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力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8章 如何正确地思考(3)

当然,对于复杂问题也可以通过直觉的猜测来给出一个答案,但是这个答案的准确率通常很低,而且与问题的复杂程度成反比。如果想要得到正确的结论,还是要靠逻辑思维。因此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应用直觉的范围,那就是需要做判断的时间短和犯错成本低的场合。在这些场合里,直觉的时效性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而且即便出错我们也不会有太多损失。但是如果需要做出严谨的判断时,直觉就是靠不住的,这时更需要理性的分析来主导。有些人不懂得如何思考,只会盲目地做决定。这些人往往不会考虑后果,因为自己可能不会有什么损失。对于这样的人,我们要尽可能地远离。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用好直觉,但不要依赖直觉。

6 做一个“极端分子”

思考问题的时候,有时需要我们从一些极端的角度来考虑。极端的情形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底线思维,一种是极限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全面地判断问题,得出更加完备的结论。

什么是底线思维?底线思维就是预想一个能够达到的最低目标,并且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底线思维反映的是,我们如果对一件事情的预判已经达到最坏的时候,能够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这会带来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现在的情形到了最糟糕的程度,不会再恶化下去了;第二种可能是,在这样的谷底可能实现反弹。因此,要设置一个最低的目标,然后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它。这样的思维过程背后的逻辑是,在最坏的情况下,如果不会更坏了,那么一切努力都将使情况变得更好。如果能够用这种思维来思考问题,在面对困难时就会克服恐惧,充满希望地迎接任何可能。

美国拳击手泰森和霍利菲尔德都是20世纪伟大的重量级拳王,在他们第一次交手之前,媒体预测的结果都是泰森获胜。因为泰森的风格凶狠,躲闪灵活而且拳头很重,在此之前通常都是击倒对手获胜的。在比赛之前,博彩公司开出的赔率也表明,泰森的赢面巨大。在这种情况下,霍利菲尔德并没有气馁,他没有因为媒体对泰森铺天盖地的吹捧而产生恐惧,而是给自己制定了一套战术,并且给出了自己的底线,那就是争取将比赛进行到第四回合以上。这个数字是由泰森之前的战绩制定出来的,因为泰森在之前的比赛中很少让对手坚持到四回合以上。

在这样的底线思维支持下,霍利菲尔德研究了自己的战术,在前两个回合积极防守,消耗了泰森的体力,躲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当四个回合过去之后,霍利菲尔德已经实现了自己的底线目标。但是相比之下,泰森则显得越来越急躁,因为他从没打过这么多回合的比赛。在心理状态此消彼长的情况下,比赛的主动权开始转移。霍利菲尔德越战越勇,竟然将比赛拖入了第十回合。这时,场外的媒体也傻眼了,因为根据他们最乐观的估计,霍利菲尔德也只能打到第九回合。泰森因为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此时的体力也已经消耗殆尽,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而且现场观众发出的欢呼声也给泰森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几乎无法坚持比赛。就这样,霍利菲尔德在最后一回合的比赛中击败了泰森,加冕新拳王,给全世界不看好他的人都上了生动的一课。

还有一位网球选手善于使用底线思维来为自己的比赛提供帮助。他曾经要面对一位比自己强很多的选手,因此在比赛之前他就对比赛进行了预测。他首先想到的是最坏的结果,那就是他以两个0:6干脆地输掉比赛。他继续想,这个结果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首先他自己会接受这个结果,因为双方的实力悬殊。如果朋友知道了,也会安慰他,因为对手确实十分强大。想到这里,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好失去的,这样一来,本来紧张的情绪也有所缓解。在比赛中,因为他的心态十分放松,所以能够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和竞技状态,最后的结果比他预想的要好。他虽然输掉了比赛,但是并不是没有得分,这已经让他十分满意,并且对备战之后的比赛也有积极的影响。

和底线思维相对的是极限思维。什么是极限思维呢?就是把所有影响问题的因素都考虑到极致,当进行极端假设时,一些本来复杂的问题也会显露出答案。如果说底线思维是放手一搏,那么极限思维就是充分利用所有条件和思维能力,是一种技巧性更强的思维模式。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极限思维也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进行极限假设的时候要符合常理,如果突破了客观条件的限制,那么极限思维也无法起作用。比如有人想要说明人多力量大的时候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自己修建一座房子,可能需要一年的时间,甚至更久。但是如果他能召唤11个伙伴和他一起工作,那么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把房子盖好。因此这能够说明,参与工作的人越多,工作完成得就越快。有人听了他的话之后回答说,如果按照这个理论,那么365个人一起工作,一天就能盖好房子。进一步说,如果有51840个人一起工作,盖好一座房子的时间将能缩短至一分钟。但是这个结论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因为“人越多工作完成得越快”这一前提首先就是错误的。因此我们要注意,要在合理范围内应用极限思维。

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需要用到极限思维来进行推定。一些重要的定理就是在极限情况下被发现的。我们都听说过牛顿和苹果的故事。牛顿通过树上落下的苹果联想到引力,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但是实际情况是,牛顿并非只是因为一个苹果就得出了这一重大发现,而是沿着这条线索用极限的方式加以思考。苹果树如果继续长高,苹果仍然会落到地上吗?如果苹果树能够一直长高,直到月亮的高度,那么苹果就会落到月亮上。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上,苹果会飘浮在太空中,无法落向地球,也不会落向月亮。这个临界点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这引起了牛顿的深深思考,并最终促使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情况下,用极端的方式来思考问题,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应用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在合理范围内,做一个思维上的“极端分子”。

7 重要的不是事物,而是眼光

很多人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总是先从事物本身着手。这样虽然也能解决问题,但是效率往往不高,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比较僵化。这样的思考是笨重的,会让人感到疲倦。如果先对事物及其外部环境做出一个具体而全面的分析,就能事半功倍,解决方法也会更加巧妙。这种思考方式能让人更加轻松,因此,培养看问题的眼光十分重要。

美国的卡内基博士人称钢铁大王,他是美国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商人和最伟大的慈善家之一,他建立的钢铁公司能够左右整个美国的钢铁市场。他出身贫苦,曾经在美国西部铁路局做电报员。有一天他正在值班,突然收到一封加急电报,电报里说一列货车堵在了一条单轨铁路线上长达4个小时,不知道如何处理,请铁路局长批示。卡内基急忙去通知局长,却发现局长不在。因为铁路运输系统十分复杂和精密,因此所有列车的调度命令都必须由局长下达。如果其他人擅自调度列车,会被立即开除。但是卡内基知道,如果这列货车继续堵塞在路上,将会带来更大的损失。想到这里,卡内基做出了决定。他来到局长办公室,仔细研究铁路运行图,发现了导致货车堵塞的原因。他以局长的名义签署了调度令,发了出去。在他的调度之下,铁路很快就恢复了通行。

局长回来之后听说了这件事情,马上把卡内基叫了过来,问他为什么这样做。卡内基说明了自己的理由,是因为不想让货车继续堵在路上,给铁路局造成更大的损失。没过多久,局长就推荐卡内基担任宾州铁路局的局长。他对卡内基说,一个平庸的人只会做好眼前的事情,但是一个非凡的人会站在更高的地方,从全局看问题。卡内基已经表现出了不寻常的眼光,因此已经能够胜任局长了。这位局长果然没有看错,卡内基不但在铁路行业取得了成功,还凭借着对行业的了解和商业上的敏感,在日后成为一代钢铁大王。

每个人的思考习惯都不尽相同,甚至可以说,很多人都不懂得该如何思考。思考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的,不但在工作中要用它来解决问题,在生活中也要用到思考来总结经验和规律,为今后的行为提供指导。正确的思考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就像我们一直强调的,要进行轻松的思考,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好的思考习惯。在看待问题的时候,不能只流于表面,而是要全方位地观察事物。而找到一个正确的思考方向,比思考本身更加重要。

看问题的角度往往决定了我们最终能够取得怎样的结果。想要全面地看待问题,当然是不容易的,是需要训练的。如果不愿意进行这样的锻炼和学习,就难免会有片面性。一个事物的局部是无法代表整个事物的,因此你眼中看到的信息并不是真实和完善的。这将影响你的判断,甚至误导你得出错误的结论。因此,要让自己的眼光放得更加广阔和长远,尽量从最佳的角度全面地看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曾经有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的美国人,我们称他为A先生。A先生继承了一笔遗产,其中包括一大片土地。这片土地很贫瘠,没法种植庄稼,也没有特殊的出产,他没有从这片土地上得到什么收益,反而因此蒙受了损失。因为美国法律规定他要为这笔遗产支付遗产税,还要为这块土地支付土地税。这让他十分头疼,想要把土地处理掉。这时有一个从未受过教育的人——当然也不具备任何经济知识——开车从这里路过。我们称他为B先生。在B先生眼中,这片土地展示出的是另外一番景象。他没有把眼光只放在土地本身上,而是设想从这片土地上向四周看去,能看到怎样的景色。

土地位于山顶上,站在这里眺望,能看到山下的美景。一条公路从土地上穿过,路边有一些矮小的树木。这些都吸引着B先生。因此,他找到了A先生,提出想要购买这片土地。A先生很高兴,认为终于可以把这个烫手山芋甩给别人了,因此以每英亩10美元的低价把土地卖给了B先生。

B先生得到土地之后,开始着手改造。他用土地上生长的树木为原料,在公路旁盖起了一间餐厅和度假屋。因为这里有很好的风景,因此住客很多,让他在头一年就赚到了15万美元。第二年他又新建了一批房屋,扩建了餐厅,还建起了一座加油站。新建的度假屋不但能够短租,还可以长期出租。这笔生意又为他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因为他就地取材,没有花费一分钱的材料费,只用了很少的人工费。

在尝到了足够的甜头之后,B先生又在附近买下了一片更大的土地。这片土地的主人出价25美元每英亩,并且认为这个价格已经足够高了。B先生在这里修建了一个人工湖,水源来自当地的溪流。他在湖边建起了同样的度假屋,并向外出租。由于这里面积更大,景色更美,因此出租的价格也更贵。只用了一个夏天,他就赚进了25万美元。B先生能够做到这一切,并没有借助任何专业知识,只是通过全新角度的观察发现了商机。而土地原先的所有者A先生只看到了土地本身的贫瘠,因此让好机会从自己手中白白溜走了。

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了解到,知识固然重要,看问题的眼光却能让人得到更多。我们要破除旧有的思维习惯,不仅关注问题和事物本身,更要学会全面地观察,培养自己独到的眼光。当你学会了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也许包含着令人惊讶的成果。重要的并非事物,而是你看待它的眼光。

8 眼见未必实

我们在面对外界事物的时候,首先大都是通过视觉来观察和感受的。我们会用眼睛来观察一件事物是“怎样”的,并对它产生第一印象。很多人都对自己所看到的事情深信不疑,认为这就是真相。当你对他产生怀疑,他就会说,这是我亲眼看到的,怎么会有错呢?但是,看到的东西就一定是真实的吗?你的眼睛是否会欺骗你,甚至误导你呢?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我们在看问题时都会带有主观色彩,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并不存在绝对客观的事物。也就是说,我们对同一个问题的理解,也会因为各自主观意愿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你看到的东西并不完全是真实发生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