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莫愁前路无知己——朋友情感(3)
随着相处时间的变长,闺蜜往往会越来越像,无论是平时的穿衣打扮,还是说话做事的风格、思考问题的角度,都会趋近相同。于是,当一个人遇到瓶颈时,闺蜜的支持力量变得非常有限,常常心中着急,却帮不上什么忙。这时候,“男闺蜜”的出现就让问题变得简单了。不得不承认,男女的确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异,因此,当面对难解的问题时,闺蜜可以用来倾诉、痛哭,男闺蜜却可以运用抽象分析的能力,以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帮助女性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男闺蜜不仅能够在关键时刻撑起一把伞,还能让雨伞长出翅膀,帮助朋友冲出生活的困境。
“男闺蜜”这个词听起来别扭,其实就是性别不同的闺蜜而已。男闺蜜一般都是温柔细腻、不乏才情,既能上得厅堂,又能下得厨房,当女性情感受伤时,还能对其掏心窝子倾诉衷肠。和闺蜜相比,男闺蜜具有挺身而出、独当一面的男人气质,鉴于性别上的差异,男闺蜜往往能够提供更客观的建议,弥补对方性格上的缺陷。
正因如此,当王小贱、李大仁这些资深“男闺蜜”大行其道时,女白领们的新年愿望就从“希望老板给我加薪水”直接改成了“希望老天发给我一个王小贱”,在一项网络调查中,甚至有80%的职场女性表示渴望有个“男闺蜜”。
红颜、蓝颜、谎言——异性间的友情
面对感情时,明宇向来是理性大于感性的,在某种程度上,他的理性是近乎残酷地存在。大学期间,他意外邂逅了林琳,却在毕业出国的那一刻果断分手;在国外和美国女孩Susan相恋,一半是因为寂寞的生活,一半是为了拿到绿卡,结果以双方交恶,离婚收场;回国后,明宇和欧阳敏之结婚,顺利地成为上市公司的乘龙快婿。坦白讲,如若没有爱情,婚姻就会变得荒唐,可是,连明宇自己都以为,和敏之的这场婚姻,与其说让他拥有了幸福的家庭,不如说为他的事业开辟了一条通道。在多年的人事际遇中,唯有盛夏,这个被他当作红颜知己的女人,成为众多情感中的温暖所在。
说来可笑,明宇和盛夏的上一次见面,却是在一个颇为尴尬的地点:派出所。明宇带着几位广州来的客户在夜总会消遣时,不巧遇到了公安局严打,于是,一群酒兴正酣的中年男子被当作私藏违禁药品的嬉皮士而抓进了派出所。一夜的盘问之后,警察允许他们交保外出,可惜,明宇身上的钱能够解救所有人,却唯独剩下了他自己。无奈之下,明宇拨通了盛夏的电话。
不到一个小时,盛夏匆匆赶到,从容自若地办完了手续,接走了明宇。全程下来,没有哭闹,没有责备,而是淡定自若、平静如水。想必,办事的警察也看得出他们的关系。她断然不会是他的妻子,否则不会表现得如此平静;也不会是情人,情人会有嫉妒、甚至恨意。的确,当警察询问“你们什么关系”时,盛夏回答说:“他是我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
明宇向来是聪明人,到夜总会消遣的事情,如果被妻子敏之知道了,家庭关系势必出现裂痕,如果被朋友知道了,自己的面子挂不住。唯独这样一个异性知己,能够像母亲、像姐姐、像亲人一样维护自己,照顾到他的家庭、事业、颜面等各个方面。于是,明宇称她为红颜。
说起来,红颜和情人的界限总是非常暧昧的,上一刻的红颜,下一秒就可以变成情人。但是,情人却永远也做不到红颜的知心、体贴和温暖人心。明宇不知道他和盛夏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至少目前来看,他需要的只是一位红颜知己,而不是情人。
和盛夏初相识时,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她像男孩子一样开朗,像哥们一样仗义,虽然是同一个专业的同学,明宇和她的交往一直很平淡,和对待别的朋友没有两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明宇才发现,她很聪明,很善解人意,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
在美国拿到硕士学位后,明宇面临和Susan的离婚诉讼,除了可能赔上巨额的赡养费之外,他还要面临长达一年的诉讼周期。在人生即将进入新阶段时,明宇却迎来了如此重大的打击,情绪难免陷入低落,兴奋起来时便又处在烦躁的状态。这时,住在东海岸的盛夏却意外地成为他心理上强大的支撑。
实际上,盛夏和明宇是同期出国的,只不过,一个在东海岸,一个在西海岸,又不是特别熟悉的朋友,除了节假日的问候之外,便没有更亲密的往来。巧合的是,明宇的第一场婚姻,盛夏竟然是第一个知情者,因此,明宇可以在不做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向其倾诉内心的痛苦。
明宇是幸运的。和盛夏的谈话非常轻松,在她面前,明宇可以完全把心打开,在一次又一次的情绪宣泄之后,明宇总是能够得到坦诚的安慰。对她透露隐私,不担心她会说出去;对她暴露内心的阴暗,不担心可能受到轻视。在盛夏的面前,明宇会有一种谦谦君子的感觉,可以爆粗口,却不会讲下流的黄色笑话。和她在一起,明宇会觉得心里很坦荡,很踏实。
回国后,明宇度过了三年艰难的创业期,随后和敏之走入婚姻。在很长的时间里,盛夏再次从他的生活中消失,就像当初她一个人藏匿在东海岸,安静地生活一样。当明宇一个人出差在外地,或者坐在机场等待时,常常会想:“不知道盛夏此刻在哪里?过着怎样的生活?”有时候连他自己都要大吃一惊,为何在异地他乡,浮现眼前的不是家中的妻子,或者熟悉的朋友,而是这样一个若即若离的人。
在明宇看来,盛夏是一个智慧的女人,她是独立的,无论在思想上,还是情感上。她有自己的见解和生活态度,对待感情有自己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明宇觉得她是高高在上的仙人,总是在关键的时刻为他拨云指路,提供精神上的指引。
当明宇的女儿3岁时,盛夏嫁给了一位相伴多年的好友。明宇觉得,这个人配不上盛夏。“可是谁能呢?你自己吗?”记得盛夏曾经问过他,“如果你当初没有急匆匆地回国,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明宇斩钉截铁地说:“我的人生中没有如果。”时至今日,明宇更愿意抛开那纷繁复杂的可能性,将她看作红颜知己,将他们之间的情谊看作上天赐予的礼物,是他在人生海洋中拾到的一颗未被污染过的珍珠。
世间总有“红颜”、“蓝颜”这样的说法,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红颜这种东西呢?没有人考证过。就像“男女之间真的有纯友谊”这个问题一样,是无从考证的。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世上本就没有红颜,无奈的人多了,便发明了这个欲说还休的词语,用来掩盖那份欲说还休的内心情感。
虽然标榜红颜知己的人会说出各种各样的要求,比如“红颜知己定是绝顶聪明的女孩”,比如“一个女人要想在男人的生命里永恒,要么做他的母亲,要么做他永远也得不到的红颜知己,懂他,但就是不属于他”。难道不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谎言吗?如果能够深爱,如果有机会深爱,谁愿意借红颜、蓝颜这种含混不清的名目存在。
对于一介凡俗男女,彼此之间的吸引多是由于身体荷尔蒙的散发,即使在精神上达到了共鸣,随之而来的也必然是身体上的亲近渴望。现代社会的男女关系已经深入到工作、喜好、业余生活等诸多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生殖本能还在无形中支配着大脑,主宰着异性交往的本质。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上,即使是带着红颜、蓝颜名号的男女们,又有谁能够像蔡锷和小凤仙那样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有人说,异性之间是没有纯友谊的。在红颜、蓝颜之间,必然有一方存着幻想,但是基于阴差阳错的原因,无法将心底的话说出来。于是,爱意就披上了友情的外衣,就像《我可能不会爱你》中的李大仁那样,将爱意深藏在心底,以好朋友的身份爱着对方。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表明,男女之间不存在纯友谊。研究人员曾经调查了88对异性朋友,结果表明,对于男性而言,不管女性是否单身,她们都十分具有吸引力;男性也常一相情愿地猜想,女性朋友对自己是充满兴趣的,即使她们本身可能没发现。相较之下,女生大多认为和异性之间的友谊是可以着重于心灵的沟通,只有当她们自己的感情生活触礁时,才渴望能从异性朋友身上获得情感慰藉。
当然,也有另外一种情况:两位彼此相爱的男女,在相处一段时间后,发现彼此性格不合,无法继续发展下去,在没有谎言和背叛的情况下,两人和平分手之后,有可能建立一种不涉及爱欲的纯友谊关系。话说回来,彼此深爱过后的友谊早已超出了纯友谊本身的定义,进入友情关系中另一个新的层面了。
幸运1+1——快乐来自分享
古语曾说,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喜欢用自己的快乐浇灌别人的快乐,即使在佛教的世界里,同样存在着乐善好施、喜欢与天下人分享快乐的布袋和尚。当你把自己的痛苦与人分享时,痛苦似乎减半了;当你把自己的快乐与人分享时,世界好像就多了一份快乐。
朋友之间的分享,不仅在于情绪上的分享,还有生活经验、人生经历和心灵体悟上的分享。分享来自彼此之间言语上的倾诉,也来自共同经历的生活事件,彼此体验过类似的心理过程。某种程度上,朋友之间分享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知心的朋友。通常情况下,在你最无助、最困惑、最黑暗的时候陪在你身边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快乐无法和其他人分享,快乐的意义就被局限在个人的内心体验上,向外延伸的趋势就会被阻挡。当然,面对点头之交、酒肉朋友,即使你有分享的欲望,对方未必有倾听的耐心。有时候,朋友之间的分享可能只是为了倾诉,并不要求对方提供意见,或者有所行动,无论是快乐还是伤心,有人在听,已经是非常难得了。
俗话说,与人分享痛苦,痛苦就会减半。与人分享快乐,快乐就会加倍。心理研究的结果似乎和这条俗语相悖。一项来自加拿大的研究表明,当一个人向朋友倾诉对某一件事的感受时,语言的表述可能会改变最初的感受体验。一个人将痛苦的经历告诉朋友时,的确降低了负面情绪,并且能够重新评价这次经历;但是,当一个人将快乐的经历告诉别人时,事件本身带来的快乐感受就会降低。
就像你心满意足地看完了一场电影后,常常喜欢在电影网站上写下长篇评论,向所有网友推荐这部难得的好电影。可是,看完自己写下的评价后,突然发现电影本身的优点不过就那么几个,甚至会为了自己贸然给出了五颗星的评价感到懊恼。这种场景在生活中也经常出现,当你一个人遭遇了一件好笑的事情时,总是会忍不住告诉朋友。分享之后,突然觉得事件本身已经没有那么好笑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倾诉过程都会抹杀掉原本的快乐体验。当分享快乐的过程中充满解释性的语言时,人们对事情的评价就会发生变化。可以说,解释性的语言重新建构了事件本身以及评价体系,于是,即使是有过深切经历的人,也会将注意力从体验的兴趣转移到对事件的评价上。因此,分享过的痛苦变得不再那么难过,分享过的快乐也变得没那么快乐了,就像是一种奇妙的调节之法,分享之后,极端的情绪体验反而变得“中庸”了。
实际上,当一个人选择向朋友分享他的情绪体验时,减少痛苦或者增加快乐并不是分享的最终目的,分享过程本身才是朋友的意义所在。当你悲伤时,朋友坐在身边,倾听你的故事,即使什么都不做,只是轻轻地递上一张纸巾,或者贡献出一个肩膀,就能够让悲伤者找到战胜悲伤的信心。朋友的真谛也就在于,在这平常而又普通的生活细节里,人与人之间在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在开心、快乐的时候不一定需要与好朋友分享,但痛苦、烦恼的时候首先想到要倾诉的人,一定是你的好朋友!”这话是林琳在一次同学聚会上说的,自从她说了这句话之后,林静才突然觉得,好朋友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林静和林琳同住在一座城市,却一两个月才能见一次面。她在南城,林琳住在北城,距离太远是一个重要因素,两个人又忙于工作和感情,甚少有精力顾及其他。只有在节日休假的时候,才能忙里偷闲,约出来见上一面,彼此吐吐肚子里的苦水。
明宇出国后,林琳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期。不知道是因为她天生好强,还是不愿意面对这段充满挫败感的爱情,林琳一度将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工作上。庆幸的是,她的事业发展因此变得顺风顺水,一度成为二建总经理跟前的红人。可是,只有林静知道,她其实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每一次情感失败,都会伤到骨子里去,甚至成为长久的梦魇。
林琳是那种聪明又漂亮的女孩子,自信而斗志昂扬,仿佛世界就在她的脚下,任何事情都难不倒她。若非这样的性格,她也不会和脾气又臭又硬的明宇纠缠那么久,直到最终闯进他的心里,成为明宇生命规划中的一个意外。可惜,在男人的世界里,爱情永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女人却喜欢幻想,将爱情看作是生活的全部。于是,当林琳为了她的爱情选择留在这座城市时,明宇却搭上了飞往美国的班机,寻找他的新生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