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通解(一)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掌握方法 事半功倍

讲到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方法,因为《论语》头一篇就是《学而第一》,讲“学”,所以我们首先要学这个学习方法。

第一个方法叫“体会”,也叫“人经合一”。“人经合一”这个概念我以前没见过,是我在写《中国经典经济学》过程中,自己脑子里冒出来,体会出来的。意思就是我们学习和做人过程中,要把经典的含义跟自己完全结合起来。如果不能落实,经典是经典,我还是我,那么学习没有进步,将来随着时间推移,就会把自己生硬地记下来的词句还给老师、还给书本,就忘了;而自己通过践行出来、悟通出来的,再看经典就会有一种“会心一笑”的感觉。

体会还有一个解释就是“用身体去明白”,如果自己身心没有变化,这个经典也没有学对。这也是我为什么很惭愧、很不好意思上讲台的一个原因之一,因为懂的人会看相,没有修学圆满的时候,那个相呈现的是另外一种情况,所以我就作为一个“知道错了,想要改好的人”的身份跟大家报告自己的心得。这是学习方法的第一点,体会或者人经合一。

第二种方法叫“以经解经”。我们距离当初的经典,包括《论语》,两千多年了,生活观念、周围的环境有很大不同,很容易错解。会发生什么情况呢?会以今天的直觉、今天的观念去理解古代的文字,这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情,望文生义,自以为是。我们继承传统,是有一项成本的,就是要多读一点历史,知道了当时的状况,才能知道这本经典为什么在那个时代出现,所以“经史和参、以经解经”是一个必需的路径,否则读不通。

我一开始就碰到这样的情况,感觉《论语》这么薄,一万多字,以现代大学的要求来看,这个规模勉勉强强能拿一个学士学位,要申请硕士学位,不够三万字的话,门儿都没有,老师看都不会看,审核的人会说,规模不够,拿回去。所以现在的硕士论文,没有低于三万字的,就是废话也要往上添。至少我了解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文法类专业的字数要求可能都是这样。

这本《论语》,读着读着我就发现,要想读通它,必须去读《史记》、《春秋》等其他的经典。为什么每次讲座我都要带着一些经典,就是要给大家看。我认为中华文化的源头是两本经书代表的,一个是《易经》、一个是《黄帝内经》,这两本经典缺失了,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别说学不通,连最起码最核心的灵魂都没有了。为什么是这样?也是孔老夫子做了一个证明。很多人读古代经典,读到孔子就感觉很古老了,公元前551年出生的嘛。可是他老人家说“信而好古,述而不作”。那就得往前推呀,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周代的文化,距离孔子将近五百年,距离我们今天三千多年,就是文王 、武王、周公的那个时代。

现在大家看到的《易经》经常被称作《周易》,也叫后天之《易》。《论语》中我们看到,孔夫子学《易经》是在晚年,很遗憾地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意思是如果五十岁能够学《易经》,此生无大过。就证明了老人家早年没有学,是五十岁以后才开始学的,学上了以后“韦编三绝”。以前不是现在这样的书,是牛皮绳穿的竹简,竹简上的牛皮绳被翻断了三次,多么勤劳、勤奋!我在学习的时候,每当想到老人家这样勤奋,总是不敢放松,这也是榜样的力量。现在这个《周易》再往前推,谁发明出来的?谁解读出来的?谁悟出来的?时间考证很不一样。我现在看到的有三个时间,时间最短的一个说法,是六千四百年前伏羲画卦;中华书局出版的两种文字的《易经》版本,说伏羲画卦是在七千年前左右;最新的十大考古发现把中华文明确切的一个考古学时间,定义在八千一百年,太久远了。我们不往前说,就说比较靠谱的这个六千四百年前伏羲画卦,起源于“河图洛书”,这是口耳相传的传统,因为当时连文字都没有。也许未来的考古发现,证明当时已经有文字,只是今天我们在讲的时候,学术界还是认为大约是距今约五千年的黄帝时期仓颉造字。

最初伏羲画的卦叫先天之卦,把宇宙人生包括人身体变化的规律,通过阴爻、阳爻两种形式表现出来。大家都知道,现代科学领域中,电脑、互联网代表着时代最高科技的东西,但它最原始的编码是二进制的,计算机的语言是二进制的,这些规则很多人就推回到《易经》。有的人就批评说:中国人总是把现代科学在老祖宗那里找到源头,却不能好好地发展现代科技。据我目前观察,电脑推演未来趋势还没有《易经》准确,因为给电脑输入软件的人还没有悟,还达不到伏羲悟通天地规律的那样一个智慧的程度。

最早传下来的《易》叫《连山易》,第一卦是艮卦开始,表示山。是什么时代的呢?有人说是神农时代的《易经》,叫《连山易》。接下来神农之后,传了八代,这是司马迁信史里面写的,神农氏传了八代,至少是八百多年,那时候的人很长寿。到了黄帝时期的《易经》,叫《归藏易》,藏是收藏、储藏的意思,它的首卦,是坤卦。然后才是《周易》,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易经》。《易经》都会有这样的变化,更何况文字呢。但是南怀瑾先生说:只有中国的文字,才能让几千年的后代读懂几千年前老祖宗说的话,这就是文言文的贡献。

多久能掌握文言文呢?如果根基好一点的人,稍微用点功,一周可以了;根基弱一点的人,一个月就可以了。打通文言文这个障碍,就可以实现直接阅读古文献。不要说文言文很难,我感觉,当你进入文言系统的时候会发觉,没有文言文就没有中华文化几千年的传承。它非常地优美,非常地精道,也非常地简洁。跟英文对比,有些人说,英文的词汇量非常大,每出现一个现象、一件事物,它就给你造出一个词来,也是与时俱进。比如说最近因为中国的强大,很多词汇自动地进入了英语词汇,听说过吗?“不作死就不会死”,现在进入了正式的英文,叫“no zuo no die”。这就是当你国家强大的时候,国家的文化、文字随之强大。

中华文化的源头至少从六千四百年前就开始传,传到今天,还依然传。一开始只有卦象,口耳相传,一说就懂;后来有了文字,文王这个大圣人非常慈悲,他怕后世子孙读不懂,就在卦象下“系辞”,什么叫系辞?就是注解,解释一下,比如说《乾卦》,“元亨利贞”,这就解释了;他的儿子周公,发现爸爸的解释太过简略,又做了“爻辞”,就是把每一个变化阶段,为什么要这么变化,做了进一步解释;到了孔子他老人家,又给《易经》做“传”,也是解释。我们现在看到的完整的《易经》,是先代的圣人至少在四千五百年间的贡献,留给子孙这样一个宝贵财富。现在看到的《易经》和孔子那时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要说有变化是在北宋,有个叫邵康节的大师,他的这个易学叫《梅花易数》,断事、料事如神,以布衣出身在北宋名扬天下,料事无不奇中。他有变化,怎么变化?他用的五行跟以前的五行不一样。但是批评他的人都没有他算得准。我们近代有一个很著名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到底谁对我们就清楚了。

第三种方法叫“至诚诵读”。不需要解释,不需要像我这样,很吃力、很费劲地总想给人家说明白,还总觉得说不那么圆满。如果您有时间静下来,哪怕一天五分钟都行,老老实实地读一句,心里面放空,真正地对祖先升起恭敬之心,您才能够入门。“至诚者感通,感通者必至诚”,我是真心地、切身地体会到这句话。意念不诚的时候,学不到,学不真;真诚真诚,当态度“真”的时候,就可以“成”;当心非常非常至诚的时候,就可以心想事成。意念发出去,例如“一定要考一个好学校”,那你努力吧,一年、两年、三年、四年,考的时候,仅仅是完成一个形式而已,三年前或四年前的努力,已经注定要给你一个结果,这是由“心想”达到“事成”。

我以前学习不至诚,仗着自己有点小聪明,有些时候看不起老师,认为老师没有我讲得好,很狂妄的。结果,第一年高考陪太子读书,没考上,大学跟我啥事没有;第二年高考,陪公主读书,大学还没我啥事;第三年高考,勉勉强强考到了东北财经大学。我对不起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这样说?我小学第一个老师在三年级的时候——现在我还能回想起那个场面——当着全班同学说:这个学生将来可以考上北京大学。我现在有很多北京大学的朋友,接触之后,我心里才知道,老师当年没有说假话。中学、小学的老师,一代一代的小孩子看过去,老师知道这个孩子如果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一定会考上北京大学。所以,我很惭愧,对不起老师;我很惭愧,还对不起我的父母。《论语·学而第一》的第二句话就是讲孝,有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因为我亏了孝,所以,我也远离了北京大学,这是我今天反省以前的人生得出来的结论。这个以后可以慢慢地跟大家分享,是真的,人不至诚、不谦卑,没有好果子吃。

这个《易经》,孔老夫子那么推荐,他作为圣人都说:假如早让我几年前读到它,此生无大过。那我们呢?我就反省自己,如果我早几年知道,我不会如此啊!我二十岁的时候懂得这个道理的话,我今天何至于此呢?当然抓住机会,永远都来得及。

这是三个学习方法。重复一遍,因为这是我从出生到现在四十一年间,读传统文化最宝贵的三个体会:第一,人经合一;第二,以经解经;第三,至诚诵读。“至诚诵读”里面还有一个注解,就是《易经》六十四卦里面只有谦虚的谦卦“六爻皆吉”。什么意思?所有的变化环节当中都是吉祥的。人都想健康活到老,没有谁想中间发生曲折,挫折、病痛,甚至灾难。怎样能够趋吉避凶呢?《易经》告诉我们“易为君子谋”,这才是帮助我们谋划人生的吉祥和安康的。

学而篇第一

第一段,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们翻开《论语》第一篇第一章第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什么就知道了,一定要学最值得学的,否则的话;会营养不良,会浪费时间。这是开篇用这样长的时间讲学习方法、讲学习内容,内容里面要优中选优。我曾经这样比方过,为人一定要平等、谦逊、谦虚,甚至要谦卑;但是读书,一定要长出一个“势利眼”,不是大师的代表作,千万不要读!今天出版业发达,出版品种很多,但真正好书也不多。老祖宗已经给我们筛选出了经典,像《论语》这样的经典,也就是以“四书五经”为代表的经典,不需要自己再去挑选,不需要再让老师开个书单。围绕着经典,自己喜欢哪本就读下去,一本经读通了,就可以登堂入室。

对于历史,可以去看《汉书》,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好多书被烧掉了,被破坏掉了。但是也有人拼死保存,比如说把书埋在墙壁里面,战乱过后挖出来,重新传承、重新教学。汉代国家政府提倡把以前的文化发掘出来,有点类似今天所说的,国家提倡,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搭建起平台,掌握哪一本经,就可以出来讲。慢慢地有这样一个传承,学《论语》的、学《尚书》的、学《诗经》的、学《易经》的传承顺序,清晰可见。有些人为了保存一部经,不惜丢掉身家性命。所以,每当读到这里,我都非常感动。

这些年来,传统文化逐渐升温。终于觉得孔子好了,学习祭孔。可是祭孔大典的礼仪,要到韩国去学习;读古诗吟诵的方法,要去日本学习,我们自己国家丢得差不多了。在现在认为人的教养都很好的唐代,吕洞宾他老人家都被惹得说出“宁可教畜生也不教人”这样一句话,结果,他自己的学习心得在大陆就没有了,还是我国的一个教授,通过日本大使传回来。那么,在中华大地上一直流传的经典当中的经典,为什么不被重视?这是没有理由的!包括对《大学》的评价,我也说过“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既然能够留下来,一定是好东西,你认为不好,是因为没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