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风陵渡、函谷
【】注 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濩水注之。水出松果之山。北流径通谷,世亦谓之通谷水,东北注于河,《述征记》所谓潼谷水者也。或说因水以名地也。河水自潼关东北流,水侧有长坂,谓之黄巷坂。坂傍绝涧,陟此坂以升潼关,所谓『溯黄巷以济潼矣』。
历北出东崤,通谓之函谷关也。邃岸天高,空谷幽深,涧道之峡,车不方轨,号曰天险。故《西京赋》曰:『岩险周固,衿带易守,所谓秦得百二,并吞诸侯也。』是以王元说隗嚣曰:『请以一丸泥,东封函谷关,图王不成,其弊足霸矣。』郭缘生《记》曰:『汉末之乱,魏武征韩遂、马超,连兵此地。今际河之西,有曹公垒。道东原上,云李典营。义熙十三年,王师曾据此垒。』《西征记》曰:『沿路逶迤,入函道六里,有旧城,城周百余步,北临大河,南对高山。』姚氏置关以守峡,宋武帝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或据山为营,或平地结垒,为大小七营,滨带河险,姚氏亦保据山原陵阜之上,尚传故迹矣。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南则河滨姚氏之营,与晋对岸。
译文
河水在关内往南流,水流撞激关山,因此称为潼关。濩水在这里注入大河。濩水发源于松果之山,往北流,经过通谷,民间也称之为通谷水,往东北流,注入河水,这就是《述征记》所说的潼谷水。也有说法是地名依水名而来。河水从潼关往东北方流去,水道边有长长的堤坂,称为黄巷坂。堤坂依深涧旁而建,沿堤坂往上行,可以到达潼关,所谓“上溯黄巷通往潼关”,就是指这堤坂路。
往北出了东崤,通称为函谷关。陡直的岸壁高入天际,空谷幽暗深沉,涧边的山路狭窄,容不下两车并行,号称天险。因此《西京赋》说:“四周绝壁坚不可摧,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所谓秦国有以二当百的优势,因而并吞了列国。”因此王元游说隗嚣说:“只需要用一颗丸泥(派一点兵),在东端封住了函谷关,就算做不成皇帝,最低限度也足以称霸一方。”郭缘生《述征记》说:汉朝末年天下大乱,魏武帝征伐韩遂、马超,在这里连兵会战。现在西面的河岸上,有曹公垒;道路东面的平原上,据说是李典驻军的营地。东晋义熙十三年,朝廷的大军曾经占领这处营垒。《西征记》说:“沿着弯曲的道路,进入狭窄的小路前行六里,有一座旧城,方圆百余步,北靠大河,南对高山。”这是后秦姚氏为防守峡谷而设立的关隘。宋武帝领兵进入长安,檀道济、王镇恶等将领,有些依山扎营,有些在平地结垒,大大小小共有七处营盘,依靠大河天险据守;姚氏也占据着山上平地和山冈,遗迹仍然存在。函谷关的正北,隔着大河,有一座层叠的山岭,高耸特出,屹立在河的北岸,民间称之为风陵,也就是戴延之所称的风塠。南岸的姚氏营地,与晋军隔岸对峙。
赏析与点评
风陵渡位于黄河转向东流的河弯之处,是古代黄河上最大的渡口,现在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界点,今山西省芮城县有风陵渡镇,架设了贯通三省的风陵渡高速公路大桥。相传轩辕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蚩尤施展法术,顿时大雾迷天,黄帝的将士迷失方向,不能作战。在危急关头,黄帝部将风后(也称风伯),献上指南车,给大军指明方向,摆脱了困境,终于战胜蚩尤。可惜风伯战死沙场,黄帝把他葬在黄河边上,后世称风伯的墓冢为风后陵,又称风陵。风陵附近的渡口就是风陵渡。
崤山山脉逼近风陵渡以南的黄河南岸,因此自潼关以东至陕县百多公里的道路,必须从崤山的峡谷中穿过,这峡谷古代称为函谷,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塞,西周初称为桃林塞,春秋时晋国越过黄河控制了这要塞,在峡谷的西口建筑关城,驻兵镇守,称为函谷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