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期股:部分首付,分期还款
作为激励政策之首,股权激励对象是可变量,被激励者获取股票的形式也不局限于自己现金购买或公司全额赠送,如企业出资者与经营者协商确定股票价格的期股,就允许经营者在其任职期间内通过多种形式让员工获取期股,包括员工个人出资购买,一部分首付其他部分按揭还款式购买,员工获得的奖金等部分奖励转化为期股等多种方式。
实际操作中,企业以贷款给经营者的形式获得股份投入,经营者具有股份的所有权、表决权和分红权,但这个“所有权”是虚的,只有经营者将贷款的全部数额向企业还清之后,这个所有权才真正实现。表决权是实实在在的,分红权虽然也是实的,但经营者所获得的分红不能“提现”,分红是要被用来偿还期股的。期股经营者要想将期股所有权坐实,首先就要努力经营,使企业获得更高利润,有可供分配的红利。期股的激励核心也就如此这般彰显出来。
倘若企业经营不利,期股的经营毫无可分配的红利,那么期股经营者的所投将有可能亏损或“全军覆没”。这样说来,期权的投入虽然是承担少部分的“首付”,之后再慢慢地用所分配到的“红利”来按揭还款,但其风险性还是很大的,有投入就可能会有亏损,经营者出售需谨慎而行。
对企业而言,推行期股激励政策的最大益处就是,按揭给经营者的期股所创造出来的价值和收益在短时间内无需兑现,企业股票的增值完全与企业资产的增值、企业创造的效益紧密联系在一起,股票经营者们所关注的也是企业长期发展和长远利益。除此之外,股票经营者的股票收益长期渐进分散化,避免了因单次“重奖”加大股票经营者和公司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期股的第三个优点更体现在它的“财富值”,它有效解决了经营者购买股票的融资问题,不至于让经营者的投资变成了“先融再投”。特别是在国有企业长期实行的低工资政策下,企业成员自上而下的总体收入都不高,很难一下子拿出足够的资金来购买企业股票。期权科学地解决了来自于“全款”投资的压力,经营者只需要支付一部分“首付”即可。
最早出现期股政策的是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种激励政策的奥妙和巨大激励效应才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发现。我们以硅谷为例,看看电子及计算机工业的至尊是如何玩转期权激励的。
20世纪90年代的硅谷,股票期权更像是一种公司文化,只不过这种公司文化成了企业员工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初创期的高新技术型企业,纷纷采取股票期权制来招揽技术型天才和那些热衷于“冒险”的天之骄子为公司工作。
表4-2:硅谷公司期权分配对象及分配比例
期权的总数目约占公司15%~20%的股份,在这些硅谷创业公司当中,普遍盛行“全员持股”和“大量员工持股”,当然,根据员工级别、工作类型、为公司创造价值潜力等的不同,所授予公司的期权数量有所区别。成功的期权制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特别是让每一位员工都有一种主人翁意识,让企业家与员工成为了利益上的“合伙人”。
中国地区期股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见表4-3。当很多的企业都采取期权制吸纳和留住核心人才时,人才又该何去何从?在这里以中国互联网三大巨头BAT为例,帮你分析作为掌握核心技术的你该如何根据期权选公司。
表4-3:中国地区期股制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续表)
(续表)
NO.1:阿里/蚂蚁,该公司采取的是全员持股制,核心的阿里人才持股比例最高,蚂蚁金服全员持股的举措彰显了互联网公司的开放、利益分享的核心。对于这类发展迅速的企业,选择加入的时机至关重要。比如2014年和2015年不同时期进入公司的同一级别员工,他们享有公司的期权对比有多有少。
NO.2:腾讯,公司“职业经理人”因素强烈,进入这种“外企文化”典型的公司,所选业务范畴很重要。相比期权和现金,公司更愿意支付给员工现金作为报酬。不差钱儿的企业里,创业的那种拼搏劲儿就少了很多,员工录取模式也多为职业经理人,不同部门不同职位的薪资也有很大区别。
NO.3:百度,这是一个允许“牛人”空降的企业,不怕你有才,就怕你不来!选择投身这样的企业,最重要的就是入职前的“谈判”。所谓一锤定音,只要谈妥了,足以证明自己的实力,那么工资就不再是约束条件了。百度在这一点上与阿里巴巴是有很大区别的,阿里巴巴善于自己培养高层,而百度更多则为空降指挥官,还可以带着整个团队与百度为伍。不过,“空降”也有不利的一面,派系分明,小团体意识强烈。
有关期权的使用和选择,我们做了以上的分析,企业如何使用期权制,人才如何通过期权选公司,相信你已有了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