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爱不释手的重口味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各种人格障碍——被扭曲的人格

表演型人格障碍——请你关注我

当今社会,很多人都喜欢追星,有的人喜欢安吉丽娜·朱莉、安妮·海瑟薇这类风情万种的大美女;有的人喜欢汤姆·克鲁斯这类铁骨铮铮的硬汉;有的人喜欢杨洋、鹿晗这类清新可爱的小鲜肉;也有的人喜欢运动明星。那么,我们喜欢一个明星或是一个人时,我们所喜欢的究竟是什么呢?仅仅是漂亮的容貌、性感的身材或出众的演技吗?恐怕只有这些是不够的。放眼娱乐圈,很多明星虽然也有着出众的容貌、完美的身材,依然会被网友抹黑吐槽。看来,仅凭外貌和身材是不足以令大众喜欢的。

我们真正喜欢一个明星或是喜欢一个人时,除了外貌特征以外,征服我们的还有他们的人格魅力。日常生活中,当我们要对一个人表达崇拜时,我们会说:“我好喜欢你啊,整个人都被你的人格魅力给征服了。”那么,什么是人格呢?人格就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每个人的遗传基因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所接受教育的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在各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每个人形成的人格也千差万别。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人际交往更是人们必须开展的日常活动,一个人在社会中能够受到众人的欢迎、喜爱、赞赏,与个人出色的人格魅力是分不开的。

生活中我们也曾听到有人抱怨和责骂他人时说:“你是不是人格不健全啊?”虽然有的人并不知道人格不健全是什么意思,但会本能地反驳这样的责难。人格不健全这一说法并不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事实上,人格不健全即为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

患上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不止大力哥,据心理学家统计出来的结果: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占人群的2%,女性是男性的两倍。中国有13亿人,有2600万人有表演型人格障碍。而且这种病是“一旦拥有,终生享用”。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或癔症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来吸引他人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女性发病率约为男性的两倍。具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心理发育不成熟,天真幼稚,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夸大事实,讲话真假参半,爱好社交和自我表现,思维肤浅,不擅长逻辑思维,因为害怕看到内心深处的脆弱,所以喜欢用过分的热情和外露的情绪来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来平衡内心的恐惧。

他们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总以他人的目光来进行自我评判。他们对于自己的外表十分关注,在行为举止上常带有挑逗性。平时情绪外露,表情丰富,喜怒哀乐皆形于色,矫揉造作,易发脾气,喜欢得到别人的同情和怜悯,情绪多变且易受暗示。对别人要求多,不大考虑别人的利益。

据专家分析,表演型人格障碍的成因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童年时期,如果父母过度溺爱、保护子女,容易造成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的表现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

引人注意,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

爱出风头、情感表现逼真,行为举止过分夸张做作,甚至会通过装腔作势来吸引别人的目光。

高度的受暗示性和幻想性

容易自我暗示和被他人暗示。爱幻想,当现实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时,便通过幻想的方式来激发内心的情绪体验,以达到自我满足的目的。

情感易变化

情感丰富,但喜怒无常,容易大喜大悲,对于生活微小的刺激反应过度,让人有大惊小怪、装腔作势之感。

玩弄别人以达到自我目的

任性、自私,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撒谎欺骗他人,或是对他人大献殷勤。情绪过激时会以自杀来威胁他人。

高度的以自我中心

享受被他人关注的感觉,喜欢被别人夸奖和赞美,听不进任何的批评指正,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全然不顾他人。

性心理发育不成熟

性冷淡或性过分敏感,女性患者往往通过天真的搔首弄姿来展示性感,用过分娇羞的样子来诱惑、勾引他人而不自知。

患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自我治疗:

提高认识

正确认识自己,正视自身的人格缺陷,避免自我膨胀和放任自流。不要过分自夸,也不要试图通过讲俏皮话、转移中心话题的方式来寻求他人的关注,注意扬长避短,适应社会环境。

情绪的自我调整

不装腔作势,不无病呻吟,不大惊小怪,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拒绝无意识的情绪夸张表现。自然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避免将情绪戏剧化。

升华法

表演型人格障碍患者喜欢追逐他人的目光,吸引他人的注意力,情绪带有戏剧化色彩,演技逼真且富有感染力,被称为“最伟大的模仿者”,将这种特长投放到表演艺术中或许能有所成就,实现有效的自我完善。

妄想型人格障碍——人贵有自知之明

小唐和男友小周相恋两年了,小唐至今记得和小周初见的画面:春暖花开的季节,阳光正好,穿着格子衬衫的小周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等她,被人搭讪时笑容腼腆地摆手拒绝,举手投足间彬彬有礼。他做事情很有分寸,照顾小唐也十分周到,就连小唐想要喝水,小周都会帮忙把盖子拧开再递过去;小唐的鞋带开了,他也会毫不迟疑地蹲下来帮忙系上。微小的细节最能打动人心,小周的细致打动了小唐,两个人很快就确定了情侣关系。然而交往没多久,小唐便发现了小周的变化。

最开始的时候,小周每天都会打电话过来,小唐以为频繁的电话只是小周表达喜欢的一种方式,因而每次小周问她在做什么、去了哪里、和谁在一起的时候,小唐都会老老实实地将自己的状况汇报一遍。可慢慢地小周开始寻求更多的人证,不再相信小唐的“一面之词”,如果小唐说自己和同事在一起,小周就会要求小唐把电话给同事听一下以求证真假。

小唐对小周这样的行为虽然心里有些不满,但正处于热恋期的她也没有想太多,每次都将电话递给身边的同事,反复几次之后,公司里的同事几乎都知道了小唐有个管家一样的男朋友。这让小唐觉得非常尴尬,虽然同事嘴里说着“你男朋友对你可真关心啊”,但背后却都在讨论小唐的男朋友控制欲太强了。和小唐关系较好的同事甚至委婉地问她:“你男朋友是不是特没安全感啊?”小唐只能笑着说:“没那回事儿。”

可仔细想了想之后,小唐确实有些生气了,小周屡屡找同事证明自己的行踪只有一个原因:不信任她。有了这个认知之后,小唐并没有责问小周。

不过,两个人很快爆发了激烈的争吵。在一次部门紧急会议中,小唐的手机调成了静音,没有接到小周的电话。会议结束后看到手机上四十多个未接来电和三十多条信息,小唐立刻知道不妙了,连忙把电话打了过去。电话那端刚接起,便是小周劈头盖脸的责骂声,说小唐背着他找了第三者之类的话,而且说得非常难听。小唐本来满腹歉意,被小周骂了一通后,内心积压的不满也爆发了,两个人吵得一发不可收拾。

冷战了很久之后,小周主动讲和,两个人的关系才慢慢缓和。可小唐没接电话一定是在跟别的男人约会的想法却深深根植在小周心里,他对小唐行踪的掌握越来越紧了,甚至在小唐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地在她手机上装了一个GPS跟踪定位系统,以便随时掌握小唐的行踪。

小唐发现之后,自然又跟他吵了起来。但是争吵除了让两个人的关系更加恶化之外,没有任何益处。小唐觉得很疲惫,也许是小周给小唐的第一印象太好了,让小唐不忍心放弃这段感情,她做出了让步,每天乖乖接电话,汇报自己的行踪,也不和其他异性交往,甚至是同事也尽量避免交流。

然而,这并没有使小周放下心来,他的疑心病越来越重,看到小唐的同事和她一起走,都会对小唐进行反复盘问,不论小唐怎么解释也不听,只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认为小唐脚踩两只船,甚至殴打了小唐。身心俱疲的小唐再也无法忍受小周的这种行为,便提出了分手,而小周此时全然不复当初的体贴和温柔,恶狠狠地威胁小唐,敢提分手就杀光小唐全家。

上述案例中的小周其实就是典型的妄想型人格障碍。他固执己见,不能对恋人小唐做到最起码的信任,使得一段本该人人称羡的感情岌岌可危。

妄想型人格障碍又叫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多见于男性。主要临床表现为:性格敏感,对于曾经遭受的侮辱和伤害耿耿于怀,即便他人道歉也不能宽容,总想着进行报复;过度猜疑,将他人的善意或无意的行为解释为阴谋,甚至对他人善意的举动都不能单纯地看待;心胸狭窄,见不得别人好,容易产生病态的嫉妒心理,不能忍受别人比他优秀,一旦别人做出优异的成绩就会紧张不安、妒火中烧,往往通过说风凉话、恶意毁谤他人的行为来宣泄自身的不满情绪,更有甚者会寻衅,与优秀者争吵;对于其他人抱着敌视态度,总是认为别人有利用自己来达到其目的的念头,质疑恋人或配偶的忠诚度,很难全心地信任他人;性格过分自负,刚愎自用,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在遭遇挫折和磨难时,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推脱责任,习惯性地将失败的责任归咎于他人,过分苛责他人,认为自己之所以会失败全是因为别人刁难和不配合。

患有妄想型人格障碍的人内心是自卑的,为了补偿自卑心理,他们往往会通过妄想来满足内心的需求,对他人要求过多或过高,而对自己的评价高得离谱,考虑问题缺乏客观性,容易感情用事。

患有妄想型人格障碍的人不仅在外不能与朋友、同事融洽相处,连在内与自己的家人、配偶都不能和睦相处。很多妄想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于自己的状况缺乏正确的认识,也少有自知之明,不承认自己存在人格障碍,更不会向心理医生求助。当家人和配偶带他们去接受心理咨询时,他们甚至会通过伪装、撒谎或否认来逃避。个人的妄想和偏执行为会由于遭受重大挫折加重,甚至有发展成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可能。

根据心理学的临床研究结果,妄想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有以下四点:

早期失爱

当个体年幼时,长期生活在缺乏信任和爱的家庭环境之中,经常被身边的人拒绝、指责、否定时,容易造成个人性格的偏激、极端。

后天受挫

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个人的性格、世界观也在逐步形成和完善,当个体经常遭遇打击时,容易产生自卑感,为了掩饰自卑感,往往会产生偏执的行为。

自我苛求

对自己的认识缺乏客观理性,不能接受自身的弱点,做不到扬长避短,反而以更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处境异常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一个人到了不适合自己的群体之中时,内心容易失衡。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个子矮的人更喜欢跟身高相等的人交往,避讳别人对其身高的议论;一个爱好美食的胖子在一群怎么吃都吃不胖的窈窕淑女中,内心就容易失衡;赚钱辛苦的人到了挥金如土的群体之中,内心也会感到不平衡。不适宜的环境对个人的性格影响是非常大的,往往会造成个人的偏执。

妄想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可以通过心理治疗的方式来进行自我治疗,心理治疗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认知提高法

妄想型人格障碍患者对于自我能力与性格特征缺乏正确的认识,对自己的偏执行为也常常不自知。妄想型人格障碍患者首先要做的是认清自己的人格缺陷,自觉自愿地进行改变,遭受挫折时理智客观地思考和分析,尝试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地推诿和指责他人。

交友训练法

不信任他人是妄想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之一,改掉爱猜疑的坏习惯是非常必要的。患有妄想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内心是不安的,才会抱着敌视和警惕的态度看待周围的一切。尝试着信任他人,坦诚地和他人交流沟通,平时为朋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在交往的过程中学会信任他人。

敌意纠正法

如何避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呢?首先要改正自己的敌视态度和对抗心理。可以在纸上写一些提醒自己的话,比如“他们是我的朋友,没有理由伤害我,我不应该敌视他们”“以和为贵,我可以感受到他人的善意”。然后用和平、宽容、友善的态度来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尊重他人,适当地忍耐和包容。

边缘型人格障碍——悬崖边游走的孤寂灵魂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精神科常见的人格障碍,属于人格障碍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种临界状态,主要表现就是反复无常的心境、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等方面的不稳定,并且常常伴有多种冲动行为。女性患病概率高于男性,有关数据显示:每33个女性中,就有1位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每100个男性中,就有1位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

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大学生张某,在大学毕业之后就把自己锁在了房门里,几乎过上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隐居生活。张某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在自家二楼简陋的房间里,生活了整整十二年。

张某也曾经是家人的骄傲,聪明上进,学习成绩优异。村里的人都梦想着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像张某一样,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将来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可谁也没有想到,张某竟会变成这样。

张某毕业于某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是村民眼中的高材生,脑子好使,他嫁接的桃树成活率非常高,还会用电脑,家乡的人都觉得是个有本事的孩子,很多同龄人都比不上他。毕业后,张某被一家公司录取,福利待遇都很丰厚,家里人也非常满意。本以为接下来的事情都会顺顺利利的,可始料未及的是,张某只上了半天班,就撂挑子不干了,问他原因,他只是说:“不想上班了,没意思。”

家里人都以为张某在单位受了委屈才负气辞职的,为此,张某的父亲还专门跑到那家公司了解状况,可是那家公司里的人都说张某在单位并没有被什么人欺负过。一连过了好几天,张某都没有出去上班的打算,也没有再找一份工作的想法,无论家里人怎么劝慰、怎么责骂,张某都无动于衷,并且已经打定主意,待在家里哪里也不去。就连开工厂的亲戚,让他去有偿帮忙,他也不肯去。

在张某隐居在家的12年里,出门的次数屈指可数,家里人怕他在家里闷坏了,就连哄带骗地把他领到了外边去赶集凑热闹。谁知没过多长时间,张某就因为觉得没意思而悄悄溜回去了。为了改变张某的状况,家里还给张某介绍了对象,可张某怎么也不肯出来跟姑娘见一面。无奈之下,张某的父亲使出了杀手锏,断绝他的零花钱,可一这招对张某来说完全不奏效,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花钱的必要。

张某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上面有两个姐姐,都已经嫁人了,奶奶年迈,全靠父亲挣钱来维持家里的生计。本来张某要帮父亲分担养家糊口的责任,现在却成了不事生产的闲人,每天在二楼的房间里看电视剧、玩魔方,也不跟曾经的朋友、同学联络,非常自闭。张某在上学的时候就很内向,也不怎么跟其他同学亲近。如今,总是待在家闭门不出,张某几乎断绝了和外界的联络,电话也不接,见了生人就闪身到楼上自己的房间里,怎么喊也喊不出来。

据张某的朋友说,张某上学的时候虽然不像其他人一样朋友成群,但也不至于独来独往,性子还是挺活泼的,现在突然变得这么孤僻、自闭,肯定是有原因的。但除了张某自己,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缘故导致他变成现在这样厌世的性格。而张某根本不肯说,也不愿意跟生人见面。

经过对张某的状况分析后,专家判断他属于边缘型人格障碍,因为张某总是恐惧社交,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意主动与他人接触,导致厌世、自闭、逃避现实生活,与社会脱节。

根据专家的临床经验来看,边缘型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遗传因素

很多专家认为,人格障碍会伴随基因遗传给下一代,家庭成员中如果曾经出现患有人格障碍的人,那么后代患有人格障碍的概率也会比常人高。如果是直系亲属,如父亲、母亲、兄弟姐妹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话,个体的患病率也会增高。

环境因素

环境对人的影响非常大,根据专家们的临床经验,许多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在年幼时期都曾遭受过不同程度的虐待,有的是被迫与亲人分离,有的是被家长忽略,还有的是家庭关系紧张、家庭气氛极其不和谐等。童年缺乏关爱、有被遗弃经历和曾遭受家暴的人更容易患上边缘型人格障碍。

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孩子幼年时期生活环境动荡不安,这将会对孩子个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完善产生极大的影响。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行为冲动,人际关系、个人情绪及自我意象等不稳定。临床表现一共可分为六个方面:

自我身份的识别障碍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性格特征、生活态度、价值观等有一定的认知,但是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缺乏这方面的认知和思考,他们自我认知紊乱,缺乏目标,感受不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一般来说,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是随着成长而不断完善的,其间有可能因为某些认知或重大变故而有所改变,但一些微小的事很难推翻我们的认知。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经常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而改变,从而质疑自己是怎样的人,找不到个人存在的价值。

情绪的不稳定性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内心充满了孤独感和空虚感,容易陷入疲惫、厌倦的状态,在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眼中,非黑即白,非好即坏,没有所谓的“差不多”或“中间状态”。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平时表现得非常温和而友善,且富有浪漫主义精神,令人喜爱,然而当他们生气的时候,这种温和的表象就会一扫而光,他们会情绪激动得难以自抑,会变得歇斯底里,暴躁不安。

性格中的敏感成分也会令他们所感受到的负面情绪成倍增加。他们高兴时能感受到加倍的喜悦、快乐、兴奋、欢欣,失落时也会感受到加倍的苦闷、烦躁、愤怒、悲伤。在遭受突如其来的打击时,这些负面情绪甚至会相互转换,引发暴力行为。一般来说,大部分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真面目只有在亲密关系中才会暴露无遗。

害怕孤独和被人抛弃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极度害怕被人抛弃,因为缺乏关爱和自我安慰的能力,他们的内心非常孤独,且没有安全感。当感觉到有被抛弃的可能时,他们会率先行动,主动离开,或是通过某些方式来进行挽留,如追问行踪、尽可能把事情做到最好、夺命连环call等。更有甚者会通过自残、自杀的行为来阻止自己被抛弃。

人际关系的不稳定性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担心被在乎的人抛弃,缺乏自信心,对于他人接触自己的动机充满怀疑。当他们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做什么都是好的,容不得别人半点的诋毁;然而当这个人的某些做法没有满足他们的需求时,他们就会一改之前的善意,对原先所喜欢的人肆意贬低。

在恋爱过程中,他们患得患失,反复无常,喜欢一个人的时候看他处处完美,甚至能够将其捧到天上,一旦发现自己不再喜欢对方时,就恨不得将对方摔在地上再踩上两脚。这样喜怒无常、摇摆不定的状态对患者所在乎的人或是患者本人都是一种残忍的折磨。

冲动行为

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情绪控制能力非常差,暴怒时会砸东西、伤人、自残、自杀,有强烈的自虐倾向。像张某那样隐居避世的行为其实也是一种自虐,通过否定自身存在价值的方式来自我惩罚,自我毁灭。

应激性的精神病症状

这类症状一般比较轻微,历史短暂,多发生在应激情况下,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恢复。经常表现为举动失常、言语紊乱,缺乏目标,感知能力失真等。

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内心充满了挣扎和煎熬,职场上不能与同事合作;生活上不能跟朋友坦诚相交;家庭中无法与亲人和睦相处。给他人带来痛苦的同时,自身也处于孤独苦闷的深渊中无法自拔。

经过心理学与医学领域专家的不懈努力,除了药物治疗和住院治疗外,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方案也有了突破性进展。患者可以通过辩证行为训练法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认知,形成正确的观念,进行情绪的自我控制和人际关系的训练。辩证行为训练法由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Marsha. M.Linehan提出,这种方法依据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引导患者学习辩证思维的方法,从而增强辩证、全面客观地看待事物的能力,缓解患者的情绪失调和行为异常症状。此外,家人和朋友的关怀也是帮助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改善症状的重要因素。

强迫型人格障碍——一颗苛求完美的心

如果你是美剧《生活大爆炸》的爱好者,那么,相信你一定对其中的一个人物——谢耳朵印象深刻。谢耳朵是个科学家,是个天才,也是典型的强迫型人格障碍,为什么这样说呢?谢耳朵生活中的很多细节都表明了这一点。比如,他有一个习惯就是每个星期一的早晨必须吃燕麦片,星期二的早晨必须吃厚吐司抹黄油,不这样吃的话他宁愿饿着。另外,当谢耳朵在客厅就坐的时候,他的座位是固定的,每次都坐在沙发上的固定位置,因为那个位置的视角和风向是他最喜欢的。

很多患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和谢耳朵一样,生活习惯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模式,遵循着这一模式,他们能够生活得非常顺心,而这些模式一旦被打破了,他们就会很痛苦。可能有人会觉得,这只是个人习惯罢了,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更谈不上强迫型人格障碍。

实则不然,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习惯,一旦打破这种习惯就会有不适感,但这种不适感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就像我们平常喜欢乘某一路公交车去上班,突然有一天这路公交车晚点了,只好搭乘别的公交车,虽然一样能到达目的地,但在习惯的作用下我们还是会产生一些紧张不安之感。强迫型人格障碍则不是这样,如果这趟公交车晚点了,他们干脆就不搭公交车了,改乘地铁或是请假不去上班。不要怀疑,他们的个性极有可能导致他们做出这样的事。

强迫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主要特征是:内心有不安全感、过分的谨小慎微、完美主义和某些方面的严格要求。据研究数据显示:在普通人群中,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为10%~15%,并且男性高于女性2倍,约70%的强迫症患者在患病前有强迫型人格障碍。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觉得疑惑,强迫症跟强迫型人格障碍有什么不同吗?两者确实不同,现在仍有很多人习惯性地将强迫型人格障碍和强迫症混为一谈。

前一段时间,强迫症和处女座这两个词一度成为网络热搜词,同一时期,网络上还放出很多关于逼死强迫症的图片。很多人看到那些图片后心里不免有些不舒服,于是就评论说“唉,原来我也是强迫症啊”或是“看来我有些轻度强迫了”。

一时间,强迫症仿佛成为了一种人人趋之若鹜的流行病,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什么是强迫症?强迫症和强迫型人格障碍又有什么区别呢?相信了解了强迫症和强迫型人格障碍之后,很多人都不会再在自己身上乱贴“强迫症”“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标签了。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强迫症是焦虑障碍的一种,属于神经精神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经症。主要的临床表现是:思维强迫和行为强迫,患者的某些毫无意义的想法和行为深深地影响了患者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患者虽然能够明白这些无意义的想法和冲动是毫无道理的,而且会有意识地对自己的一些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进行抵制,然而反抗总是失败,患者在这种失败的痛苦中产生了巨大的焦虑,身心备受煎熬。

患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具有强烈的自控能力和自制心理,因为对情绪的过分控制而显得性格沉闷,缺乏幽默感,行为上一般表现为谨小慎微、犹豫不决,过分地追求完美、精确,有时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行事准则过于死板僵硬、拘泥于形式、缺乏灵活性和机变能力、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容易固执己见、异常节俭等。由于内心的不安感极度强烈,所以精神总是处于紧绷的状态,心态也很难做到真正的放松。

患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内心常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像小火慢炖的汤,在内里沸腾着,但在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被打扰时,容易产生怨恨心理。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就是一个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他无法忍受污垢,曾经对自己的第一座工厂进行极端的卫生检查。为了检查地板和设备的清洁程度,他曾经手脚并用地趴在地板上,仔细地观察地板和工厂之中的设备。此外,乔布斯还无法忍受拼写错误,甚至连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放过。他总是耗费大量的时间去阅读每一份文件,并找出其中的拼写错误和标点符号的错误。

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产生一般与患者童年生活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当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过分严格时,孩子害怕受到严厉的惩罚,就容易形成优柔寡断、过分小心的性格。此外,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成因也包含遗传因素,即家庭成员中如果有人患有强迫型人格障碍,那么孩子患该种人格障碍的几率要比其他人高。

强迫型人格障碍还有一个重要的临床表现——工作狂。在他们看来,工作远比人际交往和情感联络重要得多。性格使然,很多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都非常注重细节,如乔布斯。他们非常希望事情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进行,以此来消减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虽然在工作方面他们非常优秀和可靠,但爱控制的性格往往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没有办法和他人正常地相处,更难找到相互了解、能够交心的真正朋友。

强迫型人格障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喜欢改变,在面对改变和新环境时会表现出不适应的特征。

强迫症和强迫型人格障碍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强迫型焦虑症状和某些强迫行为是强迫症患者不希望有的,而强迫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其自身的强迫行为是乐于接受的,并很少希望作出改变。

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之间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相关数据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存在强迫型人格障碍,也就是说,强迫症的病因极有可能是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过度强化。

二者不同的是,强迫症可以采取药物治疗的方式,而强迫型人格障碍却不能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治愈。强迫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一般为心理疗法,心理疗法中有打包疗法、解释型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意象对话疗法等。由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同,治疗的方式也不同。

回避型人格障碍——别找我,我不行的

小赵是一名高中学生,他的性格有些内向,想和别人一起玩却又担心自己出现什么窘状会被别人嘲笑,从小到大也没交几个朋友,上了高中之后,他的朋友就更少了。平时班里的一些活动他虽然非常想参加,但是由于自身的性格原因,他非常害怕在公众场合发言,就连上课时老师让他到前面解答黑板上的问题,他都会紧张得不知所措,而且还容易脸红。当众讲话时,声音会忍不住地发抖,每次上台解答问题或是发言的时候,他都会紧张得出一身汗。小赵也觉得自己这样不太好,可又没有办法改掉这些毛病。

进入高三以后,小赵明显感觉到学习压力增大,很多课程学习起来都变得很吃力,他不得不花更多的时间去消化这些学习内容。身边同学们若有似无的冷嘲热讽让他非常不安,每次听到别的同学说“读死书也未必能考上好大学”“那么努力有什么用,成绩还不是出不来”之类的话,他就非常难过,以至于没有办法继续安心学习。

唯一的一个好朋友小亮的疏离更让小赵觉得痛苦,面临高考,两个人的压力都非常大,在生活中难免会有些摩擦,争执之后,两个人的关系变得疏远了,这严重地影响了小赵的情绪。

不久,小赵开始失眠了,他听说很多精神疾病都跟失眠有密切的关系,对此,他非常焦虑,害怕自己的精神也出现问题。但是小赵不知道能够向谁倾诉内心的惶恐和沉重的学业压力,更不知道怎么缓解自己这种焦躁、恐惧的心理状态。他希望能够恢复跟小亮的友谊,但又不敢迈出那一步;希望也像其他同学那样在下课后围在一起讨论课堂上的学习内容或是生活上的烦恼,哪怕是一些八卦也好啊,可是他依然不敢。他觉得自己始终是“角落里被人忽视的小透明”。

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身边的很多人会像小赵一样,想要跟他人交朋友,却总是畏首畏尾,不敢迈出那一步,除非其他人主动过来找他或是几次三番地抛出橄榄枝,他们才稍微放心地走上前去,配合别人的步调,听从别人的安排。但即便是在和他人交往的时候,他们也表现得非常僵硬和死板,生怕自己出一点错而被他人嘲笑。这就是典型的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表现。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中的一种,属于病态人格。回避型人格又叫逃避型人格,对于引起个体焦虑和窘迫的社交行为或特定环境会表现出回避性的反应,这种回避行为即便是亲近的人也无法避免。

患有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人所表现出来的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心理上的自卑和行为上的退缩。患者往往性格内向、敏感、羞怯、缺乏社会安全感,羞怯的性格令他们无法应对挑战或是大量社交的工作,表现出回避的态度或是逃避的行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敏感还表现在会因为别人的批评指责而痛苦不已。他们缺乏自信,无法客观地认识自身的优势,对于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充满了怀疑,在遭受他人拒绝或是批评时,他们会比常人更加痛苦。

在职场上,他们是兢兢业业、循规蹈矩的好员工,可当上司对其委以重任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便是“我不行”“我做不到”“你找别人吧,这太为难我了”。他们对自我的认识被自身的自卑感所蒙蔽,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更在无形之中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所以在接受重要的工作时,会倍感紧张,承受的精神压力也非常重,从而导致他们工作效率下降。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害怕参加社交活动,担心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任何差池,会成为他人的笑柄,在集体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沉默寡言的。在做决定时,他们往往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常常错失很多机会。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会对社交活动产生逃避的行为。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说:“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症状表现和社交恐惧症非常相似,两者是不是一样的呢?”答案是否定的。

社交恐惧症是焦虑症的一种,社交恐惧症患者虽然也常常采取回避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但社交恐惧症患者享受孤独,独处让他们觉得安全,他们也不想和其他人或群体发生交流。回避型人格障碍则不同,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不安于自己孤独的处境,他们内心渴望别人的关怀,渴望朋友,更渴望与他人进行交流,只是本性过于羞怯,敏感脆弱的性格特点导致他们更容易注意社交过程中令他们不愉快的事情,会因为担心被他人拒绝而不敢轻举妄动,甚至会出现逃避社交的行为,这源于他们内心深处的自卑。

一般来说,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成因有三:自卑心理、消极的自我暗示、挫折的影响。要治疗回避型人格障碍,可以从这三点入手进行调适。

自我分析法,消除自卑感

由于患者的自卑心理,使其无法正视自身的能力,总是将自己看得一无是处。要想消除自卑心理,首先要对自身的优势有客观的认识,发现自身的长处,记录自己一点一滴的进步,肯定自己的价值,提高自信心,从而消除自卑感。

自我暗示法,积极的自我暗示与鼓励

要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自己失去信心想要打退堂鼓时,及时地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我能行,我不比任何人差”“别人能做到,我肯定也做得到”等鼓励性的话。如果一开始就被吓得毫无反抗之力,那成功就会变成痴人说梦。所以,要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事在人为,不要让自己做任何关于失败的设想,而是坚定不移地付出努力。

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积极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可以从身边的家人开始进行训练,每天定量地完成与他人交流的任务。比如和父母交谈十分钟、和朋友进行二十分钟的沟通、与同事进行十分钟的闲聊。坚持每天与他人进行交流,并逐渐地尝试和邻居、陌生人交谈,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

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诊断

在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以下描述:

1.很容易被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伤害到自尊心。

2.性格敏感,心理承受能力脆弱,非常害怕在他人面前出丑。

3.除非确定自己是受欢迎的,否则不愿意卷入他人的事务之中。

4.自卑感强烈,在公众场合总是处在角落中,隐藏自己,害怕面对众人。

5.做事情时,总是将自己不熟悉的任务想象得特别困难,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

6.没有或少有知心朋友。

7.自己的任务能够顺利完成,但对于别的挑战或是任务会呈现退缩之态,不能应付大量的人际交往。对于需要进行大量人际交往的工作能躲则躲。

只要满足以上特征中的四项,即可诊断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攻击型人格障碍——以敌视的目光审视世界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一种人,当你在朋友圈中上传旅行的照片时,他会毫不客气地评论道:“你去哪里玩了?怎么不叫上我,只顾着自己潇洒?”当你想到一个很棒的创意并打算实施的时候,他会冷嘲热讽地打击你:“与其将来做不到,失败得一塌糊涂,成为别人的笑柄,还不如现在什么都不要做,省得失败了被人嘲笑。”当你做成一件事情,非常开心地向其他人展示你的劳动成果时,他却会毫不留情地泼你冷水:“不过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玩意罢了,也值得你这么开心,真是目光短浅。”遇到这种人的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早上起床后,打扮得清爽利落正打算出门和女朋友约会,却在刚出门的时候被呼啸而过的车子溅了一身的污水和泥,满腔的喜悦转瞬间一扫而光,内心的沮丧与郁闷是笔墨无法形容的。

还有一种人,内心充满了愤懑与嫉恨,看不惯这个世界的一切,外部环境中的微弱刺激就能够瞬间将他们点燃,理智被愤怒和攻击欲望、冲动等压倒,像一只充满攻击性的豪猪,竖起满身的刺,恨不得把刺激到自己的人或物都扎得血肉模糊。他们愤世嫉俗,自己过得不好,也不希望别人过得好,有轻生的念头和杀人的冲动,他们甚至能够在头脑中设想出详细的杀人方案,但基于理智控制了自己的行为,罪恶的计划才没有实施。

以上两种都是攻击型人格障碍的典型症状表现。攻击型人格障碍,又称为爆发型人格障碍和冲动型人格障碍,主要特点是情绪的不稳定性和行为的明显冲动性。在暴怒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做出某些极具破坏性的举动,尽管冷静下来后,患者的内心会非常后悔和愧疚,但这并不能阻止情绪和行为的失控再次发生。

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临床表现形式分为主动攻击和被动攻击两种。主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为:

1.性格鲁莽冲动,好勇斗狠,攻击性强。

2.暴躁易怒,情绪无常,自控能力差,易冲动。

3.事前计划能力差,举动反复无常,采取某些行动前充满紧张感,行动后则更多的是轻松愉悦感和心理上的满足。

4.冲动动机的形成有时是有意识的,比如受到他人的刺激;有时是无意识的,源自本能的行为。

5.思想的不成熟和心理发育的不健全,导致愤世嫉俗并对他人充满敌意。

6.持久的攻击性言行,容易产生对他人进行攻击的冲动甚至犯罪倾向。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患者有很多不满情绪,内心总是充满了怨恨,这种负面情绪不能够通过正确、合理的方式坦荡地表达出来,而是采取一种扭曲的发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表面上他们千依百顺,实则内心满腹牢骚和怨言,且充满攻击性。

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的特点为:

1.用被动挑衅的态度来对待他人,不守承诺、消极怠工,暗中搞破坏、故意不接电话,并为自己的破坏行为达到目的而沾沾自喜。

2.不合作,故意和他人唱反调,让他往东他偏往西,拖延时间,不听指令。

3.情绪反复无常,容易与他人发生口舌之争,受到外部刺激和挫折时容易情绪爆发。

4.自我不满与厌弃。缺乏自信,对于自己的行为持否定态度,苦恼于自己的性格,却又不思改变。生活态度悲观,对未来不抱希望。

5.人际关系非常糟糕。由于性格内向、孤僻,爱记仇和狭窄的心胸使他们无法与人正常交往。

攻击型人格障碍的产生一般有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四个方面的因素。

生理因素

攻击是人类的本能行为,当人的情绪陷入不安、愤怒中时,就容易发生攻击行为。雄性激素分泌过多也会导致个体出现攻击行为。

心理因素

我们可以发现,年轻气盛的男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总是容易出现打架斗殴的行为,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的心理已经成熟,急于表现自己成熟的状态,便通过打架、抽烟等行为来展示自身的力量和胆量。另一方面,有些男孩子在异性面前有强烈的表现欲,攻击行为无疑是展示其男子汉气概的最佳方式。此外,遭遇挫折和侮辱时,人们的攻击性也会增强。

家庭因素

专制的父母会造成孩子性格的压抑,上行下效,父母就是孩子效仿的对象。当父母表现出攻击行为时,孩子也会有样学样。还有被家长过度宠溺的孩子也容易因为个人愿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攻击行为。

社会因素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青少年模仿电视或电影上的黑帮势力拉帮结派,含有各种凶杀、暴力因素的文学作品及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行为都容易引发青少年模仿。

攻击型人格障碍不仅对自身的健康和个人发展极其不利,还容易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攻击型人格障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疗:

正确认识自我

人的认知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很多时候我们再回想自己之前所做的事时,就会觉得以前自己的某些举动是非常愚蠢的。比如为了在女孩子面前出风头而跟别人打架、在包里随时放块砖头、兜里揣把匕首、嘴上叼个烟卷,就觉得大哥范儿十足。我们当时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认知,是因为对自我认知的片面化。要正确地认识自身的变化,必须及时地进行自我完善,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如学习、运动、工作、培养业余爱好等。

正确地对待挫折

有的人遭遇挫折后会异常愤怒,会产生攻击行为或是一蹶不振;有的人却能够越挫越勇,不断向前。这都是因为心态的不同。遭遇挫折时,要摆正自己的心态,从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并鼓起勇气,重新接受挑战。

培养宽容忍让的气度

世界上很少有真正值得我们丢掉自身的涵养与气度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时常保持理智,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而不是以失控的暴力行为令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找到一个成功的榜样

一个成功的榜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自我控制,当我们遭遇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挫折时,向心目中的偶像学习,在其他方面尽情地展现自身的实力,从而取得心理上的平衡和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