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单兵反坦克装备1917-1945(中)
1942年,通过使用倾斜装甲、改进热处理工艺以及增加厚度等方法,坦克的防护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尽管德军的“闪电战”在战争初期取得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胜利,但一线步兵的反坦克问题仍旧未能有效解决:传统的反坦克炮重量越来越大,而且过于昂贵,数量不敷使用;反坦克枪已经与烧火棍无异;反坦克枪榴弹威力不足;空心装药反坦克手榴弹可靠性极差,唯一堪用的3型空心装药磁性反坦克手雷倒是为前线官兵提供了一个获得铁十字勋章及独立坦克击毁臂章的机会,但很有可能是死后追授的——手榴弹必须直接接触到目标坦克,任何失误都会带来致命后果。最终,可以在相对安全的距离上击毁敌军坦克的铁拳(Panzerfaust)和坦克杀手(Panzershreck)相继粉墨登场。
技术起源
空心成型装药技术
成型装药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1792年,在矿山工作的德国工程师弗朗茨·冯·巴德尔(Franz Xaver von Baader)尝试将炸药制成空心圆锥形,以提升爆破效果、节约炸药,这种做法获得了一定成功,但由于当时使用的黑火药威力有限,因此成型装药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地挖掘。1883年,德国瓦尔斯罗德一家硝化棉工厂的厂长马克思·冯·福斯特(Ma× von Foerster)首次制造出了聚能效应。1886年,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古斯塔夫·布勒姆制造的半球形腔体金属雷管获得了美国专利。
1888年,美国海军学院教授查尔斯·门罗(Charles E. Munroe)率先对炸药的聚能效应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于1894年制造出了第一个成型装药装置,相关研究成果于1900年发表在《大众科学月刊》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埃贡·诺依曼(Egon Neumann)作出了两项重要改进,首先是在成型装药内腔覆盖了一层薄金属,这层金属内衬爆炸后可以形成威力强劲的金属射流;其次是在成型装药前设置引信,使其在距离目标相当其直径两到三倍的距离上起爆,以便更好地聚集金属射流。虽然以上改进显著提升了空心装药的穿甲能力,但在一战期间未能实用化。直到1935年至1938年,瑞士工程师亨利·莫豪普特(Henri J. Mohaupt)才将这一原理实用化,他于1940年前往美国,参与了巴祖卡等反坦克武器的研制工作。差不多是同一时期(1938年至1939年),德国航空研究院的弗朗茨·托马内克博士(Dr Franz R.Thomanek)进一步发展了所谓的“包壳效应”。1939年,英国人也研制了原理相同的68号反坦克枪榴弹(详情请见单兵装备003第24页)。
美国海军学院教授查尔斯·门罗。
最早实践聚能装药原理的德国工程师弗朗茨·冯·巴德尔。
采用成型装药技术的弹药被命名为破甲弹,以便与动能穿甲的穿甲弹相区分。内部装药被制成带锥形孔的空心圆柱体,并在锥形孔内加上锥形金属罩,药柱爆炸的能量融化锥形罩,使其凝聚成一股高温、高速、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金属射流,速度在每秒3-21千米之间(取决于成型装药的形状),作用在目标上的压强可达每平方厘米10万吨甚至更高。由于金属射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弹药前部有很大一块空腔,所以该弹往往又被称为“空心装药破甲弹”。这种弹药被广泛用于各种反坦克武器弹药,在手榴弹、枪榴弹、反坦克炮炮弹、坦克炮炮弹、反坦克火箭、无后坐力炮炮弹、轻型野战炮反坦克炮弹和航空炸弹上都能见到;可以击毁任何表面坚硬的物体——混凝土工事、砖石工事、土木工事乃至沙包,同时可产生次生效应杀伤人员。
1943年9月,一门在苏联境内作战的Nebel 41 6管150毫米火箭炮,这些被称为“烟雾部队”的火箭炮部队是德军对化学战部队的掩护称呼,装备了大量既可以发射化学弹头同时也可以发射常规高爆弹头的火箭炮、迫击炮。
与穿甲弹相比,破甲弹有如下优点:
1.不需要高初速带来的巨大动能击穿装甲,避免了反坦克炮那样复杂的制造工艺和巨大的重量;
2.无论由步兵、步枪投掷,还是由反坦克火箭射出,只要成型装药弹头的结构、大小一致,穿甲能力就基本相当;
3.破甲能力与目标远近无关,只要击中目标,破甲效果就基本一致,不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衰减;
4.重量相对较轻;
5.弹药价格低廉,不需要穿甲弹的特种合金弹芯,却可以击穿厚度是其直径2-3倍的装甲板。
需要注意的是,成型装药的使用也有一定限制:首先,依靠尾翼稳定的破甲弹破甲效果远好于自旋稳定的破甲弹,前者的自旋速度很慢,甚至基本不自旋,而高速自旋的后者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高温金属射流的穿深会削减3/4,这也正是无后坐力炮和火箭发射器多为滑膛而非线膛的主要原因;其次,成型装药必须在恰当的距离上引爆,如果锥形药罩起爆时距离目标过近,金属射流未能成型,破甲效果将大打折扣,如果起爆时距离目标过远,金属射流在破甲之前就会损失一部分动能。
火箭发射器
德军从1931年起就开始研制火箭发射器,法国战役结束后组建了多管火箭炮部队。尽管火箭弹的精确度只能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但相比传统身管火炮却有着一系列优势:传统火炮笨重,同时需要承受巨大的后坐力,而火箭炮“身材”娇小,可以在无后座的情况下,将很重的弹头以较高的速度从较轻的武器上发射出去。此外,由于火箭弹无需承受传统炮弹在出膛时所承受的高膛压,弹壁比传统炮弹薄很多,可以装入更多炸药。
无后坐力发射器
无后坐力发射器十分容易与火箭发射器混淆,实际上这种发射器原理和无后坐力炮一样:火箭弹的弹药在发射器内快速燃烧殆尽,产生的火药气体一半用于推动弹头飞向目标,另一半则从炮尾喷出以抵消后坐力。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德国人就开始研发这种武器,并制造出一系列轻型无后坐力炮配发给山地步兵、伞兵等部队使用。
1932年,党卫军突击队大队长保罗·布丁(Paul Budin)出任胡戈—施耐德公司总经理一职,在1945年4月美军攻入莱比锡时,他将公司的主厂房和办公楼炸毁,自己和家人也深埋在瓦砾堆下,与公司共存亡了。
“铁拳之父”海因里奇·朗威勒博士,他领导下拥有260名员工的胡戈施耐德公司研发部门位于莱比锡,是各型铁拳研发、改进的核心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