个大系统,国家是国际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作为国际社会系统的一个要素,国家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处在系统内部某一个特定的位置上,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国家与国家之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一个整体。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国家也是国际社会系统中的国家。如果将国家要素从国际社会系统整体中分割开来,它就会失去要素的作用。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国家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国际社会。同时,国家自身也是一个系统。为了维持系统的存在与发展,国家这个子系统不仅需要与国际社会这个大系统进行能量交换,而且要受到内部要素的制约。作为国家系统的关键要素,人与人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交往的系统质,人交往故人在。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前提,也是历史最终转变为世界历史的前提。”事实上,人的社会性不仅推动了国际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形成,而且推动了国家的形成。人的社会性赋予了国家以开放性、国际性,并且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突出。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国家必然要融入世界市场体系和国际大家庭,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和制约,同时在国家之间形成监督和制约,从而构成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和保障。
其次,开放是一种世界历史进程。世界历史不是原始存在的,只有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达”,“各个单独的个人才能真正摆脱各种不同的民族局限和地域局限”,“最后,狭隘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替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地球上不同民族最初处于彼此隔绝状态。只是随着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类逐步突破地域的限制、拓展自身活动范围,人类历史才逐渐从国别史向区域史、从区域史向世界史演进,开始形成国家,然后形成地区国际社会,最后形成全球性国际社会,从而诞生了世界历史。在全球性国际社会形成的历史进程中,东亚、西亚以及欧洲等地区国际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正是这些地区国际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加速了全球性国际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正是在东亚、西亚和欧洲地区国际社会互动的过程中,欧洲各国掀起了开辟新航路的热潮,从而彻底打破了各地区彼此孤立的藩篱,将世界联结成一个整体。达·伽马“开辟了从葡萄牙到印度,从西欧经大西洋、印度洋到东方的新航路,把基督教文明中心与印度教文明中心直接地联系起来……把旧大陆几乎所有的重要文明区域通过海上都联系起来”。到美洲大陆的航线开辟后,“世界一下子大了差不多10倍,现在展现在西欧人眼前的,已不是一个半球的四分之一,而是整个地球了”。从此,人类历史开始真正具备了全球性意义,世界各国彼此开放的时代逐渐来临了。
最后,开放是全球国际社会的形成。作为一种结果,国家开放的终极状态是全球性国际社会的最终形成,国家全面地融入了国际社会。地理大发现的完成只是将世界各地从地理上联结起来,世界各国并没有真正融入国际社会。但是,地理大发现开启了全球性国际分工的过程,也开启了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更开启了殖民大扩张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分工完成、世界市场出现、殖民体系建立,全球性的国际政治体系终于形成了。“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替代了。”从此,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世界各国均被卷入全球市场经济体系,殖民地经济也“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随着全球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开放成为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资产阶级“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在一些国家竞相开放的过程中,利益争夺日益激烈,最终引发了人类历史上的两次世界大战,世界各国均被卷入了国际政治生活。1945年10月24日,基于各成员国主权平等的联合国成立,这标志着全球性国际社会的最终形成。《联合国宪章》成为各成员国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世界各国都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之一员。
综上所述,在国际关系语境下,开放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开放的过程是世界各国构建国际社会的历史进程,开放的结果是世界上各主权国家成为全球性国际社会平等之一员。基于此,我们可以将国际关系语境下的开放简单地界定为:主权国家构建并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和状态。
二、国际关系语境下开放的类型
国际关系语境下的开放既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过程。因此,在不同的背景下,开放的方式可能是不一样的;在相同的背景下,开放的侧重点也不一定是相同的。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本书分别根据主体的意愿、开放的对象及开放的内容,对国际关系语境下的开放进行概略分类。
首先,从主体的开放意愿来看,开放可以分为主动性开放和被动性开放。所谓主动性开放,就是指主权国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积极融入国际社会形成的历史进程并成为国际社会平等之一员的现象。在这种开放中,由于主权国家抢占了开放的先机,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而开放效果一般是正相关的,即国家越开放就越富裕。例如,美国在独立后积极融入国际社会,成为世界上最为开放的国家,取得了明显的开放效果。以1990年美元的价值计算,1820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12432百万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1.8%。到1992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5675617百万美元,占世界总量的20.3%。
所谓被动性开放,就是指主权国家尚没有开放意愿而被迫打开国门,接受不平等的国际规则、成为国际社会不平等之一员的现象。在这种开放中,由于国家一开始就丧失了开放的主动权,失去了积极主动地应对开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因而开放效果一般是负相关的,即国家越开放就越贫弱。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清王朝被西方列强用炮舰打开了大门。但是,当时中国统治阶级根本没有开放的意愿。由于列强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身上,中国失去了积极应对开放问题的能力,导致国家越来越贫弱。直到新中国实施主动性开放以后,中国才开始迅速发展,表1-1的数据鲜明地反映了这一点。以1990年的美元价值计算,182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199212百万美元,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28.7%。到1950年下降到仅6.2%。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处于片面开放状态,国家经济实力增长缓慢。197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仅占世界的6.8%。开放战略实施后,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正常发展轨道,国民生产总值开始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992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615603百万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2.9%。
表1-1 1820—1992年中国GDP总量及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 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Angus Maddison, Monitoring the World Economy(1820—1992), Development Centre of 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1995, pp.190-191,227-228.
值得指出的是,被动性开放与主动性开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被迫开放的国家如果能够迅速转变对开放的态度,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就可能变被动为主动。日本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在被列强打开国门后,日本果断地实施明治维新,积极主动地融入国际社会,结果成为东亚乃至世界强国。
其次,从开放的地域范围来看,开放可以分为全面性开放和局部性开放。所谓全面性开放,是指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所有成员开放,全面融入国际社会。自开放政策实施以来,中国实行的就是这种全方位开放政策,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既对发展中国家开放,也对发达国家开放。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开放是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对各种类型的国家开放”。但是,中国全方位开放格局的形成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方面,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东欧剧变,中国形成了既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的状态。另一方面,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中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及内陆省会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从沿海到内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出现了全国开放的局面。
所谓局部性开放,是指一个国家只对国际社会部分成员开放,或者一个国家只有部分地区对国际社会开放的状态。部分开放状态的出现,可能是主体方面的主观意志决定的,也可能是外部环境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实行的就是一种对部分国家开放的局部开放政策,主要面向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民族主义国家。这种开放状态的出现主要是美国对华封锁、禁运政策造成的。正如尼克松指出的,中国的影响处于国际结构之外。这部分是由于它自己的态度以及它忙于解决内部问题,部分是由于外部世界的政策,最重要的是美国的政策。中国确立开放战略之初,实行的则是部分地区对国际社会开放的局部开放政策。为了摸索开放经验以便为全面开放做准备,中国最初在深圳、珠海、厦门、汕头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通过特区的实践,中国逐步走上了全面开放之路。诚如邓小平所言:“我们现在的路子走对了,人民高兴,我们也有信心。我们的政策是不会变的。要变的话,只会变得更好。对外开放政策只会变得更加开放。”事实上,此种背景下的局部开放不过是全面开放的一个步骤、一个阶段。
最后,从开放的主要内容来看,存在经济开放、政治开放、军事开放和文化开放等既相独立又相交织的开放形式。所谓经济开放,是指发展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发展开放型经济。经济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正是经济利益的驱动,使得人们的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使得人类从一个个狭小区域走向世界。正如吉尔平指出的,贸易是各国之间最古老、最重要的经济联系。实际上,贸易连同战争一直是国际关系演进的关键。在国家开放中,经济开放是最基本的物质内容,是开放最主要的原动力。
所谓政治开放,就是指学习其他国家政治模式和政治体制的优点,积极开展政治交流与对话,促进国家治理效率的提高。政府质量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国内治理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关系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摩根索认为,“外交政策的精巧设计和熟练执行虽然需要充足的资源和人力,但是如果没有一个高质量的政府就必然等于零”。诚然,学习国外先进政治模式和政治体制是提高政府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引进国外先进的治理模式和政治体制可能引起国内政权的变革。所以,有些国家,特别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后发达国家,对政治开放一般比较谨慎甚至保守。在中国近代史上,封建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封建统治,顽固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结果使中国丧失了一次政治现代化的机会。
所谓军事开放,就是指开展军事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军事技术、军事设施以及军事管理经验,促进军队建设现代化。军事力量是国家的硬实力,在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中具有决定性影响。正如摩根索指出的,“军事准备是赋予地理因素、自然资源和工业能力真正国家力量重要意义的因素”。因此,一般而言,军事技术落后的国家处于军事开放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它们希望引进先进军事技术和现代军事装备,提高自身国防能力;另一方面,它们担心开展军事交流泄露国防机密,影响国家安全。事实上,军事技术先进的国家也有同样的困境。一方面,它们需要通过转让军事技术和军事装备获取经济利益,通过军事交流获取他国军事情报;另一方面,它们也担心先进军事技术的转移会导致国际社会不稳定,特别是担心其他国家军事实力增强后挑战其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发达国家对军事技术转让非常谨慎,一般不轻易将核心军事技术转让给军事技术落后的国家。
所谓文化开放,就是指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促进本国文化发展与繁荣,增强本国文化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增进文化之间的互相沟通和了解,促进各国文化和谐共存。作为一种存在物,文化也是有生命的,其生存与发展也是需要养分的。一种文化越能够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就越能够生存与发展;一种文化越能够开放兼容,就越能够持久承续。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些辉煌的文明,现在大多数已经消亡了。正如梅尔科考察文献后得出的结论:合理的共识是至少存在过12个主要文明,其中7个文明已不复存在,5个仍然存在。诚然,那些文明的消亡有多种原因。但是,不可否认,这与其不能正确应对外部文明的挑战也具有非常密切甚至是主要的关系。值得指出的是,与过去的野蛮征服不同,今天文化开放的主要途径是文化交流。但是,在开放过程中同样存在着激烈的较量与冲突。因此,文化开放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潜移默化过程,各国都比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