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玉器

战国时期制玉技术的进步在两汉时期一直延续下来。在这个时期,玉工可以用大块玉料透雕成唾盂,以及用于吃饭和饮酒、被称为“羽觞”的碗及耳杯等形式(图4.38)。耳杯多是成组放置在托盘上,不仅有玉质,也有银质、铜质、陶质和漆耳杯。技术上的新进展使玉工可以进一步大胆创作,刻制三维人物和动物形象,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收藏的玉马就是一个精美的典范(图4.39)。玉工不再挑剔有瑕疵的玉料,而是考虑充分利用颜色差异:将棕色的瑕疵变成白云之中龙的形象。在这个时期,玉器已经失去了礼制意义,变成士大夫们赏玩的器物。对他们而言,玉器中的古意和色泽、质地的美感是深层次的智力和感官愉悦的源泉。从此之后,他可以赏玩佩饰、带钩、印章和其他陈列于桌上的珍玩。在深层的知识当中,玉器使美学之美和道德之美合而为一。图4.40的装饰佩饰就是汉代玉工技艺的一个代表,也许这件佩饰对于它的皇室所有者来说极其珍贵,以至于破损之后仍被用金扣连接在一起。1983年,这件玉佩和其他众多珍宝一起发现于广州的西汉时期半独立的南越国国君墓葬中,这表明高度发达的中国工艺——而不是落伍的时尚——如何强劲地影响到了中国南部边陲,以及曾经是象征符号的玉璧到汉代时如何转变成装饰组合中的元素。

图4.38 玉羽觞,长13.2厘米,汉代,现藏于华盛顿史密森学会弗利尔美术馆。

图4.39 玉马首,高18.9厘米,汉代,现藏于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

图4.40 透雕玉牌饰,出自广州南越王赵(前112年去世)墓,西汉,现藏于广州南越王博物馆。

传统中国观念相信玉具有保全功能,因此,汉帝室成员常常不惜耗费巨大人力制作玉葬具(图4.41)。汉武帝之弟刘胜(前113年去世)身着由2000片玉薄片制成,边角上以金线连缀的玉衣,完整地包裹了头、躯体和手足。刘胜及其妻子窦绾的玉衣预计需要耗时十余年才能完成。自刘胜玉衣发现以来,还有几套玉衣得以发现,其中最精致的是逝于前165年的楚王刘戊的玉衣,刘戊的陵墓也如同刘胜的一样,凿山为陵,其玉衣由4000余片玉薄片以金丝穿缀而成。其陵墓中重达383克的金带钩,众多金、银、铜、玉、漆和铁器,多达17.6万枚钱币,简报参见The Times(London),Jan.16,1996。

图4.41 刘胜玉衣,由2500片薄玉片以金丝穿缀而成,长188厘米,出自河北满城汉墓,西汉。

随着东汉的灭亡,出于对奢靡之风的反感,玉葬具在222年被禁止,山东武梁祠中就有所反映。六朝时期的墓葬大多极尽简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