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范: 读屏时代的文化思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传承发展战略思维

文化发展从来都处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之中。无论是一带一路的建设,还是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实质性推进,抑或“互联网+”因素的全面渗入,都为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公共文化建设提供了绝佳的契机。借势而为,容易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京津冀协同发展,文化不能缺席

【写作背景】2014年8月,北京市文化局、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河北省文化厅签署《京津冀三地文化领域协同发展战略框架协议》,提出推动建立三省市文化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共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2015年4月,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项目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的66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代表出席,共同发起并签署了《京津冀文创园区协同发展备忘录》。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纲要》也将在近期公布于众,这也使得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了国家战略。这一战略不仅为三地经济协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也为京津冀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如何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推动三地文化产业市场要素合理流通、优化配置,实现文化资源优势互补,推动三地文化产业互利共赢,共同提升京津冀区域文化软实力,是值得深思的重大议题。


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数月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终于在2015年8月向公众露出真容。随着京津冀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地经济的协同发展迎来了新一轮历史机遇。依靠国家级的协同机制和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京津冀三地分别从交通运输、生态环境、产业转移、商贸往来等不同层面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这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对我国其他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微评

★ 京津冀之间虽然有一定的产业联系,但远没有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空间结构,原因在于条块分割的行政体制的束缚。为此,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在分工合理的基础上形成产业集群,至关重要。

文化产业作为京津冀地区共同扶持和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在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抓住协同发展的机遇,推动三地文化资源优势互补、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共赢发展是亟待破解的重大议题。

京津冀地缘相接,文脉相承,三地资源禀赋深厚,地方特色鲜明,相通性和差异性并存,在文化产业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这为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北京是京津冀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人才资本要素集中,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文化旅游等方面优势显著。作为对外文化贸易的窗口,尤其是国家级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建设,北京能够对周边区域形成巨大的辐射作用,带动次级文化中心的发展。2014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2794.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为13.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新兴业态增速高于全市GDP增速4.4个百分点,对增加值占比突破13%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天津市拥有环渤海地理环境优势,是北方经贸往来和对外开放的腹地,便利的海运、空港条件为高端文化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天津具有独特的“津派”文化底蕴,其特色文化产业、软件互联网、广告会展业等产业优势明显,产业环节大多集中在内容创意、制作复制、发行展示等领域。早在2013年,天津市已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07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7.5%。河北省作为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大省,拥有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2014年,河北省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120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8%左右,形成了以出版印刷发行、文化旅游、文化产品生产及销售业等为主导的特色文化产业,产业环节主要集中在生产复制、文化消费等中间环节,在文化制造业的发展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

微评

★ 三地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差距客观存在,协同发展是机遇,要充分利用,发挥优势,补足短板,做出特色。

尽管京津冀三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各有特色,各具优势,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三地的文化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整合和系统利用,文化投资大量重复,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同质化竞争。譬如,京津冀区域内人口总量达1亿人次,在文化消费领域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如何最大化地激活这一区域人口的消费需求是需要三地共同考虑的问题。又如,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三地应当主动建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交流机制,共同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投入、建设、运行、管理的新办法、新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构建辐射毗邻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京津冀三地公共文化设施水平,促进三地公共文化资源的流动和共享。因此,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最核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在顶层设计上定好位、布好局,促使京津冀三地既成为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集聚地,又能够凸显各自特色和优势,形成互补式的文化发展格局。在中国文化产业“加速换挡,弯道超车”的关键时期,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协同理应发挥引领作用,在产业转型升级、项目延伸对接等方面探索出值得借鉴的经验。特别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三地要更加注重对新兴业态的发展。

总之,京津冀文化协同发展要打破传统思维,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大框架下,站在统领三地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视角,把三地文化产业放在全盘大局里进行统筹规划,清晰地明确三地的资源特色、文化需求、产业定位、重点发展和培育的行业门类等问题,并将文化协同发展调节机制、文化消费政策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等纳入考虑范围,促进三地文化产业市场要素合理流通、优化配置,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特色鲜明、分工明确、共建共享、统一开放的互补式发展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交通、商贸、生态都是协同的重点,但是文化的协同发展是绝对不能缺位的。只有激活文化协同的基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进而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等多领域全方位的一体化发展。

微评

★ 京津冀一体化,应该以宜居为第一要素。城市是人的城市,广场、商厦、灯光、高楼只是城市的外在形象,真正重要的,是让人在城市中感到真实可触的幸福。

【延伸阅读】

2015年4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份讲话中对北京市的定位,北京市的核心功能应该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而非首都功能主要有两大类,首先从经济角度考虑,一些相对低端、低效益、低附加值、低辐射的经济部门;其次,区位由非市场因素决定的公共部门(观点来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杨开忠)。按照这一定位,未来有四类产业将被有序疏解,包括一般性产业特别是高耗能产业,区域性物流基地、区域性专业市场等部分第三产业,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部分行政性、事业性服务机构和企业总部。

功能疏解的去向主要是天津市和河北省,天津市的定位是“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河北省的定位是“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根据规划,未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落实执行协同发展战略,明确分工、分解任务,明确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人;二是开展疏解非首都职能工作,启动一批疏解示范项目,先行先试,稳步推进;三是持续推进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组织保障机制和政策协同机制。

在文化协同发展领域,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京津冀一体化的文化发展格局,形成了北京-张家口的京张文化产业示范带、北京-保定的中国(保定)数字文物文化产业园、北京—石家庄的正定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合作、北京—承德的“走进承德”北京文惠卡、北京—廊坊的“一带一路一城”国际文化艺术节。


(资料来源:①中共中央政治局,2015年4月30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纳要;②新华网,2015年8月24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明晰,三省市明确功能定位》,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8/24/C_1116344709.htm

传承|双线聚焦:“一带一路”的文化根基

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幕终于缓缓开启,以千年前丝绸之路的文化底蕴为根基,“一带一路”又将开启怎样的丝绸之路文化新篇?且从国内外说起。

《愿景与行动》的正式发布预示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正式展开。经济上,“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顺应了国际经贸合作与经贸机制转型的需要,有利于推动中国与其他经济合作国家结构的转型。同时,“一带一路”战略顺应了我国对外开放区域结构转型的需要,有利于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文化上,“一带一路”战略以丝绸文化为基础,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提升了我国对外文化形象;跨省联动,有利于各地文化资源的深度整合挖掘,更是将我国传统的丝绸文化发扬光大。

国内:非遗为核,特色产业大放异彩

具有“世界特点”的特色文化产业

在最新文件《愿景与行动》中一共明确了18个省在“一带一路”中的定位及对外合作方向,西北、西南、内陆均有涉及。圈定的西北地区各省包含了陆上丝绸之路经过的省份。2000多年前张骞打造的陆上丝绸之路堪称我国对外交流的伊始。从那时起,中华文化开始走向世界,而以陆上丝绸之路为核心的丝绸之路传统文化也在岁月更迭中慢慢形成。而2014年丝绸之路申遗的成功,意味着传统的丝绸之路文化将会成为一带一路发展的重要文化内核。

纵观“一带一路”的路线图,我们不难发现,“一带一路”经过的国内省份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例如西北线上的新疆、内蒙古、青海,西南线上的云南等等。其中,西北线上的省份主要都是以丝绸之路文化为核心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甘肃、新疆的诸多丝绸之路遗址已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非遗的文化将成为当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2014年我们国家更是颁布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许多措施来推动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样的,对于西南线上的云南还有沿海等地的省份,民族文化和海洋文化是其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内核。

对于我国文化“走出去”来说,仅仅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是远远不够的。民族特色是外衣,其内核应当是人类共同认可的文化价值观。“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早已融入现代社会的共识之中。因此,"一带一路"下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是融合了丝绸之路精神在内、世界人民可以共享的文化盛宴。

微评

★“一带一路”涉及到中亚、南亚很多国家,多种文化及宗教信仰,如果一味强调政治、经济手段,容易发生碰撞,而通过文化影响力则可以淡化地缘政治因素,因此“文化先行”的理念得到普遍认同。

旅游体育引领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在《愿景与行动》的文件中提到,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一直以来,丝绸之路一直是旅游发展的重点领域,而其中最大的吸引力莫过于独特的丝绸之路文化;同时,传统体育的加入更是进一步提升了丝绸之路的文化魅力。因此,依托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为核心的特色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就是发展旅游业。国家旅游局也将2015年确定为“丝绸之路旅游年”。旅游产业的发展将引领“一带一路”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走向融合的发展趋势,与体育、科技、互联网等产业进一步融合,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打造贯通东西的文化旅游长廊。

微评

★ 2015年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丝绸之路旅游年”,并草拟制定了“一带一路”旅游推广三年活动方案。丝绸之路沿线各地也开始发展丝路旅游,如陕西正在大力建设丝绸之路风情体验旅游走廊,全力打造丝绸之路文化旅游名牌。

国外:文化凝聚,走出去需精神认同

近年来,我国文化贸易总量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但文化产品输出仍以有形商品为主,设计服务、版权等文化服务出口相对较弱,高附加值领域仍是发达国家占据贸易主导地位。我国相继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建立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本土文化创意企业品牌效应在加强,核心产品增长明显。2014年3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对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作出全面部署。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确立,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将会走上一个新的台阶。《愿景与行动》中也提到要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微评

★ 文化是一带一路永远的灵魂,是一带一路承古惠今的根基。

这些交流都是为了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文化联系。“一带一路”的基础是古时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因此,丝绸之路上的国家是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的,即几千年时光沉淀下来的丝绸之路的传统文化。正是因为这样的历史文化渊源,才能有今日的“一带一路”。但是,在当今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丝绸之路文化早已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即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在这样的精神认同之下,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才会更加顺畅。

焦点:文化为本,“一带一路”寻根基

“一带一路”战略的形成所代表的政治、经济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一带一路”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文化意义。可以这么说,“一带一路”形成的根基是传统丝绸之路文化,而它所要弘扬的是融合现代背景下的丝绸之路文化。因此,“一带一路”可以说是应传统而生,顺时代前行。

2014年6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他提出,要弘扬丝绸之路精神。这一重要论述为丝绸之路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指明了弘扬丝绸之路精神的新目标和新路径。

而2015年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了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文件中提到的这种民意相通依靠的是经济发展基础之上的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承。继承丝绸之路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和平合作,互学互鉴,方能互利互赢。

我们需要看到,“一带一路”战略形成的基点在于古时丝绸之路的文化积淀。正是有了这样的文化积淀,我们才能承前启后,重新凝聚自己的文化影响力。然而,时移势迁之下,丝绸之路的文化精神在今日的环境中应当被赋予新的含义,方能为我所用。

加快“一带一路”文化建设谋篇布局的若干思考

【写作背景】“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不是一个新的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依赖“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2015年3月28日,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提出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并分别针对西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南地区、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内陆地区等区域提出要求。

老范所在的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承接了《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规划(2016—2020年)》,课题组成员对国内12个省、市、自治区的主要城市和13个沿线节点国家和地区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中的定位、作用、问题、诉求、重点发展领域以及有关项目。本课题得到了学校在科研资金配套、外事协调等方面的大力支持;其他兄弟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单位形成的研究合力也是本课题顺利进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正式发布,横跨亚、非、欧三大洲,涵盖30多亿人口的“一带一路”伟大构想正在成为现实,并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全面指导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文化,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灵魂,是促进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教之间的互信互利、合作共赢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贯穿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战略发展的主线。“一带一路”承古惠今,既是对古代丝绸之路东西方文化交流往来的继承和发展,又在新时代开创了各国各地区间文化交流合作的巨大空间,更将唤醒“一带一路”沿线遗存的中华文化基因,形成具有强大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中华文化生态圈,助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

因此,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应当紧抓此发展机遇,从全局和长远发展着眼,加快“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谋篇布局,对内构建开放的国内文化市场,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文化贸易,繁荣文化艺术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逐渐形成面向“一带一路”的文化格局;对外加强与各国各地区的文化交流,扩大文化投资,推动文化企业走出去,塑造国家文化形象,扩大承载中华文化传播的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共同构建开放的国际文化市场,推动“一带一路”各国各地区间文化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微评

★ 是机遇,更是挑战。只有理性分析,才能正确研判,才能科学规划。

“一带一路”文化建设具有巨大前景不容置疑,但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和挑战。首先,“一带一路”沿线是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区域,文化、宗教、意识形态领域差异巨大,“文化折扣”现象突出。其次,许多国家正处于社会和经济结构转型时期,在安全和发展方面普遍存在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和国际金融战略风险严峻,文化投资风险不可小觑。再者,各国的文化贸易壁垒也会对“一带一路”文化资源的跨境整合、国际文化市场的构建形成巨大阻力。此外“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国内许多地方政府抱着“要政策、争项投资”的心态出台了一些文化建设方案,定位不明、项目投入重复、缺乏战略思考难以形成发展合力,企业一哄而上、缺乏对国际文化市场的基本判断盲目投资。要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抓紧科学规划,引导文化发展

微评

★ 做好具有适度预见性的规划,是“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与科学依据,是其健康发展的保障。

“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要从国家战略角度出发,尽快制定《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规划》,与国家“一带一路”整体规划进行衔接,与国家及地方政府“十三五”有效对接,统筹国内各区域的文化发展,整合资源有效配置,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有序、有效参与,形成发展合力;同时逐步完善区域性文化发展规划、专项文化建设行动方案,有重点、分层次地有序推进“一带一路”文化建设。

规划需秉持这样四个原则:一是坚持和谐包容、加强文化互信。“一带一路”文化建设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二是坚持开放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兼顾各方利益和关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充分发挥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推动国际间、国内地区间的联动发展。三是坚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多边合作机制作用,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形成建设“一带一路”文化建设的合力。四是坚持市场运作。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文化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

创造开放红利,推动文化创新

微评

★“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是文化发展的新空间,更广阔空间内的文化资源整合与盘活将带来文化发展的新可能。

“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在于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一带一路”文化建设也不例外,需要推动与各国文化发展的对接与耦合,盘活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发掘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促进文化投资和文化消费,创造文化需求和就业,推动文化创新发展。

在空间布局上,“一带一路”文化建设要立足于我国文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与“一带一路”国家整体布局呼应对接,与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地区等重点板块互动合作,重点依托国内核心城市周围的城市圈,形成组团式、具有联动效应、可持续的开放性空间发展格局。

在建设路径上,要秉持开放合作理念,推动文化基础建设、文化贸易、文化交流传播的全方位合作。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考虑: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区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沿线国家的技术标准体系对接,加强国际间文化基础设施尤其是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抓紧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逐步推进沿线文化保税区、文化自贸区的建设,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拓展文化领域交流合作平台。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领域合作的平台和机制,借助已有的国际峰会、论坛、研讨会、博览会等文化交流和贸易平台,进一步增进文化认同、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强化多边合作机制,建立“一带一路”国际文化高峰论坛。增强文化交流与传播,建立与各国各地区的民间文化交流常态化机制,广泛开展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媒体合作等,扩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加强对外文化传播力建设,树立中国文化形象,建立沿线国家之间共建共享的传播平台。

——推动文化产业的区域繁荣。构建开放的文化市场体系,消除行政壁垒,打通企业与市场的主动脉,以文化旅游业、影视动漫业、工艺美术业、节庆会展业为核心抓手,以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为落点,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不同产业门类合理布局、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良性互动、文化贸易活力迸发的格局。积极推进创意设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互联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发展跨境网络文化新兴业态。

——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力度。充分梳理“一带一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其数据化、在线化,形成“一带一路”文化资源数据库,深入挖掘“一带一路”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推进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研究,加强国际间文化遗产保护的交流与合作,以中哈吉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为契机,构建“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推动沿线国家文化资源的跨境整合。

微评

★ 一带一路沿线文化瑰宝无数,如何有效利用和保护,是一个历史性的命题,是一个需要各方力量协同发力的问题。

完善保障措施,助力文化建设

“一带一路”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做支撑,积极有序地稳步推进。

——完善合作机制。以现有的官方文化交流平台为机制,发挥上合组织、东盟“10+1”、中阿论坛等现有国际合作机制的作用,丰富现有机制框架下的文化合作内容。建设国家“一带一路”文化发展协调机制,整合协调部门资源,共同推动“一带一路”文化建设。

——强化政策支持。针对每个国家的文化需求和文化期待制定相关的文化贸易政策和对外文化交流策略。充分发挥现有政策的活力。制定针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化产业、对外贸易、民间对外文化交流等具体支持政策。

——加强组织保障。成立“一带一路”文化发展办公室,统筹协调具体事宜。同时发挥我驻外使领馆文化处(组)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作用,抓紧推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中国文化中心的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借助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力量为沿线国家文化基础设施的援建提供资金支持。设立丝路文化基金,扶持“一带一路”重大文化项目、文化工程的建设,引导社会力量积极投入“一带一路”文化发展。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及地方文化产业专项资金等引导性资金向“丝绸之路”相关艺术创作、文化产品和服务、文化交流传播、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倾斜。

——强化人才保障。建立“一带一路”文化建设智库合作研究机制,充分引入国内外智库为“一带一路”文化发展献计献策。引进培育熟悉国际组织、适应国际竞争需求、了解多边惯例的国际型文化人才。加大文物修复、文博设施建设、艺术培训等对外文化软援助的人才储备和交流。

【延伸阅读】《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摘录如下:

……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西北、东北地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西南地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内陆地区。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

(资料来源:新华网,2015年6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gangao/2015-06/08/c_127890670.htm

传统文化“和”精神的“新丝路”:一脉相承、天下大同

【写作背景】2015年4月19日,第九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在河南新郑西亚斯国际学院如期开坛并隆重举行开幕式。该活动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重要活动之一,目前已成功举办九届。第九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新郑是黄帝故里,是中华民族的圣地,是海内外华人心灵的故乡。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在黄帝故里新郑举行的拜祖大典,已经成为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主体活动之一的黄帝文化国际论坛,被誉为拜祖大典的灵魂工程,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整理自老范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根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更是在几千年的文明演变中传承下来的民族遗产。纵观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对照同时期西方文明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世界文明演变的核心就是“和而不同”,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在本土与世界的价值观表现。炎黄文明是华夏文明的始祖,“一带一路”是文化“和”的新战场。从远祖到先祖,从先祖到现世:“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传统文化:国际视野下的战略资源

微评

★“和”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姿态,是一种海纳百川的气魄与胸怀。

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史表现出了一个重要的逻辑概念,就是“和”的思想,或者说包容的思想。从历史上的文明冲突与融合中可以看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一脉相承的内核,这个内核就是“和而不同”。

从炎黄文明到儒学主流:“和”的包容

正式提出“和而不同”的人是孔子,而这种哲理其实在炎黄时期就已经看出端倪:“羊”与“禾”两字,它们分别是游牧文化与农业文化的表征,是炎黄祖先进入文明时期的物质基础,对华夏文明影响很大。其后黄帝与炎帝的阪泉之战,黄帝与蚩尤的涿鹿大战,实际是体现了三种文化融合产生华夏文明大一统的过程。

炎黄文化影响着诸子百家,其中儒学的创立乃是对各种思想和学说兼容并包的结果,是文化包容性发展的一大成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把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和”视为根本的价值取向,坚决反对排斥差别、强求一律的“同”,体现出非凡的包容意识和气度。

由于儒家思想的纳入和补充,使道家思想开辟了广阔的政治伦理空间,从而更易于直接运用于政治实践。儒家的《孟子》《荀子》《易传》《大学》《中庸》则在哲学上接受了道家的宇宙论和哲学理论思维。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不仅融合了儒家和法家的学说,大力倡导礼法、德刑并用,而且吸收了墨家的“兼爱”“尚同”等思想。儒家学说代替黄老道学成为汉代的思想正统,也要归因于它具有开放包容的品格。

★ 费孝通先生有一个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就是说我们要先发现自身的美,然后再学会欣赏、尊重别人的美,最后达到和谐的境界,这是对“和而不同”最好的阐释。“和”是文化的最高境界,体现在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

从中国到世界:“和”的世界观

对比历史上同时期的西方文化发展,我们或许更能看到“和”,这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充分展现。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体系,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这种包容性不仅体现在本土不同思想流派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相互取鉴与吸纳上,还体现为对域外异质文化的取鉴和吸纳。中国传统文化包容性发展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任何一种文化要想挺立潮头、历久弥新,就必须保持开放包容的品格和气度。

“一带一路”:文化冲突与融合的新战场

“丝绸之路”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古老丝绸之路的精神核心就是8个字:和平、友好、开放、包容。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微评

★ 东西方的交流由来已久,文化在东西方的流动成为这条大路上的璀璨之星,生命之源。

文化基因一脉相承,古丝路精神薪火相传

将中国与亚、欧、非三大洲的众多国家联系起来的古丝绸之路,绝不是一个偶然的商贸事件,“和”的精神在丝绸之路上是一一贯穿的。古丝绸之路是一条通商互信之路、经济合作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文明对话之路。这两条通道所展现的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心态树立了光辉典范。举个例子:今天新疆南疆许多乡镇的名字最初都叫“某某巴扎”。巴扎(Bazaar),就是市、街子、驿站的意思。它与“市”的区别就在于,它会容纳更多欧亚文明跨文化贸易的行为。整个丝绸之路几乎是由无数的巴扎串联而成的一条商旅之路,而每一个巴扎都像是一个微缩世界。新疆南疆绿洲上的巴扎作为丝绸之路贸易的若干节点,吸引着背井离乡、千山万水而来的商业专家、文化掮客、冒险先生。这些都是城市聚落形成的基础。

传承中国文化,复兴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是习总书记在新时期、在经济的新常态建设下提出的新的命题。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首次提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同年,李克强总理出席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2014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抓紧规划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2014年11月,“一带一路”作为我国重大战略正式启动;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在博鳌论坛上,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沿途涉及国内18个省份:新疆、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广西、云南、西藏、上海、福建、浙江、广东、海南、重庆。丝绸之路上一些重要的省市已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发展目标。比如,陕西: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和桥头堡;甘肃: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主力军和排头兵;宁夏: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支点。

“和而不同”是历史印记,也是时代标签,它一端连着历史,一端指向未来;一端系着中国,一端通往世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有几十个国家、数十亿人口,包含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这条道路是沿线各国、各地区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是沿线国家不同文化深入交融的融合剂。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将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

开放的心态,融合的业态

微评

★ 康德提出“世界公民”的说法,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世界公民,都有访问他国的权利和在自己国家款待他人的权利,尊重他国的文明形态,不妄自菲薄、不夜郎自大,是国家间交往必要的礼貌。

★ 有见地,深刻!文化研究者需要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不人云亦云。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步入增长速度趋于平缓的新常态,“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范围内的各地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重工业的比重相对较大,产业聚集效应不够。这就要求中国制造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真正实现“提质增效”。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

很多人对我国是制造业大国这一点并不乐观,希望从“制造”转向“智造”。但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一流的经济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一定是制造大国。我们的问题在于把中国制造进行转型升级,由产业的中下游,向中上游转变。我们应该把制造业的核心部分、专利部分、智力部分牢牢留在中国。

世界各传统工业强国无不高度重视全面信息化。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概念,相对于“工业1.0”的机械化、“工业2.0”的电气化、“工业3.0”的生产工艺自动化,“工业4.0”则是以智能化为特征,即以智能工厂为核心,实现工业由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而对于中国来说,我们现在提出“互联网+”的概念,正是认识到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深度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

★ 信息化的建设将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颠覆性变革,“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依托。

“互联网+一带一路”:全球化的发展联想

博鳌亚洲论坛2014年年会上,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透露过一组数据:2013年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占中国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过去10年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年均增长19%,较同期外贸年均增加4个百分点。

2015年新年伊始,阿里巴巴曾宣布同天津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大数据云计算、跨境电商、物流等领域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打造“数字互联网天津”。天津港是国内唯一同时拥有四条铁路通往欧洲陆桥的沿海港口,这一举动,再度引发了外界对阿里巴巴借力“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全球化发展的联想。

“一带一路”的网络贸易格局雏形,通过阿里巴巴旗下的网站全球速卖通、海外淘宝正在初步展现,以中国为中心,电子商务平台上的商品经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线下物流,流通辐射到中国周边的东南亚、俄罗斯、东欧、中亚、甚至是北欧国家。阿里巴巴能够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把由于不同地缘政治诉求而被割裂成散沙的贸易需求,串成一条具备完整商业闭环的项链。

微评

★ 跨境电商的发展将成为“一带一路”中的一大亮点,其所产生的产业带动能量不容忽视。

【延伸阅读】《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框架思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来源:新华网,2015年6月8日,http://news.xinhuanet.com/gangao/2015-06/08/c_127890670.htm

“互联网+”传统文化:包容的心态、开放的视野

当代社会已经开始了从财富到智力社会的转换,进展到了由信息技术、社团制度和价值观念主导的文明治理社会,互联网就是它的标志。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慨,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了。当“和”的精神传承到“互联网+”时代,意味着我们首先应有包容的心态:“互联网+”可以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新利器。

当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这样一个符号时,要想让自己不愧对祖先、勇敢面对世界,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提出“互联网+”,有人说它解决的是生产手段,有的人说它是一种互联网精神。我认为,对传统文化来说,互联网将是一种全新的表达形式。

什么是“互联网+”?有人说互联网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部分,与各行各业之间并不是替代关系,而是提升关系。李克强总理的“互联网+”包含两个重点: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模式、刺激信息消费。以腾讯、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业界人士则表示,“互联网+”在于提高社会运行效率、完善大数据资源。

“互联网+”思维是新时代传统精神的演绎

“所见即所得,所想即所得”,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对于政府应该如何运作的期待,它对社会智力的改变是我们不可想象的。15年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媒体实验室就讲道:“我们人类进入全媒体时代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媒体人,所有的人都是媒体的生产者也是媒体的消费者。”

微评

★ 手机作为一种当下人们生活中必备的技术产品已经与人们形影不离,这种唱衰的论调非常大胆。而随着技术的革新,手机的功能必将逐渐为其他工具所取代。

★ 想到一句古老的广告词:“科技以人为本”。

譬如,手机从单纯的信息传播工具,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终端,它的功能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讯、阅读、办公、理财,甚至是个人信息的数据库。即便如此,手机的存在依然被很多人唱衰,在科技界已经出现“手机即将消亡”的声音:智慧圈正为代替手机而蠢蠢欲动。我曾经在深圳博览会的一个科技发明当中,看到像扣子一样大的小圆盘,把人的手指放上去,轻轻一按可以解决50平方米的照明,人体自带的功能可以解决电能,而这个电能就可以把50平方米全部照亮,当你离开照明也就关闭了。

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认知,这种认知实际上就是“和而不同”传统精神的体现,提示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点对点、人对人的精准传递。

打破主流媒体意识,开辟多角度传播渠道

传统媒体是自上而下的单向信息输出源,用户多数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融入互联网后的媒体形态则是以双向、多渠道、跨屏等形式进行内容的传播与扩散,用户参与到内容传播当中,成为内容传播介质。传统媒体当中的主流媒体仍是我们今天还在强调的词汇,到底何为“主流媒体”,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当下媒介的传播中,打破主流媒体的意识正越来越强,并向着全方位、多角度的传播渠道开始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已经到来,“自媒体”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人的“新华社”。用人格形成品牌,提供个性化和精选化的推荐,这就是网络通过大数据筛选和聚合信息精准到人的媒体的崛起。

微评

★ 据报道,2015年1月至10月,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报送各类网络安全预警1600多份。截至9月,共处置8万多起网络安全事件,同比增长124%。木马僵尸、网页篡改、网站后门、仿冒网站、漏洞收录等严重威胁我国网络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阵地有红色、有灰色,更有黑色。如果互联网控制不好,将会影响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互联网实际上是和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外太空建设、金融发展、社会舆论舆情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角度来看,互联网的管理和监督与国家建设和安全息息相关。

合理摒弃仪式化的形式,适度碎片化、娱乐化

在过去的意识形态教育当中,传统和非传统的界限非常清晰。娱乐、碎片通常是非传统的。但是今天,中国巨大的数据财富几乎都在碎片上。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大数据是所有资源当中最为重要的资源。碎片化、娱乐化不代表不尊重传统,我们要对这种去严肃、去仪式化怀有包容和正确的认识。

网络上流行着一个“比着V字的雍正和压轴的挤眉弄眼的康熙”,这个名为《雍正:感觉自己萌萌哒》的动态图是由故宫博物院微信“故宫淘宝”发布的,他们随后又贴出了9张《雍正行乐图》的动态图,配以网络化的解说,短短几天阅读量就超过80万。从此,那个一年工作364天、13年亲笔批了360卷、7000多件奏章的皇帝,竟通过这种娱乐方式,让一个二次元的自己优游人间,然后收拢起来,继续批奏章。

不仅是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也带来了自己“不严肃”的宣传片。类似的例子还有广东韶关千年寺庙东华禅寺的一则招聘广告,它们的口号是“我佛要你”。发布5天之后,这则广告被点击100多万次,吸引了全球超过4000份简历。这则火爆的招聘广告用悠扬的乐曲、有趣的漫画背景和生动活泼的招聘语言向天下英才发出8个新媒体岗位的邀请。一个传统寺庙为何需要那么多新媒体人才?他们说:“如果我们希望人们更好地学习佛法,就需要建立信息平台服务他们。”这是最近这几个月最有震撼力和穿透力的寺院的广告用语,这就是摈弃严肃、仪式化的形式,走向碎片化、娱乐化、个性化。

微评

★ 碎片化、娱乐化、个性化是互联网时代文化消费的几个重要特征。消 费 作 用 于 生产,在这种消费特征的影响下,文化生产应当作出相应的改变。

全民参与——草根性、民众性

互联网告诉我们另外一个精神:参与性极为重要。曾经的许多草根民众没有话语权,但是从超女开始,草根终于开始自主选择这个时代最喜欢的好声音,此后中国的类似节目都在乐此不疲地播放,花样百出。这是草根的节日。

同样是草根不曾涉入的领域,艺术品消费市场在过去无论是价格因素还是欣赏因素,都将普通大众隔绝在了艺术神坛之外。“互联网+”后,艺术品有着全新的理念,其核心价值不是投资、不是升值,而是消费体验。在古村落保护方面,这样的行动也已经变成了全民的行为。数据显示,我国每天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传统村落的消亡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在渐渐被蚕食。在古村落改造当中,创意与保护如何统一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网络众筹让重建传统村落成为全民的善举,每个人出10元钱,短时间内就能变成可观的数字。

★ 某种意义上而言,众筹所带来的是门槛的降低或消失,在这里,谁都可以。

虚拟、智能的未来:传统文化传播的新业态

在传统的阅读中,我们用图书馆藏书除以常住人口数,得出人均图书量。然而互联网出现后,这个数字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个普通iPad的储存量相当于中等城市全部图书的数据存储量。这个变化启迪我们应该有新的认知:移动平台对学习、传播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可能。

微评

★ 技术带来的变革是非常可观的,说实话,现在真的很少到图书馆借阅纸质图书,一部电子阅读设备可以满足很大的阅读需求。

“国学”正在互联网上如火如荼地发展,不受学历、地点、社群限制,一样也可以得到认知。数据显示,2012年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增长率开始快速提升,预计今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745亿元人民币,2017年有望达到2013年的三倍。举个典型的例子:MOOC现象可能会让更多的人享受最好的教育资源,你只需要修学分,完成答辩,就可能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毕业生。

内容全产业链,IP授权已经完整到我们想象不到的程度。正是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在线交流、智慧体验、文化交流、情感沟通都成为我们传播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传统文化必须要适应今天新的传媒手段。过去有人问,为什么台湾的佛文化做得比大陆好,一句话概括就是:“佛在人间”。佛在人间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用现代传播手段。今后,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一定也可以在“互联网+”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载体。

总而言之,无论是传统文化的新战场“一带一路”,还是传承传播的新手段“互联网+”,都在与时俱进地延续着传统文化中“和”的精神。而我们作为“和”精神的现代传承者,更应记住这样一句话:“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 期待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以上内容整理自老范在河南新郑“第九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的演讲)

【延伸阅读】《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节选)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积极发挥我国互联网已经形成的比较优势,把握机遇,增强信心,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利于重塑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培育新兴业态和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对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目标:到2018年,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互联网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互联网成为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手段,网络经济与实体经济协同互动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到2025年,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互联网+”成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重点行动:“互联网+”创业创新,“互联网+”协同制造,“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智慧能源,“互联网+”普惠金融,“互联网+”益民服务,“互联网+”高效物流,“互联网+”电子商务,“互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互联网+”人工智能。

保障支撑:夯实发展基础,强化创新驱动,营造宽松环境,拓展海外合作,加强智力建设,加强引导支持,做好组织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15年7月1日

文化产业智库建设:迫在眉睫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智库建设,对智库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新定位、新方向。我国文化产业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各种新的发展问题互相交织、错综复杂,亟须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积极发挥“转知成智”的功能。

政策引导智库建设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决策咨询机制,按照服务决策、适度超前的原则,建设高质量智库;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目标,将智库发展视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智库建设从此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2015年1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 《意见》指出,将重点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公共外交等重要功能。国家的一系列政策举措表明智库建设将进入春天,对于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各个行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什么是智库

智库也称为思想库、智囊团、智囊机构等。在我国特殊国情的具体语境下,智库主要是指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智库是国家“软实力”和“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府决策、企业发展、社会舆论与公共知识传播具有深刻影响。从组织形式和机构属性上看,智库既可以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公共研究机构,也可以是不具有政府背景或具有准政府背景的私营研究机构;既可以是营利性研究机构,也可以是非营利性机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以战略问题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服务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研究咨询机构。

智库在国家治理、社会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从国家治理角度讲,智库拓展了社会多元力量参政议政的渠道,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在国外被称为继立法、行政、司法、媒体后的“第五种权力”。从社会发展角度讲,智库的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开放水平、知识精英的活跃程度和一国的文化软实力。在社会效用和功能上,智库的作用是多方位的,既能提高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又能扩大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的渠道,实现协商民主的多样化,还能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储备人才、创新思想、提供信息等,也正是由于此,智库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评

★ 智库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我们永远都掌握不完的知识,任凭管理者有再大的才智和能力也不可能独自胜任管理任务,因此,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智库(智囊团)应运而生。

★ 南迁的候鸟,在飞行时排列成“V”字造型,是为了减轻飞行时空气的阻力。领头雁受到的阻力最大,它决定着飞行的方向。一个组织中的智囊团也相当于雁阵中的领头雁。

2.智库的特点

(1)专业性

专业性是智库区别于其他政策参与者的本质特征。作为政府决策“外脑”,智库的职能就是在决策过程中向治国理政者提供专业政策分析和决策咨询。智库的专业性意味着如下几点:首先,专家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长期积累。其次,专家应甘于坐冷板凳,对非热点问题进行扎实深入的研究。最后,专家应对政策问题有跨专业的认识。

(2)独立性

智库的独立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们应批评某些缺乏独立性的智库,并积极推动智库追求独立性,但不能因为某些智库缺乏独立性而将其排除在智库概念范畴之外。第二,智库和政府保持良好关系,有助于智库将研究成果更好地向政府输送。政府也是智库获得政策研究所必需的信息和数据的最主要渠道。第三,独立性并不等于中立性,智库的政策倾向往往是智库专家因其教育背景、信息来源和对客观社会价值独立评判的结果。最后,所谓智库独立性的丧失,其实质是智库被某些利益集团收买,成为利益集团的代言工具。

(3)创新性

智库是新思想的发源地和集散地,其创新能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集思广益。很多智库思想是在征求大量相关人士意见的基础上提出的。第二,洞察社会。智库的政策建议应建立在专家对社会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第三,把握时机。当国家和社会急需新见解时,专家能够从容地将准备好的研究报告交给决策者。第四,组织和行动创新。面对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深刻转型,智库应积极适应,探索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和行动策略。

3.我国文化产业智库的现状

30多年来,我国智库已经从幕后走向幕前,从稚嫩走向成熟。基本形成了从以政府内部附属智库为主,到社会科学院智库、高校智库和民间智库共同发展的繁荣局面。但国内智库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影响力、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方面与国际一流智库相比尚存有较大差距,能对政策产生决定性影响、对社会产生积极性引导的智库为数不多。与我国智库发展滞后相应的是,国内对于智库建设、成长与演进机制的研究也远远不够。

微评

★ 中国智库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普通人的认知。中国有各种各样的内参,党和国家的原则是“研究无禁区,发表有纪律”,有很多有见地和观点新锐的内参仅仅是没有发表出来而已。纵观中国改革三十年历程,很多政策往往都是先由智库、智囊提出,政府最终采纳的。

我国智库在数量上已位居世界第二,达到了426家,仅次于美国。但智库的作用及其影响力并不由数量的多寡决定——在全球顶级智库前100名中,我国只有6家入榜。纵观我国智库发展,基本特点是由官办智库、高校智库、民营智库形成“三驾马车”并立的大格局:

(1)官办智库

官办智库是当前我国智库最普遍的存在形式。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到推进农村改革,官方智库对中国重大决策与改革的进行贡献巨大。如:中国社科院、国家行政学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

(2)高校智库

高校智库拥有高层次人才密集、学科优势明显、馆藏资料丰富、学术研究氛围浓厚的优越条件,诞生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等这样的高质量智库,同时成为了我国的科教管理体制改革的先锋。如:高校的研究院、研究所、研制中心。

(3)民营智库

民营智库更“接地气”“小而灵活”、独立性更强。作为我国智库的新生力量,作为中国思想市场的新生力量,民间智库已开始登上中国的政策影响舞台,开始能对政府决策、社会关注产生影响。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21世纪教育研究院、第一财经研究院、胡润研究院、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等。

我国文化产业智库的新特点

1.智库合作交流日益频繁

合作与交流是智库快速提升研究能力、扩展影响力的有效途径。一年来,借助智库联盟、论坛、峰会和备忘录、战略合作框架等多种形式,各地各类智库之间合作交流日益频繁。其中包括我国智库与国际智库之间的跨国合作、智库与政府之间的政智合作,而且诸多交流活动均为“首届”,表明我国智库逐步走向开放,智库合作的机制与框架初步显现。比如: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光明日报》发布中国“文化企业30强”调查报告。

微评

★ 这类智库目前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 中国智库和其他国家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官方智库非常强,而民间智库则非常弱,这和中国公民社会本身比较弱有关,“大政府,小社会”的局面还没完全扭转。

2.新型智库发展尤为活跃

与传统智库组织形态不同,新型智库拥有更加灵活的组织结构,且不拘泥于固定的人事关系。如中国文化产业30人高端峰会、海峡两岸文创产业研究联盟论坛、“创意中国,和谐世界”文化产业国际论坛、国家文化创新论坛等,已享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些智库紧密依托具有一定学术和公众影响力的专家,以大型论坛、专家研讨会、闭门会等形式组织以研究项目为导向的研究团体,撰写研究报告,并通过智库内部渠道报送相关决策部门,由此对中国高层产生决策影响力。

3.高校智库建设方兴未艾

高校人力资源集中、学科门类齐全、基础研究力量雄厚、对外学术交流广泛,因而具有建设高水平智库的天然优势,可以为政策研究和战略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学术资源支持。2014年2月10日,教育部印发《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旨在以2011年协同创新中心和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为主要基础,培养高校智库队伍,打造高校智库品牌,带动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4.智库发展“小、散、乱”

“小”体现在当前我国文化产业智库点状分布、规模较小;“散”体现在很多地方的文化产业智库都是以一个人为核心进行单兵作战;“乱”体现在文化产业智库缺乏完善的研究模式和科学的研究体系,基本上是以现有研究人员的学科知识体系为支撑,这样是不长久的。应该有一个科学多元的专业人员的结合,这样才能够真正在全球的文化产业学术前沿为政府的决策建言献策。

智库如何驱动文化产业发展?

1.把脉发展,科学研判

文化产业智库要对产业发展特别是政策导向做出科学的研判,这就需要大力倡导智库建设的专业主义精神。专业主义精神既体现在智库的态度上,即对自身角色的定位、作用的认可与契合,也体现在智库的能力上。具有专业主义精神的智库至少应该有以下四种能力:对趋势的预见能力,对矛盾的正对能力,对问题的解析能力,对成果的沟通能力。

2.把握前沿,力求创新

文化产业智库要及时把握文化与相关产业融合的前沿问题,并能够做出科学的分析,这就要求智库专家解放思想,具有创新精神。智库是“思想工厂”、思想产品的制造者和供应者,发挥创新功能的前提条件自然是要倡导思想的解放,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解放思想可以激发创新工作活力,也是智库发展的内在动力。

3.发现问题,求真务实

对目前制约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要求文化产业智库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就要求文化产业智库具有务实精神。首先,务实是指研究过程中追求真实。智库专家能够运用规范的研究手段和技术了解实情,保证调查研究的效度和信度。其次,务实意味着智库产品要务求实用。这既要求智库的研究成果水准过硬,能抓住问题要害,还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并能对效果进行全面评估。最后,务实还意味着智库产品应通俗易懂。智库专家应有能力将复杂的观点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咨询建议。

微评

★ 一个最大的瓶颈问题是,智库的研究需要大量的数据、事实作为依据,而许多政府部门的数据向社会的开放度不够,很多信息呈“孤岛”状态,影响了智库研究工作的开展和研究结论的可应用性。

4.立足国情,对接国际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产业也需要打通国际渠道,搞好文化贸易,经过几年或者十几年的努力能够融入到全球文化产业的循环体系中,这就要求文化产业智库也要做到国际化。智库国际化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智库组织结构国际化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外国资源,包括外国的人员资源、组织资源、网络关系资源三个方面,推动中国智库树立国际地位。

中国文化产业智库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施文化走出去、建设文化强国具有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新形势下推进中国文化产业智库建设,需要立足国家战略,从中国国情出发,准确把握智库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智库建设不是“事后诸葛亮”,更不是“隔靴挠痒”,而应该是直奔主题、直奔要害、抓住核心,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智库的作用。

【延伸阅读】全球智库报告

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于2014年2月发布《2013全球智库报告》,报告中显示,位居全球顶尖智库前10名的是: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比利时布鲁埃尔研究所、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国兰德公司、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和美国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

中国有6家智库位列全球顶尖智库前100名,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印、日、韩地区顶尖智库前20名的我国有7家,分别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上海社科院智库研究中心网站,http://www.sass. stc.sh.cn/zkyjzx/

创业创新:释放经济新活力

【写作背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推动实施“互联网+”行动的有关部署,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2015年以来,“双创”政策密集出台,创业创新扎实推进,相关部门不断清除对市场主体的障碍,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创业创新的新热潮。

回顾:“创业创新”扎实推进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活动正风生水起。在政策支持层面,一系列大手笔更彰显中央政府决策的及时和迅速。从整体上看,国家支持“双创”的政策出台高度密集,政策之间承接呼应、协同协调、互成体系。2015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同年3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部署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6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大力发展众创空间、开放式创新。9月1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快推动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2015年以来,从发展众创空间到打造规范统一的共享共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鼓励地方设立创业基金到建立总规模为600亿元的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相关部门不断清除对市场主体的不合理束缚和羁绊,用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方式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创业创新。

微评

★ 胡适先生写过一篇《差不多先生传》,来讽刺中国人做事不认真、不追求完美的劣根性。以匠人精神去做事,这点我们需要向日本、德国学习。

当下:“创业创新”障碍重重

目前,中国创业创新已经掀起热潮。譬如,北京已形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深圳的华强北已被视为“创客圣地”。据统计,2015年第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20万人,全国新登记企业84.4万户,注册资本4.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4%和90.6%。但在业界看来,热度背后一些问题需要关注。首先,思维方式需要转型。中国企业往往更青睐“大干快上”,而不愿“精耕细作”,这种思维方式可能是中国经济当前真正需要转型之处。创新需要对一个领域、一个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坚守,需要静下心来脚踏实地,而不少中国企业存在急功近利的倾向。其次,“双创”也面临着一系列现实问题。在创业方面,国民创业意识较弱,创业者普遍存在资金困难,一些创业优惠政策难以有效落实;在创新方面,整体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最后,必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假冒伪劣是创业创新的“拦路虎”,只有不断健全体制机制,重拳打击知识剽窃和产品造假者,为创业创新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才能促进更多优秀新领军者脱颖而出。因此,各级政府必须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改革,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

展望:“创业创新”顺势而为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我国结构性改革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阶段,实现制造业从粗放增长到集约增长的升级发展,从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到消费和投资协调拉动的转换,迫切需要“双创”为经济发展提供长久内生动力。中国高层频频发声力促创业创新,并非迫于经济增速放缓的权宜之计,而是旨在增强经济韧性和活力,为未来“蓄势”。《意见》围绕全面推进众创、积极推广众包、立体实施众扶、稳健发展众筹等提出了13项重点任务,并从营造宽松发展空间、夯实健康发展基础、塑造自律发展机制和构建持续发展环境四个方面提出了17项政策措施。“四众一开放”的政策将分散的科技研发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财力等生产要素与创业者进行深入对接,使创新资源配置更灵活、更精准,凝聚大众智慧,将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内脑与外脑结合、企业与个人协同的创新格局。以支撑平台为基础,各级政府应继续简政放权,保证不越位和不错位,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腾出空间。同时,应着眼于创新创业者的需求,加强顶层设计,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政策协调,形成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可以预见,随着相关促进政策落地为安,推动“双创”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新模式将汇聚起发展的新动能,将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微评

★ 政策的引导只是为创新提供环境。菲尔普斯在《大繁荣》一书中提出:“国家层面的繁荣源自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草根阶层的创意才是创新真正的源泉。

“高手在民间,破茧就可以出蚕”,创业创新的关键是人

才,而深化改革的目的之一便是破除禁锢人才发展的各种“藩篱”,让更多的“千里马”奔腾驰骋。必须充分尊重人才、保障人才权益、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吸引和激励更多人投身创新创业,让人们在创业创新中不仅创造物质财富,也能实现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

文创先行:创新创业发展的高校担当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将创新发展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随着我国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和新旧动能转变的关键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则成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引擎”,成为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支点。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仍稳定在6.5%左右,这都离不开“双创”在调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

“双创”的核心在于人才,作为与创新创业最密切相关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摇篮和连接经济社会发展的平台,加大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保质保量打造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创意点子、创业勇气的创新创业先行军是高校教育变革中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光荣艰巨的使命。

微评

★ 高校学生群体是创新力聚合的群体之一,这里创新创意多发,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是高校的使命。

双创时代看人才:“软硬兼备”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体强调一个“人”字,创新驱动归根结底是要靠人才驱动。广大高校学子在创新创业时代下扮演着的主力军的角色,发挥着顶梁柱的作用。据统计,2015届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比2014年增长了两倍,创业理想存在于越来越多的普通学生当中。文化创意产业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融合,为“人人都是艺术家”打通了渠道、创造了条件,同时,也对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微评

★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创业不是说句空话,它需要真刀真枪,需要的是核心竞争力。

创新不是凭空想象的虚构,创业不是华而不实的产物。首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是创新创业的硬件驱动。双创时代下要求高校学生精通文创领域的专业知识,熟悉文化创意产业从设计生产到营销管理等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灵活地将专业知识更好地与市场需求对接,运用到现实的操作和实践当中。其次,具备多样化的综合素质是创新创业的软件程序。文化创意产业是综合性、复合型的产业形态,除了基本功扎实之外,还需要人才具备创意思维、批判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等综合素质。成功创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象牙塔中走出来的“书呆子”,也并非敢想而不敢为的“保守主义者”,而是那些肯吃苦、眼光独到、心理素质过硬的“冒险家”。

人才培养靠教育:抓住痛点

★ 作为一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时常会感到迷茫,因为专业的就业面太广,实在不知道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努力,或许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会好些。

教育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本源,然而就目前我国文化产业教育的现状来看,文创人才的培养远落后于文创产业的整体发展,也与双创环境的需求不相符合,存在着多方面的脱节和错位现象,这些现象是我们的痛点,同时也是促使教育改革的良机。准确地把握住这些痛点对于加快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升级、推动高校走出更多文创领域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人才培养质与量不符。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正在快马加鞭地开设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增添文化产业相关课程,然而在这种高产的节奏之下,人才质量与数量不匹配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文化产业专业目录、学科建设、师资力量和教材编写等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处。高校输送的大量毕业生进入社会之后不具备从事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更无法担当起行业创新创业领头羊的重任。第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错位。这是我国高校长期以来持续面临的“老大难”问题,文化产业是一门实践型、应用型学科,然而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往往过多强调理论式学习,忽视了行动式教育,不能让学生真正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创新创业实践当中,与市场需求对接,与创业机会匹配。第三,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分离。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人的创造力以及创造力最大程度的发挥。尽管国家一直在强调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改革教育模式,但很多学校仍旧未能将创新创业教育渗透到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

微评

★ 不单是高校的问题,传统的应试教育扼杀了很多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教育变革寄高校:使命难却

在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高校是促进学术创业化和知识资本化的重要平台,通过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建学生创业平台、孵化学生创业成果、建立保障创业机制是当下高校背负在肩的使命。

第一,落实国家扶持创新创业的重要政策。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多个政策文件,毫不吝啬地为创新创业发放红包。政府的角色在一步步向“简政放权”转变,用权利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使得双创时代日益展现出了“大众化”的特征。高校应把握住这一有利时机,将政策红利切实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为市场源源不断输送人才。

第二,营造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当前,大学校园已从单纯“传道授业”的学习场所逐渐转变成集创造、参与、交流等功能于一身的公共空间,甚至是开放的“众创空间”。高校应本着包容的态度,着眼于学生的需要,鼓励学生创新,支持学生创业,通过营造自由宽松的环境激发学生创意的火花,不断探索尝试将“创客空间”融入校园的新模式。

第三,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解放对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传统观念,改变文化产业教育的传统模式,强化跨学科专业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挖掘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的结合点,将创业教育更好地融入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中,帮助学生优化原有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多学科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建设。师资队伍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一环,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属性决定了其对高校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我们既需要学术造诣深厚的理论大家为创新创业提供思想支撑,同时也需要站在行业前沿的企业导师为创新创业提供最直接的建议和最丰富的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参与和互动,强调启发和探索,通过对专业的细分,实现教师研究领域与教学领域的匹配。

第五,搭建平台,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大学生创新创业一旦离开市场大环境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门实用性强的应用学科,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能“纸上谈兵”,而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解决方案变现为成果。因此,高校应积极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打造孵化器,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践提供必要的硬件条件。同时,要搭配相应的服务、扶持、奖励、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好鼓励创新创业的软环境。

第六,对接需求,建立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文化产业人才培养需要具备开阔的眼界和社会化的视角。高校应当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放在首位,以需求为导向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等综合素质作为高校考核、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加强高校与政府、企业、社会的合作,促进高校开展国际创新创业交流活动,使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需求接轨。

微评

★ 是斯坦福塑造了硅谷的成功,还是硅谷成就了斯坦福的辉煌?恐怕很难说清楚。它们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令人羡慕,期待中国也能出现这样的强强联盟。

转型升级:如何增强文化产业“智造力”

“创意”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在市场规模、产品形式与内容等方面小有成就,但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例如原创能力不足、创意能力薄弱、国际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较低等等。而增强文化产业“智造”能力,恰恰是“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产业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身创新能力与发展动力的重要突破口。就提高文化产业“智造”能力而言,“十三五”时期应对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关注。

微评

★ 根植于本土的文化作品才更有灵魂,更能够引起受众情感上的共鸣。

要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文化原创能力

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内容,优质内容原创能力是我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根本,也是中国文化产业“智造”能力的重要体现。文化产业“智造”能力的提升一定要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传承为初衷。

2013年夏天,在各种海外引进的综艺节目挤爆电视荧屏的时候,两档我国原创的文化竞赛类电视节目——河南电视台和爱奇艺联手制作的《汉字英雄》、中央电视台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脱颖而出,成为收视黑马。其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更是以全国第二的收视率超过很多电视台的老牌综艺节目,高居微博热门话题电视节目类的榜首。随后,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汉字英雄》大放异彩,获得多家国际买家的青睐,成为了中国原创节目模式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从电视节目这一领域就能看到,要想像美剧、韩流那样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找到站稳脚跟的基石,就必须拥有独特的民族气质和时代价值。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创作者取之不竭的宝藏,要根植于此,提升原创能力。

微评

★ 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版权产业,必须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而实现保护的最根本办法就是加强法治。

要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体系

“智造”是智慧的凝聚,版权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与产业价值实现的基础。提升文化产业“智造”能力,版权保护要先行,尤其要通过完善文化立法来实现对文化版权的法律保护,形成立法、司法、行政以及权利人在内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版权保护体系。

2013年11月13日,优酷土豆、搜狐视频、腾讯视频、乐视网、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万达影业、光线传媒等联合发布“中国网络视频反盗版联合行动宣言”,表示将联合对抗百度、快播等日益严重的网络视频盗版和盗链行为,并称已向法院起诉百度、快播,向百度索赔由此带来的损失3亿元。12月27日,国家版权局分别对百度公司和快播公司作出罚款人民币25万元的行政处罚。而2014年6月,快播公司再因盗版侵权被开2.6亿元罚单,这是国内有史以来处置侵权的最大罚单。

对快播的高额处罚几乎可以视为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加大版权保护力度的“代表性事件”。在这张巨额罚单背后,显示了国家严惩盗版侵权的决心,此后,两大国内“字幕组”网站人人影视和射手网先后对外宣布关闭,也是对国家加大对版权的监管力度的再次印证。

要增强国际竞争力,占据国际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

在既往国际分工体系下,中国长期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向价值链高端攀升十分困难,而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以其重创意的特征,往往处在产业价值链的上游,是“中国智造”实力提升的重要依托。因此,在国际文化产业贸易中,中国文化产业要发挥比较优势,加大研发能力,参与标准制定,从而占据文化产业价值链高端环节,创造中国品牌。

以电影业为例,2015年2月,电广传媒与美国狮门影业签订15亿美元战略合作,成为中国电影史上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内容合作项目。未来3年里,更多的中国故事、中国资本将与好莱坞电影工业展开深度结合。除了共同进行影视项目合作外,双方还将商议开展包括网络视频、主题公园等衍生产品的开发。2015年4月,华谊兄弟国际化也成功迈出第一步,宣布将与美国STX合作,在2017年年底之前联合投资、拍摄、发行不少于18部合作影片。通过这些合作,中国品牌将能够全面进入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中的投资、制作、发行等各个阶段,是中国品牌进入国际电影市场、开展国际化战略进程的重要一步。

微评

★ 我们过去常讲文化产品走出去,但往往效果并不是很理想,现在发现,其实文化资本走出去才是王道。

创新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形式与内涵

“中国智造”带来的将会是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转型与变革,科技的进步是重要方面。而科技的进步将会在文化产业产品形式创新、内容创造、文化传播等方面创造新的可能,进一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实现文化产业的“中国智造”。

故宫博物院于2012年开始尝试探索基于移动设备的观众服务及藏品介绍应用程序,“数字故宫”的建设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该项目计划用三年时间开展实施,以立体、多元、全方位的信息化手段,让故宫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数字故宫”的成果之一就是故宫系列App应用,它通过现代科技,使博物馆学术研究与数字展示彼此促进、互为表里,为观者带来一场审美与求知、娱乐与鉴赏的多元文化体验。此外,故宫博物院与日本凸版印刷公司合作,共同成立了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全面、直观地记录故宫古建筑及文物的三维数据,已完成五部大型虚拟现实作品——《天子的宫殿》《三大殿》《养心殿》《倦勤斋》《灵沼轩》;配合各种展览制作了《中国绘画欣赏》《紫禁城建筑之美》等20余部专题视频片。

这些与科技融合的文创产品让故宫文化真正活起来,为公众提供了翔实的研究、学习资料和生动的文化体验,同时,让“故宫出品”成为社会广为关注和欣赏的文化品牌,让更多民众享受到故宫文化带来的精彩体验。

微评

★ 参观故宫最大的感受是,连皇帝都可以变得“萌萌哒”,不再是以前板起面孔高高在上的姿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亲切感瞬间爆表,或许这就是创意真正的魅力吧。

★“十 年 磨 一剑”。在浮躁的社会里,如何保持匠人精神,不急躁、不世俗、不疾不徐、不损不溢,需要一定的修养和定力。

要炼就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工匠精神”

文化产业的灵魂是创意,但其落地为实实在在的文化产品,仍需经过艰苦的转化。因此,文化产业“智造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文化产业从业者的精益求精与精雕细琢,需要从业者与时俱进,不断吐故纳新。

2015年7月25日,国产3D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6.2亿元人民币的票房超越了好莱坞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成功“登顶”中国动画电影票房总冠军。业界评论《大圣归来》之所以成功,不仅是因为故事结构和动漫技术,更因为创作团队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一路“死磕”,把专业做到了极致。而这样的极致与追求完美,是每一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需要实践的。

总之,提升文化产业的“智造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依托。“智造能力”的全面提升是一个长久的过程,需要从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予以全面施力,我们期待文化产业“中国智造”全面开花到来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