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文献综述
2.1 本研究“速度节奏”概念的界定
“节奏”一词,源于古代礼、乐[2],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喻指均匀、有规律的工作进程。节奏包含了力度、时间和组织三方面的要素。纵观各体育活动的运动特征,也无不包含了力度、时间和组织的成分,“运动节奏”由此而生。
“运动节奏”用于体育领域,指有规律的、强与弱交替的、周期性的动作呈现形式,即“动力”要素在时空上的整体的分配[11]。运动节奏一方面可用以描述技术动作各部分的时空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示运动全过程中整体的时间-空间特征。不同专项运动的表现形式各具特色,依竞技能力的决定因素不同,对运动节奏的释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一些难美类项目中,运动节奏的表现多为运动员技术熟练后的一种风格化定型,如武术的运动节奏就指的是动作的时间变化、动静、快慢的处理技巧。对于对抗类项目,运动节奏主要表现在攻防速度的控制和变换上,指人为地、有意识地控制比赛的时间和速度,使比赛进行得“快、慢”有度。而在计时类项目中,运动成绩与平均速度以及速度分配形式密切相关,节奏主要用以描述整体速度的变化特征。由于在计时类项目中,运动员依水平不同,其在比赛或运动时体现出来的速度变化情况也有很大差异,为了便于比较不同水平运动员速度节奏的变化特点,相关研究[89][119]一般以运动过程中某段落的速度与运动全程平均速度的比值,即相对速度的变化来反映速度节奏。本文同样也采取了以相对速度来反映速度节奏方式,并将速度节奏定义为:运动过程中,机体调节代谢能量供应,使相对速度在时空上产生方向、幅度以及持续时间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在训练和比赛时,速度节奏的调控最终要落实到运动员自身。运动员会根据自身生理状态、代谢水平、运动经验、参赛目的、对手表现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情况,选择不同的速度节奏模式。一般来讲,这些不同的速度节奏模式可被粗略地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以追求最佳成绩为目的的节奏,可称之为“成绩节奏模式”;另一种以获得理想比赛名次为目的的节奏,可称之为“名次节奏模式”。
另外,出于研究的需要,一些测试会要求受试者在运动的某段落中采取实验设计的节奏进行运动,在实际操作中这样的节奏被称为干预节奏。相对于干预节奏,在无外在实验干预时,受试者自主性完成运动时而表现出来的速度节奏变化模式,称为自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