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社会发展正面临着深化体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化过剩产能的诸多挑战,“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也在不断深入。毫无疑问,中国将进入全新的转折调整期,其间孕育的是可以惊艳世人的机遇,事关国家未来若干年的发展。
形势比人强,在这一背景下,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都进入了一个与我国经济同期相适应的历史转折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与效率将成为一个新的着力点。按照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分类标准,文化产业发展当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文化体制改革问题、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问题、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文化发展相关法律制度完善问题等,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关注和思考。
首先,“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在调结构和增强内生动力上下大功夫,而这其中,文化产业自身的转型升级将会越来越迫切、越来越严峻。“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但仍存在难以突破体制瓶颈、创新能力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为此,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不断深化改革,有效释放文化企业发展活力,探寻并尊重文化市场发展规律,寻找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源。第二,“十三五”时期,将会是文化产业与互联网携手同行的关键期,数字化将会是重要的市场呈现方式。我们可以预见,今后五到十年内数字文化产业将会成为新常态,80%的文化产业将成为数字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增加值的80%将会来自互联网。互联网+文化产业派生出许多新的业态如网络电视、网络电影、网络文学、网络展览、网络艺术品交易等,都离不开相应产业发展理论的支持以及与产业发展实际相配套的市场监督与管理制度。当然,与新兴业态相伴相生的是人们文化消费形态翻天覆地的变化,文化消费所蕴含的能量不可小觑,我们必须要对此有着明确的认知。第三,融合发展始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金马达”,这一点已经为国内外众多的产业实践案例反复证明。文化与科技、文化与体育产业、文化与旅游产业、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文化与金融产业等等,都需要找到有机的融合平台与契合点,形成文化发展的大循环。融合的关键与意义在于既需要通过文化内涵来丰富和提升其他产业的文化附加值,也需要其他相关产业为文化自身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开辟文化产业新蓝海,最终形成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第四,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数量已经不再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应注重的关键,质量的提升方能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度、更为精准的智力支撑。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传统的基础教育同业界前沿、应用型的继续教育双管齐下,从而探索文化产业培养的新模式、新特点,实现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以上提到的这些问题,是“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我们不能视而不见、绕道而行。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本人在参与的各地各层次“十三五”规划制定中、在各个课题组的谋划中、在日常的工作接触中,时刻思考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和突破口。这些思考成果断断续续、以碎片化的形式发表在“言之有范”微信公众号上,今把它们汇编成册,形成了这本《言之有范:读屏时代的文化思考》呈现给大家,期待能够有更多的朋友,不仅仅是“言之有范”的粉丝,共同对这些问题进行思索与探讨。
文化建设只争朝夕,却非一朝一夕之事,长期的战略谋划与宽广的胸怀对它予以滋养和孕育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们还没有到达得出结论的时代,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产业现象,我们尚无力用武断的结论予以回应,相应的定性、定量分析也都在不断的摸索之中。今天,我们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放眼世界吸取国外的成果经验和教训,立足国内充分结合中国实际,方能对我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予以充分而又理性的思考。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东中西部差异巨大、区域经济分布情况极其复杂、经济发展阶段不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国度思考这些问题,一定要“号准脉、开好方”,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才能如虎添翼。只有这样,我们时刻思考的文化建设问题,尤其是文化产业问题,才能够真正地接地气,也才能真正地为我们的理论建设做出些许贡献。
是为序。
范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