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杉讲透《论语》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9章 述而第七(4)

《易经》是周文王在被纣王关押的七年间,在狱中所作。相传是伏羲氏最先画了八个单卦,并重叠组合成六十四卦,周文王在此基础上写了卦辞爻辞。了解周文王,便知道他不是日日以占卜为事,而是中国文化之王,研究的都是仁德与义理。他在暴君纣王的监狱里,生命悬于一线。他要推演各种情况变化的可能性,以及每一种情况该如何应对。七年无事,他干脆把天地人事变化的各种可能性都总结出来,所谓“君子居则观其象,动则观其变”,把事物的表现与本质,以及变化规律,都总结提炼出来,成64卦,384爻。

比如《易经》的爻所处位置代表事物不同阶段:

初爻:代表事物开始;

二爻:代表事物崭露头角;

三爻:代表事物大成;

四爻:代表事物进入更高层次;

五爻:代表事物成功;

上爻:代表事物终极。

比如乾卦:

乾卦初九:潜龙勿用(龙在深渊里藏着,事物刚开始,不要急于作为,轻举妄动);

九二:见龙在田,利在大人(龙出现在田野,事物开始崭露头角,才华为人所知,遇贵人,得栽培相助);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事物小成,不要骄傲,要勤奋、小心、谨慎、谦虚);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可能跃升,也可能不动,人生拐点);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如日中天,大功告成);

上九:亢龙有悔(龙飞过高,事物终极,物极必反,慎之!慎之!)。

这样看,不就是我们的人生境遇和义理的方法论吗?

《易经》64卦,就是人的生活境遇中64种可能遇到的情况,每一卦有六爻,而384条爻,则表现了不同的状态。在这些状态中,你可以在你所处的境遇里,找到你正处在的那个状态。在这个境遇,目前这状态下,你该怎么办,《易经》就提供了一个思考路径,和行动指南。所以孔子说学通《易经》,可以无大过,少犯错。

在这个境遇,这个状态下,下一个状态是什么,《易经》也提供了变化的规律,你在64卦、384爻中对号入座了,找到自己现在的境遇和状态了,下一个状态会是什么,《易经》里已经写明了。那么它不就有预测的功能了吗?

怎么找到你现在所处的是哪一卦、哪一爻呢?你当算命的书,就拿几个钢镚去扔。你当哲学书,就自己去查找,去琢磨。

读书、写作、朗诵,是学习的三大功夫

原文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华杉详解

雅言,现在叫普通话,清朝叫官话,春秋时就叫雅言,官方口音,又叫正,正音。《诗》,是《诗经》;《书》,是《尚书》。

雅言的说法从哪儿来呢?从周公来,周公是中国文化礼仪制度的缔造者、集大成者。在他的伟大贡献中,包括一本中国最早的词典,叫《尔雅》,“尔”,或作“迩”,接近的意思。“雅”,一个牙,一个佳,牙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来咬文嚼字的。佳,指犬齿,古人视为发音的基准牙。尔雅,就是用词要接近准确,发音要接近标准。

各地有各地的方言,以什么地方的发音为雅言呢?当然是以首都的发音为雅言。比如现在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在周朝,就是以国都镐(hào)京的语音,也就是西安话为雅言了。

推广普通话,是历代王朝的重大政治工作,《周礼》——又是周公制定的——规定,每隔七年,各国诸侯的“象胥”,也就是外交人员、翻译官,要到镐京来统一培训一次。一是正音,二是君命文辞的统一翻译。每隔九年,瞽史,指乐官和史官,要来京培训一次,也是集中进行文字和读音,包括乐音的规范训练。给人正音,还要给乐器调音。“正于王朝,达于诸侯。”所以中国能维持统一国家到今天三千年之久,跟推广普通话也有很大关系。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孔子是山东人,平时讲山东话,他什么时候讲普通话呢?读《诗经》《尚书》的时候,他用普通话读。行礼仪,有正式礼仪活动的时候,他讲普通话。

读诗书为什么要雅言呢?首先,读诗书,一定是朗读,不是默读。古人要求,读圣贤经典,一定要朗读出来,比如我们现在学《四书》,一定要反复朗读。小时候我读书,妈妈常在旁边提醒我:“读出声音来!”如果默读,只是眼睛在看。朗读,则嘴巴在发音,耳朵在听,有音韵,有抑扬顿挫。不仅脑子在记,面部肌肉还有“肌肉记忆”。比如你要背诵一篇文章,默读是很难背下来的,一定要朗读,这样比较,就更知道朗读和默读的区别了。

如果你自己写文章,更要反复朗读,读出声音来。你一朗读,就知道什么地方要改。如果你是编剧,给演员写台词,或写广告文案,你会发现,演员拿到台词就会念出声音来,一读他就想改你的台词。为什么,因为他读着不顺溜、不舒服。因为你自己没有事先反复朗读过。

读书、写作、朗诵,是学习的三大功夫。如果只是拿本书在看,功效很低,因为你没写笔记,没朗诵,根本没什么收获,损失了80%,自己还不知道。

一定要多写,写作推动思考,也提高思考标准,你没理解那么深,一写,就越写越深。你没理解那么全,一写,就越写越全。

朗诵学问也很大,朗诵别人写的东西,是将自己投入进去,理解、体验和记忆。朗诵自己写的东西,就是检查和修改,不朗诵,改不好!

朗诵呢,就一定要用正音,用普通话。音正才能意正,所以孔子朗读诗书,用雅言,普通话。

执礼,是正式礼仪活动,那更要讲普通话,这是政治原则。就像香港一回归,香港官员宣誓就职,也必须用普通话,1997年的时候,他们讲不好,用广东话笑称普通话是“刨冬瓜”,但也要认真刨。刨了十几年,现在都刨得不错了。祖国统一,文字要统一,发音也要统一。

叶公好龙的龙,就是孔子吧!

原文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华杉详解

这个叶公,名诸梁,字子高,楚国大夫,封地在叶,所以称叶公。叶公也是有能耐、有政绩、有名气的。

叶公问子路:你觉得你们老师是什么样人呀?子路没有回答,回去汇报给孔子。孔子说:“你怎么不回答呢?你回答他,就说我是一个一发愤学习起来,吃饭都忘了,学有所得,就高兴得忘了忧愁,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的人!”

叶公问子路,子路为什么不答呢?因为他不该问,子路也没法答。

孔子到了叶,叶公多次跟他讨论政事。《史记》记载,叶公问政,孔子回答说“政在来远附迩”,就是“近者悦,远者来”。治下的人民很开心依附,外面的人想移民过来。

叶公又跟孔子讨论为人正直的标准,他说我们这儿有一个正直的人,父亲偷羊,儿子举报了他。孔子对此大不以为然,说,父亲保护儿子,儿子包庇父亲,那才是人伦正直,所谓“大义灭亲”,不是义,也不是正直。

所以他两人呢,不太能说到一块儿。但孔子名气那么大,叶公把他请来了,也请教了,用不用他呢?叶公拿不准,他就去问子路:“你觉得你们老师这个人怎么样?”

如果他没有见过孔子,他这样问是合理的。他跟孔子交流过几回了,去问徒弟怎么看师父,这显然是他自己没判断,不靠谱了,也不太礼貌。所以子路不回答。

孔子一听,也明白了,说,你怎么不回答呢,你回答嘛,你也不用跟他说师父多大本事,师父就是爱学习!著名学者,就是著名学习者;学问大,就是勤学好问的瘾很大!

道不同不相与谋,孔子带着弟子们离开了叶。

后来,出了一个叶公好龙的成语故事,那叶公,就是这个叶公。有人就说,这故事,是孔子的徒弟们编的,那孔子就是那龙了。叶公好龙,龙请来了,他左看右看,左试右探,这龙,行吗?

天才论:天才是否需要学习?

原文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华杉详解

孔子说,我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的,我是喜欢历史,喜欢古人的智慧,喜欢研究古人的典籍,非常勤敏地用功,努力学来的。

这话,必是有人恭维老师是天才,是“天纵之圣”,老师的自谦之词。

看上去也简单,不过《论语》每一句话,都“当熟玩之”,特别是你要知道,两千五百年来最有学问的人,都“熟玩”过,并且有无数讨论和智慧的机锋,要联系起来熟玩。

先说这“生而知之”。

前面也说过几次,儒家把人的悟性学识分成“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三个层次。

生知安行,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仁义的道理,生下来就知道,按那个去做,心里就安心。自己没守规矩,自己就不安心,不得劲,浑身难受,马上要调整过来。

学知利行,是学习到了,懂了,知道遵守道德礼义是对自己有利的,所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要大胜,得靠德。对义利之辨,懂得义就是最大的利,于是他也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这是学而知之,利而行之。

困知勉行,是被困了,被惩罚了,知道不守道德礼义要吃亏,最终害了自己,那他也勉强自己去遵守。

朱熹注解说,生而知之,是气质清明,义理昭著,不用通过学习才知道。

尹氏注解说,孔子是生知之圣,他总是讲好学,并不是自谦或勉励他人。因为义理道德,是可以生而知之,但礼乐名物,古今事变,你必须要去学习,才能知道,才能验证你生而知之的那些道理呀!用今天的话讲,道德文章不靠学,科学技术得靠学。

后来,陆九渊、王阳明的心学,提出每个人都是生而知之,不学而能,这就是王阳明说的“良知良能”,所有的东西,你本来就会!为什么不会?因为学多了,学歪了!

这个,特别深刻,特别普遍!

上文提到,孔子感叹说:“这大路上怎么没人走啊?难道人们出门不是从大门出来的吗?门前就是大路啊!路上怎么没人啊?”

就是说圣人之道,简易平常,即便是个傻子,他出门也自然在这路上走,怎么路上没人呢?

因为人们都学习翻窗户、翻墙去了,都学找小路去了。大路摆在那里太寻常,不够高科技,要去学点厉害的!

人们为什么“学坏”了呢?因为贪巧求速,不愿意按部就班,不愿意日积月累,老想跨越式发展,弯道超车。都去找弯道了,结果弯道超不了车,因为弯道大塞车。直路呢?直路上没车。用王阳明的话说,都走到“断蹊僻径”上去了。

陆九渊就说,每个人都是天才,你本来就会,你不要去学那么多,你学不完。那不学,怎么会呢?陆九渊说:“我在无事时,只是一个无知无能的人。一旦有事时,我便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人!”

陆九渊没赶上什么大事,没能证明他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王阳明赶上了,证明了,他剿土匪,平叛乱,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这便是心学的力量了。他说的不学,不是不学习,他比谁都勤奋,他是不要朱熹那个格物致知的学法,他和王阳明,都强调学习是为了不断擦亮自己的良知良能。我总结两个永不离开:

一是永不离开常识,不断回归常识,常识即良知。

二是永不离开最终目的,始终为最终目的服务,而不是陷在“问题”里,这就是良能。

王阳明说,不断地致良知,就能遇之左右而逢其缘,怎么干都得劲。

陆九渊和朱熹,是学术对头,陆九渊批朱熹的学习法是支离破碎,朱熹则批陆九渊只是禅!根本不是儒。不立文字,又讲顿悟,那不是禅么?都去顿悟,学校也不用办了。

在我看来,朱熹的学习法,是普通人的学习法。陆九渊的学习法,是天才的学习法。心学的良知良能,本来就是指天才,而且认为人人都是天才,是后天学习蒙蔽了自己,要学会重新发现和擦亮自己的天才。

陆九渊更认为自己是了不得的天才了,他专门写了一首诗自诩:

仰首攀南斗,翻身倚北辰。

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好大气魄!可惜朱熹不知道,这首诗有原作,是另一个天才写的,而且真的是禅,唐代的智通禅师,原诗是:

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

出头天外看,谁是个中人。

陆九渊有没有读过智通这首诗,我不晓得。

回过头说孔子,孔子是不是天才呢?当然是天才了。他又天才,又勤奋,所以他成了至圣先师。

中国人不信神,这是从黄帝的孙子颛顼传下的政治遗产——绝天地通

原文

子不语:怪、力、乱、神。

华杉详解

孔子诲人不倦,但有四件事是从来不跟学生讲,也不跟别人讨论的:怪、力、乱、神。

“怪”,是怪异之事。什么木怪石怪,山精水怪,比如现在谁要说尼斯湖水怪,孔子是不会参加讨论的。或者20世纪80年代很火过一阵子特异功能,孔子也是不会提的。这叫“语常不语怪”。只讲日用常行,不讲怪异神迹。

“力”,是勇力。那时候人们常谈的是一个大力士,叫奡(ào),说他能陆地推舟,冲锋陷阵。这样的事,孔子避而不谈。历代大力士不少,也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和奡经常相提并论的,还有后来秦国一大力士叫乌获,能扛千斤之鼎。他和奡连在一起,就是“荡舟扛鼎”的典故。还有比如我们读《水浒》,鲁智深力气大,嫌树上鸦雀叫声烦人,他徒手把树给拔了。这事你要去问孔子:“老师,人真能有那么大力气么?”他不跟你讨论。这叫“语德不语力”,立身处世靠德,不靠力气大。

“乱”,是悖乱、叛乱,或者乱伦之事。这叫“语治不语乱”,只讲正面教材,不讲反面教材,怕学生跟着学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