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稿讲话与即兴演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在新意上做文章

老调照样新弹

法国的丹纳曾经说过:“一切典型永远可以推陈出新,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讲稿中,因为“喜新厌旧”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当一种形象或模式长期不变时,人们对它的兴趣就会逐渐降低,话语同样如此。一个道理总是被同一种方式讲出来,听众就会厌烦,而老调新弹就是要我们从固定的模式中走出来。只要我们敢于和善于创新,就能使我们的言谈永葆生机和活力。

演讲也讲究“与时俱进”,需要创新,需要新的思维、新的模式,所以追求观点表达的创新是演讲者的重要任务。而创新并不是凭空臆想,需要从“旧”的东西上挖掘出新的内容。旧,是新的基础,新的参考。这就像在市场经济中给商品换包装一样,同一种商品,换一种新的包装,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并激起消费者更强的购买欲望,比如大家最熟悉的近年来月饼包装的更新换代。同样,在脱稿讲话中,把陈旧的观点道理“包装”一下,也可以让听众更容易接受。简单来说,就是老调新弹,在老旧的基础上说出新鲜的话题。

如联想集团创始人之一柳传志曾在演讲中说,联想集团培养人的第一种方法叫做“缝鞋垫”与“做西服”。他的意思是培养一个战略型人才和培养一个优秀的裁缝有相同的道理。培养一个裁缝不能一开始就让他做出一件做工精良的西服,而是需要让他先学会缝鞋垫,鞋垫做熟练了再做短裤,然后学着做长裤、上衣,最后才能做出西服。培养人才也是这个道理,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要一步一个台阶爬上去,这个并不新鲜的观点人人都懂。演讲者在这里把培养人才和培养裁缝类比,把培养人才的过程描绘为从缝鞋垫到做西服,用一个通俗而新颖的比喻给老观点披上了一件新外衣。内容是旧的,但形式是新的,可谓殊途同归,新意盎然。

除了换包装之外,还可以“破旧立新”,在旧的基础上树立新的内容。演讲中的破旧立新,就是在否定旧的观点之后,提出与旧观点相反或相对的新观点。虽然破旧立新的难度和风险较大,但只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敢于将其说出来的勇气,就能收到震撼人心,甚至是一鸣惊人的效果。

如一位演讲者在“我们不愿做睡狮”的演讲中说,有人曾预言,中国是一头睡狮,就这样我们被人家当了100年睡狮,我们也把自己当睡狮,自我陶醉了100年。狮子是百兽之王,但一头酣睡的狮子能称得上是百兽之王吗?一只睡而不醒的狮子,一个名义上的百兽之王,并不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如果我们为这样一个预言而陶醉,就好比陶醉于“爷爷说我们祖上曾经是富贵人家”一样,真是脆弱而又可怜。我们不要伟大的预言,我们只要强大的实力。我们不要做睡狮,只要我们觉醒着、前进着,就比做睡着的什么都强。

别人的预言曾是我们骄傲的资本,但仔细分析起来,为一个过去的预言而陶醉或昏睡,于实际又有何益呢?所以演讲者鲜明地提出“我们不愿做睡狮”的观点,犹如当头棒喝,既促人清醒,又激人奋发。

生活中有许多流传甚广的话,如民谣、俗语、谚语等等,但它们为人们所理解的内涵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演讲者能巧妙地借用这些老的形式,并加以“改装”,赋予它新的内涵,就能为我们在演讲中进行观点创新找到取之不尽的宝贵资源。而对于听众来说,其会使他们感到似曾相识但又侧重不同,只要演讲者能自圆其说且言之有理,就能在听众的认识上达成一种新的和谐。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方式也属于老调新弹,用在演讲中同样可以达到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那就是旧瓶装新酒和旧词反说。

旧瓶装新酒,是利用旧有的材料引申出新的、富有时代的意义。它是演讲当中非常重要的技巧,表面上看起来是旧瓶,平淡无奇,拾人牙慧——但是结尾往往出其不意,新意不断,令人眼前一亮。

比如,我们以前都听说过乌龟与兔子赛跑的故事,如果你再讲同样的故事,可能一点效果也没有。但是,你可以改编故事,就会讲得与众不同。我们要求同学们要改出新意出来,比如乌龟和兔子在网上进行赛跑,乌龟和兔子在有河拦住的跑道进行赛跑,乌龟和兔子比赛偷菜,乌龟和兔子比赛溜冰,等等。即使你讲100次乌龟和兔子赛跑的故事,你也要讲得不一样,讲得有新意思。这就是旧瓶装新酒,老调弹新意!

旧词反说,就是要学会逆向思维。它需要辩证地去思考。要求讲话者在讲话之前尽量考虑成熟,然后反其道而行之,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比如,我们有个成语“掩耳盗铃”,是讽刺偷铃人“愚昧自欺”的心态。但是我们可以反过来讲:我们就应该提倡“掩耳盗铃”的精神,当我们做一件事时,必须专注地去做,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和闲言碎语!这里的“铃”就是我们人生的目标,我们在追求目标时就要有“掩耳盗铃”的精神——只有“掩耳盗铃”,才能更加专注!只有“掩耳盗铃”,才能全力以赴!只有“掩耳盗铃”,才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不在乎别人的嘲笑,才能坚定我们前进的勇气!

听众“喜新厌旧”,但是我们素材有限,无法总是吸收到新的资讯,所以老调新弹就是一种另类创新之举。只有创新之花,才有永开不败的美丽,观点表述的创新是演讲生命力的源泉。掌握创新思维的方法,提出新颖而富有吸引力的观点,是演讲者水平和实力的真正体现。

让听众“身临其境”

细微之处见精神。与主题有关的细节,如果能够描述得具体生动,会给人一种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大大增强演讲的感染力。

一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战士,在某学校作以“教育下一代”为主题的演讲中,这样描述他的战友:

“381号高地关系到整个战局的形势,夺下了就可以占据主动,痛歼敌人;夺不下,则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因此,司令部下令要成立一支突击队进行首攻。

大家都积极报名,最后我们的团长担任这支突击队的队长。在发起攻击之前,团长亲自做了动员:‘同志们,你们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次战役能不能成功,就看你们这百十号人了,别给咱中国人丢脸,是好汉还是孬种咱们战场上见。现在,我命令你们15分钟内务必夺下381号高地。

战斗打响了,团长端起冲锋枪,喊了声‘跟我上’就一跃而起,冲在最前面,战士们也不甘示弱,呐喊着冲了上去。

敌人开始疯狂地扫射,炮弹和手榴弹不时在我们身边爆炸。战场上硝烟滚滚,喊杀声惊天动地,战士们机警地一边向上冲锋,一边寻找一切障碍物做掩护。但是,还是有人不幸中弹倒下了。

他只是简单地包扎了一下,便又继续匍匐前进。可是,又有一颗炮弹在他身边爆炸。他被巨大的爆炸声震得昏了过去。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小腹已经被炸开。可是,我们英勇的战士,随手在身边抓了一个钢盔,用钢盔卡住伤口,再用子弹袋扎紧,又挣扎着向前爬去。一米,两米,三米……

他实在没有力气了,便努力支撑着自己的身体,用尽最后一点力气端起冲锋枪,向着敌人的阵地扫射过去。在他牺牲前,他打完了枪里的30发子弹……”

这激动人心、细致入微的讲述,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情绪激动,有些人已经悄悄啜泣起来,整个会场庄严、肃静,人们都在回味着战场上生与死的考验,回味着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这就是恰当的细节描述所带来的震撼性效果。要想打动你的听众,就应该带他们进入你所描述的意境,让他们置身其中,仿佛亲眼目睹、亲耳所闻,这样的演讲才是真正的演讲。

“一天下午,轰隆隆,一发罪恶的炮弹拦腰削断了一棵碗口粗的大树。接着,轰隆隆……一连几发炮弹在战士们的周围爆炸。这时,受伤的战士继续匍匐向前,嗒嗒嗒……敌人的高射炮轰击着,战士们顺着山势往下滚,鲜血浸进了殷红的大地……”

这段演讲词把绘声和描状结合起来,增强了演讲的视觉形象和听觉感受,逼真地烘托出战场的气氛,使听众宛如身临其境。

前苏联著名幼儿教育家波维卡娅也很喜欢在教学中使用摹状手法,充分调动动作、姿态去表演,运用口技去摹声,使课堂充满笑声。

摹状主要运用形容词后附加重叠音节的方法,如“绿油油”“红彤彤”,此外还有以下种类。

变迭法:“滴滴答答”“郁郁葱葱”;

直音法:“黑咕隆咚”“轰”的一声。

摹状的最大作用是诉诸人的感觉。

描写:“哒哒哒地跑过跑道”“风嗖嗖地吹着”;

拟态:“波涛滚滚地涌来”。

繁琐的话简洁地说

今天,要求演讲者的演说要简短有力,化繁为简,而不是洋洋洒洒没完没了。有些人叙述一件事情,为了卖弄才华,极力地修饰他们的语句,用重复的形容词,或学西方语言独有的倒装句法,或穿插些歇后语、俏皮话,甚至引用经典、名人语录,使别人往往弄不懂他在说些什么。

有些人在说话时,东拉西扯,缺少组织和系统,也使人有不知所云的感觉。如果你要提升自己的影响力,在说话时就要记住说得简洁扼要。在话未说出口时,先打好一个腹稿,然后再按照顺序一一说出来。

人们一般把冗长的演讲称为“马拉松式”的演讲,这种演讲往往空洞无物,占用别人的大量时间,不仅不能使听众受益,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即便是言之有物,但冗长的演讲往往会使听众抓不住重点,并且感到烦闷。所以,演讲人要注意演讲的场合,注意时间的掌握,在不宜多说的时候,要长话短说,而三言两语的演讲往往也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演讲家马克·吐温生平最头疼冗长的演讲。有一次,他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开始几分钟,他还听得津津有味,感到演讲很有力量。于是准备在募捐时,将口袋里的钱悉数捐出。可是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就改变了主意,决定给自己留下整元的钱,而只给牧师一些零钱。又过十分钟,牧师还未讲完,他就决定一分钱也不捐了。待牧师讲完,收款的盘子递到他面前时,马克·吐温非但没给钱,反而从盘子里拿出两元钱。

这篇趣闻对喜好长篇大论“马拉松式”演讲者是绝好的揶揄和讽刺。

因此,演讲不仅要言之有物,还要言简意赅,化繁为简。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必要滔滔不绝、长篇大论。不仅演讲如此,说话也是一样,简洁的话语常能让人有意犹未尽、余音绕梁之感。冗长而又索然无味的说话,不但无趣,还会使听者昏昏欲睡。

当演讲观点有高度概括性的时候,听众才容易记得住。在有些会议上经常有人说今天的发言我就讲一个字,一个字讲了半个小时。有的人说我就说一句话,一句话讲了两个小时。事实上,不要指望听众全记住一场会议或演讲的内容,回去后能记住一个字、一句话就很不错了。针对这个概括性,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胡适在一次座谈会上说“男人也要有三从四德”,顿时语惊四座。他进而解释说:“三从,就是太太出门要跟从,太太的话要服从,太太说错要盲从。”说罢,人们都笑起来。接着说:“四德是太太化装要等得,太太发怒要忍得,太太生日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话音刚落,全场又大笑起来。

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说只有十来句话。这些都是简洁的典范。我们演说也应如此,冗长的演说是不会受欢迎的。如果结束语是用复杂的长句逐步展开的,那么最重要的结束语应该用短句,甚至可以用句子的一部分。例如下面这段话:“你们是否能够认识自己正在进入的这个世界,将取决于你们是否坚定地保持自己正直的人格。如果你们这样做了,其他的一切自然会应运而生。你们的生活将不是人们平常所谓的幸福生活;你们的生活将不得不与逆境抗争。但是这将是有意义的生活,有尊严的生活,有价值的生活。这一点对任何人都足够了。”

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首相之一。他领导英国人民度过了战争的动乱灾难,引导英国走向辉煌。丘吉尔一生最后的一次演讲是在剑桥大学的一次毕业典礼上。在上万名学生的注视下,丘吉尔在随从的陪同下走进了会场,挥挥手走向讲台。他脱下大衣交给随从,然后摘下帽子,默默地注视所有的听众。一分钟后,丘吉尔说了一句话:“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说完后,丘吉尔穿上大衣,戴上帽子离开了会场。这时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几秒钟后,掌声雷动。

“永不放弃”,这句话虽短,但道出了丘吉尔成功的根本原因。正是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丘吉尔领导英国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挺过了伦敦大轰炸,最终战胜德国,赢得了二战的胜利。

总之,语言的高度概括会使你的演讲内容更加容易让人记住。高度概括性的语言不一定是名人才有的,我们也可以,把话说得精练,高度概括,大家自然印象深刻,同时语言层次上升一个新的高度。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能把一句话说成十句话的人是语言的庸才,能把十句话说成一句话的人是语言的天才,我希望大家从此以后都成为语言的天才。最后还要提醒大家,高度概括的语言要让听众明白,而不是自造一些词使听众听不明白。

给演讲加点调料

“料”,即“个性鲜明独特,与众不同”。演讲的“料”,体现在演讲者敢于打破常规,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演讲有“料”的人,不按常规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不按传统的观念去看待事物。他们的演讲立意新颖,角度独特,语言亦庄亦谐,表达灵动、张扬,充满了张力和磁性。显然,加了“料”的演讲,更具震撼力和吸引力,它会激活听众的思维,带给大家更多的回味和思考。那么,如何给你的演讲加点“料”呢?

一、欲抑先扬,“引君入瓮”

欲抑先扬,“引君入瓮”的目的在于让大家产生错觉,“诱导”大家把注意力固定在要表扬的某人或某事上,然后突然向批评的方向转化,“期待”的落空使大家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这势必会带给大家更多的震撼。请看著名画家韩美林的一段演讲。

谁有权,谁钱多,谁就说了算。这就是没有文化的文化,用“没有文化”来干涉艺术,很可怕。也有的领导不错,很尊重艺术家。一次,有位领导同志带了很多厂家,灯泡厂、钢铁厂的厂长来找我,说要让科学和艺术的两只翅膀结合起来。这位领导同志的想法很好,很正确,可是在审美上就有点问题了。我常说,一个人,他的世界观是正确的,但说不定他的艺术观会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动的。这位领导总结得挺好,可下一句话我就听不下去了,他说,比如你画的猫头鹰,要是把两只眼睛挖了,放两个灯泡,我们不就结合了?(全场笑声)我当时就不客气了,就说干脆你把我的眼睛给挖了吧。(全场大笑,鼓掌)

这是韩美林在“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演讲中的一段,他运用巧妙的构思,幽默诙谐的语言,欲抑先扬,“引君入瓮”。当讲到“也有的领导不错,很尊重艺术家。”这句话时,听众很自然就产生了思维定式:他要表扬尊重艺术家的领导了。可听到后边,大家发现演讲竟完全背离了大家的心理预期,没想到被演讲者“表扬”为尊重艺术家的领导竟会说出“比如你画的猫头鹰,要是把两只眼睛挖了,放两个灯泡,我们不就结合了”。这里,演讲者带给听众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家在惊叹感慨之后自然发出会意的笑声:原来他是在善意地嘲讽那些“想法很好,很正确”,却没有文化、不懂艺术的领导。先对这样的领导予以表扬,将听众骗到“圈套”中,再揭示真相,这种方法自然加深了听众对他演讲主题的认识: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

如果演讲者不是以这种幽默诙谐的方式,而是一本正经,板着面孔地讲“没有文化的文化是可怕的”这么一个大而严肃的话题,就很难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也很难引发大家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二、暗示策略:寓理于事,不言自明

中国有句老话:“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句话道破很多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景象和状况。很多时候就是这样,比如你看到一篇佳作,你被触动了,可是如果有人说,你写篇读后感吧,那你多半要没兴致了,提笔也写不出心中的感受。

不过“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毕竟只是一个托词,对于朋友家人问的一些问题不好回答,可以用这句话搪塞过去。然而在公众场合,比如领导提问,记者采访或者像外交官一样代表国家形象去接受问答,这句托词就起不到作用。

如果对方问出一个让你非常棘手,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该怎么办呢?你不回答会显得你无知,若是回答又没有贴切的语言可以描述。这时候你可以针对提问讲一个事例,让对方认同其中包含的道理,然后将此道理应用于对方的提问,使答案不言自明。

如果能反被动为主动,让对方代替自己回答问题,可以说是人际应对中的较高境界了。我们可以针对对方的提问,举出一个类似的事例,反请对方说出其中的道理,然后回到最初的问题上,说明对方的观点正是问题的答案。一个回合下来,对方这个“系铃人”在我方的诱导下不知不觉又成了“解铃人”,使我方得以轻松地摆脱困境。

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时,许多记者都抢着采访他,请他谈谈连任四次的感想。一位年轻记者破例得到罗斯福总统的接待。罗斯福总统没有正面回答青年记者提出的问题,而是先请他吃一块蛋糕。

记者获此殊荣,十分高兴,他很快便把蛋糕吃下去了。接着,总统又请他吃了一块。当他刚要开口请总统谈谈时,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蛋糕。青年记者受宠若惊,肚子虽饱了,还是盛情难却,勉强吃了下去。

记者正在抹嘴之时,只见罗斯福总统微笑着对他说:“请再吃一块吧!”

记者实在吃不下去了,便向总统申明。

罗斯福总统笑着对他说:“不需要我再谈第四次连任的感想吧?刚才您已经亲身体验到了。”

罗斯福没有直接告诉记者自己的感受,而是让他通过连吃四块蛋糕的感受,体验自己连任四次总统的感想,可谓高明之极。

有的话不需要说得很明白,对于不好回答或者不方便说的话,不妨就打个比喻,或者推托一下,彼此也就明白,不会无趣地盘问下文了。

三、反弹琵琶,言此意彼

反弹琵琶,言此意彼就是说演讲表面上是在和一些名言或传统的观念唱反调,但实际上却言在此而意在彼,是在借“题”发挥,巧妙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请看下面这段演讲。

世界上很多非常聪明并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无法成功,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了错误的教育,养成了勤劳的“恶习”。很多人都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并且被这句话误导了一生。勤勤恳恳地奋斗,最终却碌碌无为。其实,爱迪生是因为懒得去想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所以就编了这句话来误导我们。

这是阿里巴巴公司首席执行官马云先生精彩演讲“爱迪生欺骗了世界”的开头。这段演讲令人震惊,他简直是在“颠覆”人们心中的成功准则。可以说,很多人不但记得爱迪生说的那句话,而且是将其奉为“真理”的,演讲者如何敢如此“妄言”?于是,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就集中到马云的演讲上,每个人都想知道他如何能自圆其说。演讲者列举了大量的事实来“支撑”他的观点,最后在结尾处点明:

懒不是傻懒,如果你想少干,就要想出懒的方法。要懒出风格,懒出境界!

这时听众恍然大悟,原来演讲者是对爱迪生的名言“唱反调”,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这样做只是想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谈论成功:成功需要多用心去思考,而不是一味地傻干、蛮干。这样一来,大家就由开头的好奇、反对,变得心服口服了。应该说,演讲者这样别出心裁,反弹琵琶,言此意彼,要比直接告诫大家“多思考,别傻干”要来得新奇、深刻,带给每个人的震撼自然也很强烈。

四、大胆“错位”,奇思妙想

大胆“错位”,奇思妙想就是把本来不同类型的事或人联系在一起,因为超出常理,自然让人感到奇异和荒谬,而演讲在这奇异和荒谬中,又闪烁出理性和智慧的光芒。请看这段演讲。

他(阿Q)怎么求爱呢?一天晚上,他突然就给吴妈跪下了,然后他说:“吴妈吴妈,我要和你困觉!”哎呀,然后呢,吴妈就哭,要抹脖子上吊,然后大家就都认为阿Q干出了毫无人性、违反道德、不守规矩、伤天害理、不齿于人类的这种事情。阿Q没有写检讨是因为他不识字,但是他表示了检讨之意,而且还赔了钱,把一年的工钱都给了吴妈,而吴妈却一直在那里哭,哭,哭。如果阿Q能够到咱们中文系上两节课,能来这儿听讲座,他就绝对不会说这种话了!如果他读过徐志摩的诗呢?那么他见到吴妈就会说:“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嘿,他可能就成功了!

这是著名作家王蒙为各大高校所作的演讲“语言的功能与陷阱”中的一段。演讲题目学术味很浓,但演讲却被他“处理”得很像朋友间的“闲”聊,语言口语化,而且风趣幽默。这种“错位”让大家大吃一惊,而当他提出那近乎“荒谬”的设想:要让目不识丁的阿Q用徐志摩的诗去向吴妈“表白”时,简直让人感觉是“驴唇不对马嘴”,可也就是这故意的再“错位”,却更令听众过“耳”不忘。大家在捧腹大笑中自然接受了演讲者的观点:语言是有功用的。显然,演讲者这段错位的联想,将道理讲得深入浅出,由此增加了演讲的“料”,使演讲更有吸引力,更受师生的欢迎。毕竟,这不是在面对语言专家,也不是在宣读学术论文。

这几位演讲者的演讲的确是各有各的精彩,但都有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在演讲时,根据不同的场合和对象,有选择地加了点“料”。他们的演讲堪称是“加料”演讲的典范之作。

运用该方法的时候还需要注意场合和分寸,否则可能弄巧成拙,贻笑大方。只有在“用法”“用量”和“场合”上把握好,“加料”演讲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