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二级)历年真题详解(2016)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2015年11月心理咨询师二级(技能选择题、案例问答题)真题及详解

第一部分 技能选择题

(第1~100题,共100道题)

本部分由十三个案例组成。请分别根据案例回答1~100题,共100道题。每题1分,满分10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正确,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选、多选,该题不得分。

案例一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9岁,未婚,博士,公司高级管理人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父亲多年前意外去世,其母亲为照顾他没有再婚。求助者认为母亲非常不容易,应该好好孝顺母亲。求助者从大学到现在几次恋爱都因母亲不同意未果。今年国庆节期间,求助者与一个女孩一见钟情,准备谈婚论嫁。女友对求助者很满意,但要求婚后双方到女方所在的城市生活。求助者的母亲坚决不同意,求助者与母亲多次沟通无效。求助者很想坚决地与女友结婚,但看到母亲哭哭啼啼的样子于心不忍,如果与女友分手又觉得自己很委屈。求助者难下决心,觉得无助,内心苦恼,情绪低落。最近经常失眠、食欲明显下降。为解决内心痛苦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办事认真,懂事听话,孝顺,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

多选:1.该求助者表现出的主要心理症状包括( )。

A.情绪低落

B.内心苦恼

C.哭哭啼啼

D.烦躁不安

【答案】AB

【解析】根据材料,“求助者难下决心,觉得无助,内心苦恼,情绪低落”,因此其主要的心理症状是情绪低落和内心苦恼。

单选:2.该求助者心理冲突的性质是(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重趋避冲突

【答案】C

【解析】该求助者心理冲突的类型是趋避冲突。趋避冲突是指,当个体面对同一目标,同时产生接近和回避两种动机,但又必须做出取舍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情境。根据材料,“求助者很想坚决地与女友结婚,但看到母亲哭哭啼啼的样子于心不忍,如果与女友分手又觉得自己很委屈”,因此属于趋避冲突类型。

单选:3.该求助者目前主要的心理问题是( )。

A.情绪低落

B.婚事难以进行

C.内心痛苦

D.内心难以抉择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求助者难下决心,觉得无助,内心苦恼,情绪低落。最近经常失眠、食欲明显下降。为解决内心痛苦主动前来咨询”。因此,其主要的心理问题是内心痛苦。AB两项不属于心理问题,前者是心理问题的症状,后者是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

单选:4.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是( )。

A.父亲多年前去世

B.母亲不同意婚事

C.读书时恋爱失败

D.求助者懂事听话

【答案】B

【解析】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是求助者的母亲不同意其婚事。根据材料,“求助者从大学到现在几次恋爱都因母亲不同意未果”,对于求助者最近的恋爱问题,“求助者的母亲坚决不同意,求助者与母亲多次沟通无效”,因此,母亲不同意婚事是其心理问题的主要社会原因。

多选:5.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包括( )。

A.认为应该孝顺母亲

B.情绪低落失眠少食

C.办事认真懂事听话

D.母亲干预儿子恋爱

【答案】AC

【解析】AC两项,是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认为应该孝顺母亲”是求助者认知方面的表现。“办事认真懂事听话”是求助者的人格特征的表现。B项,“情绪低落失眠少食”是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在情绪和行为方面的表现。D项,母亲干预儿子恋爱是引发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原因。

单选:6.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的判定是( )。

A.无从判定

B.没有受损

C.部分受损

D.受损严重

【答案】B

【解析】社会功能是指求助者的学习生活状况及人际交往状况。根据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人际关系良好”,因此可判定求助者的社会功能没有受损。

多选:7.针对该求助者还需重点收集的资料包括( )。

A.认知特点

B.情绪症状

C.行为模式

D.生理症状

【答案】AC

【解析】对该求助者还需要收集的资料有其认知特点以及行为模式。材料中提到求助者“内心苦恼,情绪低落。最近经常失眠、食欲明显下降。”因此不必再收集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和生理症状。

单选:8.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抑郁症

C.严重心理问题

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答案】A

【解析】对该求助者的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求助者心理问题产生的时间较短,其心理问题并未严重泛化,社会功能没有明显受损,因此为一般心理问题。另外,求助者身体健康,可排除器质性病变;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症状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性疾病;其心理冲突性质为常形,因此排除神经症。

多选:9.在本案例中,恰当的近期咨询目标包括( )。

A.改善母子关系

B.解决内心冲突

C.缓解情绪困扰

D.改变人格特征

【答案】BC

【解析】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需要建立的近期的咨询目标应为解决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缓解其情绪困扰。求助者内心产生的冲突是其心理问题的根源,并带来了一系列的情绪和生理症状,如情绪低落,内心苦恼,失眠和食欲减退等,因此,咨询师首先要做的是解决其内心冲突以及由此带来的情绪困扰。

单选:10.面对求助者难以抉择的实际问题,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

A.给予指点

B.帮助其解决内心冲突

C.代替选择

D.劝导求助者孝顺母亲

【答案】B

【解析】面对求助者难以抉择的实际问题,咨询师不能以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来引导求助者进行选择,更不能代求助者选择,咨询师能做的应该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其心理冲突问题,改善其情绪问题和生理问题。

案例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25岁,在读博士研究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和女友是本科同学,大学毕业后求助者继续读硕士、博士,女友则回到家乡工作。求助者担心分处两地会影响感情,多次鼓励女友考研未果。求助者又提出早点结婚,被女友以年龄小为由拒绝了。求助者觉得女友要变心了,向父母提出退学到女友所在城市找工作,父母坚决不同意。又恳请女友辞去工作完婚,女友最终也没同意。求助者觉得女友不爱自己了,想尽各种方法企图挽回感情,女友不胜其烦,最终提出分手,求助者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女友不爱自己,内心很痛苦,情绪低落。每当想起过去的幸福时光,再看看现在,都觉得头痛,没有胃口,失眠;经常借故缺课,推掉了各种聚会。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还借口学习忙不联系家人。在老师同学的劝说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从小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优秀,人际关系良好,但个性懦弱。其父母是公务员,从小对他要求很严,在学习上期望很高。

多选:11.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躯体症状包括( )。

A.食欲下降

B.心痛

C.心慌胸闷

D.头痛

【答案】AD

【解析】根据材料,求助者“觉得头痛,没有胃口,失眠”,因此其躯体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和头痛。

多选:12.本案例中求助者出现的心理症状包括( )。

A.内心痛苦

B.气愤

C.情绪低落

D.烦恼

【答案】AC

【解析】根据材料,“求助者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女友不爱自己,内心很痛苦,情绪低落”,因此其主要的心理症状表现为内心痛苦和情绪低落。

多选:13.本案例中表明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现象包括( )。

A.考试成绩不理想

B.内心不踏实

C.不主动联系家人

D.感觉没胃口

【答案】AC

【解析】社会功能是指求助者的学习和生活状况的表现。根据材料,求助者“经常借故缺课,推掉了各种聚会。考试成绩也很不理想,还借口学习忙不联系家人”是属于求助者社会功能方面的表现,因此其社会功能受损情况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以及找借口不联系家人。

单选:14.对本案例中,求助者经历的现实刺激属于( )。

A.一般刺激

B.中等刺激

C.强烈刺激

D.微弱刺激

【答案】C

【解析】案例中求助者面临的婚恋问题属于强烈现实刺激。

单选:15.对该求助者最可能的初步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严重心理问题

C.焦虑性神经症

D.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答案】B

【解析】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应为严重心理问题。求助者的心理冲突问题严重泛化,其社会功能也明显受损,因此可诊断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根据正常与异常心理疾病的三原则,可排除精神病性病变;另外,根据冲突类型是常形而非变形,可排除神经症。

多选:16.在与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应着重考虑的咨询目标的特征包括( )。

A.简便的

B.心理学范畴的

C.易行的

D.可进行评估的

【答案】BD

【解析】有效的咨询目标的七个特征主要有:①属于心理学性质;②积极的;③具体或量化的;④可行的;⑤可以评估的;⑥双方可以接受的;⑦多层次统一的。

单选:17.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最需要帮助求助者解决的是( )。

A.个性懦弱

B.情绪困扰

C.恋爱技巧

D.头痛失眠

【答案】B

【解析】求助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情绪问题,需要咨询师最先解决,属于近期目标,当解决了情绪问题,躯体症状就会减退。A项,咨询的远期目标是个性的培养。

单选:18.对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

A.与父母女友共同解决

B.给予恋爱指导

C.请女友前来心理咨询

D.帮助接纳现实

【答案】D

【解析】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求助者发现自身的问题和根源,从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潜在的能力,来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对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因此心理咨询师应该帮助求助者接纳现实,增强心理自由度。

单选:19.如果求助者请咨询师帮助说服自己的父母或女友,心理咨询师恰当的做法是( )。

A.接受请求,说服父母

B.拒绝请求,告之能力有限

C.接受请求,说服女友

D.拒绝请求,告之咨询范围

【答案】D

【解析】咨询师只能帮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或行为问题,不解决具体的现实问题。因此咨询师应拒绝请求,告之咨询范围。

多选:20.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包括( )。

A.与女友分手

B.从小懂事听话

C.个性胆小懦弱

D.内心痛苦不已

【答案】ABC

【解析】A项,与女友分手是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社会性原因。BC两项,从小懂事听话和个性胆小懦弱是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学因素。D项,“内心痛苦不已”是求助者心理问题的表现。

案例三

一般资料:李某,女性,17岁,高二学生。

案例介绍:李某表情惊慌,由其父母带到心理咨询室。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李某的一段谈话:

心理咨询师:(介绍心理咨询后)你需要我帮你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李某:我,我想上学,最……最近特别害怕。

心理咨询师:你能跟我说说因为什么你很害怕吗?

李某:我不敢说!

心理咨询师:别怕!你说的话我会为你保密的。

李某:我们班有几个男生喜欢我,别的女生就嫉妒,她们想害我,所以我很害怕。您千万别说是我说的。

心理咨询师:哦,你觉得班里的几个男生喜欢你,女生嫉妒你,所以她们想害你。你跟我说说,你怎么知道男生喜欢你,女生要害你呢?

李某:从这学期开学吧,我们班里有几个男生就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我知道,他们问问题是假,喜欢我是真。有一个男生跟我说多了,还脸红呢!班里无论男生、女生见了我都嘀嘀咕咕的,有一天我去早了,明明听到教室里有同学说话,可我一进去,她们马上就不说了,表情很尴尬,她们肯定是在说我坏话,商量怎么害我,怕我听见。

心理咨询师:如果她们在说别的事情,不想让你知道,实际上确实也与你无关呢?

李某:不可能,我上学时经常听到她们议论我,她们还排班监视我,有时A跟着,有时B跟着,我坐公交车她们也坐,我骑自行车她们也骑。我让我爸爸开车来接我,照样有同学也坐家长的车尾随我。现在我都无法上学了,就是在家里也经常听到我的同学在楼下说我“不要脸,勾搭男生”。

心理咨询师:我是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我可能解决不了,建议你去精神专科医院,好吗?

李某:我好好的!您干嘛让我上精神病医院啊?

多选:21.从咨询师“你说的话我会为你保密的”的话可以判定咨询师( )。

A.真诚承诺

B.通过承诺保密,促进求助者的深度表达

C.随意应对

D.通过咨询技巧,促进心理咨询顺利进行

【答案】ABD

【解析】保密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咨询师必须严格尊重保密原则,它是鼓励来访者畅所欲言的心理基础。只有在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询关系后,来访者才可能谈出自己未向他人泄露过的内心隐痛。此外,保密不仅是咨询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也是咨询成功的必要前提。

单选:22.咨询师“哦……所以她们想害你。”这句话使用的是( )。

A.重复技术

B.参与性概述

C.内容反应技术

D.影响性概述

【答案】A

【解析】重复技术是指咨询师直接简明的重复来访者的话(某些词或最后一句话),来强化叙述的内容,并鼓励来访者继续下去。

单选:23.李某对男同学问问题的解释,很可能是( )。

A.客观存在的事实

B.出现了嫉妒妄想

C.目前无法判断性质

D.出现了钟情妄想

【答案】D

【解析】钟情妄想是患者坚定不移地认为一个其实不喜欢自己的人非常喜欢自己的歪曲信念,并且往往会歪曲地认为对方很多拒绝自己的言行其实是对自己的考验。其特点是没有事实根据,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材料中李某仅凭男同学向自己问问题这种正常的行为就认为男同学钟情于自己,是一种没有事实根据的推断,属于钟情妄想。

多选:24.李某“明明听到教室里有同学说话,可我一进去,她们马上就不说了,表情很尴尬,她们肯定是在说我坏话,商量怎么害我,怕我听见。”这段话很可能反映的是(( )。

A.关系妄想

B.被害妄想

C.夸大妄想

D.嫉妒妄想

【答案】AB

【解析】关系妄想是指患者把实际与他无关的事情,认为与他本人有关系。例如,认为别人的谈话、无线电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和消息是针对他而发的;别的人咳嗽、吐痰是表示轻视。常发生于被害妄想之前或同时发生,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李某把同学间正常的谈话行为认为是与自己有关系,是一种没有事实依据的推测,属于关系妄想。同时,李某认为同学在商量怎么害她,属于被害妄想。

多选:25.李某“不可能……照样有同学也坐家长的车尾随我。”这段话可能反映其存在(( )。

A.关系妄想

B.特殊意义妄想

C.被害妄想

D.物理影响妄想

【答案】ABC

【解析】李某认为自己的同学排班监视自己,并且跟随自己坐公交、骑自行车和开车尾随,实际上是将与她无关的事情认为与自己有关系,而且具有特殊的意义,可能是要伤害自己,这符合ABC三项的特点。

单选:26.李某在家中听到同学说“不要脸,勾搭男生”。可能反映的是( )。

A.真性幻听

B.客观存在的事实

C.假性幻听

D.目前无法做出判断

【答案】A

【解析】幻听是出现于听觉器官的虚幻的知觉,是精神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尤其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的幻听多为真性幻听,也可有假性幻听。如病人可以清楚地告诉你,声音是通过他的耳朵听来的,声音是在外界,离他一定的距离出现的,这种情况属于真性幻听。材料中李某坐在自己家中听到楼下同学的议论自己,是距离她一定的距离出现的,因此属于真性幻听。

单选:27.“我是心理咨询师,你的问题我可能解决不了”,这句话反映了咨询师( )。

A.无力解决求助者的问题

B.缺乏相关知识技能

C.对心理咨询的范畴模糊

D.明确李某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畴

【答案】D

【解析】心理咨询的范围不包括:①精神病或严重心理障碍患者,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人格障碍患者或其他严重情绪障碍患者。②脑器质性病变患者引起的心理或精神活动异常的人。这样的人其发病原因是脑部某些功能区域受损导致心理活动或精神活动异常,所以进行心理咨询是非常困难的,也应该排除在外。③日常生活中非心理问题性质的人也不是心理咨询的工作对象。比如,结婚生子、工作选择的决定等。材料中的李某患有妄想与幻听等精神分裂症症状,属于精神病,应到精神专科医院进行治疗。

单选:28.对李某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障碍

【答案】D

【解析】根据病与非病三原则,案例中求助者出现了幻听和妄想等症状,无自知力,不愿意接受精神治疗,情感与认知倒错混乱,社会功能受到严重损害,因此对李某的诊断最可能是精神病性障碍。

多选:29.“我好好的!您干嘛让我上精神病医院啊?”这句话表明李某( )。

A.无判断力

B.无求治愿望

C.无自知力

D.不主动求医

【答案】BC

【解析】自知力指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和批判能力。李某认为自己没病,丧失了对其自身精神病态的认识能力,因此也不具有求治愿望。

多选:30.咨询师事后劝李某的家长带其到精神专科医院治疗,这表明咨询师( )。

A.正确地进行了保密例外

B.正确地进行转诊

C.错误地进行了保密例外

D.错误地进行转诊

【答案】AB

【解析】虽然李某让咨询师不要把自己说的话告诉别人,但李某可能存在精神问题,这一情况必须告知其监护人,因此符合保密例外的要求。案例中李某的问题已不属于心理咨询的范围,咨询师确定李某为精神问题时,作为心理咨询师应将其转诊到具有整治能力的机构,因此材料中的咨询师正确地进行了转诊。

案例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已婚,硕士学位,公司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丈夫一年前曾做过心脏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半年多来求助者经常觉得自己心前区不舒服,担心自己也患上心脏病,为此很紧张,经常对丈夫说:“我要是得了心脏病可怎么办啊!”晚上常常睡不着觉,或半夜突然醒来。感觉不到饿,吃什么都不香。曾多次到医院检查,服用“更年期”药物,但没有明显的效果。近来总是忧心忡忡,担心父母的身体,生怕丈夫的公司挣不到钱,为日益上涨的房价发愁,一天到晚提心吊胆,害怕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受这种情绪的困扰,感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没干什么体力活,却总是身心疲惫。求助者近来经常请病假,应酬都尽量推辞。有时也明明知道没有什么可担心害怕的,可就是控制不住。求助者认为这样下去会越来糟糕,内心十分痛苦,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外向,工作勤奋努力,人际关系良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自尊心较强。

多选:31.该求助者出现的最主要的情绪症状包括( )。

A.紧张

B.提心吊胆

C.抑郁

D.忧心忡忡

【答案】ABD

【解析】根据材料中,求助者担心自己患上心脏病,为此很紧张。以及近来总是忧心忡忡,担心自己的身体,丈夫的公司以及上涨的房价。可以看出求助者出现的主要情绪症状包括:紧张、提心吊胆、忧心忡忡。

单选:32.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最主要的心理原因是( )。

A.紧张焦虑情绪

B.更年期综合症

C.存在内心冲突

D.内心烦恼痛苦

【答案】C

【解析】内心冲突是指心里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反或相互排斥的动机时所产生的一种矛盾心理。案例中求助者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却难以控制,存在内心冲突。AD两项为求助者心理原因的症状。B项不属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

单选:33.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最可能的是( )。

A.更年期综合症

B.恐怖神经症

C.焦虑性神经症

D.疑病神经症

【答案】C

【解析】该求助者每天担惊受怕,忧心忡忡,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可担惊受怕的,但就是控制不住,说明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是变形的,属于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反复并持续的伴有焦虑、恐惧、担忧、不安等症状和植物神经紊乱的一种精神症障碍。求助者的担心、紧张并伴有心慌气短、出汗等,说明其属于焦虑性神经症。

单选:34.在咨询方法的选择上,恰当的做法是( )。

A.以简单且易行的为主

B.以求助者容易接受的为主

C.以咨询师擅长的为主

D.以双方经协商所定的为主

【答案】D

【解析】影响咨询方法选择的主要因素有来访者特征与咨询者的专长与偏爱两种因素。①来访者的特征包括自身情绪特征、心理问题的性质、以及其自身的个性、咨询水平、咨询动机、自我效能感等因素;②心理咨询师偏向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再加上对预期咨询效果的估计会影响咨询方法的选择;③但无论哪种方式,都不能成为咨询方法的惟一原因,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法。

多选:35.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使用了系统脱敏法,其正确的操作步骤包括( )。

A.学会肌肉放松

B.构建焦虑等级

C.给予焦虑刺激

D.实施系统脱敏

【答案】ABD

【解析】系统脱敏法的步骤包括:①放松训练:是指有机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的一种练习过程,直接目的是肌肉放松,最终目的是使整个集体活动水平降低,达到心理上的松弛。②建立焦虑事件等级:第一,找出所有使求助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第二,将求助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采用五等或百分制来划分主观焦虑程度,每一等级刺激因素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应小到足以被全身松弛所抵消的程度。③实施脱敏:可以进行想象脱敏或现实训练。

单选:36.在构建焦虑等级时,对级差理解正确的是( )。

A.避免等级一致

B.级差尽量小

C.等级尽量一致

D.级差尽量大

【答案】C

【解析】构建焦虑等级是系统脱敏的一个重要步骤,在构建时,要注意焦虑情境等级的划分要均匀、循序渐进、能被拮抗。

单选:37.实施系统脱敏时,正确的脱敏顺序是( )

A.从小到大

B.从任意级开始

C.从大到小

D.没有一定顺序

【答案】A

【解析】脱敏治疗的关键步骤是:建立焦虑事件层级。在教会来访者放松之后,治疗者应与来访者共同设计焦虑事件层级表。必须全面采集来访者的病史资料,尽可能完整地找出使来访者感到焦虑的一系列事件或观念等。在此基础上,先确定一个最平静的相关情境或事件,将它指定表示焦虑程度的分值为0。接着确定一个令来访者最为焦虑的情境或事件,指定分值100分,以这两个事件为基准分别估计每一事件的焦虑程度值(由治疗者指导来访者完成)。最后,把各焦虑事件按主观程度由弱到强进行排列,两个相邻焦虑事件之间的层级差约10分,建立起“焦虑事件层级表”。

单选:38.系统脱敏法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之一,是每级刺激引起的焦虑( )。

A.大到拮抗紧张

B.小到不被觉察到

C.大到最大程度

D.小到被放松代替

【答案】D

【解析】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助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其方法是,找出所有使求助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然后将这些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排列,每一级刺激因素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应小到足以被放松所抵消的程度。

单选:39.关于系统脱敏法,错误的理解是( )。

A.属于行为治疗方法

B.可以针对不同情境建立不同焦虑等级

C.原理是用放松代替紧张

D.所有的求助者都能用放松降低焦虑

【答案】D

【解析】放松训练是一种重要的行为疗法方式,可针对不同情境建立不同焦虑等级,原理是用放松训练代替紧张的情绪。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用此方法进行放松,当不能用想象和放松的方法时,应考虑改用其他办法。

单选:40.在本案例咨询中,咨询师对求助者做到了积极关注,积极关注是( )。

A.集中注意力倾听

B.解决心理、行为及情绪问题获得满意效果

C.关注求助者表情

D.促进求助者自我发现与潜能开发,达到心理健康

【答案】D

【解析】积极关注是指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求助者的言语和行为的积极面给予关注,从而使求助者拥有正向价值观。具体表现为咨询师注意强调来访者的长处,有选择的突出来访者及行为中的积极方面,利用其自身的积极因素,达到治疗目标。

案例五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5岁,教师。

案例介绍:几年前求助者的儿子恋爱期间女友怀孕。求助者考虑到面子问题,坚持让其做了人工流产。婚后儿媳几年都没有怀孕。一天某位同事无意中说道:“你当年要是不让她做人流,不是早就当上奶奶了吗!”求助者当时没有在意,晚上想起同事的话,也觉得有道理,从此后“我当年要是不让她做人流,不是早就当上奶奶了吗?”这个想法经常出现,一出现就让求助者觉得后悔,为此很苦恼。求助者有时也劝自己:事已至此,想也没用,但始终控制不住,想摆脱但摆脱不了,内心非常苦恼。为此经常耽误家务事,影响了家庭生活,不愿意参加家族或同事、同学等聚会。求助者也知道有些事没有必要反复思考,但无法自拔。求助者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自己迫切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较为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母子感情深。人际关系良好。

单选:41.该求助者出现的症状主要是( )。

A.反复检查

B.反复洗手

C.反复计数

D.反复思考

【答案】D

【解析】由材料中可知,求助者听到同事的话后,想到:“我当年要是不让她做人流,不是早就当上奶奶了吗?”并且这个想法经常出现,一出现就让求助者觉得后悔,为此很苦恼。说明是反复思考该问题让求助者产生了心理症状。

多选:42.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心理原因包括(( )。

A.自我要求严格

B.儿媳当年未婚先孕

C.个性追求完美

D.自己曾劝儿媳人流

【答案】AC

【解析】由材料中咨询师了解到的情况可知:求助者性格较为内向,自我要求严格,做事认真细致,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求助者具有追求完美的性格,对自身要求很严格,因此对自己曾经的过错比较在意,容易情绪低落。

多选:43.对该求助者可以排除的诊断包括( )。

A.焦虑神经症

B.抑郁神经症

C.强迫神经症

D.恐怖神经症

【答案】BD

【解析】①焦虑症,又称为焦虑性神经症,是神经症这一大类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由材料中求助者焦虑不安,情绪烦躁,晚上难以入睡,白天没精神,并且已经影响了求助者家庭生活与社会交往等情况可知,求助者具有焦虑神经症。②强迫症,是指不能随意指导自己的思考、欲望或行为,而与自己的意志相反,呈现不能抑制的苦恼状态。由材料中求助者不能摆脱对问题的思考可知,患者在进行强迫性反复思考。这属于强迫神经症的表现。

多选:44.对该求助者较为合适的咨询方法包括( )。

A.认知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厌恶疗法

D.阳性强化法

【答案】AB

【解析】认知疗法认为,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其关键是采用认知重构、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与治疗。材料中由于求助者对自己劝说儿媳打胎的事件有错误看法,产生了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若进行观念重建,则有希望扭转其看法,改变其心理与行为问题。由于求助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也可采用系统脱敏法帮助其克服焦虑症状。

单选:45.为明确诊断,还需要重点收集的资料是( )。

A.既往病史

B.病程的长短

C.成长经历

D.焦虑的程度

【答案】C

【解析】案例中求助者未提到成长过程中是否出现过类似的焦虑情况,因此应重点收集其成长经历方面的资料。求助者并未出现躯体性症状,因此既往病史的重要性要低于其成长经历的重要性。

多选:46.可以反映该求助者社会功能损害的证据包括( )。

A.内心很痛苦

B.家庭生活已受到影响

C.耽误家务事

D.不愿意参加各类聚会

【答案】BCD

【解析】社会功能是指患者作为一名家庭成员或职业人士履行社会角色的能力,所涉及的范畴包括:社会中有用的活动、自我照料、个人和社会关系、干扰和攻击行为四个方面。由材料可知,求助者经常耽误家务事,影响了家庭生活,已不愿意进行聚会等正常的社交活动,社会交往功能已受到损害。

单选:47.根据案例实际情况,可将咨询过程划分为( )等阶段。

A.初诊—诊断—制定目标—咨询

B.诊断—咨询—巩固

C.诊断—制定方案—咨询—评估

D.诊断—咨询—评估

【答案】B

【解析】心理咨询的步骤一般包括:①开始阶段:包括建立咨询关系、进行分析、诊断等;②指导与帮助阶段:包括指定咨询目标、选择咨询方案、实施指导与帮助等;③巩固和结束阶段:包括巩固效果、追踪调查等。

多选:48.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包括( )。

A.存在变形冲突

B.强迫与反强迫冲突强烈

C.明显无自知力

D.知、情、意明显不协调

【答案】ABD

【解析】该求助者每天都要进行强迫性反复思考,明知没有必要,想去控制但就是控制不住,说明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是变形的,强迫与反强迫冲突强烈,知、情、意明显不协调。求助者知道这种思考是没有必要的,因此前来咨询,说明她具有自知力。

多选:49.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接纳应该包括( )

A.非常在乎面子

B.自我要求严格

C.存在强迫症状

D.劝儿媳进行流产手术

【答案】ABCD

【解析】心理咨询中,对来访者进行无条件的积极尊重是非常重要的。无条件的积极尊重包括绝对接纳来访者。因此,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也应对求助者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无条件接纳,才有可能成功的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

案例六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5岁,某公司业务经理。

案例介绍:求助者有一天到女儿的学校开家长会,突然觉得透不过气来,胸闷、心慌,非常难受,认为自己可能得了心脏病,非常紧张、害怕,手脚发麻,浑身颤抖。求助者迅速离开学校,乘出租车到医院看急诊,未发现明显异常,症状缓解。此后有一次参加社交活动,又有类似情况发生。专门到心内科住院检查,但未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此后经常发作,每周2~3次,每次持续数十分钟,时间场合均无规律可循,也无明显发作征兆,能自行缓解。曾多次到医院就诊,服用过安定类药物,但仍时有发作。发作时头脑清楚,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和情境。不发作时生活、工作均正常。目前求助者害怕一个人独处,怕自己突发心脏病死了,不敢到人多拥挤的地方。知道自己不一定就是心脏病,但没法控制。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较内向,做事认真谨慎,非常孝敬父母,对自己要求很严格,不吸烟,很少喝酒。十年前曾患过肝炎,经治疗后缓解。

单选:50.该求助者每次产生症状的特殊诱因是( )。

A.开家长会

B.参加社交活动

C.患胃溃疡

D.无特殊诱因

【答案】D

【解析】案例中提到,求助者除了到女儿的学校开家长会之外,参加其他的社交活动也有类似情况发生。时间场合均无规律可循,也无明显发作征兆,能自行缓解。因此可判断该求助者每次产生症状无特殊诱因。

多选:51.对于该求助者进行诊断的最主要依据包括( )。

A.治疗经历

B.情绪体验

C.性格特征

D.躯体症状

【答案】ABCD

【解析】A项,求助者曾多次到医院就诊,但未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服用过安定类药物,但仍时有发作。B项,求助者发作时非常紧张、害怕,害怕会突然死亡。C项,求助者性格较内向,做事认真谨慎,对自己要求很严格。D项,求助者发作时手脚发麻,浑身颤抖。以上信息均可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单选:52.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A.恐惧神经症

B.惊恐障碍

C.急性应激障碍

D.广泛性焦虑

【答案】B

【解析】惊恐障碍简称惊恐症,是以反复出现显著的心悸,出汗、震颤等自主神经症状,伴以强烈的濒死感或失控感,害怕产生不幸后果为特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从求助者的情绪体验和躯体症状来看,属于典型的惊恐障碍。

多选:53.心理咨询师作鉴别诊断时需要考虑排除( )。

A.肝炎

B.疑病神经症

C.心脏病

D.恐惧神经症

【答案】CD

【解析】惊恐障碍的诊断首先必须要排除心脏病等器质性病变,其次要排除神经症性问题。案例中求助者认为自己可能得了心脏病而非肝炎,虽然紧张、害怕,但也知道自己不一定就是心脏病,因此不必考虑肝炎和疑病神经症。

多选:5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

A.EPQ

B.SCL

C.SAS

D.BPRS

【答案】BD

【解析】SCL即症状自评量表,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通过测验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求助者的心理健康程度。BPRS即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通过测验能帮助判断求助者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否能诊断为神经症。A项EPQ为人格测验量表,C项SAS为焦虑自评量表,对案例中求助者的诊断没有帮助。

多选:55.对该求助者还需了解的资料是( )。

A.病程长短

B.躯体症状

C.认知倾向

D.个性特征

【答案】AC

【解析】案例中并未提到求助者是从何时开始第一次发作的,也没有确认求助者是否在看待问题时存在绝对肯定或夸大的偏向,这些都会影响诊断。BD两项在材料中都有提及。

多选:56.该求助者问题的特点包括( )。

A.具有情境性

B.植物神经系统症状明显

C.是发作性的

D.会出现意识障碍

【答案】CD

【解析】该求助者每周发作2~3次,每次持续数十分钟,时间场合均无规律可循,也无明显发作征兆,能自行缓解,故C项当选。求助者无法正确认识自身的状况,存在意识障碍,因此D项当选。A项,求助者发作时,客观环境并无相应可怕的事物和情境。B项,求助者未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没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

案例七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17岁,高中二年级学生。

案例介绍:求助者面临高考,想解决沉湎游戏的问题,主动前来咨询。

求助者:我今年高二,明年就高考了,我知道应该好好学习,但有个爱玩游戏的毛病,我想自己改掉,试了很多方法都没成功,我想请您帮助我!

心理咨询师:你既然试过很多方法都没有成功,我看还是别改了,游戏机生产出来就是让人玩的。

求助者:不改怎么上大学啊,我还是改掉吧。

心理咨询师:好吧,我可以帮助你,我可以采用厌恶疗法帮助你改掉爱玩游戏的毛病。

求助者:厌恶疗法是怎么回事啊?具体怎么做呀?

心理咨询师: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都是被行为结果强化的,厌恶疗法就是我把你玩游戏的行为和厌恶刺激结合,使你产生条件反射,当你以后再玩游戏时,就会产生恐惧,出现生理、心理上不愉快的感觉,你就不敢再玩游戏了,爱玩游戏的毛病就改掉了。具体的步骤是;第一步,明确靶行为,就是玩游戏,第二步,构建恐惧等级,第三步,明确厌恶刺激,第四步,把玩游戏和厌恶刺激结合起来。

求助者:我有点明白了,那您用什么厌恶刺激啊?

心理咨询师:我决定给你使用噪音刺激,我用80分贝的噪音,你玩游戏,我就给你噪音刺激。

求助者:80分贝?不会受不了吧?我有点害怕。

心理咨询师:你不用害怕,这个刺激强度还算温和的,如果你担心,实施厌恶刺激的时候你可以听听音乐,缓解一下。

求助者:好吧,咱们大约做多少次啊?这种方法会不会没效啊?

心理咨询师:看你的表现吧,你能改掉就不做了。这种方法是否有效,等疗程结束才能评估。

求助者:我知道了,万一没有效果,还有其他方法吗?您可要好好帮助我。

心理咨询师:有啊,还可以使用阳性强化法,就是你不玩游戏,我给你奖励。还可以使用求助者中心疗法等等。

求助者:奖励好啊,我还是用奖励的方法吧。

多选:57.本段咨询开始阶段,心理咨询师表现出了( )。

A.没有共情

B.违背价值中立原则

C.批评指责

D.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答案】ABD

【解析】在材料中,当求助者表达了自己的问题后,咨询师并没有去体验求助者的情绪,没有共情;当求助者谈到自己爱玩游戏时,咨询师直接建议求助者放弃改变,将自己非常明确的价值观强加给了对方,违背了价值中立原则;当求助者表达了自己的问题后,咨询师并没有积极的帮助求助者解决问题,而是告知求助者放弃改变,忽视了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因此ABD三项当选。

单选:58.心理咨询的目标应该来源于( )。

A.求助者的意愿

B.上级的指定

C.咨询师的习惯

D.双方的商定

【答案】D

【解析】咨询目标的确定需要双方协商,如果双方预期的目标有差异,需要交流来修正。如若无法协调,应以来访者的要求为主。若咨询者无法认可,可选择中止咨询或转介。

单选:59.厌恶疗法的基本原理是( )。

A.改变行为习惯

B.建立条件反射

C.产生不良体验

D.迅速产生恐惧

【答案】B

【解析】厌恶疗法与其它行为疗法的理论基础相同,都是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和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的应用。即将要戒除的目标行为与某种不愉快的惩罚性刺激结合出现,以对抗原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形成新的条件反射,用新的行为习惯取代原有的不良行为习惯。

多选:60.厌恶疗法的基本步骤包括( )。

A.明确目标行为

B.构建恐惧等级

C.明确厌恶刺激

D.实施厌恶刺激

【答案】ACD

【解析】厌恶疗法的步骤包括:确定靶症状,即确定目标行为;选用厌恶刺激、实施厌恶刺激。B项构建恐惧等级属于系统脱敏疗法的步骤。

多选:61.厌恶疗法所用的厌恶刺激包括( )。

A.电流刺激

B.听觉刺激

C.药物刺激

D.视觉刺激

【答案】ABCD

【解析】选用的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必须强烈到一定的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要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常用的厌恶刺激有电刺激、药物刺激、想象刺激、声音刺激和视觉刺激等。

单选:62.实施厌恶刺激时,厌恶刺激的强度应该是( )。

A.温和的

B.依求助者耐受程度而定

C.强烈的

D.根据咨询师的习惯而定

【答案】C

【解析】选用的厌恶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必须强烈到一定的程度,使其产生的不快要远远压倒原有的种种快感,才有可能取而代之,从而削弱和消除不良行为。

多选:63.心理咨询师提出可以听音乐分散注意力,其做法( )。

A.可能伤及其他行为

B.没有将行为分开

C.干扰目标行为改变

D.使厌恶刺激分散

【答案】ABCD

【解析】实施厌恶疗法时,厌恶体验与不良行为应该是同步的,如果在施加厌恶刺激时听音乐,可能使厌恶刺激分散到听音乐和玩游戏两个行为上,伤及其他行为,也不能将玩游戏和听音乐分开,会干扰目标行为改变。

多选:64.评估咨询效果的时间点包括( )。

A.一次咨询结束后

B.全部疗程结束后

C.几次咨询结束后

D.咨询中任意时间

【答案】ABCD

【解析】咨询效果的评估是指对咨询过程实施方案的评估,不是一定要到咨询结束时才进行,在咨询过程中就应该不断地总结、评估咨询效果,及时对咨询进行调整。结束前的评估是对整个咨询过程效果的评价更全面、更重要。咨询效果评估可以在咨询的任何时间内进行。

多选:65.在实施阳性强化时,恰当的做法包括( )。

A.主要进行阳性强化

B.惩罚异常行为

C.及时奖励正常行为

D.奖罚相辅相成

【答案】AC

【解析】“阳性强化法”属于行为治疗法,其目的是通过奖赏、鼓励等方式使某种行为得以持续。在应用阳性强化法前要确定靶行为,即希望儿童改变什么行为及确定这种行为的直接后果是什么;其次,要对靶行为进行及时监控;再次,设计新的行为结果取代原来的行为结果;最后,儿童出现适宜的行为时,立即给予阳性强化,例如奖赏、鼓励等。

多选:66.本案例中咨询师出现的失误包括( )。

A.自己决定使用何种方法

B.选用不当的厌恶刺激

C.错误理解厌恶疗法的过程

D.选用不当的刺激强度

【答案】ACD

【解析】①影响咨询方法选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应该根据求助者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来访者的其他特征、咨询者的专长和偏爱以及咨询进展等因素共同决定,而不是由咨询师自行决定。②厌恶疗法的步骤包括:确定靶症状、选用厌恶刺激、把握时机进行治疗。本案例中咨询师错误地理解了延误治疗的步骤。③厌恶刺激的刺激必须是强烈的,咨询师认为80分贝噪音是“温和的”,温和的刺激不适合厌恶刺激。

案例八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4岁,本科文化,无业。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女儿出生后体弱多病,经常需要看病、吃药,为照顾女儿求助者辞职。求助者一直认为孩子爱生病与怀孕时丈夫的婚外情导致自己情绪不好有直接关系,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担心孩子的身体。求助者觉得丈夫对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没有本事,觉得自己倒霉,感到生活没有意义。情绪较为低落,无心做其他事情,不愿意与朋友们交往,与家人的来往明显减少。求助者有时也觉得应该高兴起来,好好过日子,但就是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曾经想轻生,但放心不下女儿。在家人多次劝说下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性格内向、文静,从小生活优越,没有经受过大的挫折。孩子6岁,一直体弱多病。求助者平素身体健康,现在无业。

多选:67.为明确诊断还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 )。

A.症状持续的时间

B.认知特点

C.躯体症状的情况

D.行为特点

【答案】AC

【解析】案例中并未提到求助者从何时开始情绪低落,以及是否出现了相应的躯体症状,这两点需要咨询师重点收集。案例中求助者认为“自己对不起孩子”“丈夫对不起自己”,属于认知特点;“不愿意与朋友们交往,与家人的来往明显减少”说明求助者出现了回避行为,属于行为特点。

单选:68.该求助者最主要的特点是( )。

A.成长经历坎坷

B.行为反应明显

C.经济收入困难

D.消极认知明显

【答案】D

【解析】案例中该求助者认为“自己对不起孩子”“丈夫对不起自己”,由此引发了情绪低落、回避行为等问题,由此可见,求助者最主要的特点是消极认知明显。

多选:69.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 )。

A.孩子体弱多病

B.无心做其他事

C.觉得自己倒霉

D.不与他人交往

【答案】AC

【解析】案例中求助者的女儿出生后体弱多病,求助者一直认为孩子爱生病与怀孕时丈夫的婚外情导致自己情绪不好有直接关系,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丈夫对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没有本事,觉得自己倒霉,感到生活没有意义,这些都是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原因。BD两项属于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症状。

单选:70.该求助者“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曾经想轻生,但放心不下女儿。”说明其存在( )。

A.认知错误

B.内心冲突

C.行为异常

D.负性情绪

【答案】B

【解析】内心冲突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方向的动机、欲望、目标和反应同时出现,由于莫衷一是而引起的紧张情绪,是心理不平衡的重要原因。其分类一般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该案例中,求助中的情况属于趋避冲突。

单选:71.对该求助者需要进行的鉴别诊断包括( )。

A.抑郁症

B.焦虑神经症

C.抑郁神经症

D.精神病性障碍

【答案】A

【解析】求助者的心理冲突是由现实因素与认知问题造成的,属于常形冲突,因此排除神经症性问题。求助者有时也觉得应该高兴起来,说明其自制力完整,排除精神病性问题。由于该求助者主要的心理症状为情绪低落,与抑郁症的表现相似,因此需要与抑郁症进行鉴别诊断。

单选:72.如果考虑该求助者为抑郁神经症,在病程上至少应该持续( )。

A.2周

B.2个月

C.12个月

D.2年

【答案】D

【解析】轻度抑郁症和抑郁神经症的不同在于是否有持久的变形冲突。在症状上,抑郁神经症在心情低落的背景上有持续存在的心理冲突,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性症状。抑郁神经症大多呈慢性病程,病程至少持续两年,多年不愈。因此,D项为正确答案。

多选:73.按照贝克(A.E.Beck)的观点,该求助者表现出的认知曲解包括( )。

A.主观推断

B.选择性概括

C.过度概括

D.夸大或缩小

【答案】ABCD

【解析】A项,主观推断是指没有支持性的或相关的根据就做出结论,如案例中求助者“一直认为孩子爱生病与怀孕时丈夫的婚外情导致自己情绪不好有直接关系”。B项,选择性概括是指仅根据对一个事件某一方面细节的了解就形成结论,如案例中求助者因为孩子体弱多病就觉得自己对不起孩子,觉得自己没本事。C项,过度概括是指由一个偶然事件而得出一种极端信念并将之不适当地应用于不相似的事件或情境中,如案例中求助者只看到丈夫的婚外情,就认为“丈夫对不起自己”。D项,夸大和缩小是指用一种比实际上大或小的意义来感知一个事件或情境,求助者因为女儿身体不好,认为丈夫对不起自己,就觉得自己倒霉,属于夸大。

多选:74.影响咨询氛围的最重要因素包括( )。

A.求助者的世界观

B.咨询师的人性观

C.求助者的价值观

D.咨询师的人生观

【答案】BD

【解析】咨询师积极、乐观的人性观和人生观,应当成为咨询氛围的基调。在咨询过程中,求助者表达的内容往往是人生中的消极面、阴暗面、弱处、缺点和危机等。一位对人持有消极悲观论点的咨询师可能不容易对求助者拥有信任和尊重的感情,很难相信求助者会有能力去面对危机、克服困扰,往往会忽视求助者身上的光明面和潜力,从而不去调动求助者自身的积极性。因此,影响咨询氛围的最重要因素是咨询师的人性观和人生观。

多选:75.在本案例中,咨询师不宜把求助者的情况透露给( )。

A.求助者本人

B.求助者的丈夫

C.求助者的朋友

D.求助者的父母

【答案】BCD

【解析】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和机构须遵守保密原则。保密不仅涉及咨询内容,同样也涉及心理诊断。在心理诊断中,咨询人员收集到的所有关于来访者的资料,包括个人生活、成长状况、个人成长过程、个人恋爱、婚姻、交友、工作等情况,均在保密之列。咨询人员未经来访者同意,绝不可将这些个人资料泄露给他人,包括来访者的亲属。

单选:76.在本案例中,咨询师应首先帮助求助者解决的是( )。

A.尽快找到工作

B.改变消极认知

C.消除情绪困扰

D.促进自我成长

【答案】B

【解析】根据资料,本案例的求助者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不合理的认知,由此导致其心理问题的出现。因此,咨询师目前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应为帮助求助者改变其消极认知。

案例九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极力阻止女儿与他人婚外情的关系,导致母女矛盾。求助者痛苦不已,主动前来寻求帮助。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的段咨询对话。

心理咨询师:通过我刚才的介绍,您已经对心理咨询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您来想得到什么心理帮助呢?或者想解决什么心理问题呢?

求助者:我就想让您帮助我解决女儿恋爱给我造成的苦恼,我实在太苦恼了。

心理咨询师: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您觉得这样做不对,但女儿不听您的,这让您很痛苦,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您先说说您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标?

求助者:我就想通过咨询减轻痛苦。

心理咨询师: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

求助者:应该是100,我从来没有这么苦恼过。

心理咨询师:您希望通过咨询,将自己的苦恼减轻到什么程度呢?

求助者:我希望减少到0,今后不再有苦恼。

心理咨询师:根据您目前情况,将苦恼减少到0,恐怕您难以做到吧?

求助者:也许吧,但我太苦恼了,我一定要尽快摆脱。

心理咨询师:好吧,咱们就将把苦恼减轻到0作为咨询目标。您觉得是什么原因使您苦恼呢?

求助者;当然是女儿的事让我苦恼啦!我丈夫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我辛辛苦苦把她拉扯大。我有几次再婚的机会,但都因女儿放弃了。多年来我为了她操碎了心!我希望她懂事听话,将来有出息!可她上中学就早恋,研究生没毕业就跟着现在这个男人跑了,我知道女儿大了,应该谈恋爱!可那个男人有家室啊!我们这种家庭,女儿竟然和别人有婚外情?她有脸做,我都没脸说,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没用!真是把我给气死了!

心理咨询师:我作为母亲很理解您知道女儿有婚外情产生的苦恼,也能理解您的做法。可您的苦恼是来自女儿的婚外情吗?

求助者:当然是啦,否则我怎么会苦恼呢?

心理咨询师: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其实不是女儿婚外情这件事造成了您的苦恼,而是您认为女儿必须听您的话才产生了痛苦,所以改变想法就能消除苦恼等情绪。

求助者:我有点不明白!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您是母亲,女儿必须听您的话!

求助者:对呀,她应该听我的啊!

心理咨询师:因此您信奉女儿必须听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呀!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

心理咨询师:按您所说的,当年您做女儿时,您肯定听您妈妈的话。

求助者:对啊……不对(沉默)当年我妈说的话,对的,我听了,错的,我没听。

心理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而现在又说了您妈说的话,对的您听了,错的您没听。您的话前后有些矛盾,您怎么解释呢?

求助者:嗯,是没法解释,(沉默……)

多选:77.“您的女儿与他人存在婚外情的关系……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表明咨询师( )。

A.理解求助者的内心痛苦

B.使用了自我开放技术

C.表达了对求助者的同情

D.使用了内容表达技术

【答案】AB

【解析】A项,根据材料,咨询师说,“所以我很理解您现在的心情”,表明咨询师做到了设身处地地理解求助者。B项,咨询师说,“我也有女儿,我想我女儿要是这样,我也会苦恼的”,这使用了自我开放技术。C项,咨询师对求助者表达了共情而非同情。D项,内容表达是指咨询师传递信息、提出建议、提供忠告,给予保证、进行褒贬和反馈等。咨询师只是对求助者的话进行简单叙述,因此不是内容表达技术。

单选:78.咨询师提及自己女儿的目的是( )。

A.减少与求助者的距离

B.充分与求助者共情

C.告诉求助者她不特殊

D.表达对求助者同情

【答案】B

【解析】咨询师提及自己女儿目的在于想要充分与求助者共情。共情是指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或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单选:79.咨询师问“如果就感觉而言……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其目的是( )。

A.讨论目标的具体及量化

B.评估是否可以咨询

C.对痛苦程度做具体评估

D.考虑咨询的难易度

【答案】A

【解析】咨询师问:“如果就感觉而言,没有苦恼是0,苦恼到极限是100,您现在的分数大约有多少呢”,其目的在于讨论目标的具体及量化,以使目标更加具体、清晰,有助于咨询的进行。目标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

单选:80.咨询师说“根据您目前情况……恐怕您难以做到吧?”,表明咨询师( )。

A.担心咨询效果

B.认为自己无力帮助求助者

C.考虑咨询时程

D.考虑了咨询目标的可行性

【答案】D

【解析】咨询师说“根据您目前情况……恐怕您难以做到吧?”,表明咨询师考虑了咨询目标的可行性。可行性是有效的咨询目标的要素之一,目标没有可行性,如超出了求助者可能的水平,或现有的可能水平,或超出了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等等,则目标就很难达到。对于不可行的目标,咨询师要帮助重新修订以符合实际。

单选:81.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本案例中A是( )。

A.女儿正在热恋中

B.因女儿恋爱苦恼

C.女儿陷入婚外情

D.女儿应该听我的

【答案】C

【解析】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后果。在本案例中,诱发求助者内心矛盾的是女儿的婚外情事件。

单选:82.根据埃利斯的理论,本案例中C是( )。

A.女儿正在热恋中

B.因女儿恋爱苦恼

C.女儿陷入婚外情

D.女儿应该听我的

【答案】B

【解析】情绪ABC理论中,C表示个体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后果。在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的情绪是因为女儿的恋爱而苦恼。

单选:83.咨询师:“您刚才说过女儿就应该听妈妈的话…您怎么解释呢?”所使用的技术是( )。

A.鼓励

B.对质

C.解释

D.澄清

【答案】B

【解析】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本案例中求助者的话前后矛盾,因此该咨询师使用了对质的技术,来更好的了解求助者的问题。

单选:84.根据艾利斯的理论,求助者产生痛苦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无法接受女儿的婚外感情

B.女儿必须听我的话的绝对化要求

C.无力劝阻女儿恋爱的无奈

D.女儿恋爱后气愤伤心但无能为力

【答案】B

【解析】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的评价、糟糕至极的结果。本案例中求助者认为自己的女儿必须听从自己的话就是一种绝对化要求。

多选:85.在本案例中,咨询师还可使用的方法或技术包括( )。

A.药物治疗

B.RET自助表

C.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D.自我分析报告

【答案】BCD

【解析】A项,本案例不适宜用药物治疗。BD两项,本案例可应用RET自助表和自我分析报告,这属于认知性的而家庭作业的两种形式,也是合理情绪疗法常用的方法。它实际上是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的辩论在一次治疗结束后的延伸,即让求助者自己与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C项,针对本案例求助者的情绪困扰,及其不合理信念,可运用合理情绪想象技术。

案例十

下面是某求助者WAIS-RC的测验结果:

多选:86.该求助者的测验结果显示( )。

A.其VIQ与PIQ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B.其PIQ的智力等级属于高于平常水平

C.与全量表相比有2项测验属于强项

D.有2项分测验成绩处于全国常模平均水平

【答案】BCD

【解析】A项,根据韦克斯勒的观点,VIQ与PIQ的差异达到15分即达到显著水平。B项,PIQ是110分,属于高于平常水平(110~119)。C项,分测验高于平均分3分即为强项,量表平均分为11分,知识、填图两项为强项。D项,全国平均常模水平为10,领悟和拼图两项测验成绩处于全国常模平均水平。

多选:87.根据该测验得分,可以判断该求助者( )。

A.视觉记忆及理解能力强

B.言语理解及抽象概括能力强

C.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弱

D.对材料及日常事物的认识能力强

【答案】AC

【解析】图画填充主要测量人的视觉记忆及理解能力,求助者得分为15,属于强项,故A项正确。数字广度主要测量的是人的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求助者得分为7,属于弱项,故C项正确。另外,求助者相似性、词汇、积木、图排的得分均未与平均分相差超过3分,因此BD两项不当选。

多选:88.对于WAIS-RC,正确的说法包括( )。

A.农村和城市共用一套试题

B.测验材料中红白两色积木块共有10块

C.适用于16岁以上的求助者

D.数字广度的顺背最多由12位数字组成

【答案】CD

【解析】A项,WAIS-RC分农村和城市用两式。B项,关于木块图的测试:主试者呈现10张几何图案卡片,令被试者用4个或9个红白两色的立方体积木照样摆出来。C项,WAIS-RC测验适用于16岁以上的被试者。D项,关于数字广度的测试:包括顺背和倒背两个部分,顺背最多由12位数字组成,倒背最多由10位数字组成,每一部分由易到难排列。

单选:89.韦氏儿童智力测验正式施测的分测验数目是( )个。

A.10

B.11

C.12

D.13

【答案】C

【解析】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共有12项分测验。语言量表由常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背数6个分测验组成,操作量表由填图、排列、积木、拼图、译码、迷津6个分测验组成,其中言语测验中的背数和操作测验中的迷津属于备用测验。

案例十一

下面是求助者MMPI-2的测验结果:

多选:90.根据该测验结果,以下说法正确的包括( )。

A.精神病程度比较严重

B.疑病的校正分数是19

C.两点编码为突出编码

D.370题以后的题回答有效

【答案】AC

【解析】求助者诈病量表得分较高,因此精神病程度可能比较严重,A项正确。Hs量表的K校正分为14+8 ×0.5=18,B项错误。突出编码指的是两点最高且大于60,而且均大于周围量表5分以上,该求助者的超过60分的高点大于周围量表5分以上,因此C项正确。Fb量表提供了检查被试者对370题以后项目的答案效度的手段,Pd量表得分高于国内标准,因此370题以后的回答未必有效。

多选:91.根据该测验结果,可进行的两点编码包括( )。

A.48/84

B.49/94

C.59/95

D.89/98

【答案】ABD

【解析】量表4(Pd)、量表8(Sc)、量表9(Ma)得分均超过60分,可进行编码分析。量表5(Mf)一般不做编码分析,故C项不当选。

多选:92.从测验结果来看,该求助者可能存在的症状包括( )。

A.反社会行为

B.偏执性病态人格

C.精神分裂症状

D.偏执妄想,过分敏感

【答案】ABCD

【解析】尽管求助者F量表得分很高,超过了70分,但VRIN量表得分并未超过60分,因此测验结果可能是有效的。48/84两点编码一般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不合群人格、分裂样病态人格、偏执性病态人格;49/94常见的诊断为反社会性人格;89/98常见的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与躁郁症,分裂情感性精神病亦有可能。因此ABCD四项均有可能。

案例十二

下面是某求助者的SCL-90的测验结果:

总分219

阴性项目数32

多选:93.测验结果显示该求助者可能存在( )。

A.较重的抑郁苦闷心境

B.投射性思维、猜疑、被动体验

C.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冲动或行为

D.思维或情感上有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

【答案】BCD

【解析】SCL-90中,因子分超过2分,则表示在该因子上有明显症状。A项,该项为抑郁因子,得分为2.0分,因此表示存在较弱的抑郁苦闷的感情和心境。B项,该项为偏执因子,得分为3.1,表示存在投射性思维、猜疑、被动体验。C项,该项为强迫因子,得分为2.5,表示存在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D项,该项为敌对因子,得分为3.3,表示思维或情感上有不可抑制的冲动爆发。

多选:94.从测验结果来看,该求助者( )。

A.肯定患有心理疾病

B.总分超过了全国常模

C.需转至精神科检查

D.阳性项目数可考虑筛查阳性

【答案】BD

【解析】AC两项,筛选阳性只能说病人可能患有心理疾病,并不说明一定患有心理疾病。要做出心理疾病的诊断,必须进行面谈并参照相应疾病的诊断标准。BD两项,SCL-90结果的解释为: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题中总分为219,超过160。且有多项因子分超过2分,因此需考虑筛查阳性。

案例十三

下面是某求助者16PF的测验结果:

单选:95.根据测验结果,该求助者可能有的人格特征包括( )。

A.容易紧张困扰

B.严肃、审慎、寡言

C.抽象思维能力弱

D.谦虚、顺从、通融

【答案】D

【解析】16PF中,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求助者聪慧性、自律性为高分,说明其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学习能力强,知已知彼,自律谨严。另外乐群性、稳定性、敏感性均为7分,说明求助者外向热情,稳定成熟,但有些感情用事。怀疑性、紧张性、恃强性为2分,由此可判断出求助者心平气和,宁静随和,易与人相处,谦逊顺从,通融恭顺。

多选:96.对于16PF的正确说法是,可以( )。

A.用于人才选拔

B.作为辅助诊断心理疾病的手段

C.更改测题语句

D.用于了解心理障碍的个性原因

【答案】ABD

【解析】卡氏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是卡特尔经过几十年的系统观察、科学实验以及用因素分析统计法慎重确定和编制而成的一种精确可靠的测验。与其他类似的测验相比较,它能以同等的时间(约40分钟)测量更多方面主要的人格特质,并可作为了解心理障碍的个性原因及心理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也可用于人才的选拔。凡是相当于初三及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和老年人都可以适用。16PF不得改变任一测题所规定的语句。

单选:97.对HAMD施测时,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全部项目通过观察进行评分

B.个别项目需要通过家属了解情况

C.全部项目采用对求助者的交谈评分

D.个别项目通过观察,其余各项依据求助者的口述评分

【答案】B

【解析】在HAMD中,8、9、11项通过观察来评分,7和22项需通过家属来收集,16项最好依据体重记录,也可依据来访者主诉及家属提供的资料评定。其余各项则依据来访者的口头叙述评分。

单选:98.BRMS主要用于( )。

A.作为躁狂症的诊断标准

B.作为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

C.评定躁狂状态的严重程度

D.评定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

【答案】C

【解析】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的适用范围为:本量表主要用于评定躁狂状态的严重程度,适用于情感性精神病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发作的成年患者。

多选:99.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

A.在中国修订版的EPQ报告单上一般有两个剖析图

B.应对方式问卷(CSQ)可以构成六种类型的组合形式

C.生活事件量表(LES)只适用于一般性的生活事件评估

D.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可以帮助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答案】AD

【解析】A项,在中国修订版的EPQ报告单上一般有两个剖析图,一个是EPQ剖析图,一个是E、N关系图,据此可直观地判断出被试者的内外向性、精神质以及情绪稳定性,还可判断其气质类型。B项,“应对方式问卷”有六个分量表即六个应对因子,六种应对方式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形式有三种:①“解决问题—求助”,成熟型;②“退避—自责”,不成熟型;③“合理化”,混合型。C项,生活事件量表(LES)主要应用于:①神经症、身心疾病、各种躯体疾病及重性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②指导心理治疗、危机干预,使心理治疗和医疗干预更有针对性;③甄别高危人群,预防精神疾病和身心疾病,对LES高者加强预防工作;④指导正常人了解自己的精神负荷、维护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D项,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可以了解被试者社会支持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各种躯体疾病的关系,也可帮助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多选:100.儿童行为量表(CBCL)可以用于测查儿童( )。

A.行为问题

B.情绪问题

C.社会能力

D.学习情况

【答案】AC

【解析】儿童行为量表(CBCL)的适用范围为:CBCL主要用于筛查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适用于4~16岁的儿童。主要来识别和评价行为和情绪问题高危儿童,但并不能给出心理障碍的诊断。

第二部分 案例问答题

本部分采取专家阅卷,1~8题,满分100分。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用钢笔、圆珠笔按要求作答。

一般资料:求助者,男性,31岁,本科毕业,公司总经理,已婚。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父母经商,家中经济条件好,求助者从小很叛逆,与父母关系紧张,认为父母偏爱两个姐姐。大学毕业后在父母帮助下顺利进入待遇较好的国企,工作两年后觉得工作不自由,没有发展前途,不顾父母的反对,逼迫父母出资200万元,兴高采烈地辞职开公司。觉得自己聪明能干,肯定能获得成功。到处考察、谈项目,有时每天只睡很少时间,但一年后,200万元所剩无几。他认为这都是环境、时机不好,要求父母注资但被拒绝。经以死相逼,再次获得200万元。但两年后反而欠债50余万元,因无力还债,求助于父母被拒绝,遂与父母产生激烈矛盾,冲动之下动手打了父亲。父母虽然替他还清了债务,但坚决不肯再投钱。求助者无奈只能呆在家里,怨恨父母偏心,不工作,不起床,不与他人交往。后情绪好转,自己交了女友,半年后结婚,夫妻感情较好,一年后有了女儿,与父母的关系稍有缓和。半年前参加家庭聚会,目睹父亲与亲友间发生矛盾,主动打电话告诉父亲,亲戚们要害他,提醒他注意防范,总觉得别人不怀好意,要害自己,晚上睡觉一定要锁好卧室的门。两个月前,因家庭琐事与妻子发生矛盾,摔坏了电视机还动手打了妻子,觉得自己不对,但怪罪妻子惹自己生气。经常觉得心慌、头疼、没有胃口吃饭,有时难以入睡。求助者觉得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偏心,不支持自己,妻子也不理解自己。为此非常苦恼,但自己无法摆脱。在家人的极力劝说下,来到咨询室。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家境好,父亲管教严格但简单粗暴。求助者从小敏感多疑,做事虎头蛇尾。人际关系一般,但夫妻关系尚可。患有乙肝,多年服药,对自己身体担忧。

请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一、对该求助者的摄入性谈话,确定谈话内容与方向的参照点有哪些?(10分)

答:确定会谈内容和范围所依据的参照点有以下几个:

(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

(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

(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

(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会谈目标。

(5)确定会谈的内容与范围。

二、对该求助可以考虑的诊断有哪些?(20分)

答:(1)求助者的症状有:

①两年前与父亲冲突,对父亲动手,怨恨父母偏心,不工作,不起床,不与他人交往。

②半年前目睹父亲与亲友间发生矛盾,主动打电话告诉父亲,亲戚们要害他,提醒他注意防范,总觉得别人不怀好意,要害自己。

③两个月前因家庭琐事与妻子发生矛盾,摔坏了电视机还动手打了妻子,觉得自己不对,但怪罪妻子惹自己生气。经常觉得心慌、头疼、没有胃口吃饭,有时难以入睡。

(2)求助者存在自知力,排除精神病性问题。求助者对外人不怀好意的担忧、对亲人的抱怨属于变形冲突,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定法:

①求助者出现躯体症状,病程为2个月,另外总觉得有人要害他,晚上睡觉一定要锁好卧室的门,持续半年,可计2分;

②求助者苦恼无法自己摆脱,在家人劝说下前来寻求帮助,可计2分;

③求助者人际关系一般,但夫妻关系尚可,未出现明显回避行为,但愤怒时不工作,不起床,不与他人交往,可计2分。

总分6分,该求助者可初步诊断为神经症。

(3)对该求助者可以考虑的诊断有:

①求助者的躯体症状符合抑郁神经症的临床表现;

②求助者动手打了妻子,觉得自己不对,但怪罪妻子惹自己生气,可能存在冲动型人格障碍。

三、本案例中已经收集到的资料有哪些?(10分)

答:(1)病史资料

求助者患有乙肝,多年服药。

(2)人格特征

求助者从小很叛逆,与父母关系紧张,敏感多疑,做事虎头蛇尾。求助者父亲管教严格但简单粗暴,对其长大后冲动的性格有一定影响。

(3)认知方式

求助者觉得自己聪明能干,肯定能获得成功,失败后归咎于环境、时机不好;从小认为父母偏爱两个姐姐,因父母不投钱,怨恨父母偏心;打了妻子后觉得自己不对,但怪罪妻子惹自己生气,认为妻子不理解自己。

(4)行为表现

曾以死相逼向父母要钱,与父亲动手,赌气不工作,不起床,不与他人交往。因家庭琐事摔电视机并打了妻子。

(5)情绪症状

情绪低落苦恼,自己无法摆脱,对自己身体担忧。

(6)躯体症状

经常觉得心慌、头疼、没有胃口吃饭,有时难以入睡。

(7)社会支持

人际关系一般,但夫妻关系尚可。

四、请对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15分)

答:对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的分析如下:

(1)生物原因

求助者的生物方面的原因包括,男性,三十一岁,患有乙肝。

(2)社会原因

①生意失败,向父母要钱未果,与父母爆发冲突;

②目睹父亲与亲戚发生矛盾;

③多有家庭琐事。

(3)心理原因

①认为父母偏心,不支持自己,对父母有持续的负性情绪;

②人格特征敏感多疑,虎头蛇尾;

③怪罪妻子惹自己生气,认为妻子不理解自己。

五、咨询师如何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表达尊重?(15分)

答:尊重,意味着把求助者作为有思想感情、内心体验、生活追求和独特性与自主性的活生生的人去对待。尊重求助者,不仅是咨询师职业道德的起码要求,也是助人的基本条件。咨询过程中恰当表达尊重,应做到以下几点:

(1)尊重意味着完整接纳

咨询师应把每个求助者看作是有人权、价值、情感和独立人格的人,这是互相尊重与平等的前提。尊重意味着接纳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而不是仅接受求助者的光明面,排斥其消极面。尊重也意味着接纳一个价值观和自己不同甚至差距很大的求助者,并与之平等交流。

(2)尊重意味着一视同仁

无论求助者相貌美丑,地位高低,经济贫富,脾气好坏,年龄大小,性别为何,咨询师都应一视同仁,予以尊重,不能厚此薄彼,轻视或奉承。

(3)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

对求助者要不嘲笑,不动怒,不贬抑,不惩罚。即使求助者的言谈举止有些失礼,也应以礼相待。

(4)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信任是尊重的基础,缺乏信任就很难有尊重。有时因为咨询关系还未完全建立,求助者在涉及某些敏感问题时会有所顾虑、掩饰或犹豫。咨询师应予以理解,并借助于尊重、理解、温暖来消除顾虑。有时求助者的言语可能会出现矛盾,咨询师可协助予以澄清,不可简单地认为是求助者故意不诚实。只有信任才能换来求助者的诚实。

(5)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对于求助者讲述的秘密、隐私,咨询师应予尊重、保护,不应随便外传。对于求助者暂时不愿透露而与咨询密切相关的隐私,咨询师应耐心等待,不可强迫讲述。至于与咨询无关或关系不大的隐私,咨询师不得随便干预,不可出于好奇而去探问。

(6)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尊重并不意味着一味地迁就求助者,没有原则,没有是非。咨询时,咨询师可能遇到不同意求助者言行的情况,对此,咨询师应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视咨询关系建立的状况,表明自己的意见,否则就会违背真诚的要求。与求助者有不同意见,并非不尊重求助者,也不等于否认他,因为咨询师是对事不对人。在咨询关系已建立的情况下,适度地表达对求助者言行的看法,无损于咨询的进程,反过来会起积极促进作用。同时,应该让求助者正确认识尊重与真诚的关系,因为在咨询后期咨询师经常会对求助者进行面质,若能使求助者及早理解咨询师对事不对人的观念,是很有必要的。

六、请简述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及特点。(10分)

答: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是阿尔波特·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阿伦·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以及唐纳德·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1)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

认知行为疗法的原理认为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是由于认知引起的,要改变情绪和行为问题就要改变认知,当认知发生改变,情绪和行为症状就会缓解。

(2)认知行为疗法的特点

①求助者和咨询师是合作关系;

②假设心理痛苦是很大的程度上由于认知过程发生机能障碍的结果;

③强调认知从而产生情绪行为方面的改变;

④通常是一种针对具体的和结构性的目标问题的短期和教育性的治疗。

七、求助者中心疗法对人性的看法是什么?(10分)

答:求助者中心心理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乐观的。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努力寻求健全发展的人。罗杰斯坚持认为人们是值得信赖的,可利用的“能源”是丰富的,并能够自我理解,自我指导,能够进行积极的改变,过着有效的丰富的生活。其基本观点是:

(1)人有自我实现的倾向

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基本的动机性的驱动力,他称之为“实现倾向”。这种实现倾向是人类有机体的一个中心能源,它控制着人的生命活动。它不但维持着人的有机体,而且还要不断地增长与发展。这种实现倾向是一种独立的、基本的人类动因,它是整个有机体的机能,不是部分有机体的机能。

罗杰斯认为这种实现倾向,不但存在于人身上,而且存在于一切有机体。它是一切有机体的共同属性,体现了生命的本质。任何生物,只要被赋予了生命,他(它)就一定会出现强烈生长的趋势。人有自我实现倾向,这一点是罗杰斯积极人性观的理论前提,也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理论的核心。

柏瑞德利阐述了自我实现的趋势是一个引导人们努力认识、实践、自治、自我决定、完善的过程。个体有远离不适当调节并趋向心理健康的内在能力,个体内部的成长力量提供了治愈的内部资源。求助者中心疗法反对咨询师处于权威的地位,让求助者仅是被动地跟随咨询师的指示做。因此咨询过程中必须把求助者放在根本的地位,因为他们有通过自我意识和自我引导引起态度和行为改变的能力。

(2)人拥有有机体的评价过程

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是罗杰斯理论中的一个独特的概念。罗杰斯假定有机体自身拥有一种评价经验的能力,称为“机体智慧”。机体智慧的表现就是“有机体评价过程”。罗杰斯认为,个体在其成长过程中,不断地与现实发生着互动,个体不断地对互动中的经验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依赖于某种外部的标准,也不借助于人们在意识水平上的理性,而是根据自身机体上产生的满足感来评价,并由此产生对这种经验及相联系的事件的趋近或是回避的态度。罗杰斯认为,个体自身的满足感是与自我实现倾向相一致的,即有机体的评价标准是自我实现倾向。凡是符合于自我实现倾向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喜欢,所接受,成为个体成长发展的有利因素,而那些与自我实现倾向不一致的经验,就被个体所回避和拒绝。罗杰斯认为,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不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它随着个体当时的需要状态而不同。在有机体的评价过程中,经验总是被准确地接受,较少被歪曲。有机体的评价过程把个体的经验与自我实现有机的协调配合,使人不断迈向自我实现。

有机体评价过程理论,强调人的主观选择的能力,这就是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只有求助者最了解他自己,只有他自己才能改变自己的认识前提,也是该疗法的理论依据。

(3)人是可以信任的。

求助者中心的治疗理论对人性的看法是积极的、乐观的,相信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和自我负责,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因此人可以不断地成长与发展,迈向自我实现。人都是有建设性和社会性的,是值得信任的,是可以合作的。人的这些好的特性是与生俱来的,而人的不好的特性,如欺骗、憎恨、残忍等等,则都是人对其成长的不利环境防御的结果。人的负面情绪,如愤怒、失望、悲痛、敌视等,是由于人在爱与被爱、安全感、归属感等基本需要不能得到满足,遭受挫折而产生的。人有能力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寻求改变,以达到并保持心理健康。心理治疗只要为求助者提供了足够的尊重与信任,求助者就会依靠自己的能力发生改变,并不需要咨询师从其外部进行控制和指导。

八、按照艾根(Egan)的观点,应该如何做好坦诚交流?(10分)

答:艾根(1975)的帮助技巧系统是来源于罗杰斯的理论的。按照艾根的观点,对坦诚的交流包括:

(1)并不固定角色

咨询师不固定自己的角色,就意味着他在咨询中的表现如同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一样坦率,即他们是职业的心理咨询师,但并不把自己隐藏在职业咨询师的角色之内,而是继续保持与目前的情感和体验的和谐,并交流自己的情感。

(2)自发性

一个自发的人会很自由地表达和交流,而不是总在掂量该说什么。自发的咨询师的表现很自由,不会出现冲动性或压制,并且不为某种角色或技术所羁绊。他的言语表达和行为都以自信心为基础。

(3)无防御反应

坦诚的人也是没有防御反应的。一个没有防御反应的咨询师很了解他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所在,并且很了解该如何感受它们,因此。他们可以公开面对求助者的消极反应并且不会感到受到打击。他们能够理解这种消极的反应并进一步探索自己的弱点,而不是对它们做出防御反应。

(4)一致性

对坦诚的人来说,他的所思、所感及所信的东西与他的实际表现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例如,一个坦诚的咨询师不会在对求助者有某种看法时,反而告诉求助者另外的内容;他们也不会信奉某一价值观时却表现出与这一价值观相冲突的行为。

(5)自我的交流

坦诚的人在合适的时候能够袒露自我。因此,坦诚的咨询师会让求助者及其他人通过他的公开的言语和非言语线索了解他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