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程朱说《中庸》
现在再说南宋理学名儒朱熹,在他的章句《中庸》之首,特别提出程伊川解释《中庸》书题的定义,那就大不同于汉、唐诸儒的解释了。如: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于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善读者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
关于程伊川对《中庸》书题的解释,颇令人生疑。
第一,所有的内涵,一望而知,用字用句都是采用《易经》中《文言》、《系传》的义理。如“放之则弥于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乃至“玩索而有得焉”等,在此姑且不加讨论。
第二,程子特别提出,子思是把孔门《中庸》的心法,独传给孟子,不知是根据什么而来,如用一句古文来说,就是“殊不知何所见而云然”。
第三,开头解释《中庸》的两句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这两句话问题着实不少,因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上的一个根本问题。程伊川也是研究群经之首《易经》学问的健者,《易经》包含有“理、象、数、通、变”五大种类,《易》学的理,是绝对的哲学和科学的总纲,而且更是数理逻辑的总和。但问题一,不偏就是中吗?问题二,天下的人事和物理,真有一个中吗?
其实,只要认为不偏就是中,这个中的本身,已经是一个固定的边了,有了边,早就不是中而是偏了。由此类推,有一个中,便已是偏,怎么能说“不偏之谓中”呢?那不过是人的意识思想所假定的罢了。譬如一个人站在中心,面南背北,左东右西;从北望南,此人已在北面之南;由南望北,此人已在南面之北;左右东西,都是一样道理。所谓中心,只是临时方便所假设的说辞。由此类推,做人做事,哪里真有一个不偏之中呢?所以“不偏之谓中”,等于说“徒有虚言,并无实义”而已。
其次,“不易之谓庸”这句话,也大有问题。不易,就是绝对没有变易的意思。人世间哪有一个绝对不变易的事呢?所以,程子所说“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这些话,实在只是玩弄文字游戏而已,望之成理,探之无物,也是“徒有虚言,并无实义”罢了。其实,对于程伊川的说辞,朱熹也觉得大有不洽之处,因此就在《中庸》书题的下面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岂不是与程子的说法矛盾吗?总之,宋儒理学的本来面目,便是如此,从表面看来,气象非凡,如果一经逻辑推理,往往是自相矛盾。原因就是,他们因袭佛道两家及禅宗的说法,但自己又不深究“因明”逻辑的辨证,于是不知不觉就自相矛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