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历史演变
人类以空间移动为标志的旅行活动与社会进步和城市发展是伴随始终的。在北京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60年的建都史中,人们有意识的短时出游活动从未间断。旅游空间的历史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北京的城市演变历程。北京旅游空间的历史演变总体可以分为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共四个阶段。其中,在古代和近代,北京的旅游活动处于原始萌芽和转型时期,现代和当代两个阶段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旅游时期。
1. 整体布局初显
古代是北京旅游的发起和萌芽阶段,奠定了北京旅游空间的基础布局。
人类诞生之时就有了原始的空间移动行为,如原始人类的巡狩、迁徙活动。一定意义上讲,北京的原始旅行活动甚至可以追溯到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时期。但是,原始的空间移动行为显然还不具有旅游活动的“愉悦”目的特征。史学界通常认为先秦时期是中国旅游活动的发端阶段,著名的例子有黄帝巡游、大禹巡查江河、孔子周游列国等。当时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旅游设施,例如专用景观、道路和驿站等。
关于北京旅游活动最早的文献记载可以追溯到北魏著名地质学家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开篇提到“圣水出上谷”,经考证,其中的圣水洞所指的就是今天北京房山区上方山的云水洞。与北京旅游相关的早期历史文献还有唐代刘济所著的《涿鹿山石经堂记》、金代的《大金国志》、元代郝经所著的《居庸关铭》序等。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书中他描述了元大都整体规划的宏伟气势:“街道甚直,此端可见彼端,盖其布置,使此可由街道远望彼门也。”此外,元代陈栋在《燕京八景赋》中归纳的“燕京八景”至今对于北京的旅游空间仍有影响(图2-1)。到了明清时期,文人对于旅游活动的相关记述更为丰富。其中,从全国范围来看,最为著名的当属《徐霞客游记》,其丰富、优美的记述对于我国的旅游、地理、水文、植物等多方面的研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北京旅游活动最具价值的是明代刘侗、于奕正所著的《帝京景物略》。这本书内容广泛,并以空间分布为线索,详尽记录了当时北京的寺庙祠堂、风景名胜和风土人情。
图2-1 燕京八景图及其今日状况
图片来源:网友阿德、北镇的博客等。
古代北京旅游活动明显受到阶级的束缚。很多园林苑囿为皇家专属,以愉悦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多集中在文人士大夫群体;相对平民化的早期庙会活动出现在元朝,但是规模较小、影响范围也不大。这和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统治下的整体社会形态是一致的。但是另一方面,中国的旅游意识和观念在不断发展。在先秦时期,原始的旅游重劳作而轻愉悦;到了秦汉时期,儒家开始鼓励文人出游,但要遵循“仁山知水”、“君子比德”的观念;到了唐宋,旅游思想有了很大进步,产生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样气势磅礴的旅游观念,个人励志色彩浓厚;至明清时期,尽管中国整体旅游活动的状态比较平缓,但是唐甄提出的旅游是“人情之所乐”和“人之恒情”却是中国旅游观念的一次重要飞跃,这一观点揭示了追求自由放松的人性本质,并一定程度上预见到旅游向大众普及发展的必然趋势。
严格来说,由于公共性不足,阶级制度限制下的旅游活动区域并不是现代意义大众的旅游空间。但是经过千年的积累,从整体的数量、类型和分布等方面看,古代北京旅游所涉及的区域已经初具规模。到明清时期,史料可循的北京旅游活动区域已经达到百余处,包括山水、园林、寺庙、古迹等多种景观类型,其中很多至今仍然是北京旅游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分布方面,城内和京西区域比较集中,外围广度上已涉及今天北京市域内房山、延庆、密云、怀柔等多个区县。北京旅游空间的整体布局已经初步显现(图2-2)。
图2-2 古代北京旅游主要活动区域分布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帝京景物略、当代北京旅游史话(金贝伦,2010)等相关记录整理绘制。
2. 旅游产业雏形
1840年,中国长期紧闭的国门被迫打开。更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也有更多的中国人迈出国门。东西方文化交流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人眼界的拓宽和旅游观念的进一步转变。近代,北京出现了旅行社、西式旅馆等最初的旅游业态,基础设施得到发展,也产生了最早的旅游规划。北京的旅游产业显露雏形,北京旅游空间开始转型。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成立,故宫首次敞开神秘的大门对民众开放。这是北京旅游空间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旧时代封建统治的最高权力象征地已成为普通民众可以涉足的旅游场所(图2-3)。在近代,北京已经出现了较多小规模的民众旅游活动,但会因阶层和贫富差异而表现为不同的活动内容和分布特点,最为典型的区域是富人们活动的各地方会馆和普通平民聚集的天桥地区。其中,多数会馆基于地域特征设立,例如湖广会馆、番禹会馆等;还有一部分会馆是基于行业商贸目的设立的,如河东会馆、仙城会馆等。天桥区域则是重要的平民旅游热点区域,活动包括旧货交易、观看曲艺杂技、餐饮住宿等多项内容。
图2-3 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在乾清宫前举行开幕典礼
图片来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近代北京旅游发展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旅游产业的出现。在这一时期,北京旅游景观的建设更为有序,出现了旅行社和西式旅馆,同时,交通、餐饮、购物、娱乐行业的发展也助推了旅游业的进步。20世纪30年代,当时的北平政府制订了《北平市游览区建设计划》,认识到了北京多方面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价值,划定了游览区范围并提出具体的修缮和发展计划。北京的旅馆数量逐渐增多,外资旅馆有法国人开办的北京饭店、英国人开办的六国饭店、德国人开办的顺和饭店等,由中国民族资本开办的有长安春饭店、西山饭店等。1927年,中国最早的独立旅行社“中国旅行社”在上海成立,并很快设立了北京分社。旅行社和旅馆业的出现标志着北京旅游产业正式登上城市舞台。此外,以铁路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以西餐和传统老字号为代表的餐饮业、以戏楼和电影院为代表的娱乐业等多个产业的发展都印证了北京旅游服务设施的进步,并推动了城市整体空间格局的变迁。
从城市分布来看,近代北京旅游的相关设施主要集中在旧城之内,还有部分位于西山附近。旧城中设施大体集中在四个区域:前门、王府井、西单、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图2-4)。其中,前门地区由于临近火车站,已形成了颇具规模的集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多种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旅游区域。东交民巷和西交民巷是当时的使馆区和金融区,餐饮场所和旅馆较多,该区域的活动具有一定的商务旅游特征。另外,西单和王府井两个区域当时已经形成了包括购物、娱乐、餐饮等多种活动的较为繁华的商业聚集区。此外,摄影术发明之后,西方旅游者将照相机带到了中国,留下了很多翔实、丰富的京城旧影,是我们今天进行北京历史文化、城市变迁以及旅游空间等多方面研究的重要依据。美国《LIFE》杂志摄影记者在1948年拍摄的北京是一组难得的彩色影像记录,对于贴切感受和把握当时的北京城市空间更具价值(图2-5)。
图2-4 近代北京旅游相关设施布局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中国旅游史(谢贵安,2012)、中国现代旅游史(王淑良,2005)相关研究整理绘制。
图2-5 美国记者在1948年拍摄的北京
图片来源:郑姗姗. 民国故梦,北平旧影. 摄影之友,2012(12)。
3. 旅游走向大众化
1949年新中国成立,北京迈入新的历史阶段。一大批重要的文物古迹得到修缮和保护,较为完整地展现在了全体人民面前。很多公园的环境得到治理,北京的旅游、休憩环境有了很大改善。现代时期,尽管旅游活动还受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条件的制约,但从空间的公共性角度来看,北京旅游空间已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大众化时代。
为迎接开国大典,1949年9月,天安门城楼及广场得到迅速整修。从1949年至1952年,故宫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修缮,工程制订了“全面规划,逐步实施”、“着重保养,重点修缮”、“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结合”等一系列工作方针。八达岭长城在整修后,成为我国最早开放的明长城景区。颐和园、景山、天坛、北海、明十三陵等一系列历史遗产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修葺。为庆祝国庆十周年所兴建的“十大建筑”,在明清北京城基础上梳理了北京城市空间的整体秩序。1961年3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有18处历史遗产名列其中。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很多公园得到整修,民众外出游憩和旅游的空间品质有所改善,例如陶然亭公园、龙潭湖公园等。封建时代的皇家园林已经成为市民公园,“让我们荡起双桨”是那时北海旅游的经典意象。此外,北京还扩建了动物园并开始筹建植物园。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和公园环境品质的提升,为北京今天丰厚的旅游资源奠定了重要空间基础(图2-6)。
图2-6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得到修缮和开放的旅游区域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当代北京旅游史话(金贝伦,2010)等北京旅游史研究成果整理绘制。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北京旅游的整体发展非常缓慢,除了在新开放的景区进行参观之外,旅游中的娱乐、购物等活动基本上是近代旅游内容的延续,旅游空间状况也未发生很大转变(图2-7)。这是社会整体比较贫困的结果,也是交通、住宿、商业等各方面设施落后的反映。当时,来京的人群多数为公务目的的国内游客,观光游览只是有条件下的扩展活动。“出差”是那时“旅游”的替代词汇。
图2-7 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拍摄的1957年的北京
图片来源:Marc Riboud in China.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97。
“文革”时期,和众多行业相同,中国的旅游业遭受重创,但是却出现了一次短时间内几千万人的空间流动——“大串联”。“大串联”是很多人“文革”记忆的标志事件,也是当时众多青年的首次“北京旅游”。作为“大串联”的中心,北京经历了一次特殊形态的大规模免费旅游(图2-8)。
图2-8 “文革大串联”的中心:天安门
图片来源:葛兆光. 铁流、洪流与盲流.南方周末,2011(03)。
此外,新中国成立以后,旅游同样受到了国际政治环境的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入境游客数量方面。1954年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之后,中国的外交工作逐步展开,来华游客逐渐增多;到1960年以后,中苏关系恶化,来自苏联和东欧的游客迅速减少;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问亚、非、欧14国之后,来华的外国游客再次增长;尼克松访华之后,1973年中国接待的外国游客是1972年(仅3200余人)的8倍还多。
4. 30年的百年历程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驶入全新的发展轨道,经济发展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北京旅游空间也迈进了崭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我国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长期积压的对于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得到释放。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全面飞跃,旅游供给能力有了长足进步。在当代,北京旅游的游客数量、旅游收入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改革开放后的30余年中,中国旅游走过了西方发展的百年历程,北京旅游市场空前繁荣,旅游空间的整体呈现日渐清晰。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旅游活动很快有了转机,来华旅游的外国游客数量迅速增加。但整体上看,当时的北京旅游受设施短缺的限制非常明显,最基本的旅馆酒店数量都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甚至有的外国来京游客要跑到天津住宿,而国内游客常常很难找到住处。面对旅游发展的巨大需求和现实状况的困境,1985年,国务院批准《全国旅游事业发展规划(1986—2000年)》,首次将“旅游业作为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一项事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在北京,以建国饭店为代表的新型酒店经营方式得到推广,宾馆酒店的数量大幅增长。到了20世纪90年代,北京旅游活动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城市空间中出现了很多新兴事物与北京传统文化交织的场景(图2-9)。
图2-9 法国摄影大师马克·吕布拍摄的1992年的北京
图片来源:Marc Riboud in China. London: Thames and Hudson Ltd, 1997。
进入新世纪后,北京旅游持续高速发展。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城市空间的整合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城市的旅游吸引力进一步提升,旅游市场空前繁荣。近年来小汽车走进百姓家中,周边省市游客自驾车来京旅游的比例大幅增加;同时,北京市民的出行游憩的半径也不断扩大。尤其在重要节假日等高峰时段,北京道路拥堵、景区“爆棚”的场面屡见不鲜(图2-10)。供给方面,北京的旅游服务行业也有了长足进步。旅行社、宾馆酒店的数量大幅增加,餐饮、娱乐、购物设施不断改善,旅游活动内容和空间形态日趋丰富。
图2-10 当代北京旅游高峰时段
图片来源:(a) 阎彤,摄.北京晚报,2013-10-02: 01; (b) 张玉军,摄. 北京晚报,2012-10-06: 01; (c) 张玉军,摄. 北京晚报,2013-05-01: 01。
交通基础设施大发展是北京旅游持续高温的重要保障。T3航站楼建成运营之后,首都国际机场旅客吞吐能力大幅提升。2012年,首都机场年运送旅客数量已经突破8000万人次大关,连续三年稳居世界第二。近年来,我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网络发展迅猛。尤其是高铁方面,京津两地实现30分钟之内通达,京沪高铁、京广高铁成功开通运营。与其他城市更为紧密的联系,是北京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客源保障(图2-11)。市内交通方面,公共交通是近年北京城市建设发展的重点。尤其是便捷、高效、绿色的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很多游客在市内出行的首选,北京旅游空间的快速通道网络正在完善之中。
图2-11 北京与城际高速铁路网络
图片来源:作者根据《铁道部铁路网规划图》、高铁列车时刻表等整理绘制。
在旅游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与城市空间的双向影响。尤其是在大量游客集中出行的高峰时段,北京旅游空间从宏观到微观各个层面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愈发明显。北京旅游空间需要有所作为,而且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