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露”美国《医疗内幕》
熟悉纪录片的朋友对摩尔应该不陌生,他是当今著名的纪录片创作者。2002年,他导演的探讨美国枪支问题的《科伦拜恩的保龄》荣获第75界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2004年,他的《华氏911》问世,这部毫不客气开涮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纪录片最终夺得戛纳金棕榈奖。
《医疗内幕》(SICKO),又名《精神病人》,是摩尔2007年的作品。这一次,摩尔将矛头对准了美国的医疗保险体制。影片从颇有讽刺意味的个例拉开帷幕:力克在一次工作中意外将两根手指截断,因为没有医疗保险,他不得不在医院的建议下做出选择,花6万美元重新接上中指或者花1.2万美元接上无名指。也许是摩尔的巨大知名度,又或许是美国的医疗体制真是劣迹斑斑,该片在小规模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好评,并最终刷新美国纪录片的票房纪录。
《医疗内幕》全长两小时,上半部分通过大量个案层层揭穿美国医疗制度的谎言。虽然美国在医疗保障上的开销位居全球之首,但全美仍然有将近5千万人无力支付保险,而即便是那些拥有医疗保险的美国公民,同样面对着各种规章麻烦和制度死循环,正常的治疗得不到保障,成为了美国医疗、保险公司等企业的牺牲品。影片的下半部分则进行了加拿大、英国、法国、古巴等国的医疗制度的比较研究,当中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古巴的造访。为了拍摄《精神病人》,摩尔调查了当年“9·11”事件救援行动的志愿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因为参与救援而罹患疾病,但最终没有得到政府当初承诺的医疗待遇,生活窘迫,有些甚至家破人亡。为此,摩尔“违禁”带领他们访问古巴关塔那摩的美国海军基地,了解那些犯人在狱中受到的医疗待遇。
和以往的片子一样,在《医疗内幕》中,摩尔一人担起导演、制片、编剧、主演等角色,并极尽黑色幽默的才能。不过也如往常,片子同样受到了“主观色彩过浓”的批判。在戛纳公映期间,很多记者就对片中内容的客观性提出质疑,尤其是对其他国家过于理想化的医疗制度的描写。所以对各国医疗制度感兴趣的同学欢迎批判性地观看。
此外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摩尔纪录片一贯以来的尖锐主题,使他在美国不乏敌人,大公司大企业对他更是恨之入骨。在《医疗内幕》拍摄时,有网友在建立的专门反他的私人网站对他持续进行人身攻击,不过这位网友最终因为妻子无法支付医疗保险而不得不关闭这个网站,最终摩尔以匿名的形式,向其寄出12000美元的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