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核威慑利剑
——弹道导弹核潜艇
弹道导弹核潜艇(Strategic Submarine Ballistic Nuclear,简称SSBN)是以洲际弹道导弹为主要武器、以核动力推进的潜艇,又称为战略核潜艇或者战略导弹核潜艇,它与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一起构成国家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目前只有美、俄、中、英、法和印度6个国家拥有弹道导弹核潜艇,其中美国和俄罗斯拥有的数量最多。
2.1 “乔治·华盛顿”级
2.1.1 概况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级是美国研制的第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是在“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搭载“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首艇“乔治·华盛顿”号于1959年正式服役,1957~1961年间,美国共建造了5艘“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都编入到第14潜艇中队,以苏格兰的霍利湾为基地,执行在北大西洋方面的战略巡逻任务。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发射成功。
正在水面航行中的“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此为首艇“乔治·华盛顿”号(SSBN-598)。
2.1.2 研制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前苏联和美国的军事对抗过程中,潜艇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艇形设计更科学,排水量越来越大,弹道导弹的体积越来越小,技术上的可行性促使“潜艇+ 导弹”的战术理论变为现实。
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苏联的核武器研制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在弹道导弹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而美国此时的弹道导弹研制仍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一时期的美国海军就没有被赋予弹道导弹的打击任务。
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在里海北岸的火箭发射基地向太空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意味着前苏联已经拥有或即将拥有功率足够大的火箭发动机以及相当精确的导弹飞行制导系统,从而能够对美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和军事设施实施精确核打击。
2.1.3 研制历程
为了应对前苏联方面的压力,美国政府和军事部门开始加紧着手建立本国的战略核打击力量。“北极星”导弹计划被重新提上了日程,并将原计划1963年服役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服役时间提前到1960年底。
由于时间紧迫,经过各方面论证后,建造公司提出将正在建造的第二艘“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蝎子”号进行改装,该方案得到了批准。
“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全长77米,艇壳直径9.7米,采用了水滴形艇形,使潜艇的航速大大提高,水下航速可达28节左右。
“鲣鱼”级核潜艇全长77米,艇壳直径9.7米。虽然其容积比常规潜艇大,但布置“北极星”导弹发射装置仍然很困难。为此,研制人员决定从指挥舱与反应堆舱之间切开,将艇体分成两段,在两段之间加接一段长为39.6米、直径与原来相同的圆柱形耐压壳体,并在其中布置16枚“北极星”弹道导弹及其指挥控制系统。建成后该艇长达116.3米,被命名为“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号(SSBN-598)。这是世界上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
正在下水的“鲣鱼”级攻击型核潜艇“蝎子”号,这是后来重新建造的一艘同型艇。
图为正在建造中的“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图为试航中的“乔治·华盛顿”号(SSBN-598)弹道导弹核潜艇。
1959年12月30日,“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首艇“乔治·华盛顿”号正式服役。1960年7月20日,“乔治·华盛顿”号核潜艇在佛罗里达州的卡纳维拉尔角在水下潜航的状态下成功发射了两枚射程约为2200公里的“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
1960年11月15日,“乔治·华盛顿”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着16枚“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开始在北大西洋执行它的第一次非战时巡逻任务,持续时间为66天。“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建成与使用,标志着潜射弹道导弹具备了真正的全球性威慑力量。
1959年12月30日,“乔治·华盛顿”号弹道导弹核潜艇正式服役,美国海军为其准备了盛大的庆祝仪式。
2.1.4 技术参数
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的“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指挥塔围壳位于艇体艏部靠后的位置。
“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艇体舯部有较明显的“龟背”,以便容纳弹体较长的“北极星”A-1型导弹。
图为“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模型。
“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准备进行陆上发射试验。
2.1.5 武器装备
“北极星(Polaris)”A-1型弹道导弹是美国海军研制的第一代潜射中程弹道导弹,导弹代号为UGM-27A。该型导弹既可供水面舰船使用,也可由潜艇在水下发射。1957年3月开始研制,1960年导弹潜射试验成功,1961年装备美国海军核潜艇,成为当时美国核战略力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由3000多家承包商负责,主承包商是洛克希德公司导弹与空间技术分公司(负责导弹研制)和通用旗下航空动力分公司(负责发动机及推进剂研制),单价约为75万美元(时值),从开始研制到投产共耗资达27.5亿美元。
“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由第一级、级间段、第二级、仪器舱和战斗部等多个部分组成。第一、二级各用1台由通用航空动力公司研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战斗部为单弹头,当量为60万吨TNT,外形为锥柱裙形,端头为钝锥体,下端为裙部,使弹头在再入段飞行时保持飞行稳定。导弹主体为圆柱体,内有核装置与引爆系统。采用的MK-1型全惯性制导系统由麻省理工学院仪表实验室研制、通用电气公司和休斯公司生产。
完整的“北极星”A-1型导弹系统包括发射装置、导航系统、发射控制系统、测量系统等。发射装置的主要部件是发射筒,长8.7米,由内筒和外筒套装而成,中间充有硅油。发射筒盖的上方有一个密封隔膜,以防止海水进入和保持压力。每个发射筒内都配有一套燃气-蒸汽弹射系统,用于产生高压气体,以便将导弹推出发射筒并送出海面。
潜艇在水下发射“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导弹出水成功点火。
潜艇的导航系统不间断地测量潜艇的坐标位置、速度和姿态,以提供发射点的准确信息。系统内的数字式地球弹道目标计算机负责处理各种数据,以确定潜艇内每枚导弹在任意时刻的正确弹道。
“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上的艇员正在对各种数据进行监控和处理。
导弹平时存放在发射筒的内筒中,当潜艇指挥官接到发射指令后,发射控制系统便给导弹输入目标信息,并实施导弹发射,发射筒中产生的高压气体将导弹推出水面后点火。“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可在潜艇慢速行进时发射。
图为“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水下发射示意图。
图为“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内部的各种控制系统。
TIPS:
5艘“乔治·华盛顿”级核潜艇上共部署了80枚(5×16)“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1964年6月到1965年10月,随着携带“北极星”A-1型潜射导弹的“乔治·华盛顿”级核潜艇纷纷返回船厂进行大修,至此,“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正式退役。此后,该导弹被新型的“北极星”A-2型弹道导弹取代。
“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中的最后一艘“亚伯拉罕·林肯”号(SSBN-602)。
与之前的弹道导弹相比,“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更小更轻,潜艇可以携带的导弹数量更多。由于命中精度不高,且弹头当量较小,不适合打击加固的战略目标。不过,由于核潜艇的隐蔽性较好、作战范围广,“北极星”A-1型弹道导弹也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战略核力量。
“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导弹舱,每具导弹发射筒都安装有独立的发射控制系统。
2.1.6 发展演变
“乔治·华盛顿”级弹道导弹核潜艇总共建造了5艘,分别是“乔治·华盛顿”号(SSBN-598)、“帕特里克·亨利”号(SSBN-599)、“西奥多·罗斯福”号(SSBN-600)、“罗伯特·E·李”号(SSBN-601)、“亚伯拉罕·林肯”号(SSBN-602)。这5艘“乔治·华盛顿”级核潜艇以关岛为基地,是当时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核威慑力量。
注:“乔治·华盛顿”号于1981年11月20日被改装成攻击型核潜艇,舷号为SSN-598。“帕特里克·亨利”号和“罗伯特·E·李”号也曾被改装成攻击型核潜艇,舷号分别是SSN-599和SSN-601。
由于“乔治·华盛顿”级是由攻击型核潜艇改建的,因此作为弹道导弹核潜艇,无论是总体布置还是性能方面都暴露出了不少问题。80年代初,该级潜艇被改装为攻击型核潜艇,用于训练和反潜演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