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衣的作文课 2
前言
从开始陪伴孩子写作,成为所谓的“作文老师”,到今天已是第二十个年头了,不细数,真的感觉不到二十年就这么过去了,也许就因为始终是和孩子为伴,岁月格外匆匆。
即使已为人“师”七千多个日子,“教”过两千多位学生,但至今听到别人称我“朱老师”,却仍有脸红的羞赧,因为自始至终我都不觉得自己称得上是一位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这么多年来,我自许只是个陪伴、分享孩子成长的大朋友,若说在写作上对孩子们有什么助益,我也只愿意把自己定位为是个引导者,而不是教导者。
会这么说,绝对不是谦辞,因为我始终以为写作这件事应该是人的本能,只要识字、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像呼吸、说话一般地写出自己的想法,只要我们别把写作赋予太多的名目或意义,写作其实可以是很自然、很愉悦的。
也因此,我发现自己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花费最大心力之处,不是在教授写作技巧,而是努力地在“除魅”,也就是帮孩子祛除一些不必要的障碍,包括心理层面的恐惧、厌恶,也包含外在对写作这件事的任何束缚,当我看到孩子们从抗拒到愿意且喜欢写作时,便是最大的报偿。
写作是很生活的,也是很贴近心灵的,能在孩子的成长中陪伴他们一段,并分享他们的心灵活动,真的是很快乐的事。但我仍不满足,我常叹息自己无法像学校的老师或孩子的父母,可以拥有更稳定、更长久的关系陪伴他们长大,但我同时也知道自己该知足了,因为绝大多数的父母已给我超出想象的信赖及时间,让我能放手和孩子们翱翔在写作的天地间。
如今,我会很希望与孩子在写作互动中所获得的喜乐,和所有的父母分享,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扮演如我般的陪伴者、分享者角色,只要多给孩子一点空间,多为他们空出一点自己的时间,在写作的天地里,你和孩子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本有声书附加了为父母预备的说明,在“给父母的话”中,所提到的关于写作的问题,多半是平日演讲或上课时,父母关心提问最多的,所以我便直接以问答方式处理;至于“给父母的小叮咛”则是担心孩子在听过文章后仍觉得下笔困难时,父母可从旁助一臂之力的小贴士,当然若孩子完全无此需要,那这所谓的“叮咛”就可弃而不用了。
至于要如何使用孩子这部分的教材呢?我的建议是:一个星期消化一个单元,当然这可视孩子课业压力随时作调整。此外,当孩子真的要借由有声读物的引导进入写作时,请先安排他坐在桌前,准备好稿纸及铅笔、橡皮擦,当他一听完一个单元时即刻就动笔,那应该是最适合下笔的时刻,若孩子的专注力够、学习能力也强,当然可以不必受此束缚,但透过有声读物和直接在课堂上引导毕竟有所不同,因此这样要求孩子是不得已的举措。
当孩子真正进入写作状态后,便尽量别中断,期间有不会的字可先以注音代替,等全篇文章完成后再教他或查字典补上汉字即可。较稚龄的孩子在初学阶段,或可以陪伴他一起完成这件事。但记得哟!只是陪伴,而不是指导,做父母的可以在一旁阅读自己的书,或书写自己的文字,别让孩子有受到监督的压力,让他觉得这是一段亲子共享的宁静时光。
现在坊间有太多因为学校考试而出版的各式作文教材,选择这样的时刻出这套有声书,其实心底是有些急切的,我真的希望提供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选择,让他在写作的路途中,走得更自在、更快乐,也更顺畅,我始终相信愉悦绝对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它不仅是学习的前提,更是必要条件,如果我们能经由快乐达到同一个目标,那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