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中国文学史上,明代中期是通俗小说创作日渐兴起的一个特殊时期。受风靡一时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影响,从这一时期开始直到清代,先后诞生了大量的以歌颂英雄、演绎历史为主题的通俗小说。这些小说,大都是为了迎合当时市井文化和平民百姓的需要,沿袭了传统小说虚构混搭史实的创作手法,既依托历史资料,又结合民间传说,诞生了一大批人物和故事不局限于史籍记载,内容通俗生动精彩、英雄传奇特征浓厚的文学作品。其中,《英烈传》和《续英烈传》便是当时家喻户晓、流传甚广的一部优秀的历史演义小说。
《英烈传》的作者,过去曾有郭勋和徐渭、徐渭和空谷道人等多种说法,但据很多学者考证,这些说法难以令人信服,目前尚无资料证明。很有可能因为此书在屡遭禁毁中多有改动,先后有多人参与编次梳序。所以,此书的真正作者始终是个谜,今人大多认为是明代无名氏。《英烈传》是由当时民间流传的故事改编而成,又名《皇明英烈传》、《洪武全传》、《皇明开运英武传》等,属章回体小说。其中,《英烈传》中描写的是元顺帝荒淫失政,各地起义兴兵反元。青年朱元璋结交天下英雄,加入义军后在众豪杰的辅佐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自称太祖皇帝。小说围绕朱元璋的人生经历,用大量夸张虚构的描写,生动地塑造了一批英雄贤士的形象。如常遇春、胡大海、花云、徐达、沐英、刘伯温、郭英、汤和、邓愈、朱亮祖等人物,作者文采斐然,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深入人心。至今广为流行的评书、鼓书、评话等曲艺作品,以及在舞台上屡演不衰的系列戏剧,都是根据《英烈传》加工改编所成。
《续英烈传》描写的是朱元璋死后,其孙建文帝登基,引起诸王不满,其叔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起兵靖难,逼走建文帝,篡位为帝。后建文帝入寺为僧。30多年后,至明英宗登基后,方被迎回宫内。
《英烈传》的情节架构来自演义小说,细节描写来自民间传说和野史。书中为吸引读者,夹杂了不少迷信和神怪的内容,但全书的主要情节还是依据历史事实架构而成的。这部书,在清代时因被视为邪端异说、含有反清复明内容而遭禁,当时凡写明代的史书,无论正野稗奇,通通严加禁止,一经发现即被销毁。《英烈传》能在这一背景下流传至今,实属不易。
同时,这部小说宣扬了一种天人感应的宿命论思想,通过很多神话传说的铺垫,使全书充满了神秘主义的色彩。虽然《英烈传》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不高,但在民间因迎合了市井平民的口味却颇为流行,尤其是对后世的戏曲、曲艺影响颇大。
由于前人对此书不太重视,原书中各种版本出入很大,疏漏较多,这次修订出版经过对各种版本的整理甄别,尽量保持原书风貌,对原书原来缺字的地方用□表示了出来,以使读者更顺畅的阅读。
编者
2014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