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颈椎病
第一节 颈椎病概论
一、颈椎的解剖
颈椎共7块,在椎骨中体积最小,由7个活动的节段组成,其上以寰枕关节与头颅相接,在椎骨中是活动度最大的椎体。颈椎的7个活动节段的构造功能并不完全相似,可分为上颈段的第1~2颈椎和下颈段的第3~7颈椎。颈椎为了支持头颅的重力,需要有坚强的支持力;同时,为了适应视觉、听觉和嗅觉的刺激反应,还需要有较灵活而敏捷的可动性。颈部在头和躯干之间,较为窄细,有重要组织器官密集其中,而在结构上也是人体各部位中较为脆弱的部位。下颈段是颈部活动度较大的部位,也是脊柱中最早出现退行性改变征象的部位,加之其解剖生理功能复杂,所以,颈椎容易因外伤及劳损,而导致椎体的错位。
二、颈椎病的概念
中医把颈椎病归属于“痹证”。在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痹证”的记述。直到1948年人们才正式用“颈椎病”这个病名。现在对颈椎病的说法,各家自成一说,没有比较统一的认识。经过临床观察,我们认为颈椎病是因落枕、外伤或扭伤造成颈椎椎体错位,导致脊柱力学失衡,为维持脊柱力学的平衡,椎体继而产生骨赘增生,压迫颈部的血管、神经、脊髓等,从而引起各种症状所致。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
在临床上,椎体一旦错位就可能挤压附近的神经、血管等组织,产生各种症状。即使错位较小,压迫不到其他组织,也会造成脊柱力学失衡,产生骨赘增生,增生的骨赘虽帮助维持了被破坏的平衡,但增生完成代偿平衡后,也会挤压附近的神经、血管等组织,产生各种症状。
颈椎病的椎体改变多是棘突向左或向右偏歪,少数也有后凸或向前滑脱的;单纯一个椎体错位很少见,而两个或两个以上椎体错位的情况较多。在临床上,不管是一个椎体还是多个椎体错位,如果都偏向一侧则整复比较容易;而偏左和偏右混合的患椎在整复时比较困难;后凸(又称反张)和滑脱整复更为麻烦。此外,如增生严重,整复治疗的时间也要延长。
三、颈椎病的病因
颈椎病与颈椎神经、血管、脊髓、肌肉等受压有关。主要是由于颈椎扭伤或休息时枕头过高等原因,使颈椎的正常前突弧度改变,颈椎前突消失,压迫神经及椎动脉,造成颈部、肩部、手肘及手部的酸麻疼痛或无力,或引起脑部缺氧、头晕、头痛、失眠及脑神经衰弱等。此外,在工作中长期下颌夹电话工作、低头工作,以及常以沙发扶手当枕头,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均容易引起颈椎弧度改变,而压迫颈椎神经及椎动脉,造成上述症状。
总之,颈椎病的发病与颈部外伤、落枕以及跌伤、摔伤等直接或间接外伤有关。这些外伤导致颈椎椎体错位,椎体错位压迫了颈椎周围的神经、血管、脊髓、肌肉等组织,引起颈椎病。具体错位有:颈椎棘突偏歪、颈椎反张、颈椎侧弯等(具体情况见附图1~6)。
四、颈椎病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错位的椎体压迫不同的组织会产生不同的症状,根据受压组织的不同可将颈椎病分为7种类型:即颈型、椎动脉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神经型、食管型和混合型。在临床所接诊治疗的上万颈椎病患者中,脊髓型最少,不足1%;神经根型和椎动脉型最多,两者占总数的60%;混合型患者约占30%;9%为其他型。
(一)颈型
颈型颈椎病是指以颈部症状为主的颈椎病,临床极为常见。其改变为椎体错缝,小关节紊乱,小关节囊产生嵌顿,椎间盘纤维环受到不正常的压力。这些改变刺激分布在纤维环外层、后纵韧带等处的神经末梢,反射到颈脊神经根后支,从而引起颈肌痉挛,使颈椎局部或放射性地产生颈部酸、痛、胀、麻等不适感。临床大约有半数患者由此产生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体位。患者主诉一般为头、颈、肩、臂部疼痛,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附图1中(3)第5颈椎棘突偏右就是一位典型的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患者症状是颈部酸痛,伴随偶尔肩部和上臂麻木。
(二)椎动脉型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以椎动脉受到挤压或刺激,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机制的颈椎病。这种类型主要由于落枕或扭伤、外伤造成椎体错位,脊柱失衡,椎体产生骨赘增生而致。椎体后关节的上关节突增生或该关节单纯向前移位,造成椎间孔变小,也可使椎动脉受压。此外,椎体失稳,轻度滑脱移位后,椎体后缘也可直接压迫椎动脉。椎动脉周围有丰富的交感神经丛,因而颈椎失稳,钩椎关节增生,也极易刺激攀附在椎动脉表面的交感神经,引起继发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产生脑部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代表症状是眩晕,其他临床表现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眼震、复视等。症状与体位明显相关,如头部过伸、转动时出现或加重;严重的会出现猝倒(或称小中风),有少数患者伴有枕部跳痛。形成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椎动脉受压后引起脑供血不全。附图1中 (2)第3、4、5颈椎棘突偏右就是一位典型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患者症状是头晕、头痛,伴随偶尔耳鸣。
(三)神经根型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以颈神经根受刺激为代表的一种类型,临床最常见。由于外伤、落枕或损伤,椎体发生错位。脊柱失衡,代偿平衡的骨赘增生,或因外伤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神经根,造成剧烈的根性疼痛。由于骨赘增生压迫神经根形成神经根炎,局部充血、水肿,而产生疼痛、肿胀甚至麻木的根性症状。或者会引起上肢冰冷、发沉、无力、握力减退、持物坠落等现象。睡眠时患侧肢体受压后容易出现酸、胀、麻、木感。附图1中(1)寰椎错位就是一位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患者症状是颈部酸痛,伴随偶尔肩部和上臂麻木。
(四)脊髓型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破裂突出、椎体后缘或椎间关节增生、后纵韧带或黄韧带肥厚等因素压迫,以及椎间关节不稳等刺激脊髓所致。急性外伤可产生脊髓型颈椎病;也可因外伤后局部血肿压迫脊髓;也可因局部形成的纤维结缔组织粘连对脊髓的束缚和压迫发展而来。椎体错位造成脊柱失衡,椎间关节失稳松动,椎体后缘形成骨赘增生,后纵韧带、黄韧带肥厚,髓核突出等因素,均可能向椎管压迫脊髓。附图2中(4)颈椎反张伴随骨桥形成就是一位典型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患者症状是颈部牵拉性剧痛,伴随上臂麻木无力,患者自己感觉胳膊沉重抬举十分吃力。附图3颈椎椎管狭窄也是一位脊髓型患者,其症状是双侧上肢无力。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较少见,约占颈椎病患者的1%,是颈椎病各类型中最严重和最难治愈的类型。其症状繁杂,但典型症状是瘫痪。在初期可仅有神经功能障碍,随着时间的推移可逐渐出现脊髓受压的症状,如四肢无力等;严重的可出现四肢瘫痪。所以了解脊髓型颈椎病的早期症状十分重要,其早期症状主要有:
1.上肢一侧或双侧出现单纯运动障碍或感觉障碍,也有运动、感觉双重障碍者。最常见的症状有酸、麻、胀、烧灼、疼痛、发抖、无力等。
2.下肢一侧或双侧功能障碍运动障碍如无力、发抖、打软、易跌倒;感觉障碍如双足感觉异常、双下肢发麻等;也有感觉、运动双重障碍者。
3.交叉症状 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如左臂麻木、右腿疼痛等。
4.偏侧症状 出现于同侧上下肢运动或感觉障碍。
5.四肢症状 四肢感觉和运动障碍。
6.头部症状 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和头皮痛。
7.骶神经症状表现为排尿或排便障碍,如尿频、尿急、淋沥不尽、腰酸、腿软、排便无力、顽固性便秘等。
颈髓位于第1~7颈椎椎管内,全长约12.5cm。呈前后略扁的椭圆柱形。上端窄细,下段显著扩大。脊髓全长粗细不等,有两个膨大处,在颈部的部分称颈膨大。颈膨大始自颈髓第三节段至胸髓第二节段,是臂丛发出的部位,在颈髓第六节段处最粗,也是脊髓最粗大的部分,此节正对第6颈椎椎体。正因为如此,所以,脊髓型颈椎病多见于第6颈椎椎体。此处,脊髓横径为12~14mm;前后径为7~9mm,如果此处椎体发生错位极易造成脊髓受压迫,导致脊髓型颈椎病。早期脊髓型与神经根型的区别在于脊髓型可以没有颈部不适,或颈部症状轻微。
(五)交感神经型
这种类型的特征是有典型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附图2中(1)(2)(3)颈椎反张,就是一位典型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患者症状是头痛、恶心,伴随心律失常和视物模糊。其表现可分两大类:
1.交感兴奋症状 头痛、偏头痛、头沉、头昏、枕部痛或颈后痛,症状与头部转动无关。
(1)循环系统:心律失常、心前区疼痛、血压升高、肢体发凉、发痒、红肿、颜面麻木或三叉神经痛等。
(2)呼吸系统:胸闷、气短、嗳气、哮喘等。
(3)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减慢,大便干燥等。
(4)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紊乱。
(5)运动系统症状。
(6)其他:眼部症状有睑裂增大、视力模糊、瞳孔散大、眼窝胀痛、眼球干涩、眼冒金星等;发汗障碍表现为多汗,可限于头部、颈部、双手、双足或半边身体。
2.交感抑制症状 迷走神经或副交感神经兴奋。其症状与上述正好相反。
(六)食管型
此型颈椎病是由于椎体前缘鸟嘴样骨刺压迫食管所致。主要临床症状有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这种类型临床极少见。附图1中(1)寰椎错位就是一位神经根型伴随食管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患者症状是颈部酸痛、偶尔肩部和上臂麻木,伴随食管型颈椎病症状是吞咽时有异物感。
(七)混合型
临床上将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症状和体征者,称为混合型。由于神经根、椎动脉、颈脊髓、交感神经在颈部解剖上联系密切,发生颈椎病时,同时受累的情况较为多见。尤其在颈椎病的急性期,由于局部的无菌性炎症较重,可同时累及两个或多个部位,表现出混合型特征。其实多数颈椎病患者是混合型,附图1中(1)寰椎错位就是一位混合了神经根型、食管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附图4颈椎侧弯治疗前后对比,也是一位混合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这位患者不但颈部酸痛,同时还伴有头晕、头痛等症状。这位患者症状较轻,治愈5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五、颈椎病的预防
1.避免落枕 首先要避免落枕。多数颈椎病患者的发病,都是由于落枕没有彻底治愈,拖到后来就成了颈椎病。这是因为人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如果枕头不合适,过高、过硬、过死都会造成落枕。过死指枕芯里的填充物没有流动性,因此容易造成落枕。从临床观察来看,用荞麦皮做枕芯的填充物较为理想。荞麦皮有弹性,透气性也较好,枕在上面,随着翻身等动作,头部动了,枕芯也可自动改变形状适应头颈部的需要,使得头颈部受力均匀而不易受伤。
2.防止受伤 防止外伤、跌伤、摔伤等情况的发生。这一点不必多说,但是有些外伤是无意中的,如挑或扛重物时,特别是用头顶重物时极易损伤颈椎。上述两点不仅在生活和工作中要注意,在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因为在治疗时外敷苦参洗剂后,椎体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发生错位。
3.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 临床中有很多颈椎病患者有躺在沙发上枕着扶手看电视的习惯,在这种姿势下一旦睡着,颈肩部的肌肉即放松,一般的沙发扶手都较高且较硬,此时很容易造成颈椎的错位。因此要想远离颈椎病必须改掉这个不良习惯。随着现在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价格下降,更多更先进的电子产品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如“掌上电脑”“掌上电子书”“掌上游戏机”“掌上电视机”等。还有现在的智能手机,也具备了非常强大的功能,而且低廉的价格,甚至可以保证人手一部,所以不论是在地铁上、汽车上、朋友聚会时,还是工作中,都是一人捧着一部手机,不是发微信、玩游戏,就是看小说,当然也有的是联系业务,打电话等,总之,大家都在低着头“辛苦”。长期低头会造成颈部肌肉僵硬、劳损,最终导致颈椎病。因此现在的颈椎病越来越年轻化,这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也是颈椎病的罪魁祸首。
4.及时彻底治疗 落枕或外伤后,颈椎一旦错位,应及时彻底进行复位。很多人包括有些医生都忽略了这一点。所以本来很容易整复的颈椎错位却拖成了颈椎病。这也是目前颈椎病患者较多的一个原因,而且多数是陈旧伤,就是因为在急性扭伤期没有得到及时而恰当的治疗。
5.恰当的功能锻炼 颈椎病患者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有助于减少颈椎病的复发。其基本动作可用“米”字活动来概括。即左、右转头(即沿人体的垂直轴转动);仰、低头 (即沿人体的额状轴转动);左斜上方和右斜上方抬头;左斜下方和右斜下方低头。可以每天坚持做四个八拍。另外,还可以做两个动作,被称为“恐龙点头”和“恐龙探头”。“恐龙点头”的动作是保持上身不活动,用下颌先向前、向下,再向后、向上做环绕动作;“恐龙探头”则向相反的方向作环绕的活动,即先向前、向上,再向后、向下做环绕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