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的对决:日德兰海战中的主力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2016年是日德兰大海战的100周年。100年前的1916年5月31日下午,一场规模宏大的海战在遥远的北海上爆发,并以“日德兰海战”或“斯卡克拉格海战”的名称,成为人类海军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为大舰巨炮时代最典型的代表。

光阴如梭,100年弹指一挥间,曾经在大舰巨炮时代叱咤风云作为海军实力象征的战列舰,不但其地位在新的时代被航空母舰所取代,而且这一舰种本身也几近消亡。尽管如此,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二大规模的海战、最大规模的战列线对决,日德兰海战仍然与战列舰这一舰种一道继续激发着军事研究人员和军事爱好者的热情与兴趣。

然而,和人类历史上许多大规模战役类似,日德兰大海战的故事长期被包裹在由传说、神话、误解和猜测所构成的迷雾中。当然,这种迷雾不可避免地源于海战环境下观测的困难,相关材料的佚失,不同记载下的矛盾,以及战斗中的伤亡,然而这种迷雾也源于战后一些人为的刻意修改和解读。对日德兰海战的不同解读,使得研究者们分成了“杰里科派”和“贝蒂派”,时至今日,两派之间的争论仍未完全消除。即使在相对更为严肃的舰只设计领域,对日德兰大海战的总结也并非总是正确的,甚至海战中所暴露出的一些舰船设计问题,直至20年后仍未解决。另一方面,日德兰大海战的影响在某些特定范围内是很有限的。例如,尽管此战中双方在人员和物资上的损失远超过一战中的任何一场海战,但是海战本身对交战双方海军的战略影响有限。

正是由于日德兰大海战异乎寻常的复杂和混乱,因此即使仅仅对海战进行全景式的描述,也无疑是一项极大的挑战。如果还要介绍此次海战的深远影响,那么其艰巨程度就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但学者们并没有望而却步,比如约翰·坎贝尔(John Campbell)在《日德兰:战斗分析》(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一书做出的尝试就极为精彩。阿瑟·马德(Arthur Marder)在共五卷的巨著《从无畏舰到斯卡帕湾:费舍尔时代的皇家海军》(From the Dreadnought to Scapa Flow)的第二、第三卷中,不仅记叙了海战的过程,而且对海战的影响以及海战前后双方海军的状态进行了分析。此外,罗伯特·马西(Robert Massie)在《钢铁城堡》(Castles of Steel)一书中,在描述海战经历的过程中加入了很多珍贵的参战者回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以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战争研究系的布莱恩·兰福特教授(Bryan Ranft)为代表的一系列学者,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英国海军部与海军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再研究,一批从技术视角审视日德兰海战的作品也先后问世。此外,大卫·布朗(David Brown)在《大舰队》(The Grand Fleet: Warship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906-1922)一书中,从技术角度介绍了海战对皇家海军舰只设计的影响。第一本详细介绍德国战巡的英文著作—2014年出版的《德国一战战巡》(German Battlecruisers of World War One: Their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s)则给出了德方参战战巡的设计沿革和作战经历的细节。尽管以上作品更着重于海军科技相关方面的研究,但日德兰海战过程中的一些争议和谜团也因此得到重新解读。另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论文对海战的不同侧面、具体细节进行了研究。以上这一切作品都有助于读者对海战的进一步厘清。

相对而言,目前国内爱好者和公开出版物对日德兰大海战的关注点大多仍集中在海战过程本身,且部分论点仍较为陈旧,而对海战的背景、影响和技术的介绍则在一定程度上仍属空白。本书即试图在国内外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更翔实的数据和资料对日德兰海战进行视角更广的解读。在本书写作过程中,得到了热心朋友的无私帮助:刘悦斌先生对本书的附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查攸吟先生、李剑春先生友也提供了宝贵意见。鉴于笔者仅仅是一名水平有限的海军爱好者,因此本书无论是在材料还是在观点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谬误和缺陷,而又由于体裁限制,部分海战内容笔者也只能割爱,对此当负全部责任。

写完本书正文的最后一部分时,笔者不禁回想起阅读本书最重要的参考资料之一时的场景。时光如梭,物是人非,从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到欲说还休。然而梦想就如同在汗水中一直等待萌发的嫩芽,总有一天,美梦终会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