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中国的跨文化VS日本的异文化
1.跨文化的中日解释
上篇提到过几次跨文化,有的人会突然一拍脑袋顿悟般地大叫:“搞什么?我连文化是什么都还没弄清楚呢!“
文化是什么呢?说到中国文化,你第一印象是什么?很无奈的结论是:中国人自己概念里的中国文化印象,与很多老外的印象其实大同小异。很多没来过中国的老外的脑海里,自行车数量庞大是一个主要参数,其他的,基本就是京剧(脸谱)、长城、剪纸等这些玩意了;稍微了解点中国国情的,至多有个上海外滩和东方明珠的夜景概念……
作为中国人,除了2008年北京奥运和2010年的世博会外,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理解,仍然停留在国粹概念上——喜欢拿四大发明来计算自己的文明比国外早多少年,热衷于把早已尘封的孔孟之道来翻译给老外听。
说太玄乎没用,最简单最概括地说:文化,就是所有物质产品+精神产品的总和。比如,一块和田玉,再大再贵也不是文化;一旦经过雕琢变成图章或玉雕了,那就成文化了。
中国社会,越来越物质化,物质崇拜比比皆是;路易威登的箱包也好、CD香水也好、保时捷卡宴也好,都是外来的文化。一旦提到中国自己的文化,我们似乎只懂得沉浸在昔日飘渺的辉煌里,一边嚼着冰激凌、一边哼唱京剧。总体而言,中国人对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在物质与精神之间游离徘徊。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茶了。
茶最早诞生在中国,其地位,甚至比我们一直挂在嘴边的四大发明还要稳固。但是,世界最流行的茶叶品牌是什么?立顿!世界上瓶装茶研发最活跃的国家是什么?日本!很多西方人要学茶经学泡茶,必过的一关是什么?茶道——日本的茶道。日本的茶道,几近原汁原味地保留了中国盛唐的饮茶方式。虽然日本人平时已经习惯于喝拼装茶了,但在家里或正规场合,他们喝茶时对茶壶、茶杯和喝茶动作的讲究异常苛刻。很多初到中国来的日本人,见到中国人招待客人时随手抓一把茶叶搁杯子里,然后哗啦一下倒下开水的情形,都会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无法想象,一个发明茶的民族,现在居然这么“新潮”地泡茶喝茶。其实,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我经常从跨文化角度跟他们分析:中国经历的磨难太多,战乱时期,不可能有那么多精美的茶壶茶杯让你泡茶,为了以最有效最便捷的方式喝茶,我们自然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最后,我还不忘添上一句:中国人现在的喝茶方式,其实最环保!
▲好莱坞明星瑞希威·瑟斯彭在学习茶道。日本人承认茶叶、茶道是中国传过去的,但在经营这项遗产方面,他们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扯远了,跨文化,是美国人发明的玩意。美国人喜欢开拓新疆土,在他们虎视眈眈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发现在自己祖国以外的地方,还有很多单单用美金和大炮解决不了的问题,基于这种认识和苦恼,INTERCULTURE的概念形成了,于是,地球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在舆论上变成“一个村”了。
二战后,日本对美国文化的接受和引进是无条件的、甚至是带着崇仰情结的。但是,INTERCULTURE这个词,在日语里的表现为“异文化”,对,就是异族的、不同的文化的意思。在日本人看来,所有日本以外的文化,哪怕再好再有用、哪怕已经被自己彻底消化吸收,都属于与自己相异的文化。
回过头来比较中国的INTERCULTURE,我们用了一个动感的字“跨”。跨越、超越。丝绸之路的开拓、玄奘西天取经、郑和下西洋……不管出于什么动机和目的,我们的老祖宗的“全球化行为”可谓表现到了极致,难怪有人说全球化概念其实和四大发明一样,是中国人首创的。没错,中国人有四大发明、中国的郑和比麦哲伦和哥伦布都更早抵达非洲,但我们除了留下几个陶罐,还留下什么“文化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野蛮”的西班牙人和葡萄人人,至少在南美还留下了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
虽然日语里的跨文化表述是那么被动、那么静态,但日本人强调的是不仅仅要跨的远,更要站得稳。跨来跨去,把自己的东西丢了、别人的东西又学不好,这不两面都吃亏了吗?
2.日本的跨文化和软实力
从文字表达上看,中国的“跨文化”很积极很进取,日本的“异文化”很消极很静态,但是,至少目前为止,日本在传播自己的“异文化”方面做得比我们更自然、更有效。日本的动漫,在向海外扩张的力度上无法与我们的孔子学院相提并论,但结果是,在以文化和创意为国粹的法国,日本漫画作品也占了其市场总额的64%左右……日本对外援助和交流的民间组织非常活跃;而且,很多在海外传授日语、日本文化、帮助培育种植耐寒稻米、培训环保理念和方法、教授数学和自然科学等等,海外志愿者中大多数是善解人意的中年女性和老年人,其实在人际交往的经验和效果上,她们的实际表现远远超过只有朝气的年轻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海外志愿者服务,已经成为一种不需要政府特别支持、普通国民和民间团体自觉参与的活动,很多家庭背景良好的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海外旅行过程中,被所见所闻所感动,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甘愿放弃优越生活而加入这个群体,加入到在他们看来连“奉献爱心”都谈不上的志愿者活动中去。
在二次大战中给世界尤其是亚洲人民造成巨大苦难的日本,现在正自觉不自觉地通过“软实力”来改变自己的形象。相比中国庞大的政府主导、企业家大款的大笔金钱捐助、国营大企业的庞大投资,日本的“海外渗透”的个体是那么渺小和平静,但,却很有刻骨铭心的渗透力。
图中的原田燎太郎不愿以志愿者身份自居,更不觉得这是在奉献爱心。他举了一个例子:你去麻风村给一个老人推轮椅,你是志愿者,你觉得自己在献爱心;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妈妈或者你的朋友出了车祸,你给她推轮椅,你会觉得自己是志愿者,自己在献爱心吗?
▲原田燎太郎2002年起参加广东省麻风病康复村工作。2003年至今,组织策划及参与包括广东在内等30多个康复村的活动并组织及参加了15次大型康复村工作营,2004年,为使工作营更好发展,发起成立“家”工作营(JoyInAction),它是香港注册非盈利社团。“家”的宗旨是“把工作营带到有需要的地方”,其活动领域是麻风病康复村、山区学校等。国内“家”工作主要在广东、广西、湖南、海南和湖北展开。身为日本名牌大学早稻田大学毕业的原田,从日本筹集捐款,为村民修厕所、盖房子、铺路、植树、引水、盖娱乐室等。通过同住同食同聊天,打开麻风病人心扉。原田燎太郎参与广州亚运会志愿者服务,被评为2009“广州市十大杰出志愿者”,成为首个获此殊荣的外籍人士。
8年来他几乎没有业余时间,工作中与同为志愿者的广东姑娘结婚并生下女儿……
在他获得2009广州十大杰出志愿者表彰后,有记者采访他时好奇地问他那非常潮的破洞牛仔裤是不是自己弄破的,原田说不是,是自己破的,穿了七八年了,所以破了。记者又大叹:破得真有型啊!颇有犀利哥之风范。他竟一脸疑惑:谁是犀利哥?采访将尽,记者与原田聊起了日本的物价,他不好意思地笑笑:不记得了,八年前的事,忘了。
按照我们现在的衡量标准,他是不是一个连犀利哥都不如的不解风情的男人?
世界权威的国家和国民的国际形象评比,日本排名第二,也就是说,世界各国人民对日本国民的好感度,要远远超过我们中国。至少,日本的这个老二地位,或者说目前的“软实力”综合评分,与我们中国人的想象很不一致,坦率地说,我们在短期内也无法追赶和超越。
远山正瑛(1907~2004):被称为“日本治沙之父”的远山在83岁高龄之时,义务到中国的库布其沙漠种树治沙,一种14年,直到逝世,被称为来自日本的“治沙愚公”。2004年远山正瑛去世时,他已带领日本的志愿者在内蒙古黄河河套南部的库布其沙漠内种下了340万棵白杨树。而在内蒙古的最东边、通辽市郊的科尔沁沙漠,另一位日本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大龙隆司:日本非政府环保组织“绿色网络”(Green Net)中国区负责人。自2000年起便投入内蒙古科尔沁沙漠的绿化工作。近十年间,大龙组织来自日本和中国本土的志愿者一共种树350万棵,为科尔沁重现了25000亩绿地。1997年,日本国内第一次感受到了从中国吹来的沙子,在内蒙古集结的沙尘暴竟然越过了太平洋抵达日本本土。这一年大龙隆司刚刚大学毕业,他来到内蒙古的西部伊盟(现在的鄂尔多斯市)进行考察,当地沙漠化的严重程度触动了他,萌生了种树绿化的想法。回到日本后,与好友斋藤晴彦一起成立了日本“绿化网络”(Green Net),一个以沙漠绿化、预防荒漠化为主要目的的NGO。他们将Green Net的工作地点选在距离日本最近的沙漠——科尔沁沙漠,与日本直线距离大约1500公里,从成田机场直达科尔沁最近的通辽机场需3小时。
日本人像苦行僧一样成群结队来到中国植树防沙,中国人对此却少有觉醒,更冷眼视之。
大龙刚到科左后旗的时候,大部分当地人非常不解,为什么一个日本人千里迢迢地跑到这片沙漠来种树,有人猜测这片沙漠下面发现了石油,更多老百姓认为大龙来种树是为了以后卖木材;也有人猜测是由于日本面积太小,没有地方种树,于是到中国搞林业,等树木长大后就卖回去;还有的认为日本人到中国植树是在为二战的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赎罪……总之,几乎没有什么正面的、站在环保角度上的崇高理解。
▲日本人大龙隆司十年如一日在内蒙古植树造林。中国人渐渐理解他了,他在中国也收获了爱情。
今天,附近的村民开始主动参加Green Net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2007年,大龙隆司与一名叫屠兴卫的库伦旗姑娘结婚,这位美丽的满族姑娘曾经是Green Net的一名员工。自1999年至今,Green Net在科尔沁沙漠已完成造林约25000余亩,种下约350万棵树。虽然他们的环保行动朴实偏僻到连媒体都很少关注的程度,但是,这种与远山正瑛获得日本普通民众支持不同,大龙隆司与他的Green Net更多借助了大企业的力量。自2001年开始,美国户外用品公司Timberland已协助种树近100万棵,他们以负担全程食宿与交通费用的方式招募消费者前往科尔沁。
日本人一直自责民族适应力不强,在海外不像华人那样能见缝插针、坐地开店,日本人在海外大多喜欢依附于一个大企业、一家大品牌,一本正经规规矩矩地作为外派人员工作生活。日本也不乏为了艺术、为了纯粹体验异国风情而客居他乡的人士,这一群人一般不屑与过度商业化的人和事搅在一起。也许正因为日本人的这种“蹩脚的适应力”,使他们在海外首先想到的不是创业发财,而是如何把自己追求的信念传达给当地人。
世界上,现实到一贯使用金钱砸开市场的美国人和美国企业,也懂得商业利益的狼性需要披上文化的羊皮的道理,于是,NBA、KFC、迪士尼……无一不以文化的形式或借口敲开中国市场的大门。中国人,如果懂得点输出软实力的技巧,或许海外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会比现在要高出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