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第二课:慈悲心——常行于慈心,祛除怨恨念(2)
清净禅语
点燃蜡烛照亮他人者,也不会给自己带来黑暗。
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
当时只是平常事,过后思量倍有情。
——南怀瑾
老禅师带着年轻的徒儿出庙下山化缘,归途中遇见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年迈老妪。
老禅师当即命徒儿留些干粮和银两给老妪,徒儿有些不情愿,说:“我们好不容易化来的一点食物和银两,怎么能随随便便就给她呢?”
老禅师便开导他说:“生死与功德只在一念之间,这些银子和食物,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暂时能填饱肚子罢了,而对她来说却是救命之物啊。”
徒儿似懂非懂,恭敬地答道:“师傅的教诲,弟子会铭记于心,有朝一日,待弟子振兴寺庙财粮广积之时,定要救助穷苦百姓。”谁知老禅师听了却轻叹着摇了摇头,并不发话。
几年后,老禅师外出游历,临行前,他把一本经书交到徒儿手中,一句话也没有说便扬长而去。
年轻的徒儿继承师位后持庙有方,破旧的小庙不断扩建。徒儿心想,等寺庙扩建完成,一定谨遵老禅师的教诲,去广济百姓。可是当寺庙颇具规模后,他却又想,等庙宇更具规模后再济助行善吧。时光荏苒,又过了数十年,寺庙已是殿壁辉煌、良田百顷。可是,几十年来他因忙于建庙,疏于善事,最终没有做过一件有功德的事情。
临终前,徒儿突然想起老禅师留下的那本经书,当他翻开扉页,但见经书上赫然写着老禅师当年的忠告——“助人一次,胜似诵经十年。”
清净禅语
救人之急要比患人之余更能体现人性之善,关心体贴他人,在他人急需的时候,能主动热情地给予帮助和照顾,急人之急,帮人之苦,忧人之忧,救人之危,这不仅是帮助别人,同时也是快乐自己。
行恶的结果就是报应会落到自己头上
每一项罪恶,对犯罪者本身的损害比受害者大多了。
——德海居士
释迦牟尼开始传教时,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麻烦,有时甚至遭到挑衅和人身攻击。但他凭借智慧、毅力和人格力量,一次又一次地克服挫折、战胜困难、化解矛盾。
一次,释迦牟尼走在街上,遇到了一个愤怒的婆罗门。那个婆罗门非常仇视佛教,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发现受世人尊敬的佛教开创者释迦牟尼后,一条毒计顿时涌上心头。
他蹑手蹑脚地绕到释迦牟尼背后,趁释迦牟尼不注意,抓起一大把沙土,就向释迦牟尼的头上扔去。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沙土扔出去的一刹那,突然一阵风向婆罗门吹来,沙土反而向他自己飞来,洒得他一头一脸,十分狼狈。
他想发作,但又无法开口,气得满脸通红。
街上的人看到刚才发生的一切,都盯着他看,嘲笑他。面对这么多锐利的目光,那个婆罗门不得不低下了头,羞愧难当,恨不得找个缝隙钻进去。
这时,他耳边响起了释迦牟尼平静而洪亮的声音:“如果想污染清净的东西,或者想陷害心无邪念的人,罪恶反而会伤了自己。”
听了这番富有哲理的话,那个婆罗门顿时恍然大悟,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
清净禅语
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就是因为“害人终害己”。所以,我们绝不能有害人之心,相反我们要时刻想着如何才能帮别人多一点。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运用慈悲力,解得众生苦
别为私欲而伤害到他人利益
所有的众生都渴求安乐。为了求得自己的安乐而以刑杖杀害众生的人,以后不得安宁。
——智愚禅师
智舜禅师一向在外行脚参禅。一天,他在山上林下打坐,忽然看见一猎人,打中一野鸡,野鸡受伤逃到禅师座前,禅师以衣袖掩护着虎口逃生的小生命。不一会儿,猎人跑来向禅师索讨野鸡:“请将我打中的野鸡还给我!”
禅师耐着性子,无限慈悲地开导着猎人:“它也是一条生命,请放过它吧!”
猎人不理会禅师的劝解,仍说道:“你要知道,那只野鸡我可以当一盘菜呢!”
猎人一直和禅师纠缠,禅师没有办法,立刻拿起行脚时防身的戒刀,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贪婪的猎人,并且说道:“这两只耳朵,够不够抵还你的野鸡,你可以拿去做一盘菜了。”
猎人大惊,终于觉悟到打猎杀生乃是最残忍之事。
清净禅语
大慈大悲,对待有情众生都要慈悲为怀,放弃恶念,实践善行。保护他人的利益,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才是真正的慈悲。
追求回报不是行善的目的
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回报、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净空禅师
佛光禅师对于徒众一向慈悲有加,尤其有关疾病医药、参学旅游、教育留学,乃至日用所需等福祉设施,无不考虑周详,督促常住执法者要供应众弟子衣食无缺,达到众僧同利和同均的理想生活。
一日负责会计工作的师父拿来一叠请款收据,蹙着双眉对禅师说道:“师父!最近住众们患牙病的人特别多,牙疼虽不是大病,但痛起来却也难受。常住尽量给大家方便,偏偏牙病的医药费非常昂贵,一个人补几颗牙,动辄万千金钱,实非常住所能负担。”
“不能负担,也要设法负担。”禅师坚持他的意见。
会计师父又说道:“这些人受了常住恩泽,不但不知回报,说些好话,反而批评常住,不满常住。依我看实在犯不着为他们出这笔冤枉钱。”
佛光禅师像是自语似地说道:“这些人口中虽然说不出什么好话,但是却不能不为他们装一口好牙!”
为众生换好牙,让众生都能享受人生美味,禅悦为乐,至于众生能不能说好话回报,对深契无所得空的禅师来说,是不足挂齿,坦然如虚空的僧家事了。
清净禅语
禅师以德报怨,不求回报,不仅要为众生换一口好牙,更要为众生换一副好心肠、好佛性。
仁义拥有伟大的力量
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唐·大惠普觉禅师
在一片森林深处,住着一群鹿。它们的鹿王十分仁慈,非常爱护自己的部下,因而森林里的鹿,都很尊敬它、爱戴它,跟随它的鹿也越来越多。
有一天,它们一路寻觅食物,边走边玩耍游戏,不知不觉来到国王皇家林苑里。
一个牧人发现了它们,就去报告国王。喜欢打猎的国王听了很高兴,派了许多士兵包围这个林苑。士兵的吵嚷声惊动了鹿群,等大家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事时,已经太晚了,它们已被团团围住。在这危急关头,鹿王心里非常难过,也非常懊悔,它想:“就是因为我没有及早防备,才使得群鹿陷于重围,面临这样可怕的危险,哪怕拼了命,我也要救大家出去!”鹿王灵机一动,跑到离围栏不远的地方,跪下两只前腿,对鹿群喊道:“快!蹬着我跳出围栏,你们就能活命了!”
于是群鹿一只接着一只,都蹬着鹿王跳出了围栏,获得了自由。鹿王却因而身受重伤,血流不止,扑倒在地,动弹不得。那些已经跳出去的鹿看到鹿王身受重伤,都在围栏外边自动聚拢过来,哀声啼叫,不肯离去,丝毫没有想到自身的危险。
国王远远看到鹿王受到了重伤,血流遍地,而其他鹿都站在栏杆外边悲哀地望着它,忙问道:“这是怎么回事?”鹿王回答说:“陛下!是我没有管教好群鹿,为了寻找草场而侵犯了您的林苑,我的罪是很深重的。现在,我身体受了重伤,肉也残缺不全,但内脏仍是完好无缺的,我情愿供给您做一顿早饭,但请不要杀害其他的鹿吧!它们没有错。”
国王听了这番话,感动得热泪直流,说:“你虽然是牲畜,却具有天地间最高尚的慈善心肠,愿意牺牲自己,来拯救别人;而我身为国王,却要杀害生灵,真是罪恶深重啊!”
鹿群看到鹿王伤势严重,都围拢过去用舌头轻轻地舔它的伤口,从远处的树林里、山崖边找来草药,细心地敷在鹿王的伤口上。
国王目睹这一幕动人的情景,擦着泪叹息道:“君王对百姓慈爱关怀,百姓才会爱戴、拥护君王。鹿王实在是仁义之君啊!”
深受感动的国王为了避免这样的事件再发生,特地颁布了一道命令:“从现在起,全国一律禁食鹿肉!”并下令毁掉一切捕鹿的工具。
从此,国王心怀慈悲,不再杀生,处处关心百姓的疾苦,成为全国老百姓尊敬、爱戴的君王。
清净禅语
勇敢坚强、博爱无私,便是仁义的本质。道德的力量,仁义的力量,良知的力量往往是伟大的。
拥有割肉饲鹰的慈悲方为佛
以慈爱来感化怨恨,以良善来感化邪恶。以施舍来感化吝啬,以真实来感化谎言。
——无心居士
释尊有一次外出,正好遇到一只饥饿的老鹰追捕一只可怜的鸽子。
鸽子对老鹰说:“你放过我吧!你现在是在捕食,错过我还有下一个;我现在是逃命,我的命可只有一条啊。”
老鹰说:“我何尝不知道你说的道理!但我现在饿坏了,不吃了你我没法活。这个世界大家活着都不容易,不逼到绝路上我也不会紧追不舍的。”
释尊听了慈悲心起,就把鸽子伸手握住,藏在怀里。
老鹰怒火中烧,和释尊理论说:“释尊你大慈大悲,救了这鸽子一命,难道就忍心我老鹰饿死吗?”
释尊说:“我不忍你伤害这无辜的鸽子,也不想你白白饿死。有道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于是释尊就取出一个天平,一边放鸽子,另一边放上从自己身上割下的肉。这鸽子看上去虽小,但无论释尊怎么割、割多少肉似乎都无法托起它的重量。当释尊割下身上最后一片肉的时候,天平终于平衡了!
天地风云为之变色,真正的佛祖诞生了。
清净禅语
佛爱众生,不离众生。慈悲是禅者心中的觉悟,更是大义大勇的行为。
一片菜叶也值得珍惜
烟暖土膏农事动,一犁新雨破春耕。郊原渺渺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南宋·虚堂智愚禅师
雪峰、岩头、沁山三位禅师都是德高望重的得道高僧。他们是同道好友,经常结伴云游,四处讲经说法。
这天他们来到了湖北地面,时值夏天,天气有些闷热,于是三人来到了一条河边沐浴乘凉。三人刚洗浴完毕,坐在岸边正谈论中午去哪里化缘。这时从河里漂来一片绿油油的菜叶,颜色很是新鲜,这引起了三人的兴趣。
岩头首先开口了:“你们看,这河中有新鲜菜叶漂流,上游一定有人家居住,我们沿着河流再向上走,一定能化到斋饭。”
沁山接着说:“这么新鲜完好的一片菜叶,怎么舍得让它白白流走,真是太可惜了!”
雪峰说:“如此不知惜福之人,不值得我们去教化,咱们还是到别处去化斋吧!”
他们三人你一言我一语,正在为此争论不休。这时一个人急急忙忙从河上游跑了过来,见到他们三人正坐在岸边谈话,于是高声问道:“师父!你们有没有看到水中有一片菜叶漂过?我刚才在河里洗菜,一不小心掉下了一片菜叶被河水冲走了。我现在正急着追寻那片流失的菜叶,如果追不到它那就实在太可惜了。”说完又急急忙忙追了下去。
三位禅师听后,禁不住哈哈大笑,不约而同地说:“我们今天就到他家弘法化缘吧!”
清净禅语
珍惜身边的每一滴水珠,每一片绿色,每一把土壤,每一个美好的环境,每一阵清香,每一声欢乐的鸟啼,每一条自由自在的鱼儿,珍惜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所有美好的一切。
用宽广的胸怀感化他人
万象丛中独露身,唯人自肯乃方亲。昔时谬向途中觅,今日看如火里冰。
——唐·慧棱禅师
盘糇禅师备受大家尊崇。有一次,他的一个学生因为行窃被人抓住,众人纷纷要求将这个学生逐出师门,但是盘糇并没有那样做,他用自己的宽厚仁慈之心原谅了那个学生。
可是没过多久,那个学生竟然又因为偷窃而被抓住,众人认为他旧习难改,要求将他重罚,但盘糇禅师还是没有处罚他。其他学生不服,他们联合上书,表示如果再不处罚这个人,他们就集体离开。
盘糇看了他们的联合上书,然后把他的学生都叫到跟前来说:“你们都能够明辨是非,这是我感到欣慰的。你们是我的学生,如果你们认为我教的不对,完全可以去别的地方。但是我不能不管那个行窃的学生,因为他还不能明辨是非,如果我不来教他,那谁来教他呢?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你们都离开我了,我也不能让他离开,因为他需要我的教诲。”
那位偷窃者听了盘糇禅师的话,感动得热泪盈眶,心灵因此而得到了感化,从此以后再也不偷别人的东西了。
清净禅语
人应该有一颗包容的胸怀,不仅对人要有大度的精神境界,而且要有一颗宽厚仁慈的心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样的情才能动人,这样的感化更有力量。
舍己救人者是为佛
愿我能迈向完美的道路,而且能完美地服务别人。
——道林居士
很久以前,有五百个商人一起去海中采宝。他们忍受着风吹日晒,与狂风恶浪搏斗了好几个月,克服种种困难,终于得到很多世上罕见的珍宝。
就在他们满载着财宝,准备返航时,狂风骤起、乌云翻滚,四周一片漆黑。在雷鸣电闪中,清晰可见立于滔天恶浪里、面目狰狞的海神包围了船队,他们血红的眼睛,在黑暗中闪闪发光,凶狠地盯着这些商人。商人们一阵恐慌,绝望地喊着:“完了!我们都跑不掉了,只有死路一条了。”
船上有位年轻人,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他的心也和大家一样,感到焦急、绝望、恐怖,但他冷静一想:“在这关键时刻,最主要的是想一个办法,不惜一切代价,救大家的命。过去曾经听说海神有洁癖,他们最厌恶的就是死尸。我若把自己的鲜血倾注于海中,让海神感到厌恶,也许他们就会放了船上的人。在这危急关头,能以自己的生命救大家一命,才是最高尚的!”想到这里,他果断地对众人说:“请诸位用手托着我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