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的影响
除了意识形态之外,论文还受到价值观的影响,比如选题,往往需要价值判断的参与。
当研究进行到某一个阶段——或迟或早,学生会逐渐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偏好,常见的表现是发现一些理论“很有道理”,容易被自己接受,而另一些则不,于是拒绝接受它们。和他人讨论问题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对一些人的立场很容易引起共鸣,对另一些人的意见不容易听进去。这些分歧部分地来自价值观的影响。
和意识形态的作用相似,不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知识的评估,但意识形态更为政治化,而价值观有时相当政治化,有时则不然。在彼此接近的价值观之间,很容易互相支持、互相影响,而在不同的价值观之间,容易相互批判、拒斥,知识的沟通也变得更困难。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这是迟早会发生的现象,但很多学生因此感到困惑。
社会学研究是否应当避免价值观的影响?这个问题争论良久,并没有一致的答案。但是多数学者都同意的是,有必要认识到知识和价值观的区别,并对它们的混淆保持警惕。但是,社会科学实际上难以排除价值观,相反,需要保有某种价值观才能从事问学。在这个意义上,让自己保持理性并非指的是不要价值观。坚持理性就是一种价值观,因为这意味着,在价值判断上,认为理性是重要的。
甚至自然科学也有价值观。比如,科学研究的价值观是科学(至上)主义,要求人们“科学”地思考(排斥非科学思考),科学地论证(排斥非科学论证);用科学概念说明(排斥非科学语言);得出科学结论(排斥非科学结论)。科学研究宣传这种价值观,它将科学判定为知识,其他则不是知识,只是普通意见。
有趣的是,大学不仅传播知识,也同时传播价值观,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仅产出知识,同时也产出价值观。正因为如此,在世界上很多大学的开学和毕业典礼上,主题发言都关乎价值观。一个学生如果在大学毕业的时候,还没有形成价值观,是教育的失败而不是成功。因而学习的过程同时是对知识和价值的吸收和选择活动。既然无法排除,更为建设性的做法是对它加以甄别。
在论文写作方面,价值观直接影响选题,认为什么重要,什么次要,不仅是知识问题,同时也是价值观问题。但知识可以证明,可以用实证科学来处理,而什么重要,则是信念问题,无法运用实证知识去证明。尽管很多人试图这样做,但往往收效甚微。为此一些学者称价值问题是规范性知识,区别于实证性知识。规范性知识作用在价值评价,实证性知识作用在事实证明。规范性知识关注事务的评估——什么是对的、好的、有价值的,什么是恶的、坏的、无意义的,它们的标准因人因事而异,无法统一;而实证性知识则可能通过列举证据而取得大致的认同,除非举出颠覆性事实。
价值观以几种方式影响社会学研究:
●问题意识:论文中怎样提出问题,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何种问题是重要的,都受到价值观的影响。价值观决定着研究者对某类问题的敏感度。
●事实资料:受到价值观影响,论文作者会判断其是否重要,自觉排除不重要的资料,积极寻找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资料。
●证明的逻辑:当论文阐述一个观点的时候,作者往往根据自己认为正确的理论讲道理,而哪一种理论是合乎道理的逻辑,往往由价值观进行筛选。
●结论:论文往往得出作者确信的结论。这种判定,不仅需要依赖事实证明,同时也需要依赖价值体系的支持。人们很少会着力论证自己不相信的观点。当然,在确凿的事实面前,诚实的作者将在惊奇之余,反思甚至放弃自己原先的看法,从经验中学习,调整价值观的某些部分。
在研究中,价值观并非完全无益,它给人目标感和份量感,可以使人坚定、坚信和坚守自己认为是正确的立场,比如,相信科学者,认为科学研究有价值、有意义,值得探索,反之亦然。因此了解他人作品的价值观也是重要的,这样会有助于理解他的目的、逻辑、原则和针对性。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价值观是他人建立观点(argument)的重要基础,当然,同时也是自己建立观点的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