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宝钗 张莉
意外惊喜:从演丫鬟变为演宝钗
薛宝钗这个人物在我看原著的时候就觉得:这是一个看不透的女子。
王导选演员的眼神非常厉害,张莉确实像宝钗。回忆和张莉一起拍戏的三年时间,我觉得她也一直在宝钗的状态里,就是和宝钗一样,脸上一直都是挂着舞蹈演员那样的标准微笑,见人只说三分话,不羞不恼,好性子的同样也能一个人安静待在那里坐半天。
从剧组第一天看到她到最后拍摄完成,张莉始终在这个状态里。
那年,王贵娥和夏明辉到成都选演员的时候,张莉是和邓婕还有其他女孩一起去的,她坐在那里半天不说一句话,木呆呆的样子。
她不是那种惊人的漂亮,听王贵娥和夏明辉说看上去还算稚气可爱。她就是含笑坐在一边,问她什么,不是:“嗯!”就是:“嗯?”并且说的时候还睁着疑惑的大眼睛看着人。
看着张莉一问三不知的样子和有些发怵的表情,她们就让她试试二木头迎春。
可是,录像的头天晚上,她告诉王贵娥和夏明辉,第二天一大早团里要练功,七点半赶不到录像地点。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又品格端方,容貌丰美。
这把王贵娥和夏明辉为难住了,毕竟她们选中了她,不舍得放弃。
有人给她出主意:就借口说自己有事嘛。张莉红着脸说:“我刚有事完,再这样说团里会奇怪的。”又有人给她出主意:“就说是妈妈病了,需要你在家照顾。”张莉说:“不行的,我也从来没有因为家里有事请假的。”
后来,王导同意张莉和邓婕进组后,王贵娥和夏明辉马上赶到成都,与她和邓婕签合同。
张莉成为第一批“红楼”学员班的进组演员,进组之后让她试紫鹃的戏。
张莉:其实那次王贵娥和夏明辉选演员,我是陪着一个朋友去的,并没有太在意,因为全国选拔演员这件事情我也知道,但我没有演过戏,怎么可能选上我?后来王贵娥和夏明辉都说我不错,我就想去《红楼梦》剧组了。夏明辉来团里跟我签合同,我就想不管演什么角色,一定要争取这个机会。
我是1973年进的部队,部队纪律是很严厉的,每天早上要练功,下午要文化学习,晚上要演出、排练,时间特别紧张。而且团里每年要淘汰人,如果不努力就会被淘汰。就说练功吧,真的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苦得不得了,我也从来没有哭过,也没有想到过放弃。这些都很好地锻炼了我的毅力,就是不会轻易放弃,要努力。要不怎么说部队是个大熔炉呢?部队真的是很锻炼人的。
导演组在选宝黛角色的时候不顺,就把宝黛先放在一边,开始选演宝钗的演员。宝钗也不好选,因为谁都说不清楚宝钗有什么外部特征,不像黛玉那么有特点。于是导演组展开了大讨论。
导演组决定把所有宝钗的人选推翻,重新选。周岭和李耀宗,都觉得张莉适合演宝钗,这个提议让所有人大吃一惊。
“张莉?太嫩了吧?有些稚气了,没有那分量!”
“好像有宝钗的气质,什么事情都深藏不露。”
“做事比较周全和得体,有点大智若愚的感觉,有点宝钗的城府和心计。”
生活里面的张莉,个头不大,比较瘦小的样子,在众多演员里面,她一点不起眼,但上镜之后就显得比较丰满了。
李耀宗:推荐张莉演宝钗,是我和周岭“策划”的。开始我对张莉说:“你试试宝钗吧.”她还说:“我行吗?”我说这事儿我来办。
周岭:从开始筹备《红楼梦》开始,我就想:不能让演员的年龄太大,因为按照原著的描述,宝、黛、钗都是很小的年龄;如果演员大了,就表现不出那种情窦未开和情窦初开的美感了。
在宝钗的候选人里面有朱碧云(在电影《胭脂》中扮演胭脂)、袁玫和郭霄珍。朱碧云很合适,但是她要去美国了,只好放弃。我观察了张莉很久,发觉她很上镜,有些像薛宝钗,所以就在会上提出了让张莉来扮演薛宝钗。这个提议遭到一边倒的反对意见,没有一个人同意张莉来演薛宝钗,王导坐在那儿不说话。我说:“宝、黛、钗的年龄一定不能大,张莉年龄小,那么就把其他角色给压住了,就有了原著角色的质感了。”王导听了,一拍桌子:“好!”
为什么开始欧阳奋强的宝玉大家不认可,后来就觉得越来越像了呢?就是这个搭配很合适,欧阳的扮相也非常像宝玉。
李耀宗:录像那天,我和周岭把事情都安排好后,王导来了,一看镜头里的张莉,确实有点宝钗的意思,就这么定下了。但我对张莉说:“你的眼睛有点问题,就是有点斜”。她很较真,第二天递给我一张医院的证明,证明她的眼睛不斜。
剧组的表演老师、现已去世的李颉老师回忆:张莉是我负责表演里面的重要演员,她原来是跳舞的。舞蹈演员那个时候演出的表情就一个,微笑,那种标准的微笑。张莉在剧组对谁都是微笑的,上至编剧、导演,下至场记、工人,都是一个表情——微笑,不多说什么,含而不露,这不就是薛宝钗的性格吗?
当导演组宣布张莉演宝钗的时候,剧组很多人不敢相信,连张莉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可以从丫鬟的位置被提拔到了小姐的“宝座”上来。
后来,我听说选角签合同这件事情之后,真的佩服张莉的镇静和机智,这个镇静就像原著中宝钗无意中听到了小红和坠儿的悄悄话后,从容说自己是来找林姑娘的一样笃定。
性格相近:把平时的感觉发挥一下就行了
那时自己也不成熟,因为自己是宝玉,剧组里面的绝对男一号,大家都宠着我,什么话都敢说。
花丛中的宝钗,一个字——“美”。
“张莉在剧组对谁都是微笑的,上至编剧、导演,下至场记、工人,都是一个表情——微笑,不多说什么,含而不露,这不就是薛宝钗的性格吗?”
有场戏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宝玉到宝钗那里吃鸭掌。
这场戏是张莉的第一场戏,而且是中景,镜头是越过我的肩膀拍宝钗,她有一大段台词要念。这就需要我很好地和她搭戏。
我想把张莉惹急后看她是什么样子,不和她交流,双腿不停地抖动,总之一个意思就是不配合。
张莉根本不在意我这些,不紧不慢、娓娓道出台词,而且是一条过。我和张莉的“较量”失败,这个“较量”剧组谁都没有看出来,只有我和张莉心底知道。
我当然知道,这个后面有李颉老师对她的帮助,也可以看出张莉对演戏的悟性。
拍戏难为不了张莉,那就在生活里面难为她,看看她有没有宝钗的涵养。
她说话语速很慢,轻柔无比,那时没有女孩子这样说话的,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嗲。我是急性子,最怕这种慢条斯理,只要她一说话,我就嚷:“张莉,不要这样说话,不要说了……”
张莉脾气好,慢吞吞地说:“欧阳,你怎么这样说话呢?”
张莉:我进组的时候,一看,哎呀,那么多漂亮女孩子,还都演过戏,心里有些担心自己。心里下决心,要求自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刻苦去完成。
我从来没有出过成都城,第一次进了北京大都市,生怕说错话、办错事被人笑话,做起事来就小心翼翼,表现在外表就是慢慢的。更直白地讲,其实常常是做事不知所措,而不是有城府。看到欧阳在摄像机前表演自如,真是羡慕啊。那是我第一次拍电视剧,看见那黑洞洞的镜头就怕。还要讲那卷舌头的普通话,不讲出那怪怪的语调才怪呢。我讲这些,是希望大家能了解我当时心里的真实状态。这也是我在30多年的成长、进步以后才有勇气把自己内心世界的胆怯讲出来。
李颉老师的重点辅导对象是张莉。她以前没有演过戏,突然接受了这么重要的角色,真的是不知道怎么演,和她搭戏确实比较不顺利。
怎么办呢?张莉就整天和李颉老师在一起,连上街都和李颉老师一块儿。
比如,薛宝钗给周瑞家的说冷香丸那场戏,是一大段台词,她说话本身就慢,再按照自己说话的这个节奏一念台词,就平了。于是,李颉提前准备这场戏,一句一句告诉她怎么念,在哪儿应该重点强调一下,在哪儿稍微缓一下。她再按照李颉老师对人物的理解去演。
“张莉像薛宝钗,有了这个‘像’,角色就有了七分,还有三分就是表演了。”
还有一场戏是薛宝钗在绣花的时候,宝玉逗她玩。宝钗开始时的表情是吃惊,然后是捂脸。张莉的吃惊非常夸张、不自然。李颉老师就提醒她:“你平时对什么都是波澜不惊的,这个时候使劲儿演就不对了,把平时的感觉发挥一下就行了!”
李颉:张莉像薛宝钗,有了这个“像”,角色就有了七分,还有三分就是表演了。在表演上张莉是一张白纸,首先要做人物分析,理清与其他人物的关系,也就是要做案头准备,写人物小传,这些张莉都不会。我就从这个地方开始教张莉,从人性的角度来帮助她分析薛宝钗。教会了写人物小传、分析角色和人物关系后,就是台词。台词得一句一句地教她,说话时候的眼神得一个一个告诉她,比如,往哪儿看,怎么看,都得说清楚。
肯下工夫:大年初一请教周汝昌
张莉时刻都在向李颉老师学习表演;她还会向红学专家私下请教,曾经大年初一到周汝昌老师家里请他给自己讲解红学。
张莉:那是1985年春节前夕。“红楼”姐妹们经过了严格的学习和形体训练,王扶林导演终于宣布了扮演主要角色的名单。自愿扮演紫鹃的我,却被意外地宣布扮演薛宝钗。同时宣布剧组放假,所有成员回家过年。王导告诉我,让我做好准备,节日后,将拍摄宝钗的戏。
在激动和兴奋的同时,对于我来讲,更多的是压力。在宝、黛、钗、凤的扮演者中,只有我一个人是从来没有拍过电影电视,从来没学过电影表演的。在到北京前,甚至从来不说普通话的我,却要在短短的时间里,从扮演朴实忠厚的紫鹃变为胸有城府的薛宝钗。真是需要点奇迹发生。
如何尽快进入角色呢?我从老师那里找到了德高望重的红学家周汝昌先生的电话。电话打过去,当周先生得知几天后就要拍宝钗的戏时,马上答应让我第二天就到他家去。
第二天,那可是我们中国的大年初一啊。还记得天空下着大雪,我骑着自行车找到了周先生的家。
记得周先生家里都是中国传统的装饰,书架上挤满了许许多多的书。周先生的妻子正在做年饭。我们没有一句客套话。一坐下来,周先生就从头到尾,耐心地给我讲述了曹雪芹所描写的薛宝钗和他本人对宝钗的理解。
宝钗与黛玉同框,一个多愁善感,一个典雅大方。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几个小时候后,我带着既感激又激动的心情骑上了自行车,想尽快赶回宿舍,把所有学到的都记下来。
人家都是初一去拜年的,我是找周先生讲解“红楼”的,把人家的年给破坏了,他的家人有些不高兴。现在想起来,挺抱歉的,有机会真想对他的家人说声抱歉。
“和宝玉比通灵”是宝玉和宝钗的重场戏。
这场戏我和张莉都不轻松,在王导和其他表演辅导老师一起审看片段表演的时候,就有人批评我:“你这不是宝玉,倒像是查户口的小警察。”
当时就全场哄堂大笑,我被笑得涨红了脸,那是进组以来最沮丧的一次。
那天吃完饭,我就去找王导,想听听他的意见。
“我感觉你是在装小!”王导说,“你二十多岁,宝玉十几岁,这是个问题。但,不要主观去演‘小’,那只能给人假的感觉。年龄问题可以通过化妆、服装、摄像、灯光来弥补,你要体验的是宝玉在不同的环境和人物面前的内心情绪,然后把这种情绪表现出来。”
像这样的功课对我都是难题,对于第一次拍戏的张莉更是难上加难。
正式拍摄的时候,我和张莉表演起来比较顺,我知道在这后面是李颉一招一式地教张莉怎么体现出宝钗那种心里踏实又不露声色的性格的,当然这里面也有张莉自己的努力。
宝钗扑蝶,几乎是无实物的表演,在李颉老师的辅导下,张莉表演得很精彩,成为薛宝钗不多的有青春活力的戏。
还有就是结尾,当宝玉成为平民,沦为乞丐,等到宝钗赶到,宝玉已经走了。张莉的表演很好地把宝钗的失落和怅然表达了出来,还有潜台词:“哦,宝玉还是不肯见我!”
在我们那群拍《红楼梦》的年轻演员里面,“薛家”有两个军人,一个是张莉,还有一个是演莺儿的刘玲玲,她们俩都是来自部队的现役军人。
那时穿上军装的女孩子是很不容易的,应该说,可以当兵的人都很优秀,而她们又是文艺兵,那就更让人羡慕了。
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就是军令。这个命令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接受还是不愿接受,都要执行。
“金玉良缘”在悲情中上演,最终也在悲情中结束。
可能,是因为这样的环境养成了张莉对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微笑接受,哪怕别人说出难听的话,她都能做到泰然处之的性格。
红楼梦后:独立打拼的“冷美人”
从《红楼梦》诞生以来,就有“拥薛派”和“拥林派”。
我那时是文艺青年,当然毫无疑问是“拥林派”,因为宝黛的悲剧,因为黛玉的清高和诗人气质、才华还有不流俗,都符合我文艺青年的理想和追求。喜欢林黛玉,当然就会认为薛宝钗虚伪、现实、阴险、世故。
喜欢黛玉,加上和晓旭投缘、有共同爱好,不管戏里还是戏外都走得比较近。本人不喜欢宝钗,在戏里可以借着演戏找到出口,所以我时不时刺激她,不和她走近。
比如,有场宝钗劝宝玉好好读书的戏,我对宝钗的反感达到了真情流露,借着宝玉的口说:“你也这样说,以后就不要来往了!”
还有,当宝玉和金钏玩,导致王夫人把金钏赶了出去,金钏跳井自杀。宝钗闻讯后去看王夫人,王夫人假惺惺地要厚葬金钏,要做新衣服给金钏,可时间又来不及。宝钗就投其所好地说,她有新衣服可以给金钏穿,她不计较这些。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宝钗的城府和心计。
还有一些男人说“娶妻当如薛宝钗”,宝钗美貌、端庄,多才,是一般男人最喜欢的“贤妻”。如果你是一个富贵大家庭的主人,她可以尊重你的地位,能把一家老少尊卑的各色人都处理得和睦得体。如果你是一个中产以下的男人,她会维持和打理好你合理的生活,甚至会帮你度过窘境,减少你的烦恼。如果你是一个吟诗作画的男人,她可以满足你的风雅。
不合礼法的行动,不近人情的说话,或是随便和人吵嘴怄气的事情,在宝钗身上是不会有的。
张莉和宝钗有些接近,长得也不错,性格又好,毫不例外她也很招男性喜欢。可她都拒绝了!这无意之中符合了宝钗是个“冷美人”的特点。
张莉:在战旗歌舞团的时候,受的教育不一样,就是感情和婚姻一定要得到领导批准才行。那时也小,有时候也会收到一些纸条啊或者一些小礼物,接到这些,马上就觉得“这是大事,不能接受,会违反纪律的”,心里害怕得很!还有,我进“红楼”剧组的时候,组里就宣布不准谈恋爱,那就得听组织的话,要专心演戏。
这些年,张莉一直在海外独自打拼,从中也可以看出她性格中坚毅的一面。
“冷”也就是理智,不是那时我们年轻人应该具备的,所以我逮着机会就说张莉,说得太狠,她也有脸上挂不住的时候,脸色也不好看,但还是不会和你吵架。
当时真的觉得张莉就是薛宝钗,就像戏里宝、黛、钗的关系,让我们几个人可以很快入戏。
比如,拍“探宝钗黛玉半含酸”,黛玉嘲笑宝钗,宝钗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就当没听见一样。拍完这场戏,我问张莉:“有人讽刺你,你真的不生气啊?”张莉还是慢吞吞地说:“有什么气可生的呢?人家又不是故意的。”我说:“要是我故意的呢?”像极了宝钗的张莉嘴角一抿,笑:“大家说话都不是故意要伤害谁,何况真的能伤害吗?”张莉从来不会向人吐露心事,至少没有向我说过。
张莉:我在部队受的教育是“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不能说;该看的就看,不该看的绝对不能看”。
我拍完《红楼梦》之后,调到了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当演员。我和晓旭还去拍了电视连续剧《家春秋》,我演鸣凤。后来,就去了深圳大学读书,带薪读书,在读书的时候又和欧阳做了同学。毕业后,有个阿姨对我说:“你在国内有光环,可是翅膀不能长硬,你不能总在光环和母鸡的翅膀下面长大,你应该到国外闯荡。”我觉得也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能力,所以在1990年就去了加拿大。
张莉出国后,1992年在北京买了房子,不时会和晓旭他们见面。我只是偶尔从晓旭那里得到她的一些消息。
晓旭后来自己做广告公司,听说还准备和张莉合作的,但因为张莉是在房地产投资,不是很懂广告,所以婉言谢绝了。2003年《艺术人生·“红楼梦”二十年再聚首》节目录制张莉没有到场,而只寄来了一段录像。这是我拍完《红楼梦》之后二十年来第一次见到她的样子,就是一个感觉:陌生!那段录像拍得很糟糕:因为机位不对,张莉的眼睛看着别处,挺别扭的;说话还是那么慢吞吞的,觉得和画面不同步。
张莉:拍那段录像的时候,我正在开会,他们第二天就要把录像带带回国内。时间很紧张,所以我就抓住一个朋友给我拍。那个朋友很业余,担心拍不好。我说:“只要我在画面里面就可以了!”真的没有想到出来是这个效果。在看“再聚首”这期节目的时候,他们相聚的时候流泪,我看着也在电脑跟前流泪,很后悔没有回国参加这次这么有意义的聚会,非常后悔。
晓旭去世时,我是从山东临沂赶到北京的,追思会的气氛很凝重,有人悄悄告诉我:“张莉也回来了!”
张莉的这一举动,是我认识她以来第一次看见她动真情。见到她,又是另外一个感觉:“她和我一样长胖了!”
在张莉身上,我看到了她的成熟和沧桑。她自己一个人出外打拼,肯定不容易。
张莉:我在商场上摸爬滚打十几年,知道做生意的艰辛和不容易。我平时不太联系其他人,所以我和欧阳联系时,他就说我神秘,问我是从哪儿冒出来的。我只是不想让朋友担心和闹心,对朋友只是报喜不报忧。
有次聚会,当有朋友准备收养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看见张莉睁大了眼睛,仔细听着,一下感觉那个宝钗又回来了!
虽然我们相处得像兄妹,但毕竟不是有血缘的兄妹,只知道她还是一个人,也很喜欢孩子,也不好多打听什么。但从她那个专心的表情看得出来,她是很希望自己有个孩子的。
宝钗的堂妹宝琴,贾母说她比画上的美人还好看。剧中的宝琴是由王羊饰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