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原典 创新源泉
谈到“温故而知新”,我们看手中的这本《论语》,我想问在座的各位同胞,如果您经常读的话,想没想到一个问题,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为什么没有历史时间的记载?为什么没有记载这位至圣先师所阐述真知灼见时的时间、地点?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这是很奇怪的。因为中国有着全世界最完备的历史记载系统,就是史官记载历史发生的事实,记载重要领导人的重要谈话这个历史传统,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可是为什么《论语》这样重要的经典,却略去了所有的时空信息?直接上来就是子曰,直接上来就是当时重要领导人,主要弟子请教,然后老师回答。为什么?
现在写作文,老师通常会教学生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然后加上一些渲染,一些文学的修辞方法,构成了一篇文章。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两千多年的经典,几乎没有这些。为什么?
长时间以来,尤其是近一百七八十年以来,我们对自己的传统文化、对孔孟之道怀疑很深重。认为它没有体系,不像西方学术有一个完备的体系。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论语》的编排是不是杂乱无章的?是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扫帚的?是不是想起一句话,就编这一句话,根本就没有体系?就像我读西方经济学专业,面临的一个常识性的评价,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经济学,有的只是零散的经济学思想。是这样吗?
我对西方经济学这个常识,或者说对在中国大地上教授给炎黄子孙的西方经济学的常识发起了挑战。一位国外的物理学者说过,当一个学者对一门学科的常识发起挑战的时候,这门学科的革命就开始了。我把它称为西方经济学的“土改”,因为是中国本土经济学的革命,这种改革是发自中华传统文化内核的精神。
现在很多国人非常兴奋,说教育部已经明确发布通知,让“四书五经”重新进入中小学,包括大学的课堂(大学的我还没见到),重新进入国家教学的主流。而且有一个比例,大概是“四书五经”占课本的比例不少于50%,我为此感到深深的忧虑。谁有这个资格去编这个教材,凭什么你选择的那50%是最重要的?不值得担心吗?
我们曾经两次请来哈耶克的华人弟子林毓生教授到东财讲学,每一次都不短于一个星期,我天天伺候着老人家,有机会长时间跟他对话。他是在二十世纪美国教育顶峰时期,在核心的大学核心的专业完成了自己的博士教育,花了十年时间。林毓生先生出生在中国北方,他的父亲当年是中国北方的首富。然后去了台湾,在台湾完成了大学本科教育,有一个机会去了美国,读思想史博士。他的博士读了十年,我很荣幸,我的博士也花了十年,已经超过了十年。这背后的辛酸、曲折、困惑,甚至斗争,就是目前我们国家所面临的这个局面的缩影,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缩影。而当时林毓生先生面临的不是这种碰撞,而是西方文化笼罩全世界。那个时候美国的文化,不像今天,他说当年的美国文化,支撑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那是有道理的。但是三十年之后他告诉我说:永圣,美国今天的教育已经不如三十年前,开始变质了。请大家注意,老爷子在美国打入了学术界的主流,退休之后,告诉我们这句话。所以,目前仍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入美国学习的人要小心,以什么方式去,选择哪一个大学哪一个专业,都要注意。
林教授告诉我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教材问题。他到美国芝加哥大学文明委员会,现在叫社会思想委员会,是接受跨学科教育,每一届只招收一到三名博士生,最多招到三名,而十几位各个学科里面的大师级的学者,就培养这一到三名博士生。大家想象一下,这种教育是不是奢侈的教育?这才叫精英的教育,而且这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现代版本。
他去了以后,没有老师给他安排课程,也没有课本,发给他们的是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原创经典,中国的《老子》、《庄子》,印度的《奥义书》,英国的《莎士比亚全集》。他就非常纳闷和奇怪,我是来学思想史专业的,给我这些过去经典的、文学的原著让我读是什么意思?然后教学管理人员就告诉他说,你是来学习的,读了就知道了。这等于没回答。林先生还不敢找哈耶克老师去理论这件事。后来他同届的(他那届三个名额招满了)一位女同学说:毓生,你能不能给西方文明另外一次机会!就这句话我经常跟同仁们分享:你能不能给西方文明另外一次机会?非常严重!林先生听到这句话以后不再问了。而且教学人员也告诉他,到这个专业里来学习,没有人可以教你,所有的老师是为你们服务的。你们成为这个领域的大师之后,世界会倾听你们的声音,我们怎么可能去教你们?他读了一年以后发现,老师说的是对的。
对于教材的问题,我特意写了纸条,提醒自己今天一定要跟大家讲,因为它无比重要。林先生在东财的之远楼11楼,面对着东财的师生学子问大家,是看原典好,还是看教材好?他说我不好评价,但是我知道这中间重要的区分。他说我是读原典出来的,读原典的人没有教材的概念,没有一个学科的体系,但是他的思想始终跟古今中外的大师同步,同频振动。就相当于是磁铁同化一个铁一样,就相当于是高电压流向低电压一样,长时间与大师的思想为伍,真能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我们倡导儿童读经,时间长了,等于是老子、孔子等古圣先贤驻扎在了孩子的脑子里面。他的脑子已经被圣人的思想同化了,这就是最根本的教化嘛。文化文化,他已经被最经典的文化观念化掉了。这个人你不用担心,因为根儿是最好的营养浇灌的。
回过头来我们看教材,教材是什么人编的?是现在站在讲台上、有资格站在讲台上的教员编的。他们的学识学养能跟孔子、老子、释迦牟尼、莎士比亚比吗?环看全球有几个人敢说,我编的教材可以超过老子、孔子、庄子,印度的古圣先贤,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有几个人敢这样站出来?那是一个轴心的时代,整个历史上东西方文明原创的那几个大师级人物,都出现在那个时代。什么原因?有人曾经想做一个研究,就是收集资料,去完成这个证明。证明天体的运行,运行到那一点时空,相对于地球上的人类一定会诞生超高能量的代表人物,最后这件事情好像不了了之了。
现在西方有一个能量学说,美国大卫·霍金斯博士提出的理论:七百以上是彻底觉悟的大师级具备的能量指数;五百以上的人已经完全断掉了对物质的执着;二百五十以上,人变得淡定和自信;二百以下,是负面能量整天纠缠着自己情绪的凡夫俗子。这个理论是用物理学的原理解释人类大师出现的道理,这就是伦理跟物理的贯通。然后,他说他接触的指数在七百以上的人,能够改变周围人的场能。例如特蕾莎嬷嬷,她感动了全世界。在两方打仗的时候,听到她进入了战场抢救婴儿和伤病员,双方停火,等她把伤病人员抢救出去以后,双方再开打。为了拿到钱救助更多的人,她问可不可以把自己得到的诺贝尔奖章卖掉,人家说可以,然后她卖掉了。看到诺贝尔奖颁奖晚宴如此奢华,她说太可惜了,能不能节约下来去救助更多的人。据说那一届所有的获奖者听从了她的安排,所以她感动了全世界。当她去世的时候,全世界好多位总统、国家元首,以为她抬棺为荣。
回到我们刚才的问题,谁有资格来编教材?很显然这个结论就是当代很少有人有资格来编教材。而一些新的学科,必须有些开创者站出来,写一本教材,这是可以理解的,就是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的教材都不能去编。但是在人文领域,教材还需要编吗?这个是不需要隐瞒的现实,几乎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为了卖教材,任课老师自己编教材,然后上我这节课的人,一定要买我编的教材。所以,中华大地上,充斥着多少劣质教材!因为有摄像机,可能将来天涯海角、全国各地当老师的人会看到我们今天的视频,那么我说一句,能不能不编教材,采用经典直接教学。因为既然要把中华传统文化传下去,就要有担当,不要为自己的一点稿酬去编教材。
我现在面临的一个情况就是,如果建立中国传统经济学专业,要做好准备,其中一条就是带好一个团队,建立这个专业,从硕士培养起。那就是说,考试的时候我要指定教材。当时我就想,我绝不会指定自己写的书为教材,绝不会要求学生必须买,我的书爱看不看,喜欢看那是他自己的选择。我指定的所有教材都是两千年以上的经典,当然这是指人文传统。如果以前没有的新兴学科,像技术的、电子商务的,那确实是需要新编教材。至于如何做人,如何治理国家,经济的、管理的,那不需要了,直接读原典。这就是林毓生先生说的,读教材的人有框架感,知识之间的贯通联系他会有,但是他没有原创,知识全是别人的。然后林先生问我们,是具有原创精神的学者对世界贡献大,还是用普通的教材培育出来的“榆树墙式”的学子对世界贡献大?答案显而易见。
以前中华大地上的教学,主要就是老师领着孩子们读书,诵读就可以了,经典的问题、内涵几乎不解释。就是在近代一百多年前,还有私塾传承的学者,包括南怀瑾先生,都说老师不解释,告诉大家将来就会懂的。学生不服啊,总是不解释,要你老师干吗?现在我也理解了,当我们拿起这本《论语》,如果真的怀有恭敬心,读个十年八年,不需要再去请教一些所谓常识性的问题,是可以做到贯通天下学问的。为什么以前叫十年寒窗苦?它跟现代人提出来的一万小时定律是暗合的,古今是暗合的。古时候那种田园生活,每天读三个小时的书,读十年,可以满足一万小时定律。现代人,每天读十个小时,三年,意味着也可以完成。成果一定是创新的,而越是创新,越具有民族性,就越具有世界性。
现在我们就知道了,学习传统文化,自己应该直接面对原典。有些人说请老师给我开个书单,我说我不用开书单,直接回去读原典,这个书单早就开过了,并且已经经过老祖宗代代相传下来。即使你想了解传统经济学的内容,都不一定要读我写的那本书,它只是一个纽带,是这个时代有了一个病症,开下去的一个药方。你没有这个病,就不必要吃这服药,直接回中华文化的传统核心去,直接向大师们去求教。因为我们属于“二道贩子”,包括今天讲《论语》也是,如果听懂了我所说的,下一次可以不来,直接面对原典。
如果说读原典读不懂,让我们再回到刚开讲课时提到的那些问题,为什么读不懂?为什么这部经典略去了所有时空信息?就是因为编辑《论语》的先贤们认为:不用去追究时间和地点,老师所说的道理是穿越时空的真理,跟时间地点没有关系,只要作为一个人,他说的五伦道理就是真的。因为任何一个人,包括外国人,包括《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都有五伦关系。孙悟空当弼马温肯定有领导;还有老师——须菩提祖师;是不是五伦当中的人?说他没有父母,他真没有父母吗?他是以天地为父母;学习的时候还有师兄弟,所以他有同学、有朋友,连猴哥都有自己的五伦关系,那我们这些人能逃脱五伦关系吗?只要逃脱不了,那么《论语》当中所说的道理,听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