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志存高远 情系中华
搏击天穹路,清华“飞天”人
中国古人对浩渺苍穹无比向往,遨游九天更是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梦想。在21世纪初,“神舟”驰来,载着无数国人的梦想,飞向茫茫宇宙,将中国人的足迹印在了浩瀚星空。这一伟大壮举凝聚了无数科研工作者辛勤的汗水和智慧。王永志,作为这批民族脊梁的杰出代表,作为2003年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作为清华航院的院长,走上讲坛,和清华莘莘学子们分享这份丰收的喜悦。
时间:2008年10月23日
地点: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
嘉宾:王永志,中共党员,1932年11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昌图县。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1955年至1961年留学苏联,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飞机设计,1957年服从祖国的安排改学火箭导弹设计专业。1987年成为“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1992年当选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宇航科学院外籍院士,1994年5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航天技术专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担任首任设计师达14年之久。40多年来在中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5年胡锦涛主席签署命令,授予他“载人航天功勋科学家”荣誉称号。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同学们,感谢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给我这个机会返回母校和年轻的校友们聚会,我心中是非常高兴的。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做一些交流,今天就讲这样一个主题——“神七任务和中国载人航天”。在演讲的过程中,我将会讲到我们下一步要干的事,那就是建设载人空间站的问题。
神七任务
先说一下关于神舟七号飞船任务。2008年9月28日,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位航天员安全地返回了祖国大地,神舟七号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实际上这个任务早就开始准备了,策划和方案始于几年前。2008年7月10日飞船就进入了发射场,8月4日火箭也最后一个进入了发射场,各路兵马齐聚大西北的载人航天发射中心。
当全国人民把目光都聚焦在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大西北的载人发射场却是一片忙碌的景象,在准备发射的事情。这次发射和以往的情况是相近的,在准备一段时间之后,于几个月前就确定了9月25日晚上9点10分发射。发射后各种状况很好,翟志刚出舱的过程很顺利,很安全;最后的返回也是很顺利,很安全的。因此可以说我们圆满地完成了这次任务。
神七收获
我们已经进行了三次载人飞行,这次的载人飞行有哪些重大的收获?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现了中国人的太空行走。这说明了中国自己研制的舱外航天服是可用的、成功的。
第二,飞船上的轨道舱改为气闸舱,使得任务顺利地完成了。因为航天员出舱要卸压,把压力降至和太空一样低,需要紧急复压时,得在十几分钟内完成,这次完成得很好。另外,要求只用16公斤的力就能打开舱门,关的时候气密性要非常好,不然就会很危险。
第三,这次的飞行计划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颗伴飞的卫星,这颗小卫星的发射也很成功。它后来一直绕着气闸舱在飞行,这也是很有意义的。
第四,除了这些,其他各大系统的实验也都很有收获。比如测控通信系统,这次试验使用数据中继卫星,结果很好。如果用中继卫星进行测控,将来我们的空间站以及飞船的测控覆盖率就会很高。计划再发射一颗中继卫星,对运行轨道的测控覆盖率能够达到80%。现在没有中继卫星的时候覆盖率仅有15%多一点,可靠性、安全性要差得多。
第五,对各大系统继续进行考验和完善。整个飞船系统和庞大的火箭系统得到了检验。杨利伟乘坐的神舟五号在发射后,飞行到120~140秒时有个耦合振动,神舟六号对此采取了解决措施,有改进,但不彻底,这一次把它解决得比较干净利索了。当翟志刚他们返回后,见面时我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振动还有没有?”他们说:“没有,一点都没感觉到。”这个问题总算基本解决了,实现了技术上的突破。
神舟七号飞行成功,我们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收获很大。所有科研人员和大家一样非常兴奋,但是,搞载人航天这件事每次都得兢兢业业、严肃认真,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它的规律是一次成功不等于次次成功,所以每次都得严谨地做。尽管已经是第七次发射了,但是大家还得非常注重每个细节。我想也正因为如此,与以往一样,任务成功的时候总是那么令人激动和兴奋。我已经多次参与,虽然这次已经不是总设计师,只是总指挥部的成员,但是参与决策,签发发射命令,还是同此前几次一样让我激动和兴奋。
“三步走”计划
刚才说了一些我们认为的在神舟七号任务中取得的成绩。在这次发射之后,国外也有很多评论,他们看到中国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猜测中国大概是要建自己的空间站。事实上他们猜对了,中国就是准备建设自己的载人空间站。出舱活动最主要目的是什么?就是建设空间站。空间站是通过组装建立起来的,特别是上面一些大的构件,比如大型天线、太阳能帆板等,都很关键。如果它们出现故障,比如有的太阳能帆板没能打开,人工到那儿就很容易把它打开,还有就是更换暴露在外太空的实验设备。
这样的太空行走计划是我们十几年前规划好的,是我们一个既定的发展计划。我们的载人航天计划是从“863”计划开始论证的,工程上马实施是在1992年9月21日由中央决策的。当时中央感到这个工程规模很大,持续时间很长,所以同意把它分成三大阶段实施,三步走,持续一二十年时间。当时制定的第一步是发射两艘无人飞船和一艘载人飞船,这一阶段是建成初步配套的实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和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在首次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出舱活动技术和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8吨级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20吨级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这就是常说的三步走,现在已经走到了第二步。出舱活动是一部分,将来还有两个空间飞行器在轨道上进行交会对接,航天员在其间穿舱、驻留。把这些事情都准备好了之后,第三步就是建造空间站。
“三步走”计划的实施过程
大家知道有载人航天这回事,基本上是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后开始的。这源于我们1992年在中南海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汇报的时候,江泽民同志在会议结束时说的一句话:“这件事情很大,很重要,今天我们就作一个决定,立即上马研制。但是有一个要求,这项工作不登报,不上电视,只干不说。”因此对于前7年,大概大家都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等到神舟一号发射,全国都知道了,全世界都知道了,不说不行了。
其实,工程建设的头7年是非常关键也非常紧张的。在这个时候工程的总体、各大系统和各有关单位进行了顽强的拼搏,完成了“攻关键、定方案、抓短线,组建全国协作网,创建各种研制、试验条件,通过全部地面验证试验”等一系列工作。1999年发射神舟一号飞船,这才是进入了飞行验证阶段,用了7年的时间。就这样神舟一号、神舟二号,一直到神舟四号,都是无人的。在证明了可以载人上去后,就有了载人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各有不同,这也是事先计划好的。第一次就上杨利伟一个人,他就一直待在返回舱里,飞一天就回来了。第二次上了两个航天员飞了五天,他们不仅待在返回舱里,还进入了轨道舱,并且进行了科学实验的操作,这又是前进了一大步。第三次上了三个人,两个人进入了轨道舱,打开气闸舱的舱门后,一位进入了外太空,为将来建设空间站迈出了一大步。所以每一步都有特定的目的,每一次发射任务都有特殊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进步。
下一步该做什么?下一步准备进行两个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先发射一个目标飞行器,实际上就是简化了的空间实验室,然后发射三艘飞船和它对接。先是无人飞船和它对接,之后是有人飞船和它对接。无人对接是因为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一次比较大的改装,出于安全考虑,第一次不上人,等到成功了再上人。2011年将建设天宫一号,然后是天宫二号、天宫三号几个空间实验室。
空间实验室是为下一步进行空间站建设作准备,解决空间站一些大的问题。人要做短期的逗留,比如说10天或者是两周,同时开展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的实验,空间实验室推进剂补给、水的补给试验,以及其他各种涉及长期飞行的实验。比如说长期飞行中电源的问题,特别是蓄电池充放电一天就有十五六次,为保证能持续几年,蓄电池都要重新研制。蓄电池在空间实验室寿命是两年,但是延长寿命又是一个问题,所以建空间站的情况就大不相同,许多的基数要在空间实验室演练。结构能否使用十几年不坏?这都要进行实验测试。再比如,我们现在的飞船飞行的寿命是7天,一般用到5天,留两天余量,万一出问题,再用那两天。如果要建成空间站就不是7天了,甚至也不止7年,要求都是十几年的寿命,这么大的变化,空间站上的补给、电源、结构都需要多长寿命?大型组合体怎么进行控制?构件如何更换?等等。
当然,这个计划的安排,最主要的还是突破和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这些工作对于我们搞载人航天,对于整个中国航天事业的后续发展,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这些技术通过第二步任务掌握后,我们将进入第三步——在2020年左右发射空间站各舱段,建立起我国的空间站工程大系统。我们的航天活动在这个时候将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即中国人不是进入太空几天就回来了,而是进驻太空。这个时候我们就有航天员,其中也包括一些专家,在空间站工作,在近地轨道每天飞行15、16圈,并且要常年飞下去,开展有人参与的、规模较大的空间实验和基础实验。比如通过多手段观测,我们对地球的研究将更加透彻,这对于国家的安全、灾害的防治都是很有价值的;当然还有一些基础实验,像一些新式技术,别人无法破译的密码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期待的。空间站建成之后,中国和平利用太空资源的能力将得到质的提升。
任何伟大的计划都是一步步完成的,在作出一个伟大计划的同时,要有一个良好的、分步执行方案。有一个伟大的目标才不会走错方向,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之后,才能够把一个伟大的计划变成现实。
迈出航天计划第三步
经过16年的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目前正处在继续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中央专委1992年4号文件当中,关于空间站的目标只有一句话——建造20吨级的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与第一步、第二步不同的是:当时既没有明确日期,也没有具体方案。在1992年对载人航天工程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的时候,我就是论证组组长。当时向中央提出的第一步、第二步都有具体的方案和具体的时间进度。第三步没有,这是因为当时离实现第三步还有十多年的时间,看不准,所以没提。
2005年岁末,国务院下发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把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列为重大专项之一,2007年1月,这一重大专项领导小组一组第一次会议研究确定了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成员,组长又是我。1992年的时候没有做,现在开始做这件事,接续起来了。这是件大事,一定要明确地提出技术途径和技术方案,合理地确定目标,确定以何种技术途径应对各个阶段的任务,哪些地方应该制订详细的方案。这些工作扎实有序,合理可行,对于确保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意义非常大。
建造空间站的意义
载人航天三步走是一个大的工程,目标就是建立空间站。《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也明确指出:建立载人空间站,对控制和掌握近地空间,维护国家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建设空间站,国内外一直都存在不小的争议,即对空间站的地位和作用有不同的认识,主要是空间站的建设成本很昂贵,运营费用也很高,所以就提出了问题:我们能够承受得起吗?或者是有承受的必要吗?因此成立实施方案编制专家组,首先研究的也就是这些问题。现在,编制专家组(梁新刚副院长也是专家组的成员)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基本上统一认识,认为我们建造自己的空间站是完全有必要的,而且这个空间站应该是小型的,有三个基本舱段,有自己的特色,经济上咱们可承受,它所采用的技术应该具有创新性和持续发展的潜力。
这里大家关心的是建设空间站的必要性。必要性即人驻留在太空这个新的战略制高点,对于国家安全是非常必要的。建造和运营空间站对于掌握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生活和工作的相关技术以及开展大规模的空间实验和空间应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趋势看,在载人航天领域能够凝聚16个国家共识的只有建设空间站。由此可见,空间站的重大实用价值是世界公认的,否则那些国家也不会达成这个共识。
国外虽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但是参加建设空间站的国家越来越多,因为看到了它的用途。从载人航天活动来看,如果国际空间站在2010年左右能够建成,并且再使用十年,那么从1971年苏联发射礼炮1号试验性空间站起,到2020年左右的50年间,唯一没有间断的载人航天活动就是空间站的建设和应用,其他的如登月之类都中断了,由此可见空间站的重大使用价值。从这里也可看出党中央在十几年前批准的三步走的最终目标就是建设空间站,这是高瞻远瞩、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我们应当依照着三步走的规划坚定不移地走下去。我们更应该看到,建造空间站是通向未来更高、更远目标的必由之路。
做任何一件伟大的事情,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在确定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之后,也要准备好足够的勇气顶住压力,勇往直前。
建造符合国情的空间站
我们要建什么样的空间站才能符合我国的国情?这几年大家讨论的结果是:我们一定要控制住规模,通过创新技术来降低成本。苏联的和平号空间站有138吨,是很大的空间站。它在建设过程中发射了6次,在之后的运营中每年要发射两次载人飞船,4次货运飞船,这个价格是昂贵的。按照我们现在的价格判断,发射一次要10亿左右。要是我们这样干的话,一年就是几十亿。所以经过大家研究得出:一定要控制规模,这才符合我国的国情。
在建造规模上我们就发射3次,届时利用已立项研制的新型运载火箭发射入轨,相当于发射3个大吨位的卫星。在运营费用上,俄罗斯货运飞船只能运2.5吨,发射一个载人飞船就得发射两个货运飞船补充给养。而我们准备将空间实验室改造成一个大货运飞船,一次可以运5.5吨东西上去,可以有效减少发射次数,一年发射两次载人飞船,一次货运飞船,3次就够了。这样,我们空间站规模小,发射的次数少,建造的费用少了,运营的费用也少了,我们干得起。
16个国家才建一个空间站,我们中国独自一家建,而且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搞空间站,能搞得起吗?答案是:就看我们怎么个搞法。现在国际合作、政治环境和政治条件很恶劣,国外空间站不让中国人参加。2007年美国宇航局局长发表过一次言论,说载人航天上不与中国合作,但是今年有所变化。因为他们看见中国航天事业进展快,也想了解一下。我想根据我们的条件完全可以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不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现实条件和自我需要,不能盲目设计自己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参考别人的意见和以往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但是不能拘泥于经验,更不能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载人航天工程的意义
简单说一下我们做这些工程的意义。载人航天是航天技术向更高阶段的发展,它能体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进而提升国际威望。因为航天技术的水平和成就是一个国家经济、科学和技术实力的综合体现,载人航天的突破——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再安全返回,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大的标志。发展载人航天需要依靠先进的技术、发达的工业和雄厚的经济实力,直到20世纪末也只有苏联和美国实现了载人航天。独立发展载人航天技术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了民族凝聚力。这和党中央过去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
载人航天体现了现代科技多个领域的成就,同时又给现代科技各个领域提出新的发展需求,从而可以促进整个科学的发展。例如载人航天器本身的研制和运行对通讯、遥感、测量、材料、计算机系统工程、自动控制、环境控制、生命保障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载人航天的发展能促进太空资源的开发,为地球上的人类造福。载人航天器所处的高远位置和微重力等特殊环境可为科研提供一个独特的实验场所,它在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微重力科学和应用的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有望令我们在前沿科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人类带来巨大的效益。一些国家已经在太空制药、太空育种、太空材料加工等领域取得显著的成果,它们准备扩大太空生产规模,其效益是很可观的。
我们现在准备规划的空间站,将来它的科学实验能力要到十五六吨,这样就可以做很多项实验,现在有计划进行新的通讯实验,还有对宇宙奥秘的探测等等。科学家们断定,我们见到的宇宙是发光的,还有暗物质你根本看不见。而且暗物质比发光体要多10倍,但是它们在哪儿?就要进行探测,这都是对宇宙的认识。
宇宙是无边无际的,人类探索宇宙的活动也必将是无止境的。要使中国载人航天具备持续的发展潜力,必须瞄准统一的目标,前后衔接一致,及时地在前期安排一些关键技术的实验,以为后期的目标服务,打牢基础。
载人航天未来的发展
在我们这次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编制工作中,空间站建成之后,载人航天更长远的目标应该着眼于哪里?这个大家也进行了议论,仅带有方向性,并不是计划,但是要报个意向性的意见。
现代航天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俄国的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探索新的天体和空间。”所以载人航天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基本的宗旨——星际航行,要飞离地球寻找另外的对人类有用的直至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星体,人类要冲出地球。
当前世界主要航天大国都有相关的月球探测计划,几个主要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印度都提出了在2020年到2030年之间实现载人航天,都有探测月球这个愿望。对于中国载人航天而言,这也同样是下一个目标,专家们认为虽然中国并没有载人登月这项计划,但是对中国来说也是迟早要做的,从中国现在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来看也有可能。大家可以这样判断,只要是国家下定决心干这件事情,估计在15年到20年内这个目标完全可以实现。中国人登月这件事也建议及早进行规划,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使中国人早日踏入更高远深邃的空间。神舟七号之后载人航天的整个发展大体上如此,可以说很快就着手实施建空间站了。再下一步更长远的目标可能就是载人登月。
传承希望
我想向大家交流介绍的主要情况就是这些。今天回到母校,和年轻的校友在一起,看到我们这么多年轻的同学,跟你们在一起我也是非常高兴的。因此就回忆起了1957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大学接见包括我在内的3000多名中国留学生的时候发表的著名讲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毛主席这句话一直回荡了半个世纪,始终激励着我们这一代人。
今天,我想把这段话再转达给你们。同学们,载人航天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需要你们青年一代,我国的各行各业也都需要你们。为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美好明天,希望你们秉承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和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认真对待学习和科研工作,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打好基础,争取创造出不凡的业绩,争取在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现场交流
主持人:谢谢王院长精彩的演讲。刚才王院长带我们一起畅想未来的空间站,畅想未来航天事业进一步的发展,畅想未来的太空。我想大家一定被王院长这种卓绝的精神所感动。刚才您提到了中国航天的魅力,您觉得您自己最大的魅力何在?
王永志(以下简称王):就我自己而言,我在工作中非常认真,交给我什么样的任务我一定要认真负责,有一种责任感、使命感。
主持人:从对王院长的了解中,我们发现了您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非常严谨和严格。您曾经说过:“我的职责是不放任何疑点上天。”只要您在现场,所有的发射都会成功,您也被誉为发射场上的常胜将军。请问您是如何保持这种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的?
王:实际工作中,搞航天,尤其是载人航天,责任重大,不允许有任何的闪失,这一点恐怕大家也都是理解的。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之后,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给中国发来贺电,祝贺中国的伟大成功,可见意义非常重大。假设不成功,将是什么结果?如果没搞好,甚至把航天员摔了又是什么后果?所以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不仅我,整个的载人航天队伍里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自我要求:绝不能在我们这里发生问题。所以我过去也说过,我们各路大军一会师,提口号,打标语——使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什么使命?一定要把中国人送到太空,实现飞天的梦想,这就是使命。责任重于泰山,责任很大,这么重的责任你能不认真去做吗?所以不仅我自己,整个的队伍都这么理解:一定把这件事做好。这是从远处说的。
从近处说,是因为这件事重要,全国那么多人关注,也为我们担心,因此不能让翘首以待的全国人民失望,如果失败,就太对不起大家了。另外,中央首长非常关心,发射“神五”时是总书记到现场亲自指挥,发射“神六”时是总理到场,这次发射神舟七号又是总书记到场。在中央领导和全国人民十分关注这种大背景下,从我自己到整个载人航天的研制队伍都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无论如何都要把自己的使命完成好,只能成功,没有退路。什么样的使命?就是把工作做到家,所有的技术都做到位,我们提出一系列的质量控制要求和规范,其中大概有两点是值得称道的。一个是进入发射场之前各个系统绝不带问题出厂,一定在家里把所有的地方都检验到了,不能把问题带去发射场。到发射场进行测试检查,又提出一个口号,绝不许带任何疑点上天。按点火按钮之前一定是什么疑问也没有,如果有疑问,处理了、解决了再按。就是这样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主持人:王院长,您自己身上的使命感和航天队伍的使命感使我们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我们知道您曾在苏联求学,您刚才也提到了毛主席的讲话。您觉得那段经历给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王:应该说我们这些人是很幸运的,我学火箭导弹设计,当时国内是开不了这课的,于是送到苏联学习。当时在苏联,其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学生都不能学这个,只破例允许中国留学生学这个专业。另外一方面,我们深切地感到国家对留学生的殷切希望,这使我们非常感动。当时提供给我们的条件是非常好的,我们下大决心一定要安心学习。出国的时候是中央领导送行,咱们的中央领导只要一到莫斯科或者是哪个城市就一定要接见留学生,我当年就见过周总理。当时甚至有人跟我们说:要用50个中农的收入才能培养一个留学生。所以这也给了大家一种激励,让我们更努力。国家下这么大的决心,我们一定要学好,事实上也是如此。中国留学生当时给苏联的青年和同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大家特别努力,特别勤奋,而且学习成绩也好。比如高等数学这类的课程,如果班里有一个5分,那一定是中国人的。毛主席的接见可以说是影响了我们的一生,大礼堂当时有3000多人,毛主席也特别兴奋,看到中国青年都西装革履的,知道我们在这儿好好学习,他也很欣慰。主席没有别的寒暄,第一句话就是:“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主席的讲话使我们暗下决心,一定要刻苦努力,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回来报效祖国。
主持人:王院长,您在苏联的留学经历令您不仅是在知识上成长了,而且在人格上、精神上也获得了巨大的成长。我们也知道当时要50个中农的收入才能供养一个留学生,但其实您和很多同学的学习生活还是很艰难的。有人说苦难是一种财富,在您看来,您觉得航天事业给您最大的财富是什么?
王:我学习航天,一毕业就进入航天领域,在航天领域工作这么多年,应该说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得到过奖励,也承担了一定责任。我觉得影响我毕生的还是航天领域培育出来的“两弹一星”精神,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这个精神影响深远,在当时的环境下,我们就是按照这个精神来实践的,形成了我们巨大的财富。
主持人:王院长一定是富有的,中国航天也是富有的。应该说您是中国航天事业最大的贡献者之一了,从留学回来到现在已经为中国航天工作了近半个世纪,我们想知道是什么激励了您对祖国、对航天的热情?
王:有共性的,也有一些个性方面的。共性是党的号召、国家的发展,我们那一代青年基本上都是我这样的想法。至于个性方面,我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社会最底层,从小就目睹很多受压迫的情况,解放了就觉得已经翻身做主人了,不会再受压迫了。上了高中劲头十足地学习,结果爆发了朝鲜战争,又不能安心学习了。按照当时的说法,深感帝国主义欺人太甚。毛主席有一句话:“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这是需要认真对付的。”我本来兴趣是学生物,当时一下就改变了,我要搞国防!帝国主义者如此欺负我们,我们就是要认真对付。当时我看到朝鲜战场最威风的就是战斗机,所以当时就想学航空。
怎么学?我找到我的班主任老师。我本来想当飞行员,学校不让去,说不行,没有抗美援朝的任务,继续学习。我就想制造飞机。我问大学报考哪儿?班主任毫不犹豫地告诉我,要想学航空就去清华大学航空系。但是他告诉我,清华大学很难考,估计我们班只有你们3个人有希望。结果我们3个人都大胆地报考了清华大学航空系,天遂人愿,这3个人都考上了,一下就走上了国防建设这条道路。
我留学苏联时,刚开始没有学航天,而是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飞机设计。3年级的时候,当时党中央、毛主席下决心要搞“两弹”。1957年,中苏两国政府签署协议,苏联在“两弹”上帮助中国。于是在导弹这方面苏联提出可以接受一部分中国的留学生学习相关专业,因此我从学习飞机设计一下就改成了火箭导弹设计。当时我还真的舍不得离开飞机,因为我觉得飞机很威风。但是苏联学生说学火箭更好,飞机只能在家门口打,但是火箭可以打到地球任何角落,洲际火箭一下可以打到敌人老巢去,更厉害,所以我就安心学习。最后我也真做了洲际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我到60岁的时候才干载人航天。
主持人:从最开始的生物到后来的飞机、火箭、载人航天,我们知道祖国的召唤时时刻刻警醒着王院长。您也提到了毛主席1957年在苏联的那一次接见,他的一句话真是激励了您那一代人。今天学生的身上一定会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可能我们会比较浮躁,可能安于享受,可能我们没有进取心,诸如此类的不足,您能不能给同学们说一说,提点指导性的意见,鼓励鼓励同学们的劲头?
王:我觉得现在我们国家发展很快,可以说已经和我们年轻时候的情况有很大不同了。我们那时候大学毕业肯定是安排到哪儿都行,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但是现在可以向多个方向发展。我们过去选择面挺窄的,选择余地比较小,除了我上清华、报清华是自己选的,剩下的都是组织安排的。可是你们现在不同了,不像我们当时那么简单。但是在选择面多元的情况下,我想可能要注意一个最根本性的东西:一个青年一定要有理想。有理想、有追求,这样的话你才能作出你的贡献,实现人生价值。你要想能够实现这个理想,你的理想必须和国家的需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和整个大潮同时前进,而不是在一条小河流里。这样的话,才能有永不枯竭的推动力量使得你前进。所以我想还是把握住一些基本的东西,要有理想,理想要符合祖国的需要。
另外,如果祖国需要,我们就应该到需要的地方去。特别是我们能够进到清华大学的青年们,今后不会为衣食而忧虑,这样的话你可以有更高的理想,那就是为国家作更多的贡献,而不是自己的一点事。有的人为衣食而忧虑,不得不只顾着自己的那点小事,但是我们大家不应当是那样的,要有更高的理想。这就是怎么能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出力、作贡献,使得你将来回味一生的时候感到无怨无悔、很有价值,我想这才是更重要的。
主持人:真的从王院长的身上体会到了投身祖国事业,上大舞台,做大事业,作出大贡献的精神。在座的同学,我想现在心里肯定在想这样的事情了。谢谢您之前的访谈,现在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即观众提问环节。同学们,现在有提问的机会啦!
观众:王院长您好,我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研究生,也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一员。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个机会跟您面对面地交流。2008年9月30日,当我们国家“神七”任务刚刚完成不久,一位大约60岁的美国富翁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成功进入了太空。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航天员在升空之前进行了严格的体能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对于一位60岁的美国老人,他是否也要经过相应的体能训练,承受太空里面的重力变化?请您给我们分析一下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和美国、俄罗斯的相关飞船舒适度的差别?
王:我想作为航天员来说,他必须生活在一个很特殊、很严酷的环境下,因而体能各个方面都要受过专门的训练。这是他们很艰苦的一个方面,特殊的训练是必需的。对于我国来说,将来年龄大的人也可以遨游太空,但是在实验阶段还是谨慎些好。航天员的太空漫步,说得很轻松,挺浪漫,其实太空环境是很凶险的,舱外航天服一旦出问题将会很危险。
咱们的飞船、火箭保障条件怎么样?我们的技术水平怎么样?应该说现在我们的飞船技术对于保障航天员来说是相当好的,也就是说技术水平挺高的,可靠性、安全性都是很高的。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有,前不久俄罗斯联盟号连续两次出现航天员险些遭遇危险的情况。现在像这些防范措施我们都有,我们做得很细,弹道式载入都有防范措施。我们在火箭方面下了很大工夫,现在用的火箭源于长征二号捆绑火箭,它的前身是长征二号火箭,再前身是洲际火箭,都是经过长期使用,是很可靠的。在神舟五号上出现的频率耦合问题,神舟七号基本解决了。
这次出舱活动,舱外航天服是极其关键的,全部的生命保障系统都在这件衣服上。清华大学也参加了舱外航天服研制,航院有位教授一直是专家组的成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于舱外航天服,出舱时阳面温度可以到100多度,阴面温度有时候可以到零下90多度。在这种情况下,航天员就要看到他的衣服上的各种显示,各种情况下要有相应的显示。一般液晶的显示屏在这样的环境下是不行的,怎么能够让它显示出来?这个显示屏是清华大学做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清华作出了很多的贡献。
观众:请问王院长,刚才您提到考虑我国的国情,我们将来发射的太空站将会采取规模较小的,比起俄罗斯的百吨级来讲,我们会在费用方面减少一点,规模会减小一点,但是有一句俗语说一分钱一分货。规模大的空间站自然有更多的功能,更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是想先发展一个规模较小,然后慢慢扩大的空间站还是说一次性发射一个规模较小,只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的空间站呢?
王:既然中国有自己的空间站,好像这个空间站的规模也应该和大国相称,太小了似乎不合适。我们也曾有这样的考虑。实际上,空间站是一个舱段一个舱段对接起来的,我们每个舱段的大小,和国际上都是一样的,20吨级,直径4米2。他们舱段多些,我们则只有3个舱段,但是我们的同样是可扩展型的,将来不够了还可以再对接,4个、5个都可以接上。它的单体舱段一点不比外国的小,都是一样的。
观众:我是清华航院的大一新生。欧阳自远先生说希望运载火箭能发展等离子推进技术。您对未来运载火箭采取的技术有什么看法?比如说太阳帆、离子推进这类的。
主持人:去年中国探月工程设计师欧阳自远先生做客清华,当时他说我们还是需要在推进上发展,比如说可以采用等离子推进这样更新、更高的推进技术。您看我们发展上还需要什么?
王:探月工程原来的规划是绕月,然后是落月,再回来。基本上还是发射卫星无人探测。对于无人探测,现在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已经是足够了。但是要涉及载人登月,在运载能力方面,从目前来看我们国家的确还不行,必须发展更大运载能力的火箭。登月有各种不同的方式:1969年美国人登月,他们是一下把飞船送到月球轨道上。但是也可以不这样做,还可以在近地轨道上多次对接;对接过几次之后从近地轨道上起飞、奔月。这样的话,对火箭运送能力的要求就低了,比如说直接登月必须有100吨以上的轨道运送能力,如果是多次发射,多次对接然后再进入月球轨道,火箭的运载能力也就是45吨到50吨就够了。这样的话,我们利用中国现有的火箭基础,比如说发动机,就可以组合出来这样规模的运载火箭。所以我说,国家真是要下决心将来制订这个计划,从现在起需要15年到20年的时间,这些问题就都可以解决,可以实现。如果将来要求飞行更远,飞行时间更长,等离子等推进技术是必要的。
主持人:实现这样的梦想就看在座各位今后的努力了。今天的提问环节到这里也要结束了。我们想请王院长最后送给清华学子一句话作为对我们的激励。
王:希望同学们下定决心,立志成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