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你的肾
1.肾的位置
肾位于脊柱两侧,紧贴腹后壁,位于腹膜后方。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左侧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的中部,右侧第12肋斜过右肾后面的上部。由于肝脏的关系,右肾比左肾略低1~2厘米。正常肾脏上下移动均在1~2厘米范围以内。肾脏是在横膈之下,体检时,除右肾下极可以在肋骨下缘扪及外,左肾则不太容易摸到。
临床上常将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称为肾区(脊肋角)。当肾有病变时,触压或叩击该区,常有压痛或震痛。
2.肾的形状
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器官,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长为10~12厘米、宽5~6厘米、厚3~4厘米、重120~150克。左肾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相距较远,肾纵轴与脊柱所成角为30度左右。
肾为成对的实质性器官,红褐色,可分为内、外侧两缘,前、后两面和上下两端。肾的外侧缘隆凸,内侧缘中部凹陷,称为肾门,是肾盂、血管、神经、淋巴管出入的门户。这些出入肾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裹,合称肾蒂。由肾门凹向肾内,有一个较大的腔,称为肾窦。肾窦由肾实质围成,窦内含有肾动脉、肾静脉、淋巴管、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肾的内缘中央有一凹陷,称为肾门。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管均由此进出,这部分结构总称肾蒂。
肾外缘为凸面,内缘为凹面,凹面中部为肾门,所有血管、神经以及淋巴管均由此进入肾脏,肾盂则由此走出肾外。肾静脉在前,动脉居中,肾盂在后;若以上下论则肾动脉在上,肾静脉在下。
3.肾的构成
肾脏内部的结构,可分为肾实质和肾盂两部分。
在肾脏的纵切面可以看到,肾实质分内外两层: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肾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单位,称为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
肾皮质新鲜时呈红褐色,由超过100万个肾单位组成。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和曲小管所构成,部分皮质伸展至髓质锥体间,成为肾柱。
肾髓质新鲜时呈淡红色,为10~20个锥体构成。肾锥体在切面上呈三角形。锥体底部向肾凸面,尖端向肾门,锥体主要组织为集合管,锥体尖端称为肾乳头,每一个乳头有10~20个乳头管,向肾小盏漏斗部开口。
在肾窦内有肾小盏,为漏斗形的膜状小管,围绕肾乳头。肾椎体与肾小盏相连接。每个肾有7~8个肾小盏,相邻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肾大盏。每个肾有2~3个肾大盏,肾大盏汇合成扁漏斗状的肾盂。肾盂出肾门后逐渐缩窄变细,移行为输尿管。
肾小体内有一个毛细血管团,称为肾小球,它由肾动脉分支形成。肾小球外有肾小囊包绕。肾小囊分两层,两层之间有囊腔与肾小管的管腔相通。
肾小管汇成集合管。若干集合管汇合成乳头管,尿液由此流入肾小盏。
4.肾的机理
根据机体的需求,肾脏具有强大的调节水排泄的能力,以维持体液渗透浓度的稳定。
在肾脏中,从肾小球滤出的水分近80%在近端小管及髓襻降支被重吸收。这部分水的重吸收与溶质的重吸收有关,钠自小管腔面的吸收为被动的,它伴随与氢离子交换,葡萄糖、氨基酸及磷酸盐的吸收则以弥散形式进入细胞。而在细胞基侧膜有Na+,K+-ATP酶,主动将钠泵入细胞间液,以保持细胞内钠平衡。
肾对尿液的稀释浓缩主要发生于集合管。滤液进入髓襻后,通过逆流倍增机制被浓缩。肾脏自皮质到髓质,组织间液的渗透浓度逐渐升高,到肾乳突处达到最高。髓襻各段通透性不同,髓襻降支对水容易透过,尿素较难,而氯化钠则极少能渗透,故水分不断向组织间透出,管腔内氯化钠浓度不断升高;而髓襻升支细段则对钠离子有高度通透性,对尿素有中度通透性,但水则不易透过。因此,在升支管腔中,钠浓度逐渐降低,而尿素浓度则有升高。
总之,肾脏调节人体水及渗透压平衡的部位主要在肾小管,因此,即使肾功能严重衰退、滤过率极度减少时,肾小球也可影响水的排泄。影响肾稀释浓缩功能的因素很多,如抗利尿激素、慢性肾功能不全、使用利尿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