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迎寓言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7章 市场与政府(5)

正是从这个角度看,张维迎反对政府干预市场和警惕“卖拐”的呼吁意义非常重大。在中国社会背景下,政府管制(或干预)不仅是一个抽象的理论或局部政策的正误问题,还涉及整个经济体制转型的进步或倒退,跟许多部门利益、个人权利乃至权钱交易交织在一起。由于计划经济的残余惯性以及既得利益群体的存在,在中国要想破除政府管制,开放市场竞争,建立信誉机制,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作。正像有人对张维迎的比喻引申说:“如果把猫比做市场竞争,它当然会消灭耗子,无奈计划经济把猫消灭了,而人们习惯了狗拿耗子。转轨之后,猫还来不及繁殖,耗子多了起来,但人们误以为狗太少,于是呼吁进一步养狗,可是狗太多,猫就没法活了。”也就是说,政府干预和市场发展在很大层面上是此消彼长的。因此,必须像张维迎呼吁的那样——只有整个社会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信念,对政府管制保持高度的警惕,才能防止政府干预带来的改革倒退,并推动经济体制转型继续前进。

把美女画成猴子——“市场失灵”是误判

打个比方,有一个长得很漂亮的女子,一个画家给她画画。这个画家是凭着自己的想象画,画出来的像一只漂亮的猴子,但说这就是那个女子。人们就开始针对这幅画像纷纷议论。有些人认为,尽管不完全像,但大体上是对的,毕竟鼻子在眼睛下面,嘴巴在鼻子下面。然后,他们所做的事情就是不断为这幅画像辩解,同时不断修改这幅画,以使其更接近女子的真实相貌……另一些人则完全相反,他们根本不知道女子长成什么模样,只是根据画像就说这个女子长得太丑了,于是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整容方案,根据这些方案对女子进行整容手术,结果越整越丑,然后又不断提出新的整容方案。这就是市场干预学派(包括凯恩斯主义学派)做的事情。

在当今世界的主流经济学中,政府管制有某种正当理由,这就是“市场失灵”理论。这套理论究竟是怎么得出来的?它的逻辑与判断是不是经得起理论推敲和事实检验?张维迎在2011年提出了这个寓言对此展开讨论。

在这个寓言中,张维迎所说的“漂亮女子”是指市场,给她“画像”的是新古典经济学家,画出的作品就是新古典经济学,即当今世界最主流的经济学理论。在张维迎看来,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没有真实反映市场运行状况,而是将市场丑化了。因此,由新古典经济学的前提条件反推得来的市场失灵理论也是错的。他特别针对行动外部性、非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这三个问题,论证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与推论跟现实不符,从而宣告市场失灵理论的无效。他认为在修补新古典经济学和主张政府干预这两种观点体系之外,有一种更贴近现实的市场动态理论——奥地利学派经济学,那才是经济学发展的正确方向。

“市场失灵”:新古典经济学的误判

所谓新古典经济学,要从经济学创始人亚当·斯密说起。他在1776年出版的代表作《国富论》中主要提出两个理论,一是分工理论,一是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能够实现社会福利最优的理论。但在1870年代以后大部分经济学家放弃了亚当·斯密关注的分工、发展、技术进步问题,转而研究市场均衡和财富的分配,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流,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从数学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学的核心内容是求解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化,即证明在一定的条件下市场交易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使社会福利最大化。但这个结论依赖于很多前提条件,例如:每个人都是完全理性的;经济活动没有外部性;市场上的技术、资源、偏好是已知的,且这些信息被所有人共享;市场是完全竞争的;等等。在现实观察中人们发现,这些前提条件几乎都不成立,因此一个很自然的推论就是,市场不可能自动完成资源最优配置。进而有人提出,只有通过政府干预,才能恢复市场的有效性。这样,最初是要证明“看不见的手”实现社会效率最优的经济学理论,变成了判断市场失灵、要求政府干预的理论。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张维迎认为,是主流经济学家们对市场的描述出现了偏差,他们使用的假设前提及推论在现实中是站不住脚的。就像他在寓言中所说,画家对模特的相貌画错了,却有人根据错误的画像来对她整容,结果是越整越丑,越整越糟。他特别针对政府干预市场最常见的三个理由——外部性、非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对称,来说明为什么主流经济学关于市场失灵的判断是不可靠的。如下所述:

第一,外部性无处不在,政府没法干预,也无需干预。经济学中的外部性,是指个人或企业的活动会对他人产生负面或正面的影响,但其自身不承担这种影响的后果。例如企业运营中产生的环境污染或技术进步,分别具有负外部性和正外部性。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假如政府不对此类行为予以处罚或补贴,会导致这类行为泛滥或稀缺,降低社会福利。张维迎指出,这一推论与现实不符。例如在过去两百多年,人类技术进步率达到1.5%,相当于19世纪之前的30倍。这是实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结果,而不是政府补贴的结果。他还举了一个日常生活的例子:女孩子打扮漂亮会让周围的人愉悦,产生正外部性,但没有人会相信,女孩子化妆打扮需要政府补贴或鼓励。我们不能通过在理论上界定个人边际收益不等于社会边际收益,就导出政府应该干预市场的结论。

第二,垄断和竞争的关系不像教科书描述的那么简单。按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所谓完全竞争,或有效的市场竞争,是市场中有很多企业生产相同的产品,各自占据极小的市场份额,必须接受市场价格,而不能对价格产生影响,否则就会形成寡头垄断或完全垄断,破坏市场的最高效率。张维迎认为,这跟真正的市场运行状况相差甚远。在现实中,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不是如何对产品定价,而是生产哪种产品、进入哪个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持续生存,必须不断研发新产品、申请专利,实行特殊的定价策略、广告策略,从事并购投资等,其结果是在一定时期或范围内必然形成所谓的“垄断”。但如果不这样,技术进步和企业创新就无从谈起。换句话说,主流经济学所说的“完全竞争”,其实是没有竞争,它不可能带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据此制定的反垄断法,往往沦为落后企业或利益集团打压先进企业的政治工具。

第三,市场自创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机制。大部分经济学家相信,由于信息在市场主体之间分布是不对称的,“买的没有卖的精”,厂商会利用这点欺骗消费者,所以需要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管。这是低估了市场的力量。他们只知道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认识不到市场还有一双“隐形的眼睛”,即信誉机制。事实上,在产权明确和预期稳定的情况下,厂商追求利润的最佳策略并非欺骗消费者,而是公开透明,诚实守信;消费者也会借助媒体和信息评估机构,通过理性观察和购买决策,淘汰那些坑蒙拐骗的不良企业。这就是市场的信誉机制。它是通过企业树立品牌和承担连带责任来实现的。

主流经济学家一方面担心信息不对称,一方面又想限制企业规模,这是自相矛盾的。大企业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而且是建立市场信任与合作关系的核心纽带。试图通过政府管制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不仅困难极大,而且适得其反,制造出许多贪污腐败的机会,阻碍技术进步,社会得不偿失。

鉴于上述种种,张维迎认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被歪曲和丑化了。由于这套理论跟现实世界偏差太大,理论自身存在矛盾,它不能很好地解释和预测人们的经济生活,有不少经济学家对它提出质疑和挑战。正像张维迎在寓言中说的,当发现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画像”有问题后,一些人并未完全否认画像,而是修改画像,力图使它更接近市场的真实面目——这就是芝加哥学派。在张维迎看来,因为芝加哥学派是在新古典理论的框架下为市场辩护,所以经常自相矛盾。他们虽然提出“政府失灵”理论来对抗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失灵理论,却不能明确回答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应该如何取舍的根本问题。至于主张政府调控经济的凯恩斯理论,更被张维迎看作是一种应该被清除的谬误。

经济学发展的曙光和希望

如此看来,经济学是不是一塌糊涂、没有希望了呢?张维迎认为希望还有,那就是奥地利学派经济理论。

根据奥地利学派经济理论,市场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不是静态均衡;它是企业家不断创造、利用新的信息,发现、获得盈利的协调过程。证明市场的有效性不需要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条件,例如,不需要假定信息完全对称,相反,正因为信息不对称,人们才需要市场经济。信息是主观的,藏在每个人的头脑中,只有在市场过程中才会显现。计划经济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在奥地利学派经济理论中,生产分工与市场效率没有矛盾,技术进步与企业竞争也没有矛盾。因为企业竞争是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是企业竞争的手段。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外部性、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等,都不构成破坏市场的因素。它们是市场运行的方式,也是市场存在的理由。如果没有市场,这些问题本身就不存在(如,没有分工,就不会有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许多市场机制(如品牌、信誉)就是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发展出来的。因此,张维迎认为,新古典经济学丑化了市场,奥地利学派理论才是解释市场经济“最透彻、最正确的学说”,是经济学发展的曙光和希望。

那么,奥地利学派经济理论能不能像张维迎期望的那样,在未来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呢?这恐怕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

新古典经济理论之所以成为经济学的主流,拥有强大生命力,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逻辑形式完美。它通过数学形式证明了市场最高效率的存在,尽管使用了跟现实不符的假设条件,却有助于在经济学发展中被精确地代代相传。但正如张维迎指出的,由于它使用了与现实不符的假定,得出市场有效的结论,反而使人们认定现实中市场无效,败坏了市场的名声。这是一个遗憾和谬误。就像我们给一位姑娘画像,画得很美,后来通过对比发现画像跟她本人长相不符,因此就说她丑,这是不对的。她的美可能跟画像的美不一样,是另一种形式的美。

这正是张维迎想论证的:即便是在信息不对称、竞争不完全、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市场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也是行之有效的。他提出的这个观点,以及对“市场失灵”理论的反驳,无疑大大拓宽了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为反对政府干预市场提供了更坚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张维迎以及奥地利学派理论对市场效率的论证,不像新古典经济学那样严密和深入,还比较粗糙,有待完善。如果说新古典经济学有了一套完美的标准,却不能准确描述市场状况的话,奥地利学派理论欠缺的是对真实市场绝对有效的数学化证明,以及更多的经验支持。它的发展壮大还需要旷日持久、艰苦细致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