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脱胎于哲学、来源于实践的智慧
——社会学的历史
在世界的学科之林中,社会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那么,这门年轻的学科发源于哪里?有人认为它脱胎于哲学,有人认为它是来自实践的智慧。究竟哪种说法正确呢?
一、社会学的起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两句诗告诉我们,潺潺流动的溪水之所以清澈见底、令人心情舒爽,是因为它的源头是“活水”。那社会学的源头是什么呢?
1.社会学起源的争鸣
在一百多年前,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突发奇想,感觉人文社会学科中或许可以增加一个新成员——社会学。于是,在19世纪30年代末,孔德的新作——《实证哲学教程》第四卷出版了,他于此首次提出了“社会学”一词。此外,孔德还提出了关于这个学科的设想:仿照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创立一门研究社会的学科并把它列于以上学科之后。孔德把它归入五大抽象的理论学科。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德对这门学科的研究方法做了初步的设想,也为这门学科归了类。
想出“社会学”这个名称也让孔德花了不少心思。最初,他沿袭当时已有的做法,称之为社会物理学,后来经过慎重考虑,又称之为“社会学”。从表面上看,“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的学问,也符合孔德的本意。在我国,这个词最初被翻译为“群学”或“人群学”。后来,章太炎将其翻译为社会学。
提出“社会学”之后,孔德宣布要建立一门独立的研究社会的学科,并且终其一生为此努力。他为社会学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因此,后世的社会学者大都认为,社会学起源于孔德,孔德是社会学的“鼻祖”。当然,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
● 古代先哲创立说
有些人认为,社会学起源于古代和中世纪的某些哲学家、思想家,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中世纪意大利神父圣托马斯·阿奎那。支持这种说法的人并不多。
● 近代哲学家创立说
这部分人认为,孔德站在前人的肩上提出了“社会学”一词。这些前人就是近代的一些贤人,如17至18世纪的英法资产阶级哲学家、思想家雷布斯、洛克、孔多塞,英国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创立人亚当·斯密,以及曾直接影响孔德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等等。这种看法一直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 马克思创立说
有人认为,是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这种看法流行于苏联和当时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
也有学者认为,是马克思和孔德共同创立了社会学。这种观点流行于西方的社会学界。直到今天,这种情况也没有改变。
总之,争鸣的存在说明社会学还需要深入的研究。争鸣本身也说明它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这是社会学界的好事。
2.从哲学到社会学
从上文可以看出,社会学与哲学渊源颇深。下面,我们来看看社会学如何脱胎于哲学。
社会学在19世纪早期正式出现,此时正是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期。新兴的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构想构造了一个新世界。当时,虽然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是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例如,随着资本主义和城市的兴起,一大批农民、小手工业者破产,雇佣工人极端困苦,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等。这些社会问题迫使人们重新认识新社会,社会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的。
每一门学科的诞生除了需要一定的社会背景外,还需要一个或一群为之奋斗的开拓者。社会学的开拓者是孔德。
1798年,孔德出生在法国的一个中级官僚家庭。在上学期间,他体验到了革命的残酷,因此,他终身都在探讨如何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
孔德1817年投靠了圣西门,成了他的一名秘书。在与圣西门共事中,他逐渐接受了这样的思想,即科学能够改造社会。后来,孔德尝试着用他的实证哲学研究问题。1830年多卷套书《实证哲学教程》第一卷出版。12年之后,这套书全部出版。在这套书中,孔德坚持科学能够改造社会,使这种思想成为系统的“哲学”,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三阶段规律和科学分类。孔德将人类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并且认为这三个阶段是按顺序逐渐发展的。
孔德根据“一般性不断减少,相互依赖性和复杂性不断增加”的进化路径对科学进行了分类: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是具有一般性的科学,接下来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社会学”作为所有学科的统领被放在了最后。此时,孔德所谓的社会学已经从哲学中脱胎出来,成了一门经世之学。虽然他认为社会学是实证科学,但是他仍然在用演绎这一哲学思辨法研究它。因此,此时的社会学并没有完全脱离旧的社会哲学。
同一时期,英、法等国也有人开始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进行专门的经验研究。但是此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社会学的研究方法都不能完全摆脱哲学的思辨思维,同时,对社会对象的研究也无法上升到科学的高度。直到法国的迪尔凯姆等一批新的社会学家投身于社会学,并把理论研究和现象研究结合了起来,这种情况才最终得到了解决。此时,今天意义上的社会学才逐渐形成。
二、社会学的初创
“社会学”从被孔德提出到完全脱离“哲学”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期间,还经历了一段时期——初创时期。在社会学的初创时期,孔德、赫伯特·斯宾塞以及凯特勒都为社会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1.奥古斯特·孔德
在西方学术界,奥古斯特·孔德被认为是社会学的创始人,他是提出并使用“社会学”名称的第一人,此外,他终生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 奥古斯特·孔德的经历
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对一个人的未来影响深远。孔德的人生经历也说明了这一点。孔德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城市——蒙彼利埃市。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有不少名流学者曾到这里讲学或访问,如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
孔德生长在政治上谨小慎微的保皇主义家庭。一位叫昂扎特雷的数学老师,给少年的孔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位数学老师知识渊博,又是著名的新教牧师,因此,他成为孔德崇拜的偶像和学习的榜样。
1814年10月,孔德进入巴黎工业大学学习。1816年4月,学生反对学校执行政府当局支持的陈旧的考试形式,聚众示威。学校被主管部门勒令关闭,并被要求整顿,学生们也被要求重新注册登记。对那些具有革新精神、反对因循守旧的学生们来说,这实际上是一次清洗。孔德对学校和政府当局的这种做法极为不满,愤然离开学校,返回了家里。孔德再次来到巴黎的时候,学校已经复课。他本可以返校注册,继续学业,但他放弃了这一机会,因为此刻他对校园内的学习已失去了兴趣。他在巴黎找到了一份做私人家庭教师的工作。他决定走独立谋生、校外自学的道路。
1817年夏,孔德认识了圣西门。后来,孔德成为圣西门的私人秘书,二人开始了长达7年的学术合作。在此期间,圣西门的许多思想对年轻的孔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与圣西门的合作中,孔德后来的创作思想逐步形成。1824年,即圣西门逝世的前一年,两人分道扬镳。表面上,二人分道扬镳是因为在论文署名问题上发生了争执,但实际上,孔德与圣西门的分歧是在政治倾向上。圣西门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十分强调直接改革的必要性,鼓励实业家和银行家自由经营,主张果断地改革当时的法国社会。相反,孔德强调理论宣传应先于改革活动。他认为,就当时的情况而言,建立一套科学理论比实际的改革活动更重要。
在与圣西门决裂后,孔德在生活和工作上都不顺利,遇到了很多困难。对孔德来说,断绝了同圣西门的关系,不仅意味着二人的学术合作结束了,还意味着他失去了一份秘书的工作。此时,虽说孔德在社会上有了一点儿名气,但还不足以使他得到社会的正式承认以及获得一份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工作。1825年,迫于生计,再加上孤独,孔德就和同居多年的年轻妇女正式结婚了,这位年轻妇女是一个小书店的老板,她的名声并不好。时人对二人的婚事颇有非议,这迫使二人最终分手。孔德失去了生活保障,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好重操旧业,做了官人子弟的家庭教师。出乎意料的是,这竟然成了孔德的转折点。从此,他开始潜心研究理论问题。
此后,孔德致力于建立庞大的实证哲学体系。孔德的第一部巨著是六卷本的《实证哲学教程》,发表于1830至1842年之间。在这部巨著中,他制定了科学分类的原则,首次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建立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思想。他的第二部巨著是四卷本的《实证政治体系》,发表于1851至1854年之间。此外,他还发表了《论实证哲学的精神》(1844年)、《实证哲学概观》(1848年)、《实证主义手册》(1851年)、《实证教义问答》(1852年)、《向保守主义者的呼吁》(1855年)、《主观的综合》(1856年)等。
虽然孔德一生著述颇丰,但在他活着时,那些著作影响甚微,其忠实的信徒和真正的追随者也是屈指可数的。当然,这也和当时动荡不安的政治环境有关。因为他的实证主义思想不符合无产阶级的利益,所以不可能得到无产阶级的响应;此外,当时的资产阶级也不能理解那些抽象的实证理论。在晚年时,孔德一直处于困境,生活也不得不依靠他人的接济。
● 奥古斯特·孔德的学术成就
孔德认为,在世界历史演化的过程中,人类智慧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孔德把它当作“1822年的重大发现”。
第一个阶段是神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认为自然力、社会和自然界是上帝力量的产物;第二个阶段是形而上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用抽象的“自然力”来说明一切事物;第三个阶段是实证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信仰科学,不再把上帝或自然界视为创造一切的力量,开始寻求支配社会的规律。社会的发展是一个演进的过程,到了实证阶段,社会动荡便会停止。在孔德看来,改造社会只需要改革思想,无须社会和政治革命。因此,有人称他为“意识决定论者”。
在孔德看来,社会学揭示的是支配社会现实的法则。他将其划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部分。社会静力学是对社会秩序的研究,而社会动力学是对社会变迁和发展的研究。
在社会问题上,孔德也曾探寻过解决方案。例如,怎样使被革命和斗争毁坏的社会重新恢复秩序。孔德提出了三个原则性的方法论。
第一个原则:整体的原则。孔德认为,不应该孤立地看待事物,应该在大环境中把握它们。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孔德提出了“社会静力学”。
第二个原则:任何地方的社会变迁都要经历一个相同的过程。这一原则表明,如果一个地方的社会比较进步,那么其历史发展阶段能告诉我们其他地方的社会将经历哪些发展过程。
第三个原则:社会的进步会同时体现在各个领域,如政治、经济、文化等。这意味着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中某一领域的变化预示着其他领域可能也将发生变化。
孔德的思想对社会学影响巨大。其中,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他的一个缺点是将社会发展公式化。其提出的研究社会学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对后人是有借鉴意义的。
在当时的社会中,孔德及其追随者的理论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透彻地理解世界,过于乐观,过于感情用事,也没有意识到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艰苦的斗争。作为社会学的开创者,孔德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以及研究它的一些构想。
2.赫伯特·斯宾塞
斯宾塞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他提出了一套学说,把适者生存的进化论应用在社会学上,尤其是在教育及阶级斗争上。
● 赫伯特·斯宾塞的经历
斯宾塞出生于英国德比城。他的父亲乔治·斯宾塞是一所中学的老师,性格古怪,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提倡学生要独立思考。此外,乔治·斯宾塞在当地著名的哲学学会中担任秘书,关心政治,爱好科学。斯宾塞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的母亲是一位非常贤惠的家庭妇女。
斯宾塞幼年时体质弱,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就在家里接受父亲的家教,所以他的知识主要来自他的父亲。他常同父亲的学生一起做物理或化学实验,也经常参加父亲和叔父定期举行的学术讨论会,听他们讨论当时的政治问题和宗教问题。
斯宾塞13岁时离家到叔父家里接受叔父的教育。他的叔父维列德·斯宾塞是一名牧师,同时也是一名进步的社会改良家、宪章运动的支持者。叔父向年轻的斯宾塞传授了哲学激进主义和与英国国教相背离的新教思想,这对斯宾塞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斯宾塞本人的兴趣还是集中在科学知识上。
尽管斯宾塞在数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积累了很多知识,但由于他拉丁语和希腊语较差,英语也未接受过正统的教育,历史知识也比较缺乏,所以他未能如父亲希望的那样进入剑桥大学学习。
斯宾塞自感此路不通,就顺着自己的兴趣寻找其他出路。1837年,他被录取为修筑伦敦至伯明翰铁路的工程师。工作期间,斯宾塞在技术上还有一些新的发明,他对自己的工作十分满意。1841年铁路工程完毕,他卸任回到家乡。
在家乡期间,斯宾塞把发明看成了一条谋生之路。他经常埋首于机械发明,其间他还试图研制飞行器,不过以失败告终。真正使他赚到钱的一项发明是一种早期的剪纸刀。这时,他已经30岁了。此时的斯宾塞意识到,思想领域的发明可以使他赚更多的钱。他最终选择了写文章这条道路。此后,他常在激进的报刊上发表文章,有关于工程技术方面的,也有涉及社会问题的。1842年,他将自己给一家持不同政见的报刊撰写的一系列文章汇集成书,取名为《政府的作用范围》,于同年正式发表。书中的基本观点是,要严格地限制政府部门的活动范围,除了社会治安活动之外,其他的社会活动应该由私人企业自行处理,政府不得干涉。在此期间,斯宾塞积极地活跃在激进的报刊上,但最终由于写作的收入不能维持自己的生计,他于1844年再一次选择了铁路工作。1846年,由于经济危机,铁路交通不景气,他才被迫离开。
1848年年底,斯宾塞幸运地找到了一个满意的工作,即担任英国名刊《经济学家》的编辑。这份工作不仅给他带来了较高收入,还为其创作活动提供了方便。在《经济学家》任编辑的5年里,他广交上层社会的先进作家和科学界人士,结识了当时的著名生物学家赫胥黎和著名物理学家提德耳。后来,斯宾塞和二人成了好朋友。
1851年,斯宾塞发表了第一部社会学专著《社会静力学》,该书在内容上和《政府的作用范围》一脉相承,其宗旨仍是限制国家和政府的活动范围,要求给予个人充分的活动自由。该书受到激进社会人士的欢迎和好评。1852年他又出版了《进化的假说》,也就是说,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之前,斯宾塞就依据拉马克的进化理论提出了发展进化的思想。
1853年,斯宾塞的叔父去世,给他留下了一笔数目可观的遗产。他辞去了《经济学家》的编辑一职。因为不必再为生计奔波,他开始专心致志地创作。1854年,他开始撰写他的第二部著作《心理学原理》,该书于次年出版。遗憾的是,这本书当时在社会上未能引起太大的反响。
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斯宾塞朝着建立综合哲学体系的目标迈进。1862年,他发表了《第一原理》。1864至1867年间,他完成了多卷本的《生物学原理》。1873年,他发表了《社会学研究》。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将此书译为《群学肄言》。在19世纪70至90年代期间,他还出版了《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人与国家》等著作。之后,他发表了《自传》。此外,他还发表了多卷本的《文集》以及他和几个秘书等人写的多卷本的《描述社会学》。
斯宾塞死于1903年,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获得了许多荣誉,也受到了国内外的赞扬和尊重。他先后得到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布达佩斯大学、波伦亚大学、圣安德鲁大学授予的博士头衔,并被许多国外著名科学院委任为院士。由于成绩卓著,斯宾塞在英国被誉为学术界的“思想泰斗”“维多利亚英国的亚里士多德”。
● 斯宾塞的学术成就
在社会学上,斯宾塞提出了有机体说。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不同部分的排列同生物有机体类似。社会也有向外生长蔓延的特点,如小城镇变成大城市。由于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所以其内部逐渐分化时,社会有机体的功能也会随着分化,如社会常被划分为不同的组织,每个组织都有不同的功能。由于各社会组织的功能不同,它们会相互依赖。如果社会的任何部分出现了变动,那么社会的其他部分也会相应地出现变动。总之,社会是一个统一的组织系统。
斯宾塞的社会进化论学说得到了资产阶级金融家和企业家的赞赏,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英国正处于殖民扩张时期,那些人也主张政府给予社会更多的自由。与此同时,一些人认为其理论在政治上具有反动性和危害性,所以就猛烈地抨击他。
总之,斯宾塞的理论对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阿道夫·凯特勒
阿道夫·凯特勒是对社会学做出了特殊贡献的比利时籍统计学家。他是现代社会学经验研究和统计方法的奠基人。他23岁时就取得了数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布鲁塞尔雅典娜学院的教授。他很有才能,尤其在统计学方面。在19世纪20年代,他迷恋上了探讨用统计学方法去分析社会。他的做法使孔德大为振奋,并且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迪尔凯姆等人。他为社会学的研究开创了新风。
阿道夫·凯特勒的主要著作有《论人类成长的规律》《论不同年龄人的犯罪倾向》以及《论人及其功能的发展》等。他十分强调定量分析的重要性,他认为社会学成为精确科学的希望就在于能否恰当地运用数学。
社会学在初创时期有很多不足,但是经过孔德、斯宾塞、凯特勒等人的共同努力之后,就逐渐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
三、社会学的形成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社会学研究巨匠。在社会学领域,出现了几个不同的学派。下面我们介绍一下这一时期的几位著名的社会学家。
1.费迪南德·滕尼斯
费迪南德·滕尼斯是早期研究社会学的代表。他生于德国,在一个富有的家庭中长大。1877年,他取得了博士学位。之后他一直在德国研究社会学。1909年,他成了德国社会学学会的创始人之一并任该学会第一任主席直到1933年。滕尼斯的主要著作是1887年发表的《公社与社会》以及1926年发表的《进步与社会发展》。
滕尼斯提出过三种社会学,即“纯粹的社会学”“实用的社会学”“经验的社会学”。第一种是对社会作静态的分析;第二种是根据变化和发展分析社会结构;第三种是研究社会中的生活事实。
滕尼斯认为有两种人类意志,一种来自人类自身深处,另一种来自反映和算计。前者被称为自然意志,后者被称为任意意志(也有人称其为理性意志)。与两种意志相连接的是不同类型的人类行为:自然意志对应的是内部驱动的行动;任意意志对应的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进行的行动。二者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关系,前者是公社,后者是社会。无论是公社还是社会,都有各自的特征。就公社而言,社会结合力是亲缘关系、博爱以及邻里关系;而对社会来说,社会结合力是契约、物质产品。在公社里,人们是以个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的。在社会中,人们扮演着具有单一功能的众多角色。前者通过风俗习惯和传统来实现社会管理,后者通过规范的法律实现社会管理。公社的成员以信仰引导自己的行为,社会的成员以公众意愿引导自己的行为。公社以土地和集体财产为经济基础,社会以私有财产为经济功能。
滕尼斯的学说是德国社会学的基础。有些社会学史家指出,德国后来的社会学学说大多起源于滕尼斯的社区和社会理论。
2.格奥尔格·齐美尔
齐美尔是德国早期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认为,自己并没有创建什么社会学体系。在研究社会学时,他以社会交往为研究对象。在社会学史上,一般称他的社会学为形式社会学。
齐美尔出生在柏林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他家人的一位好友——当地音乐出版社的一位经理做了他的监护人。
齐美尔从古典中学毕业后,在柏林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从师于一些著名学者,如历史学家蒙森、哲学家哈尔姆和蔡勒、艺术史学家格林、心理学家拉察鲁斯等。1881年,他以一篇关于康德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齐美尔在大学期间广泛涉猎了哲学、历史和心理学等学科,这对他以后的学术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1885年,他在德国柏林大学讲授哲学,没有薪金,收学生听课费。1901年,他取得编外教授的称号,但依然没有薪金。这时,他已是一个拥有6部著作和70多篇论文的著名学者了。
由于当时对犹太人的种族歧视,齐美尔的学术成果受到了官方学术机构的冷遇。1914年,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了正式教授的职位。他在该校讲授逻辑学、哲学史、形而上学、伦理学、宗教哲学、艺术哲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康德、叔本华和达尔文的学说。
齐美尔虽然受到官方的不公正待遇,但是他在学术界却很有声望。他的一些著作被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波兰文和俄文。他的若干观点得到了韦伯等许多著名社会学家的赞同。他被认为是德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
齐美尔是一个多产的作家。生前有200多篇论文发表在周刊和报纸上。在社会学、伦理学、哲学和文学理论领域,他撰写了20部左右的著作。他的早期主要著作有《论社会分化》(1890年)、《历史哲学问题》(1892年)、《伦理学科学导论》(1893年)、《货币哲学》(1900年)等。1908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社会学著作《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之后十年,他暂停了社会学研究。1917年,他又开始研究社会学,出版了多卷本著作《社会学基本问题》。他在晚年撰写的著作和论文集中在文学批评和哲学史等方面。
由于齐美尔具有多方面兴趣,涉猎广泛,所以他很少把自己的理论系统化。他提出了许多观点,散见在各个领域,难以将它们组成有紧密联系的理论体系。因此,有人称他为“小品文”式的作家。全面地评论齐美尔的社会学思想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齐美尔的许多社会学思想独具特点并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3.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是德国杰出的社会学家,是六位古典社会学大师之一,被公认为西方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将社会学建立在对社会行动作“解释性的理解和因果性的说明”之上,因此人们称他的社会学为“理解社会学”。
韦伯出身于德国埃尔福特市的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位法学家,是当时政界的活跃人物,母亲是一位很有文化教养的妇女和虔诚的基督徒。1870年,韦伯进入中学。中学期间,他开始接触古典文学和哲学。青少年时代的韦伯才高气盛,颇为自负。1882年春,韦伯中学毕业。同年,就读于海德堡大学,专攻法律。他对经济、历史、哲学、宗教等很多方面都有兴趣。
1883年,韦伯在斯特拉斯堡服了一年兵役。1884年,他转入柏林大学学习,于1889年获博士学位并取得了律师的职业资格。1889年,他发表了《中世纪商社史》。之后,他便留在柏林大学执教。
1892年春,韦伯成为柏林大学编外讲师。1893年,他担任柏林大学商法和德国法专业副教授。在此期间,韦伯的科研方向开始从法律学转向国民经济学。同年,他与刚结婚不久的妻子迁居弗来堡。韦伯担任弗来堡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在这里,他与当时的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来堡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凯尔特交往甚密,深受其影响。1896年,韦伯担任海德堡大学国民经济学教授,这一时期他发表了《古典西方文明衰落的社会原因》。
1898—1917年整整20年,由于严重的神经疾病,韦伯不得不脱离教职。1900年以后,韦伯成为德国社会学杂志《社会科学与社会政策文库》的编辑。在这一杂志上,他发表了许多极为重要的著作,其中包括驰名世界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05年)。
1909年1月,韦伯与滕尼斯、齐美尔及桑巴特一起建立了德国社会学学会,成为该学会的核心人物。
1911年起,他开始了对中国、日本、印度、犹太教及伊斯兰教的宗教社会学研究。同时,他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在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宗教社会学、音乐社会学等领域出了很多成果。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年满50岁的韦伯主动参军,在海德堡一个后备野战医院管委会任预备军官。1916—1918年,韦伯主要在法兰克福从事新闻工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韦伯发表了大量有关时局的政论文章。
1918年,韦伯重新执教,担任维也纳大学教授。除此之外,他还积极从事政治活动,参加起草联邦共和国宪法。1919年,他积极参加国民议会的竞选活动。同年,应“自由大学生联盟”之邀,他在慕尼黑发表了两篇著名演讲:《科学作为职业》和《政治作为职业》。
1919年5月,韦伯随德国代表团参加凡尔赛会议,反对签订《凡尔赛和约》。同年6月,韦伯到慕尼黑大学任教,他谢绝了柏林商学院、法兰克福公共福利研究所及波恩大学等单位的聘请。此后他一直待在慕尼黑,直到去世。
韦伯去世较早,所以未能完成自己的研究设想。之后,他的《经济与社会》(1921年)这部很有价值的论著被他人整理出版,从中可以看到韦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线索和架构。
韦伯的一生著述颇多,研究领域很广。然而,他的所有研究都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展开的,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西方文化特有的合理主义”这个主题。韦伯对于统治的合法形式深有研究,他把它称为“权威”。他将权威分为两种类型:
● 法理权威
韦伯认为,取得这种权威的人是根据制定规则的合法性而发布命令的。科层制(又译官僚制)是使用法理权威最好的典型。他提出在科层组织中以规定和规则作为处理事务的标准,一切照章办事,上下级分工明确;负责人应精通本职业务,人员须经过专门的训练;公私界限分明;成员和资源应按公司或组织需要分配,个人不得随意动用或占为己有;行政方针、决策和规则的制定都应有记录可查;等等。
● 传统权威
韦伯认为,这种权威建立在领导者的要求和信徒的信仰上。在这种社会中,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不是根据自由契约建立的。传统权威有两种形式,即老人统治和地位世袭,与法理权威相对立。
韦伯认为,只要信徒们认为一个领导人有魅力,他就有成为领导人的资格。不过,这种权威比较脆弱,往往形成人存政举、人亡政息的弱点。韦伯认为,法理权威在近代世界中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与迪尔凯姆侧重于从整体和事实上研究社会不同,韦伯很注重从主观上理解社会行动。韦伯认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同,社会学家探究社会现象不能只停留在社会现象的表面,而应该深入地探讨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意义。在研究时,他常会使用一种以主观思维构建的工具,即理想类型。韦伯在谈到“理想类型”时说:“它是现实的抽象物,但又不等同于现实。”韦伯曾运用理想类型来研究人类行为、政治形式、宗教伦理以及西方社会变迁等问题。
4.埃米尔·迪尔凯姆
埃米尔·迪尔凯姆是一位法国社会学家。他曾经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自杀。
在西方社会学界,人们将他同卡尔·马克思、马克斯·韦伯并列。由于他对社会学做出了很多贡献,人们称他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
迪尔凯姆出生于法国东部的一个小镇,那里是一个与外界有些隔绝的犹太人居住区。他从小立志在学术上取得成就。他的出身和早期教育使他具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一心渴望成功。
1879年,21岁的迪尔凯姆考进了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他对学校的课程设置很不满意,也十分厌恶那种呆板的教学方法。尽管如此,他还是十分重视这个认真读书的机会,积极参加学校里举行的各种关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辩论。在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期间,迪尔凯姆深受布特鲁和德古兰伊的影响。
迪尔凯姆从巴黎高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巴黎地区的公立中学担任哲学教员。在此期间,他利用假期赴德国游历,了解了当时德国的许多新学科和新思潮。
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在教学和学术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1887年,他获得了波尔多大学教育学和社会科学系的教师职位。这是法国大学开设的第一个社会学讲坛。1892年,迪尔凯姆在家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来又在这所学校开设了社会学课程。
1896年,迪尔凯姆被提升为社会学教授——法国大学中的第一个社会学教授。1899年,迪尔凯姆到巴黎大学应聘。在他的影响下,社会学在法国最有声望的学府中获得一席之地。1913年,巴黎大学设立了社会学教授职位。这标志着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被学术界正式承认。
迪尔凯姆不仅在教育机构中积极为社会学争取教师席位,同时还通过创办杂志来扩大这门新兴学科的影响。他认为,在宣传社会学方面,杂志比单本著作更有用。1896年,他创办并主编了著名杂志《社会学年鉴》,许多国内外重要学者都曾做过该杂志的撰稿人。这本刊物不仅巩固了社会学的学术地位,也培养了一批学生和追随者。在很短的时间内,以《社会学年鉴》的编辑部为核心形成了迪尔凯姆学派,又叫法兰西社会学派。这一学派倡导“科学的社会学”,主张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其对推动法国社会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法国大多数著名的社会学家都属于迪尔凯姆学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杂志被迫停刊,但迪尔凯姆及其学派确立的社会学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在法国学术界影响深远。
迪尔凯姆的代表作有《论社会分工》《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
迪尔凯姆凭借自己渊博的学识和卓越的研究成果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他毕生不懈的研究促进了社会学的发展,使社会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基础概念上同哲学、历史学和心理学划清了界线,推动社会学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5.威尔弗雷多·帕累托
威尔弗雷多·帕累托出生于法国,母亲是法国人,父亲是意大利人。在他小时候,举家移居到了意大利。他的家庭很富有,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他曾经热衷过政治,当过短期的工程师,不过最终还是走上了学术道路。
帕累托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工程和经济学,在晚年才转向了社会学。他的主要社会学著作是1915年发表的《普遍社会学》。他的社会学思想和理论都集中在这一著作中。他的社会学思想具备历史悲观主义和反理性的特性。他的这些思想,曾是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墨索里尼执政后曾授给帕累托“王国元老”的称号,并聘请他参加《圣跌》杂志的编辑工作。
帕累托认为,绝大多数的人类行动是非理性的,不是由逻辑而是由情绪来支配的。但他从没清楚地定义什么是情绪。在他的论述中,情绪是指经常无意识地指导自身行为的价值观。帕累托认为,有好多力量影响着人类行为,如本能和价值标准,但无法对它们进行直接的测量。为了去发现它们的实际作用,就必须观察它们的副产品——行为。在这里,帕累托使用了一个十分难懂的新概念“残余物”。帕累托认为,人的情绪和“残余物”有着某种联系。情绪是价值的方向,而“残余物”是人们在那个方向上的行为。因此,残余物反映了情绪模式并且影响了社会形式。帕累托将“残余物”划分为以下六种:
创建和实验行为;
坚守传统和现存状态的行为;
揭示表达和情感的行为;
维护群体交换的行为;
寻求自我尊重的行为;
反映生物性本能的行为。
上面六种“残余物”分别反映了组合、群体保存、活动、社会性、整体性和性的本能。帕累托由此进一步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相应的价值标准决定和驱动的。帕累托认为,人类总是力图理性化和调整他的品行,并为此付出努力,帕累托将人类的这种愿望称为“衍生物”。
在帕累托的社会学思想中有两个重要的理论:社会平衡和循环。前者是他把洛桑大学经济学教授列昂·瓦尔拉的经济平衡论移植于社会学的产物。帕累托认为,平衡模式是社会的典型。社会是一个体系,其平衡状态会逐渐被破坏,之后又会逐渐恢复。
帕累托认为,社会中复杂的关系和运动都会呈现出周而复始的特点。“精英周期循环”,政治领域中“狮子”式人物与“狐狸”式人物的循环交替,都是他举出的著名案例。所谓“精英”,是指处于社会各阶层塔顶并掌权的社会上层人物。由于某些原因,他们会腐化、堕落,在下层人物中,会出现新的“精英”。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社会阶层由此实现循环。帕累托还认为,在政治领域,“狮子”式统治者的统治和“狐狸”式统治者的统治也是交替出现的,或者说社会权力总是一段时期由“狮子”式的人物掌管,另一段时期则由“狐狸”式的人物掌管。二者总是交替出现的。
四、社会学在中国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常会用“拜拜”“OK”等舶来语。其实,社会学也是舶来品。如今,它在中国已经枝繁叶茂。
社会学的传入,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 社会学相关思想传入中国
1891年至1910年是社会学刚传入中国的阶段。有史料记载,我国第一位教社会学的人是康有为。1888年,康有为上书变法,但是信件受阻未达。他返回广州,于1891年在广州开设万木草堂,开始讲学。在那些课程中,有“群学”一门课程。我国学者都将这门课程看作最早的社会学课程。1896年,谭嗣同在著作《仁学》时,最先采用了日文的“社会学”一词。1898年,严复在《国闻报》上发表了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的《社会学研究》一书的前两章,题为《群学肄言》。这一时期传入中国的社会学理论大多是生存竞争,优胜劣败或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时,这些理论迎合了中国改良派的变法需要。
● 中国社会学萌芽
1911年至1918年,中国的一些学者除了翻译一些英文和日文的社会学著作外,还开设了一些社会学的课程。1910年,京师政治学堂、京师大学堂都开设了社会学的课程。京师以外各高等学校,如上海南洋公学,也相继开设了社会学的课程。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国立北京大学,严复任首任校长,当时的文科课程中就设有社会学,教师是康宝忠教授。1917年,清华大学也开设了社会学课程,由美国人狄德曼担任老师。上海的沪江大学在1919年设置了社会学系,它是第一个把社会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并开始培养专业人才的大学。在1915年,用社会学观点来研究中国社会的陶孟和与梁宇皋出版了《中国乡村与都市生活》一书。
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李大钊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
● 中国社会学初步发展
1919年至1927年是中国社会学的初步发展阶段。1919年,我国爆发了震撼全国的五四运动,这时的社会学比以前更活跃,出现了不同于英、美社会学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1922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大学并开设了社会学系,聘请瞿秋白担任系主任。他亲自讲授“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哲学概论”。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也很重视农村和农民问题,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中国国情和社会的出色文章。
另一方面,一批留在英、美、日学习社会学的留学生学成归国,他们也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国内社会学的发展。之后,一大批学校开始建立社会学系:厦门大学于1921年建立历史社会学系;复旦大学于1921年开设社会学课程,1925年建立社会学系;燕京大学于1922年建立社会学系;1926年,上海光华大学建立社会学系;1927年,中央大学、暨南大学相继创办社会学系;等等。与此同时,各种与社会学相关的书籍、刊物也相应地传播开来。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美国社会学家艾尔乌德的《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陈长衡的《中国人口论》,法国早期心理学家列朋的《群众心理》,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绪论》,陆志韦的《社会心理学新论》,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论》,等等。
1922年2月,归国留学生余天休在北京创立了中国社会学会,同时还创办了《社会学杂志》。
● 中国社会学的成长
1928年至1948年,中国社会学处于成长期,主要致力于围绕中国社会问题展开社会调查。在此期间,中国发生了几桩重大的全国性政治事件:1926年,国民党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31年发生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的东北三省;1937年发生“七七”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
这一段时期,毛泽东做了大量的社会调查。1928年他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兴国调查》和《长岗乡调查》等著作。
为了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问题,在1927至1937年期间,我国学术界掀起了三次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其目的是要进一步阐明中国革命的目标,以及应采取的方针、政策等问题。这次论战得出了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论。
1925年,由余天休主编的《社会学杂志》停刊了。1927年6月,燕京大学创办了《社会学界》年刊,该刊出版后当即引起学术界的瞩目,特别是第一期发表的梁启超的《社会学在中国方面几个重要问题研究举例》一文,他提出了社会学需要研究土地问题、阶级问题、妇女问题、职业团体问题、信仰问题及公共娱乐问题。很可惜,《社会学界》到1938年也停刊了。
1928年,一批著名社会学教授加入了中国社会学会。1928年10月29日,东南社会学会成立,第二年7月出版了《社会学刊》。1929年冬,孙本文与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陶孟和、许仕廉、陈达等商量,决定将东南社会学会改组为中国社会学社。
“七七”事变后,由于战争的影响,社会学人才向内地流动,社会学家大都集中在重庆、成都和昆明三个城市的高等院校。这些地区汇集了全国百余名著名的社会学者。
● 中国社会学陷入低沉期
1950年至1982年,中国社会学进入了低沉期。新中国的成立成了新旧社会的分水岭。新中国的教育部于1950年8月成立了“高等学校课程改革委员会”,着手开展高等学校的系科及课程的改革。社会学系在人才培养和课程设置上有了很大的变动。1952年掀起了学习苏联先进教学经验的改革运动,高等学校的社会学系突然被取消了,教学和科研也被迫停止了,许多社会学者和工作者也纷纷改做其他工作了。
● 中国社会学的迅速恢复
1982年至今是中国社会学的恢复期。1979年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光荣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1979年3月,北京举行了社会学座谈会,在这次会上,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通过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工作条例(草案)》,从此,社会学进入了快速恢复和发展时期。
1979年到现在,中国的社会学得到了空前发展,成为学界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如今,中国的社会学枝繁叶茂,欣欣向荣。
首先,社会学的教学和研究机构已初具规模。全国约有各类社会学研究所40个,具备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备学术体系。
其次,社会学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果。一方面,在基本理论领域,某些重要的基本理论取得了广泛的共识,如社会学的本地化、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等。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社会学理论,如小城镇理论、社会转型理论、社会运行理论等。另一方面,建立了一些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社区研究、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生活观念的多样化,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将更加丰富多彩。对于社会学的未来,郑抗生先生说:“中国社会学必将成为21世纪的显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