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前言(2)
茨威格一生共写了十二部传记、九部散文集、七部戏剧、两部长篇小说[1]、三部诗集、六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及一部自传等。它们确保了他在德语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他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家,其作品被译成四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他把整个世界当作他的故国,他的书也在地球上所有的语言中找到了友谊和接受。
一代文学大师茨威格
韩耀成
和19世纪末出生的许多作家一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生活在一个命途多舛的时代。他的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他那一代人什么事情都经历过,什么灾难都饱尝过——战争的杀戮、革命的高涨、难挨的饥馑、时疫的流行、通货膨胀、货币贬值、政治流亡……他的心灵不时被世界上,特别是欧洲大陆无休止的争斗和残杀所震撼。作为人类历史上两次最大战争的同时代人,茨威格有着在不同战线上的两次经历:一次是站在德国一边,另一次是站在反德国一边。他在自己的回忆中曾说,他“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站在地震最剧烈的地方”。两次世界大战,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深深地震撼了他善良而博爱的心。这位一贯坚持人道主义,主张各国人民之间谅解、和睦、友好相处的作家,视人类精神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为自己的生命的作家,目睹理性遭到失败,野蛮横行,负载着欧洲文明沦丧,他那颗敏感的心经受着多么巨大的痛苦,负载着多么深沉的沮丧和绝望,这是可以想象的。1942年2月22日,他与夫人洛蒂一道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近郊彼德罗保利斯的寓所,以极其理智而平静的方式结束了他们宝贵的生命,以此来对灭绝人性的法西斯表示抗议。茨威格在他留下的绝命书中写道:“……在说着我的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沦亡和我的精神故乡欧洲已经自行毁灭之后,再也没有地方让我可以从头开始彻底重建我的生活……年过花甲,要想再一次开始全新的生活,这需要一种非凡的力量,而我的力量在无家可归的漫长流浪岁月中业已消耗殆尽。以此我觉得,最好及时以诚实的态度来结束生命,结束这个视精神劳动永远为最高尚的快乐、个人自由为最珍贵的财富的生命……”[2]茨威格的悲剧震惊了世界。巴西政府为茨威格夫妇举行国葬,灵柩上盖满鲜花。巴西总统亲自参加葬礼。政府官员及各界人士四千余人参加了追悼大会。灵柩送往公墓,经过里约热内卢市区的时候,商店都自动关门,漫长的群众队伍跟随在灵柩后面。纽约和伦敦等地也举行了悼念仪式,整个反法西斯世界都为茨威格之死感到无比悲痛。古往今来自杀的作家不少,但像茨威格之死引起那么大的反响,其葬礼那么隆重,即使不是绝无仅有,恐怕也是极其少有的。茨威格的死不是对人类责任的逃避和对生活对世界前途的断念,而是对灭绝人性、毁灭人类精神文明的法西斯的抗议,是对人类前途的希望,他在绝命书里希望他所有的朋友“在漫漫长夜之后尚能看到朝霞”[3]就是明证。
斯蒂芬·茨威格于1881年11月28日出生于维也纳的一个犹太企业家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学艺术的熏陶。1900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哲学、德语文学和法国文学,1904年获得博士学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持和平主义立场,反对战争,主张各国人民之间友好相处。中学毕业后他便开始游历世界各地,与各国的作家、艺术家广泛交往,并结下深厚友谊。1933年希特勒上台,茨威格虽不过问政治,但因他有独立的思想,是犹太人、人道主义者,所以他的作品也被焚烧、被禁止。1934年,茨威格在萨尔堡的住宅遭搜查,于是他便最终下决心离开奥地利,移居伦敦。1938年,奥地利被德国吞并,茨威格失去了祖国,在伦敦过着流亡生活。1940年,茨威格和第二任夫人洛蒂获英国国籍,同年移居美国,1941年8月底又迁往巴西里约热内卢,直到1942年2月22日自杀。
在茨威格的青少年时代,维也纳仍是奥匈帝国(1867—1918)的首都,是欧洲的文化中心。文坛上群星灿烂、流派纷呈,自然主义、印象主义、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达达主义、表现主义等文学流派先后或同时崛起,“青年维也纳”名震一时,倡导新的艺术观念、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里尔克23岁就有了很高的文学声誉和许多狂热的追随者,尤其是十六七岁便写下了不朽诗篇和后人难以企及的散文的文学“神童”霍夫曼斯塔尔对年轻的茨威格更是起了强烈的冲击作用。在这种文学气氛的熏陶和影响下,茨威格很早就喜爱文学并开始创作,16岁(1897)即发表诗歌,大学期间便出版了第一部诗集《银弦集》(1901)和第一部小说集《艾利卡埃·瓦尔德之恋》(1904)和一些翻译作品。
茨威格是一位著名的中短篇小说家,他的三部“链条”系列小说集《初次经历》(1911)、《热带癫狂症患者》(1922)和《情感的迷惘》(1927)代表了他中短篇小说的成就与风格;十二篇人物特写《人类命运的转折点》(1935)受到普遍推崇。长篇小说有《永不安宁的心》(1939)和《变形的陶醉》(1942)。茨威格也是一位著名的传记作家,代表作是传记小说系列“世界的建筑师”——《三大师》(1921)、《与魔的搏斗》和《三诗人的生平》(1928),以及传记《罗曼·罗兰》(1921)、《约瑟夫·富歇》(1929)、《玛丽·安东内特》(1932)、《玛丽·斯图亚特》(1935)和《巴尔扎克》(1936)等。人们在谈到茨威格时往往忘记或忽略他作为剧作家所取得的杰出成就。其实茨威格写了大量有名的剧作并在欧洲著名的大剧场演出,如《泰尔西特斯》(1907)、《耶利米》(1916)《沃尔波纳》(1926)、《穷人的羔羊》(1930)、《沉默寡言的女人》(1932)等。
茨威格是一位心理描写大师。他的小说几乎都是心理小说。他的三部“环链”系列小说集分别写人的一生中童年、中年和老年三个阶段。《初次经历》写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少年人的心理,通过儿童少年的眼睛观察成年人的两性关系;《热带癫狂症患者》写成年人的激情遭遇及其后果;《情感的迷惘》表现激情对饱经风霜的人的折磨。他的传记小说也是有着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以揭示人物的心路历程。丹麦批评家博兰兑斯说:“人心并不是平静的池塘,并不是牧歌式的林间湖泊。它是一片海洋,里面藏有海底植物和可怕的居民。”茨威格受他的朋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对心理问题有着特殊的偏爱,难以抑制谜一样的心理活动对他的诱惑,因而毕生都在对这片心灵的海洋进行不倦的、勇敢的探索。茨威格的小说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儿童青春期心理的关注、对激情的揭示和对女性心理的出色刻画。
青春期是人生旅程中的一个重要驿站。情窦将开或初开的儿童少年,他们的心理最为敏感,对世界、对成人生活,尤其是对两性问题充满恐惧、好奇与羞涩。写青春期心理不但可以表现儿童少年的世界,还可以通过儿童的眼睛来深刻揭示成人世界。本书所收的《朦胧夜的故事》《灼人的秘密》就表现了处于青春期或青春前期儿童少年朦胧的性知识和他们内心的骚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涉及了这个问题。茨威格写儿童青春期的心理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处在青春期的儿童少年内心产生骚动不安,对两性问题感到神秘好奇完全是正常现象,社会和学校应通过性启蒙教育,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健康成长。可是那个时代的奥地利,人们都小心翼翼地回避性的问题,青年男女的正常交往也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种种限制。茨威格对青春期儿童少年的心理所做的细致入微的研究和真实生动的描绘不啻是对当时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和奥地利的学校教育的有力批判,是对家庭、学校和社会忽视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的严肃的控诉。
茨威格对弗洛伊德勇往直前地向当时被列为禁区的“那个人世间隐秘的性冲动世界”表示钦佩。弗洛伊德研究的潜意识的原始欲望在茨威格笔下就是激情,亦即本能冲动。小说中的主人公往往受到激情的煎熬,而且一辈子都在喝饮潜意识的激情所酿成的苦酒,有的还导致了悲剧性的结果。《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C夫人,《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那位纯情女子,她们都抵挡不住命运的摆布。作家表现了激情或者说情欲对主人公行为的支配作用,以及对她们命运的决定性影响。
茨威格非常善于洞察和表现女性的内心活动,在塑造女性形象、揭示女性心理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袒露了一个女子最隐秘的心理活动。小说巧妙地安排在两性关系上,把爱情写得非常纯洁和崇高。高尔基读到这部小说后说,作品“以其惊人的诚挚语调,对女人超人的温存,主题的独创性,以及只有真正的艺术家才具有的奇异表现力,使我深受震动,读着这篇中篇小说,我高兴得笑了起来——您写得真好!由于对您的女主人公的同情,由于她的形象以及她悲痛的心曲使我激动得难以自制,我竟丝毫不感到羞耻地哭了起来”。《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中的C夫人,一时抵挡不住激情的冲动,委身于一个赌徒,致使自己的后半生过着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小说对潜意识心理的描写令人叹为观止,高尔基认为这篇小说比其他小说“更见匠心”。
茨威格对他作品中的主人公,特别是对“小人物”、弱者和妇女以及心灵受着痛苦煎熬的人充满同情和爱心,对主人公的遭遇和不幸,对他们人性的缺憾和弱点给予真诚的谅解和宽容,对他笔下的人物都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怀,显示出作家那颗金子般的心。
茨威格的作品富于音乐性和韵律美的语言、精巧的构思、引人入胜的情节、细致的心理分析、出色的景物描写、“戏中戏”的技巧等,使他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他的这些艺术上的特点也很符合中国读者的审美习惯,所以,在我国,“茨威格热”一直经久不衰。
本书中的《灼人的秘密》系高中甫先生和我合译,是茨威格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所以也收在这里。
谨向高中甫先生致谢。
1998年9月于北京
注释:
[1]两部长篇分别为《焦躁的心》和《醉心于变形》,其中《醉心于变形》有两个中译本,分别题为《富贵梦》和《青云无路》。此外,还发现一部中篇的片段,经整理于20世纪80年代出版,题为《克拉丽莎》。
[2]引号内的这段出自茨威格的《绝命书》的文字,系韩耀成先生翻译,故与本书最后高中甫先生所译的茨威格《绝命书》略有不同。——编者注
[3]同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