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都市经济区的空间组织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都市经济区空间组织的概念体系

第一节 都市经济区的概念及其界定

一、都市经济区概念演进

近几十年全球化生产与贸易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的国际劳动分工发展。全球尺度分工体系的形成和深化,使得人流、物流、资本流及信息流在各城市节点的流动日趋频繁,促进了城镇化进程、城市空间形态和区域城镇体系的变化,新的城市空间组织正在形成并表现出新的模式。自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57)提出大都市带(megalopolis)的概念后,我国学者周一星(1989)提出都市连绵区(metropolitan interlocking region,MIR)的概念,而美国学者斯科特(2001)又提出全球城市区域(global city-region)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出现反映了巨型城市空间的崛起已成为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李健等,2006)。其后,周一星提出,中国的农村城镇化过程即是麦吉的desakota概念(周一星,1995)。大城市向周边扩展形成了包括中心城市的都市区,若干个都市区连在一起形成了更大的desakota zone。从机制上来看,周认为这种地域类似于西方的大都市带(日本称“都市圈”)。即交通条件的改善,使得都市区间的相互作用更为密切,也使都市区与处于交通走廊的农村地区通过功能联系的改善促进了城乡的互动关系。对中国的若干个都市区联成一体的泛都市,即上述的desakota zone,他称之为都市连绵区,以区别于西方的都市带概念。1992年,姚士谋采用城市群(urban agglomerations)的概念,首先判断我国已经形成了五大城市群,即沪宁杭、京津唐、珠三角、辽宁中部和四川盆地城市群(姚士谋,1992)。这一研究基于早期的地域组合理论,属于松散的城市等级组合概念,停留于形态认识。这一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对大型城市群形成的极大关注。2000年,胡序威先生组织各地专家研究出版的《中国沿海城镇密集地区空间集聚与扩散研究》是目前有关EMR(extended metropolitan region,都市经济区)类型区最综合的著作(胡序威等,2000)。书中系统阐述了戈特曼的大都市带理论,认为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唐和沈大都市连绵区与之相似。同时,书中提到的有关都市连绵区的形成条件比周一星提出的有了进一步的深化和改进,还进一步强调了对外口岸是其核心特征之一,是与城市群、大都市带和desakota区别之所在,也决定了都市连绵区的非遍在特征,暗示了经济全球化是MIR形成具有定性意义的动力。这与书中的理论基础,即MIR等同于大都市带,强调各都市区之间的交互作用等均相矛盾。其他众多的研究也支持了EMR理论,说明EMR动力在于全球地方化力量,而这一区域类型已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间竞争的核心所在。

对于都市经济区的概念,最早见于西部大开发的前期研究。在中国科学院西部开发课题组出版的《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刘卫东等,2003)一书中,根据一定的具体原则确定了西部地区主要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在广泛实地调查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西部开发应重点培育三大都市经济区和七个城市群的基本思路。研究表明,以具有某种竞争优势的核心大城市为依托、具有密切内部垂直产业分工的都市经济区,是全球化趋势下最具有竞争力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都市经济区作为一种主体功能地域,作为今后全国国土开发的优化开发地区,是在近两年开展的全国国土规划前期研究中突出强调的,在四大主体功能区中把都市经济区确定为优化开发地区的主要承载体。

二、都市经济区的概念与内涵

都市经济区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区域经济组织的重要形式。借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田研究员在《全国国土规划前期研究》中所给的定义,都市经济区的概念:有一个或若干个特大、超大城市,以及与其有紧密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镇化地域。其核心区与周围地区存在极为密切的垂直产业联系。核心区(城市)一般都是一个国家或大区域的金融中心、交通通信枢纽、人才聚集地和进入国际市场最便捷的通道;而土地需求强度较高的制造业和仓储等行业则扩散和聚集在核心区的周围,形成庞大的城乡交错带。由于规模效益与集聚效益的高度结合,大都市经济区往往是国家或区域的经济核心区和增长极,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地区,也是国家和区域承接全球化影响的重要“门户”。

三、都市经济区的界定标准

具有全国或跨省影响的大都市经济区界定标准是:①至少拥有一个200万人口以上的核心城市;②核心城市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范围内;③区内城镇化水平超过65%;核心城市外围以市、县为单元的城镇化水平超过50%;④基本组成单元集中连片;⑤区域范围应达到2万km2以上。

四、都市经济区的等级划分

(1)一级都市经济区。具有国际意义,体现国家竞争能力,并直接参与国际竞争,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引导国家实现全面发展的核心地区,包括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北大都市区。

(2)二级都市经济区。具有国家发展战略意义,承担国家大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能,是我国区域级发展的重要地区,包括沈大都市区、武汉都市区、成渝都市区、山东半岛都市区、闽东南都市区。

(3)三级都市经济区。具有省级经济发展战略意义的核心区域,承担省际间经济空间联系的职能。包括哈大齐都市区、长吉都市区、济南都市区、石邯都市区、太原都市区、中原都市区、长株潭都市区。

都市经济区的发展重点,一是增强核心地区的辐射功能和国际竞争力,通过对核心地区内城镇间的产业优势互补,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空间协调和整合,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影响力;二是加强核心地区对其外围经济腹地城镇和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和促进作用,同时通过与经济腹地的区域合作,保障和提升大都市经济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节 都市经济区相关概念的演进与辨析

一、经济区、城市经济区与都市经济区的辨析

为了更好地认识区域经济问题,制定区域发展方针与政策,加强不同区域的管理,对于经济区的研究浩如烟海。经济区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域经济单元,是商品生产社会化和劳动地域分工的产物,并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和劳动地域分工的纵深发展而形成不同的规模与层次。它具有均质性或同类性、经济管理的易于实施性、动态性和经济联系紧密与经济结构协调、互补性等特点。经济区不同于行政区和自然地理区就在于它是建立在劳动地域分工基础上的,拥有体现区域优势的地区专业化(金祥荣等,2002)。与具有区域特色的综合发展相结合的产业结构有具有较强凝聚力和辐射力的中心城市(群)及与其紧密联系的腹地范围所组成的不同等级、各具特色的网络型地域经济体。

经济区的形成与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劳动地域分工和地区专业化的不断加强,在我国区域经济中各种类型的经济区逐步形成和发展(陈平,2002)。对经济区理论的深化,并按照经济区间的差异性及区内的独特性实施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政策显得尤为重要。根据区划的目的和任务,经济区类型划分如图2-1所示。

图2-1 经济区的主要类型

通常所说的经济区主要是指综合经济区,本书中所提的都市经济区和城市经济区都是综合经济区的范畴。城市经济区的概念应该是都市经济区的原形。周一星认为,城市经济区是以中心城市或城市密集区为依托,在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是具有对内、外经济联系同向性特征的枢纽区,核心、腹地、经济联系、联系通道是城市经济区构成的四大要素(周一星等,2003)。城市经济区是综合经济区的一种类型,同样具有经济区的基本特征,它与一般综合经济区的不同仅在于城市经济区更加重视中心城市在经济区形成中的关键作用和城镇间的相互影响,更加强调中心城市这一区位实体对其他区位实体的支配地位。都市经济区的概念是以陆大道院士为首的中科院课题组在《西部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中提出的(刘卫东等,2003)。该报告指出,所谓都市经济区,是指由一个或若干个特大、超大城市以及与其有紧密联系、具有一体化倾向的城镇化地域。它强调核心区与周围地区密切的垂直产业联系和分工协作,强调“门户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以及空间的功能分化。都市经济区突出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区域的主体功能和空间形态,迎合了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也成为本书的研究对象。

二、都市经济区与城市群、都市区、都市圈、都市带的辨析

近年来,国内学者纷纷对城市群、大都市区、大都市圈、大都市带、都市经济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但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空间内涵,缺乏统一认识和标准,在研究中的应用非常混乱。而明确这些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界定都市经济区概念并探讨相关问题的前提。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学术委员会早在2002年的学术研讨会上就当前若干流行的含混概念达成了共识:为了与国际接轨,应把都市区和都市圈的概念区分开(晏群,2006)。

姚士谋先生较早地进行了城市群的系统研究,但对城市群的界定缺少定量的指标,规模大小不定,缺少判定标准。周一星、魏心镇等人认为,都市区更关注密切社会经济联系和非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域组合,属于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周一星等,2001)。它主要不是一级行政机构,而是一种协调机构,用来协调不同市县的城市问题的解决。宁越敏认为,大都市区是城市功能区的概念,总体构成了核心-边缘结构(宁越敏,2003)。都市圈也是近来研究应用较多的一大热点。国外都市圈的提法主要集中在日本,发源于日本学者对东京都市圈的研究(石水照雄,富田和晓,山田浩之等)。20世纪50年代日本行政管理厅对都市圈的最初定义是:以一日为周期,可以接受城市某一方面功能服务的地域范围,中心城市的人口规模须在10万人以上。后来又把中心城市在100万人以上,通勤率大于本地人口的15%,叫“大都市圈”。近年来,国内学者对都市圈的研究成果也较多(顾朝林,2002)。都市连绵区的概念是周一星在1986年讨论中国城市概念和城镇人口统计口径时首先提出来的。都市连绵区是中国的经济核心区,相当于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带(史育龙,1997)。

根据以上对都市经济区相关概念的介绍,结合对国内外研究结果的总结和理解,我们可以对上述几个概念进行一个系统的分析比较,具体内容见表2-1。从以上可以看出,与都市经济区相关的概念比较多,但彼此的内涵和研究范围还是有区别的。从一般意义上讲,大都市区和大都市经济区指的是功能地域的内涵,更强调紧密的经济联系,应该是一种经济区的概念;而城市群和大都市带是对城镇空间分布形态的一种客观表述,是一种空间的概念或地理的概念。都市圈的概念可以近似理解为都市经济区,是指以大中城市为中心的直接吸引范围。

表2-1 城市群、都市圈、大都市带与都市经济区的联系与区别

资料来源:陶希东.跨省区域治理:中国跨省都市圈经济整合的新思路[J].地理科学,2005(25):529-536.

从以上关于城市群、都市区、都市圈、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都市经济区等概念的内涵和比较来看,各个概念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有一些交叉,但内涵上仍然有明显的差别,也有不同的应用领域(见表2-2)。从研究角度来看,城市群、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三个概念是从城市的空间分布形态上来定义和识别的,是一种纯地理学的概念;而都市区、都市圈和都市经济区三个概念是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更强调地域城市内部的经济联系,除了地理学的内涵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学含义。从空间范围上来,都市区的范围最小,相当于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在都市区内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郊区县)的经济联系非常密切,非农化程度非常高,基本上属于城镇化的区域;都市圈、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和都市经济区的地域范围较大,可能包括若干个都市区,在区域内部有多个核心城市,而且区域内存在一定范围的农业区域,是指的经济关联和影响较密切的区域;城市群的范围可大可小,可以指城镇化水平很高,发育非常成熟的区域,也可以指城镇化水平不高,城市分布密度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正由于城市群的内涵比较宽泛,导致目前关于城市群的研究非常泛滥,也非常混乱。

表2-2 都市经济区相关概念的分析与比较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把这几个概念的应用领域作一个初步的划分。都市区是城市的功能地域概念,一般指经济联系紧密的核心城市和外围的郊区,这一点比较好区分。对于城市群,由于它是从城市的空间分布形态上划分的,又没有统一的空间衡量尺度,今后在进行城市分布形态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概念,但一些城市规模较小,发育程度较低的地区不适宜用城市群来命名。鉴于都市圈、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都市经济区四个概念的内涵相近,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戈特曼所提出的megalopolis不同翻译造成的,我们有必要进行概念的统一。都市连绵区作为中国的经济核心区,相当于中国特色的大都市带(megalopolis),这二者是基本一致的。如果用当前功能地域类型来看,统一用都市经济区比较合适,也有利于和全国国土规划、功能区划相衔接。至于都市圈,也是指城市的功能地域,但在国际上应用较少,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之所以本书采用并倡议推广都市经济区的概念,一是为了衔接我国当前的国土规划和功能区划,更好地与国家现实的重大需求相结合;二是因为都市经济区是一个严谨的科学概念,具有明确的空间尺度和等级划分;三是都市经济区的概念具有中国特色,准确表达了当前发达的城市密集区的发展态势和经济联系,并充分说明了其在大区域中所承担的功能。

第三节 地域功能、地域类型与主体功能区划

一、地域功能的概念

地域功能是指一定地域在更大的地域范围内,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系统中,在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中所履行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把承载一定功能的地域称为功能区。功能区的合理组织被认为是实现区域有序发展的重要途径(樊杰,2007)。地域功能演变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不同发展阶段地域功能的发展变化。地域功能是地理学因地制宜思想在区域发展中的落实,是影响区域发展质量、区域发展水平和区域空间结构的内在因素。目前,正在组织开展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和各省区的主体功能区划,正是在地域功能思想的指导下。

二、地域类型的基本内涵

地域空间的表现特征类型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地域类型,它是类型学(typology)研究的基本内容。莫尼欧(R. Moneo)对地域类型下的定义是:“类型可以简单地定义为描述一群对象具有相同的内部形式与形态结构,它既不是空间图解,也不是系列的平均,它是基于组群对象内含的固有结构的相似性之上的”(段进,2006)。显然他强调了地域类型结构形态的相似性,地域类型是地域空间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形式。一般说,同一功能型的地域类型,在空间形态特征上具有相似性。因此在本书中,地域类型的内涵,是指以某项重要功能为主的连片地域。都市经济区内部地域类型,是指在某个都市经济区范围内,具有某项重要功能的集中连片的地域。由于不同的地域类型承担不同的功能,因此不同地域类型的空间尺度和划分标准应该是不同的。但总体上要符合功能区的思想,符合地域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

三、主体功能区划的内涵解读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对四类主体功能区界定为:优化开发区域是指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是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是指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

主体功能区划是一个包含划分原则、标准、层级、单元、方案等多方面内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①基础性特征。主体功能区划是基于国土空间的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现有开发强度、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对于国土空间开发的分工定位和布局,是宏观层面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基础,也是微观层面进行项目布局、城镇建设和人口分布的基础。②综合性特征。主体功能区划既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等自然要素,又要考虑现有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等经济要素,同时还要考虑已有的行政辖区的存在,是对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综合考虑。③战略性特征。主体功能区划事关国土空间的长远发展布局,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在长时期内应保持稳定,因而是一个一经确定就会长期发挥作用的战略性方案。

四、主体功能区划与地域功能分区

城市功能区,城市中各种活动之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聚集,就形成了功能区。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其特点是基本呈现出连片分布的空间形态,但功能区之间无明确界线。城市功能区的形成,主要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城市活动占用一定的土地;二是城市土地相对有限;三是各地块交通通达性、地价不同。由于以上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引发了城市内部发生经济空间活动的竞争,并由此导致了同类经济活动空间上高度集聚,因此形成了城市(建成区内部)的地域功能分区。

地域功能分区是在主体功能区划和城市功能分区的基础上提出的,主要是在一定的地域尺度上对功能相似的区域进行的区划安排。它的空间尺度一般是整个县域或市域,主体功能区划主要是全国和省域尺度,而城市功能分区主要指城市建成区内部的分区,主要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区规划分区。随着全国和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工作的推进,主体功能区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县市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空间规划中,规范整个县域的空间开发次序,形成功能互补、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

基于地域功能分区的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包括如下几点。①主体功能区是根据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等,对区域发展理念、方向和模式加以确定的类型区,突出区域发展的总体要求。②主体功能区不同于一般功能区,如工业区、农业区、商业区等,也不同于一些特殊功能区,如自然保护区、防洪泄洪区、各类开发区等,是超越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基础之上的功能定位,但又不排斥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的存在和发挥。③主体功能区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进行划分,如果仅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种类型,适用于全国和省级等规模较大的行政单元。按照空间管理的要求和能力,既可以有以市、县为基本单元,也可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进行主体功能区划分,但一般不称之为主体功能区划,称之为地域功能分区比较合适,类型也相对多样,一般8—10种类型才能较好地区分和覆盖全县域或市域的空间单元。④主体功能区的类型、边界和范围在较长时期内应保持稳定,但可以随着区域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在不同层次区域中的战略地位等因素发生变化而调整。现阶段允许一些地方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于主体功能区类型划分做一些不同的探索。⑤主体功能区中的“开发”主要是指大规模工业化和城镇化人类活动。优化开发是指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方式、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重点开发并不是指所有方面都要重点开发,而是指重点开发那些维护区域主体功能的开发活动。限制开发是指为了维护区域生态功能而进行的保护性开发,对开发的内容、方式和强度进行约束。禁止开发也不是指禁止所有的开发活动,而是指禁止那些与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不符合的开发活动。

第四节 都市经济区空间组织的基本内涵与内容建构

一、都市经济区空间组织的基本内涵

空间结构是社会经济客体在空间中的相互作用及所形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集聚状态。空间结构特征是区域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社会经济的空间结构如同地区的产业结构,是区域发展状态本质反映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空间分布、空间组织角度考察、辨认区域发展状态和区域社会经济有机体的罗盘(陆大道,2001)。区域发展状态是否健康,与外部的关系及内部各部分的组织是否有序,有活力的因素是否被置于有利位置(空间区位、结构区位)等,是分析区域发展水平与活力的重要的判断标准。

二、都市经济区空间组织研究的内容建构

二战以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得到复苏和快速发展,伴随着交通技术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城市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许多大城市彼此相连,区域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不断加强,出现一些城乡一体化的区域。传统的将城市和农村割离研究的“二分法”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城镇密集地区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从多个角度进行了阐述。从Ginsburg(1991)的“分散的大都市”(the dispersed metropolis),到McGee的“城乡融合区”,再到Scott的global city-region,都反映出众多学者对城市区域化、连绵化发展的强烈关注。欧洲空间规划的实施(段进,2006),表明了西方发达国家的规划理论和实践越来越重视空间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规划体系重新以物质空间规划为主要内容。欧洲空间规划的提出主要是作为协调国家之间以及国家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平衡区域利益的政策性工具和战略性手段,解决区域空间整体和协调性发展的问题。

反观我国区域空间规划的理论和实践,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中国进入了快速城镇化发展阶段,新的地域类型不断出现,区域空间结构急剧变化。要进行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和调控,必须首先认识区域的地域构成和空间分布。在新的形势下,空间规划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重视,近年来相继启动了《新一轮全国国土规划前期研究》和《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其目的就是加强政府的空间管理和空间调控,引导空间的有序化发展,科学合理的空间组织可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都市经济区作为今后优化开发的主体功能区,亟须优化空间结构,提高空间效率。本书以都市经济区为研究对象,其核心理念就是把高度城镇化的地区看作一个发展域面,突破原来的城镇体系研究,更客观更深入地研究都市经济区的区域空间形态以及空间相互关系,为今后都市经济区的空间管理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