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文化之路:新传播视阈下的企业文化传播和企业形象构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文化的历史起源

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由个体逐渐形成群落。随着群落内部的分工逐渐明确,慢慢产生了社群关系。可以说,社群的分工关系组成了最小单位的社会。之后,各个社群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环境,得到更多的食物和水,逐渐形成集体,随着这些集体内部的等级和分工逐步明确,形成了家庭、部落,直至后来的国家。各社群组织在分工作用下慢慢养成了共同的生活方式,进而演变成拥有了独特的文化。

当这个文化变得比邻近部落较为先进或强大,在文化的适应度和接受度上符合更多人的本源诉求时,就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这些人互相吸引和影响,便形成了文化圈。当这个部族变得壮大,人数达到一定量时,他们就会在某个地方定居并建立起一个聚居区,形成文明社会和城市文明。社会的产生是文化产生的基石。因此,传统学者理解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由人类长期追求与创造生活所形成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又呈现出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所以,文化又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提高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当文化在人群中的适应性越强时,它所产生的作用力就会越强,在文化的作用力驱动下自然会产生新的诉求标准,人类在追求精神的同时,共同认可和接受的精神诉求、发明创造构成了物质基础。

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甚至可以理解成“文化”即是“文明”的代名词,而文明包括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主导着物质文明的发展。人类能够从蛮荒时代走到现代文明,是在两种文明的相互推动、相互作用下所形成。在文明的进步下,产生了文化,文化的发展又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本源诉求,这也说明文化具有开发人类文明意识诉求的作用,那么,文化也可以理解成是一种意识形态。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杨金海.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05中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那么也可以说,人类文明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人类的本源意识诉求,文化则是人类的发展意识诉求,文化在适应度和接受度这一本源,以及文明发展的循环作用下不断地提升和演变,变得越来越具有广泛性,分支错综。而人类之所以有特别之处,也可以认为是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文明发展,更不难看出,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可持续进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综上所述,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文明的进程,文化在推动文明的过程中包含的领域概括了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文化可以总结出以下特点:

(1)文化的本源性:随着人类在文明进程中不断产生文化,文化又不断开发了人类文明诉求的本源意识,文明又可以视为人类的本源特征,所以,文化具有很强的本源性又或者称是自发性。

(2)文化的历史性:文化产生于远古时代祖先部落的形成,他们需要通过言说或表述方式、交往或行为方式、意识或认知方式来产生沟通,这是文化可以追本溯源的地方,具有历史性,且每一种现有文化都是在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得以融合、完善、发展的,能够传承下来的文化都有其原貌。

(3)文化的发展性:文化不是一个死板的单一的状态,它具有适应度和接受度的本源诉求。换句话说,文化只有被适应和被接受,有了这个前提才会被广泛传播,也才称之为文化。文化从人类诞生起就已经存在,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积累、更新、淘汰、补充,往复循环,基本上每一个时代、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代表这一时代的新的文化产生,并与旧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最终以能够为人类所接受并传播的形态存在,成为具有一定时代特色的文化,并且继续往下一个时代发展,可以说文化是处于不断继承与更新的动态发展过程中的,具有明显的发展性。

(4)文化的社会性:文化是有变化、有创新、往外扩展,呈动态状的,个人也可以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在文化的不断创新中成为动态的载体,文化经个人进入到集体中,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使文化有了社会性。文化如果不为社会所接受就很难保留下来。

(5)文化的广泛性:文化在适应度和接受度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国家、民族等大环境因素,以及政治、经济、精神等不断地相互作用下,各个领域广泛地分解出各种文化。如有两分说的物质和精神;有三层次说的物质、制度、精神;有四层次说的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有六大子系统说的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等,都可以在其独自的领域里形成各种文化。

(6)文化的持续性:人类居住的世界是个内闭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完成人类经济生活的自我循环,物质的自给自足和精神的自我满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人类这种生存方式是可持续的,文化相应的有其持续性。

(7)文化的导向性:文化能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具有对人类行为的导向性。另一方面,文化因其自身的特性,其本源就具备一定导向功能,延伸出方方面面社会生活、物质精神所需的分支文化。

(8)文化的推动性:文化在服务于人的精神需求的过程中体现物质经济效益,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推动性。

因此,文化具备一定的本源性、历史性、发展性、社会性、广泛性、持续性、导向性、推动性,再者,也证明了文化和文明的密切联系,文明是一种精神本源,因此,文化也具有广泛的知识和内心的精神两个方面。

由于文化是存在于社会生产分配过程中的,这个过程中包含了人类对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共同追求,在这样的基础上,有学者把文化划分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物质文化代表了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物质类产物的信息总和,物质文化包括了城市建筑、交通工具、服饰、食品等以衣、食、住、行各方面具备显性特征的物质信息;精神文化代表了人类的精神层面、思维层面、情感层面等不可见的隐性特征的精神信息;以及人类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围绕分配分工所产生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有不可见的一面,同时也具备可应用的一面,如文字、语言、符号等都是随着制度文化发展的过程所产生的。人类具备了这三种文化的意识形态时,就代表人类正式进入了社群的文明阶段。

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人类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的同时,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分工分配上,三种文化开始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相互产生,文化出现了多样性、交叉性、认知性、层次性、差异性等复杂现象。也随着人类社会之间对各类文化信息的认知不同,产生了对立性和矛盾性,对原本共同客观世界的认知开始产生了主观世界的认知表现。因此,文化信息又产生了客观性和主观性、广泛性和个体性,以至于后来又把文化从广义和狭义上进行区别,文化的意识形态得到了新的拓展。这个时候,当文化本身具备了适应度和接受度的诉求,与大众群体的本源诉求吻合得越好,那么,这一文化给人的印象就会越好,就会得到更多的认可。

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既存在于广泛客观认知的意识中,又存在于小众主观认知的意识中。而这种广泛的客观认知和小众的主观认知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相互作用、相互转变、相互融合,形成巨大的意识形态的差异,最终表现为对文化信息的认知不同,认知的能力和差距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后来所产生的宗教信仰、精神思想、行为标准、内在态度等各方面都出现了不同,分解出了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化。而后随着人类对各种文化信息的认知不同,所产生对社会群体、沟通交流、生产能力、物质追求、人际关系、组织制度等理解不同,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形态逐渐具备了立体性。产生这些认知的不同,并没有脱离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本源基础,而是在精神本源不变的基础上产生的认知差异所带来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