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人生的相遇:每个人的出现都是为了给你上一课
从降临人世那一刻起,弗洛伊德就一直被复杂的社会关系环绕着:一个为生活忙碌奔波的父亲,一个从监狱服刑出来的叔叔,两个比母亲还要大的哥哥,七个弟弟妹妹,以及与他亲近又远离的朋友们。在这些关系里,弗洛伊德收获到的苦恼要比快乐多得多。
但弗洛伊德安然从容地与这些人和谐相处,因为他一直抱着这样的信念:“人生的相遇是机缘,每个人的出现都是为了给你上一课。”
粗鲁的教育也是受人喜欢的
我们能够确定,孩子对教育他的人是有喜欢成分的,尽管他被粗鲁地对待了。
——弗洛伊德
说起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弗洛伊德总会想起儿时生活在弗赖堡时认识的一个人来。这个人就是他的保姆,一个又老又丑却很能干的女人。
弗洛伊德一岁多时有了一个弟弟,母亲无法照顾兄弟两个,便雇了一个保姆来,与她一起照顾兄弟两个。可弟弟八个月时生病去世,母亲便陷入忧郁状态,于是照顾弗洛伊德的事情便几乎全部交给了保姆。
保姆年纪很大了,抱起弗洛伊德来很费劲,所以每次带弗洛伊德出去都是牵着他的手。这让弗洛伊德有些悲伤,他更喜欢母亲的怀抱而不是老保姆干枯的手掌。
但这还不是让弗洛伊德最难过的。
保姆虽然又老又丑,却很干净,她无法容忍小孩弄得脏兮兮的。只要弗洛伊德在院子里玩土或是在草甸上打个滚,她就会暴跳如雷。
“天啦,西格蒙德,你不能把自己搞得这么脏。”
“看你把才换上的衣服搞得这么脏。过来,你应该接受惩罚。”
“西格蒙德,你给我安静地坐在那里不要动。”
保姆的声音尖锐刺耳,弗洛伊德感觉自己的耳膜都要被她震破了。有时候如果搞得太乱,屁股上还会挨上一巴掌。只要弗洛伊德没有依照保姆的清洁标准来做,她就会很粗鲁地对待他。
保姆的不友好让弗洛伊德很是苦恼,他也曾投诉到父母那里。但母亲那段时间陷在忧郁症里,根本无法用爱来呵护小弗洛伊德的心。而父亲对保姆的做法很是赞成,因为文化很低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比保姆还要粗鲁。从小开始,只要弗洛伊德没有按照他的标准做事,他都会大发雷霆。
有一次,父子两个在大街上争论起来,父亲辩论不过弗洛伊德,便气哼哼地嚷道:“怎么?你竟然要跟你父亲对立么?!我的儿子虽然比我更聪明,但你休想同我对立。休想!”
这时候弗洛伊德已经是半大不小的少年了,可父亲从来没有用平等的态度来与他沟通。由此可见,儿时父亲对弗洛伊德的教育有多么简单粗鲁。
听到小弗洛伊德的哭诉,父亲不但不会安慰他,还会呵斥他。
“西格蒙德,你一定是淘气了,所以她才会那样对你。”
“西格蒙德,我觉得保姆那样没有错,她只是要你保持清洁而已。”
“别哭了。去,乖乖听保姆的话。”
就这样,弗洛伊德一直被保姆和父亲简单粗鲁地对待着。
但即使是这样,弗洛伊德依然喜欢他们两个。在保姆的要求下,他变得爱干净,并学会保持清洁。弗洛伊德后来承认,这个好习惯让他的一生都受益。
父亲粗鲁的教育态度不只是培养弗洛伊德好习惯这么简单,而且激励出他的斗志来。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便是他七岁那年闹着要和父母同床而眠却被父亲粗鲁呵斥的事情。
为了证明自己会有作为,弗洛伊德一直在努力,最终成为一名大师。
后来,弗洛伊德经常梦到保姆和父亲粗鲁对待他的情景,他通过梦境详细分析了自己的内心后,说:“我们能够确定,孩子对教育他的人是有喜欢成分的,尽管他被粗鲁地对待了。”
教育问题是一个大问题。
一直以来我们都提倡“春风化雨”式的温情教育,对简单粗暴的教育说NO。因此,网络上一旦出现哪个教师敢对孩子用体罚的新闻,就会受到众口一致的讨伐。
简单粗暴的教育的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上的惊吓和伤害。因此孩子们会排斥粗暴的教育方式。不过对于粗鲁的教育,孩子们只是会厌倦,却不会排斥,甚至还会喜欢。
因为粗鲁和粗暴在心理学上来说,不是同一种概念。
粗暴是带有敌意的鲁莽和暴躁,而粗鲁却是带有善意的鲁莽和急躁。粗暴的出发点是带有破坏性的,而粗鲁的出发点则是修复性的。
因此,粗暴的教育会成为口伐笔诛的对象;而粗鲁的教育却会受到喜欢。
我们回头看看自己儿时接受的教育,往往更感念严厉的老师,在这份严厉中,包含的往往就有粗鲁的元素,但却让我们感恩,就是因为他们为我们培养了一些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是对头,也是伙伴
许多人看起来与自己的兄弟姐妹十分友爱,并且会为他们的死而异常悲恸,然而潜意识里却活跃着对他们的敌意。
——弗洛伊德
关于童年的记忆,除了不友好却并无恶意的保姆,让弗洛伊德记忆深刻的便是大他一岁的侄儿约翰。在弗洛伊德四岁之前的那段时光里,约翰和他一直如影随形。
因为住在一起,所以从弗洛伊德降生那一天起,侄儿约翰就成为他朝夕相处的小伙伴。
两个差不多大的孩子在一起,既会是同伴,也会是对头。约翰凭着自己个头比弗洛伊德大,有很大优越感,总是欺负小叔叔。
弗洛伊德经常被他推倒,或是玩具被他抢走。弗洛伊德刚开始不知道还击,直到有一天,他爬起来冲上去将约翰打倒在地。
约翰第一次被打,当即大哭起来。
等弗洛伊德的父亲回到家,约翰便向祖父哭诉。弗洛伊德的父亲听了后,责备儿子说:“你为什么打约翰?”
两岁的弗洛伊德挺直小腰板,仰脸望着父亲,毫不示弱地回答:“因为他打了我,所以我要打回去。”
听了这话,父亲没有再责备他,而是笑起来。
父亲虽然什么都没有说,但小弗洛伊德在父亲的笑声里听出了宠爱、呵护和赞许。这让他仿佛得到金牌加冕一样,从此,只要约翰打他,他都会打回去,因为他坚信,这样做会得到父亲的赞许。
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被约翰欺负过,反而是约翰经常被他打哭。于是,在弗赖堡的小楼里,经常响起小约翰的哭诉。
而家里的大人都不会因此而斥责弗洛伊德,毕竟他比约翰要小一岁,而且还是约翰的长辈,所以约翰只好在不停的埋怨中度过每一天,可现状却得不到丝毫改变。慢慢地,约翰开始顺从弗洛伊德,不再与他敌对,跟他变成了从属关系。
十年以后,约翰从英国回到维也纳来看望祖父母一家,两个童年的小伙伴再次相遇。他们没有像童年那样相互敌对,而是变得友好起来。
两个人组队做游戏,在游戏中,约翰依然顺从弗洛伊德,并且没有表露出敌对的情绪来。看着侄儿从最初的强势敌对,到最后的顺服从属,直到长大后依然保持顺服从属的性格,弗洛伊德因此得出结论:童年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之后与同龄人之间的全部关系。
因为童年与约翰既相互友好又相互敌对的生活模式,导致在成年弗洛伊德的精神生活里,会要求同时拥有一个朋友和一个对头。
弗洛伊德一直都在满足自己的这个愿望,他能将朋友和敌人集中在同一人身上。
也就是说,从两三岁开始,弗洛伊德的潜意识里就形成了与同龄人之间或友好或敌对的关系模式,这种关系模式也导致后来他与荣格、阿德勒、兰克等人从亲密的师友最后却发展到分道扬镳。
每个人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儿时与小伙伴相处模式的影响。倘若小时候与小伙伴儿们友好相处,长大后也会随和待人。
如果儿时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受到过心理创伤,长大后就会受到这种创伤的左右,引发或激烈或消极悲观的情绪出现。
想要孩子将来有平和的心态与随和的性格,父母就要注意孩子在幼时与伙伴们的相处,及时加以指导和引导。
钢琴的声音实在太吵了
对于成功的坚信不疑时常会导致真正的成功。
——弗洛伊德
小妹妹八岁生日那天,弗洛伊德从学校回到家,他像往常一样钻进自己的阁楼里继续学习。就在他正凝神思考问题时,一阵杂乱无章的琴声飘进屋里,打乱了弗洛伊德的思绪。
“谁在弹琴?”弗洛伊德皱着眉头,打开阁楼门走了出去。
到了楼下的客厅里,他发现,八岁的小妹妹正坐在一架新钢琴面前,在母亲的陪伴下弹琴呢。
弗洛伊德顿时明白了,这是父母送给小妹妹的礼物。母亲一直热爱音乐,也早就说过要让小女儿学习音乐的话。
弗洛伊德明白母亲的心,她是想要把自己未实现的愿望转移到妹妹身上,让她弥补自己的遗憾。
弗洛伊德什么都没有说,转身回到阁楼。他想,只要母亲能够开心,音乐和学习并存应该没有问题。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这个想法有多么幼稚。
妹妹不会弹奏音乐,让她弹奏音乐比弹棉絮还要难听。这哪里是音乐,分明就是噪音啊!
弗洛伊德忍了两天便再也无法忍下去了,他找到母亲,坚持要求把钢琴抬走。他告诉母亲,在这两天里,他根本无法安静学习和思考。这样下去,自己是没有办法安心学习的。
母亲有些不舍,也有些为难。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要培养大儿子,女儿也是需要培养的啊,而且女儿刚有兴致,要是突然搬走钢琴,女儿会伤心难过的。
在与母亲的谈论中,弗洛伊德一直坚持自己的观点。最终为了照顾弗洛伊德,母亲不得不把钢琴抬走。
为此,小妹妹生了很久的气。
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不是不内疚。但他坚信自己会成功,并且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因此无论遇到什么问题,他都不会妥协,即使会让母亲为难、会让小妹妹生气,他也要坚持自己的主见。
弗洛伊德并不是一个自私的人,他不能让噪音影响到自己,当然也不会自己制造出噪音来影响弟弟妹妹们。
弗洛伊德虽然是同年级最小的同学,但却是成绩最好的,所以有一群粉丝追随他。
弗洛伊德不仅认真学好每一门功课,还喜欢看课外书,歌德、莎士比亚等著名的人物,都是他喜欢和研究的对象。他渊博的知识吸引了他的粉丝们,那些同学经常来到弗洛伊德家里,与他探讨书里的真理。
他们经常在小阁楼里大声争论,有时候场面太过激烈,所有人都变得面红耳赤。
这一天,几个同学又跑来找弗洛伊德,与他讨论问题。一群人正说得起劲,就听楼下母亲大声喊:“安娜,阿道芬,你们下来写作业。”
弗洛伊德打住话,抬头看向门口,只见妹妹们正在门外探头向屋里张望呢。
弗洛伊德心里想,自己这样影响到妹妹们学习,真的是一件很不对的事情。
弗洛伊德起身走到门口,并没有说话,只是看着妹妹们,妹妹们便乖乖地下楼写作业去了。
在弗洛伊德的妹妹们看来,这位成绩优异的大哥比唠唠叨叨的母亲还要让她们敬重呢。他不止是同学们的偶像,也是她们的偶像啊!
弗洛伊德聪慧过人,他自然清楚妹妹们对自己很仰慕,也正是因为这样,他心里觉得自己不能不优秀,否则怎么为弟弟妹妹们做好榜样?
从此以后,每当有同学们来家里找他讨论问题,他都会把阁楼的门关得严严实实,以免打扰到弟弟妹妹学习。
弗洛伊德不容许别人制造噪音来影响到他的学习,也绝不允许自己制造噪音,影响到弟弟妹妹们学习。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便是如此了。
自己不愿意忍受的事情,也不要让别人忍受。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表现。这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原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相处,只要坚持这个原则,关系便没有不融洽的。
如果每个人都把这一点做好,那么这个世界会美好许多。
给弟弟取个名字
那段快乐时光,每天酝酿着智慧的宝藏,无为而有为的追求,有无限欢乐的欢畅。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家是典型的犹太教家庭,家里始终都遵循犹太教的教规和习俗。
在众多的犹太教教规中,有一条是召开家庭会议。家里无论大小事宜都要全家人一起商讨,哪怕是懵懂无知的幼儿或是风烛残年的老人,都要参加这个会议。
从弗洛伊德出生到他九岁入学,已经参加了无数次家庭会议。在弗赖堡时,因为家庭成员太多,所以家庭会议每天都有。作为一家之主,父亲是会议主席,也就是在那时,弗洛伊德感觉父亲是家里的国王,那么权威,那么自信。
后来哥哥们去了英国,弗洛伊德和妹妹跟随父母来到维也纳,家庭成员少了,家庭会议也相应减少。讨论弗洛伊德是否提前入学,便是到维也纳后最大的一次家庭会议。
入学是弗洛伊德的请求,父母尊重他的请求和意见,因此可以说,从这次家庭会议开始,弗洛伊德已经占有了一部分家庭会议的话语权,而入学成功又让他更增强了自信。
在弗洛伊德十岁那年,家里又举行了一次比较有分量的家庭会议:给弟弟取名字。
在此之前,母亲已经为弗洛伊德添了一个弟弟。那个弟弟仅比弗洛伊德小一岁,遗憾的是只存活了八个月就早夭了。当时为了给弟弟取名字,也开了家庭会议,只不过那时候的弗洛伊德实在是太年幼了,没有丝毫的话语权。
不过现在不同了。他从八岁就开始读莎士比亚,后来又读歌德、席勒等著名思想家的作品,虽然才十岁,但他却已经对古希腊的历史和文学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那天,弗洛伊德从学校回到家,妹妹们安静地坐在客厅里,不见平日里挺着大肚子的母亲。弗洛伊德正在纳闷时,从父母的卧室里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弗洛伊德和妹妹们都好奇地跑到门口去张望。
只见父亲侧坐在床边,母亲满脸疲惫地躺在床上,旁边还放着一个襁褓,里面有婴儿在啼哭。
父亲招手让他们几个进去,说:“看,这是咱们家的新成员,也是你们的弟弟。”
“噢,弟弟?!”大妹妹安娜惊喜地嚷起来,“我真是太想要一个弟弟了。小丫头们都太爱哭泣,我可不喜欢。”安娜很嫌弃地看了几个小妹妹一眼,然后仰头满脸崇拜地看着弗洛伊德,“弟弟会像大哥哥一样的,是不是?”
父母被安娜逗笑了,而弗洛伊德更是有一种自豪感和荣耀感在心底腾腾升起。虽然一直以来就被人赞赏,但这种被人崇拜的感觉,真是不错啊!
“当然。”父亲说,“不过,咱们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讨论。”
父亲说的就是给家庭新成员取什么名字的问题。
父亲建议大家每人想一个名字。但五个小丫头都太小了,而且也没有上过学,能想出什么名字来?最后还是父亲、母亲和弗洛伊德想出三个名字。
但弗洛伊德觉得父母取的名字都不好,他坚持主张给这位比他小十岁的弟弟取名为亚历山大。
“可是为什么呢?”父母问。妹妹们也都仰脸看着大哥。
弗洛伊德说:“亚历山大英俊聪明,见义勇为,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
父亲持怀疑态度:“真有这样的人吗?”
弗洛伊德背起手,像个小大人一样,耐心又从容地向他们解释说:“当然有。亚历山大是古希腊西北部一个名叫马其顿王国的王子,他二十岁就做了国王,然后东征波斯王国,后又远征印度。他的丰功伟绩和聪明智慧可是世上无人能比的,他被世人尊称为亚历山大大帝呢。”
弗洛伊德有理有据的一番论述说服了父母。于是这个比他小十岁的弟弟便被取名为亚历山大。
这一幕给思想开始萌芽的大妹妹安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多年后,妹妹问他:“你当时也只有十岁啊,怎么会有能力说服父母呢?”
弗洛伊德笑了。他知道,能力的背后是强烈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背后又是丰富的知识。
弗洛伊德幼年时从《圣经》故事里获得的自信的种子,在进入学校读书后,得以迅速发芽生长。他优异的成绩以及来自周围的人们的赞许,都是让弗洛伊德建立和提高自信心的原因。
想要培养一份自信心,就要先充实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当你有了才华,就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有了自信。
强大的自信心,来自自己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知识。
想要获得知识,就要对学习充满狂热。而对学习的狂热,又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弗洛伊德深深懂得这个道理。
他不但精通历史,更把西方文学熟记于心。后来他在精神分析学中建立恋母、自恋等概念时,都引用了西方经典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如俄狄浦斯、那喀索斯等。他研究医学,著书立说。同时因为他扎实和深厚的文学功底,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融入了各种文学元素,因此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说又被称为“一项由科学、诗歌和文学所构成的杰作”。
让老师吃点亏试试
没有所谓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
——弗洛伊德
给弟弟取名成功,说明弗洛伊德的思维早已超过了同龄人,他已经成为一个博学多识、有自己思想的小大人。但他终究只是一个男孩子,依然保持着男孩子淘气的个性,而且随着一天天成长,他也进入了每个少年都会经历的青春叛逆期。
他和现代每个青春叛逆期的学生一样,读书、玩耍、搞恶作剧。
不过,弗洛伊德并不像某些顽劣的男生一样,专门欺负弱小和女生。由于对母亲的依恋,他对女生一直尊重有加,而儿时被约翰欺负的经历也让他学会不向比自己强大的敌人低头,也绝对不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对手。
在他十五岁那年,他向一个比他要强大很多的对手发起挑战。这个对手便是他的一位男老师。发起挑战是一件临时起意的事情,但对男老师的愤怒和不满却早已在心底萌芽。
那是一个周末,几个男孩子聚集到弗洛伊德的小阁楼,讨论学习上的问题。当说到维也纳和多瑙河两者的相互关系时,有一个靠在窗前的同学示意他们噤声,然后朝窗外努努嘴。
大家探头看向外面,只见一个中年男子正从窗外的街头走过。弗洛伊德明白了同学让他们噤声的原因:因为正是这位老师教授他们刚才探讨的知识。
但这位男老师极其傲慢,而且言谈举止缺乏威严,因为他总是用轻蔑的语气来谈论关于维也纳的一切事情。这让处于热血青春的学生们很愤怒,他们觉得这位男老师侮辱了他们的家乡,也就是侮辱了他们。
大家把话题转移到男老师身上,这帮热血少年越讨论越气愤,最后同仇敌忾起来,大家一致决定,要让男老师吃点亏,以此打消他轻蔑的气焰。
弗洛伊德一直以学习为重,当然不会主动挑头来做这件事。其他同学都是弗洛伊德的粉丝,看偶像不表态,便也都不说话。不过,站在窗前的同学却属于那种学习不怎么样,捅娄子却处处有他的人。他说:“让别人吃亏这事儿,我做在行。你们只要听我的命令就成。”他说,关于多瑙河对维也纳到底有多重要这一章节,老师还没有讲完呢,下次上课,肯定还会是这个问题。到那时,同学们就反驳他,和他对抗。
弗洛伊德虽然是学校里的优等生,但同时也是一个玩心未泯的男孩子,加之他一直对学习和知识持敬重的态度,对于男老师不严肃的态度,他也很反感。因此听到同学说用知识来抵抗知识,他当即表示赞同。
粉丝们见偶像点头,也自然是要附和弗洛伊德的决定的。于是众人很快达成了一致。
弗洛伊德的赞同让那位“领导”欣喜不已。他说既然是对抗,肯定就需要一位博学多才的人来执行,否则被老师三言两语问倒,别说反抗失败了,只怕还会助长这个老师的气焰。而要说起博学多才,在他们中间,弗洛伊德要说第二,就没有人敢说第一。于是,弗洛伊德便被任命为“先行官”,与男老师正面交锋。
等到男老师上课时,恰如他们预计的那样,老师继续和他们讲多瑙河对维也纳的重要性的问题。
这时,弗洛伊德站起来,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虽然才十五岁,但他的问题很尖锐,让男老师应接不暇。
看着男老师支支吾吾的狼狈样子,同学们都哈哈大笑。
同学们的嘲笑让男老师羞红了脸,他恨恨地看了大家一眼,问弗洛伊德为什么要这样做。弗洛伊德回答说:“对不起,我们只是在开玩笑。”但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出来,那就是,“没有所谓的玩笑,所有的玩笑都有认真的成分。我就是想要你出糗。”
男老师自然也是看出弗洛伊德欲言又止的话,他厉声让众人起身罚站。
弗洛伊德岁数比同学们小,个子也不高。不过,同学中有个个子很高的男生,因为脖子长、四肢也长,一直以来就被称为“长颈鹿”。听说让众人罚站时,弗洛伊德下意识地看向“长颈鹿”。而他只看了一眼,便忍不住发笑了。只见“长颈鹿”站得笔直,笔直让他的脖子和四肢更显得长了很多,那样子要多滑稽就有多滑稽。
多年以后,弗洛伊德经常梦到这个场景:气急败坏的男老师,哄堂大笑的同学们,以及长手长脚的“长颈鹿”。
弗洛伊德说:每次梦到这一切,我就觉得真是快乐啊。我从来没有因为让老师吃了亏而内疚,因为老师讲授知识时的态度太不够严谨了,我觉得他有误人子弟的嫌疑。我们那样做,其实也是希望他能够改正。
这件事是弗洛伊德有记录的唯一一件调皮捣蛋的事情,但就是这件事情都让弗洛伊德感到快乐。
弗洛伊德从幼年开始,便一直因为身为犹太人而深受排挤的困扰。但在中学期间,弗洛伊德却很少因为这件事烦恼。因为弗洛伊德上的中学就在家附近,同学们大多数都和弗洛伊德一样来自犹太家庭,加之他放学后都窝在阁楼里看书学习,很少接触社会上的人和事,所以那段时间弗洛伊德过得很快乐。
后来他说:“我一直觉得中学那段时光是人生中最快乐和幸福的事情。”
学生时代,是每个人生命中最幸福和快乐的时光。
生命朝气蓬勃,生活无忧无虑,对世界充满好奇,对人性的恶毒和虚伪看到得少,还不懂得失望和沮丧。
因此,觉得这段时光最美好。
是当温克尔曼的副校长,还是去做汉尼拔大将军
他感到很纠结,来回在书房踱步,内心深处进行着非常激烈的斗争——是当温克尔曼的副校长,还是去做汉尼拔大将军?
——弗洛伊德
从弗洛伊德敢挑战男老师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来,虽然弗洛伊德文学知识掌握牢靠,但这不能说明他是一个崇文派。
当然,这不是弗洛伊德少年时期才萌生的,其实在更早的童年时期他便有了尚武精神。他在自己的书里说:“那时,我常常会和一个比我大一岁的孩子一起玩,我们之间的关系时好时坏。在身型有着明显差别的关系里,弱的一方自然就会产生这种心态。”
他说的这个孩子便是他的侄子约翰。在一次次被欺负的过程中,他强烈渴望自己有能力打败对方。
后来他学会阅读,圣经让他萌生了自信心。但在圣经里,他渴望强大武力的心愿无法得到满足,于是他开始读退耳的《执政与帝国史》,这是一本以武力征服世界的书。
幼小的弗洛伊德用标签记下拿破仑手下元帅的名字,将它贴到那些玩具木兵的背上。当时他最崇拜的是北非古国迦太基的名将汉尼拔·巴卡,他是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一,同时也是拿破仑一直崇拜的人。但弗洛伊德并不崇拜拿破仑,反而更敬仰指挥意大利军团的司令官马塞纳,他觉得马塞纳和汉尼拔有相似之处,他敬仰马塞纳,其实也是对汉尼拔的致敬!
他甚至不屑于拿破仑与自己一样崇拜汉尼拔,在他看来,自己崇拜汉尼拔是因为他的武士精神和巨大的智慧。但拿破仑将自己视为汉尼拔,仅仅是因为他同汉尼拔一样翻越过了阿尔卑斯山。
虽然才十多岁,但弗洛伊德已经搜集了许多本关于汉尼拔的书籍来看。在一位古典作家写的有关汉尼拔将军的书里面,他清晰地记得其中的一段话:“当他终于下定决心去罗马时,他感到很纠结,来回在书房踱步,内心深处进行着非常激烈的斗争——是当温克尔曼的副校长,还是去做汉尼拔大将军?”
很快,弗洛伊德也面临同样的问题。
十六岁的一个周末,弗洛伊德坐在阁楼里有些心烦意乱。因为他即将面临毕业考试,到底考什么大学、选择什么专业,这一系列问题让他有些烦乱。
父亲在这个问题上明确表态,让他自己做选择。虽然弗洛伊德才识渊博,但终究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小少年,他也不知道究竟怎样的选择才能对自己更有利。
想了很久也得不出结果,弗洛伊德干脆撇开这个问题。他站起身,从书架上取下一本历史书,翻到布匿战争那一段。从儿时开始,每次渴望有力量来帮他解决问题时,弗洛伊德都会看这一段历史。
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将书上的文字照射得灿灿生辉。在明媚的阳光里,他大声朗读起来:“公元前217年4月,迦太基军队与罗马军队在特拉西梅诺湖畔进行了一场交战。迦太基统帅汉尼拔率军约4万人大胆冒险穿越阿尔努斯河泛滥沼泽地,绕过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军团的坚固阵地,向南意大利佯动。为了阻止汉尼拔向罗马进发,弗拉米尼开始追击,但他既不侦察也不警戒。当3万1千人组成的罗马军团进入特拉西梅诺湖和群山之间狭窄的通道时,遭到了汉尼拔的突然袭击。罗马军团在白刃战中溃退,共死亡1万5千多人,余皆被俘。汉尼拔军仅损失1500人。”
看完这一段,弗洛伊德陷入了沉思。
他很崇拜以武力征服世界的人。但他生活在和平年代,不可能去做将军,因为和平年代,是靠法律来维持和平的。想到这里弗洛伊德眼前一亮,他当即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选择法律系,将来做一名律师。
而且这也正好符合了他十一岁那年在公园餐厅里那个男子的预测,至今他仍记得这个预测。弗洛伊德回头看向墙壁上的几幅挂像,那是不久前父亲买回的一些官员的肖像,有赫布斯特、吉斯克拉、昂格尔和比格尔。
弗洛伊德心中清楚,父亲之所以买他们的肖像,是因为他们中有犹太人,同时也是因为预测弗洛伊德将会是部长的缘故。父亲虽然说不左右儿子对前程的选择,但他将这些肖像都挂在了家中非常显眼的地方,而且这些肖像里的大多数人都是犹太人,父亲的心思全部在这些细节里透露了出来。
弗洛伊德转身从书包里取出父亲刚给他买的一个公文夹,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比格尔部长式的公文夹,比格尔正好是当时的内阁部长。
弗洛伊德将历史书装进公文夹,然后挂在肖像下面。那一刻,他下定决心要学习法律。他要做当代社会的汉尼拔将军。
一个人,总是要有理想的。
有了理想,才会有奋斗的动力。
在寻找理想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能获得精神上的力量,而这种力量,又能帮我们冲破困难和阻力,最终成就理想。
做好当将军的准备,却无缘见到罗马
在这方面,我步入汉尼拔的后尘。因为我和汉尼拔的经历类似,我们都一样无缘见到罗马。
——弗洛伊德
毕竟只是一个少年,弗洛伊德也曾对自己的信念有所动摇。但他在刚进入学校时的一位高年级的好友,现在已经成了一位颇有名气的政治家,听说弗洛伊德想要学习法律,他很高兴,并且肯定和鼓励了他的这种想法。
在好友强有力的影响下,弗洛伊德坚定了自己学习法律、从事社会活动的想法。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弗洛伊德做了充足的准备。
他除了把功课做好之外,还开始学习外语,因为他知道,想要成为一名参与社会政治的优秀人才必须精通多门语言。
每天都能听到小阁楼里传来拼读外语的声音,母亲为此很担心。她既心疼儿子给自己施加的压力,又担心他会因此耽误功课。要知道,作为一个犹太族穷人家庭的孩子,学习不好的话是基本与好大学无缘的。
母亲想要去阁楼阻止儿子,却被父亲制止了。他对妻子说:“虽然我们家生活极为困顿,但在选择终身的职业上必须依据西格蒙德自己的志向。”
父亲一直以来对弗洛伊德采取的都是粗鲁教育,但唯独这次,他给了弗洛伊德绝对的权利。
父亲的支持给了弗洛伊德一个自由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弗洛伊德学会了七门外语,分别是希伯来文、拉丁文、希腊文、法文、英文、意大利文和西班牙文。可以说,弗洛伊德为了实现自己的将军梦,做了足够充分的准备。
1873年,十七岁的弗洛伊德从吉姆那森学校毕业了。
因为弗洛伊德在中学里连续七年名列前茅,所以享受了许多特权,包括保送到维也纳大学就读。
弗洛伊德和家里人都高兴极了,要知道,这可不是一所普通的大学。当时,维也纳已经成为欧洲最著名的文化中心之一,而维也纳大学更是学者们群居之所,国际上许多科学文化成果的获得者都来自维也纳大学。
但在这时,他再次意识到自己身为犹太人所受到的不公平的社会待遇。
他崇拜汉尼拔,是因为同样身为犹太人的汉尼拔率领着强大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打败了歧视和压迫犹太人的罗马帝国。这让从小就身陷种族歧视漩涡的弗洛伊德感到很自豪。而他想要学法律做一名当代的汉尼拔将军,也是想要像汉尼拔将军那样参加政治,与歧视犹太种族的不公作斗争。
毕业前夕,弗洛伊德将自己的理想告诉了学校里一位很器重他的老师。让弗洛伊德意外的是,他的决定受到老师的强烈反对。
老师告诉他:“尽管帝国颁布解放犹太人的法律距今已经有近二十年,犹太人也被允许进入大学读书,但从现在的局面来看,犹太人依然被排挤在主流社会之外。你看,现在很多职业都不允许犹太人从事。”
弗洛伊德点点头,这一点他早就有所了解。
老师说:“你要是攻读法律的话,将来就肯定会参与政治。但你知道吗?犹太人是不准进入高层公职的。”
老师说完就走开了,弗洛伊德陷入沉思。做一个中低层的公职人员,是无法实现自己的将军梦的。他抬头望向远方,脑子里却想起汉尼拔将军当年指挥特拉西梅诺湖战役胜利后的事情。
汉尼拔后来又设计将罗马军团再次击败。就在众人都以为汉尼拔会攻进罗马城时,却不知汉尼拔面临罗马城里依然军容壮盛、而他的部队却军粮短缺的困境,为此,汉尼拔不得不在人们期盼他进军罗马时移师去了亚得利亚海岸。
从读历史那一天起,弗洛伊德就有强烈的爱憎情绪。在三次布匿战争中,他一直认同的是迦太基人,而不是罗马人。
虽然从小就知道犹太人受歧视和排挤,但他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不同种族之间的争斗到底有多么残酷。这一次和老师的谈话让他第一次意识到作为异族意味着什么。
他视同为犹太人的汉尼拔为偶像,但此时他清楚地明白,如果自己坚持下去的话,终将会步汉尼拔的后尘。因为他和汉尼拔的经历类似,他们都一样无缘见到罗马。
这条路走不通,就换条路试试
那时的我,其实后来也如此,对于医生这一行,并没有特别感兴趣。
——弗洛伊德
就在弗洛伊德思想动摇时,他得到消息说著名的卡尔·布吕尔教授会给毕业生们上一堂大课。弗洛伊德很敬慕这位教授,他的课自然是不愿错过的。
在课堂上,教授向同学们致辞,首先给他们的八年学习生活做了系统的总结,然后描绘了他们即将踏入的大学里面的美好新生活,最后,教授以歌德那篇最著名的散文《论大自然》作为这次大课的结尾:
“她在无数儿女的身上活着,但是她,那母亲,在哪里呢?她是至高无上的艺术家:把极单纯的原料化为种种宏伟的对照,毫不着力便达到极端美满和极端准确的精密,永远用一种柔和的轻妙描画出来。她每件作品都独出心裁,每个现象的构思都一空依傍,可是这万象只是一体……”
随着教授优美动人的朗诵声,弗洛伊德仿佛看到生命的美妙和神奇。这份沉醉让他忘掉梦想即将夭折的烦恼,同时勾起他心底的另一份兴趣:那就是对人类的好奇心。
当时最热门的达尔文进化论正深深地吸引着弗洛伊德,他觉得,达尔文的那些生物进化理论将会让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一个重大的飞跃,所以弗洛伊德萌生了对世界更进一步了解的愿望。
只是这些日子,他一心想要在将来从事社会工作,所以忽略了心底的感受。而现在教授的朗诵将他的兴趣再次勾起来。
他想,既然从事社会活动的路走不通,那么做医学研究也不错。
其实,弗洛伊德这种处事方式真的很值得推广和倡导。
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期间不喜欢所学专业,以打游戏、旷课等形式逃避上课,却从来没有想过去深造自己喜欢的专业;进入社会后,一份工作不喜欢、做不好,却担心失业而不敢辞职。如果他们都能像弗洛伊德这样,这条路走不通,就换条路试试,那么他们的生命一定不会总处于抱怨和负面情绪的状态。
当然,弗洛伊德并不是对医生这一职业有特别的偏好,即使后来成为医生,并开设了私人诊所,弗洛伊德始终都对任职医生没有兴趣。
让他决定走进医学这个行业的原因,是“一种对人而不是对物的好奇心”。只是那时候他还年少,并不懂得观察乃是满足这种好奇心的最好方式之一。
后来,他对梦的解析、对病人的分析,都来自长期的观察。观察不但满足了他的好奇心,而且还让他开创出一门独立的学科,让他成为精神分析领域的开创者。
没有学习法律专业,一度让弗洛伊德感到绝望。
他后来经常做梦。在梦里,他梦到自己渴望得到教授的头衔,甚至不惜对两个同事进行诋毁。
他对自己的这个梦做出这样的分析:“因为改变所学专业,使我远离了部长的事业。这个梦实际上已将我从毫无希望的现在带回到满是希望的比格尔内阁时代,而我努力要实现的正是回到比格尔内阁时代去。我的那两个有本事又卓越的同事,也都是犹太人,因此在梦里我将他们说成是傻瓜和罪犯。我会这样做,是因为我已将自己当成了部长,并且我还对部长实施了报复,因为他没有批准我晋升。在我的梦里,我干脆就取代了他,以此报复。”
从弗洛伊德对自己的剖析中不难看出,他对没能学习法律参与公共事业有多么耿耿于怀。不过,他必须调整自己,让自己适应所做出的选择——做一名优秀的医学院学生。
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理想和现实发生矛盾的情况。不顾现实而一味地去追求理想,显然是不合实际的。而屈服于现实,与理想说拜拜,也是不可取的。最好的办法,便是从现实出发,修正自己的方向。在现实的基础上树立自己的理想,那样才会有实现理想的可能。
专一而精,才能找到你的归宿
你不用为学问东奔西走,每个人只能学习他所能学到的东西。
——弗洛伊德
弗洛伊德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心理调节能力也是极强的。虽然并不喜欢医生这一职业,但进入维也纳医学院后他依然很快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他每天都兴致勃勃地研习医学的各科课程:生理学、动物学、病理学,等等。这些课程复杂又抽象,即使对医学怀有满腔热忱的学生都不一定能够学好,但弗洛伊德却科科成绩都很优异。
除了学习医学课程,他还继续涉足哲学、文学等学科。但很快他就认识到,一个人纵然有再高的天赋,也免不了会有所局限,一个人是不可能在多个领域中同时有所作为的。
于是他决定只选择一门学科,做到专一而精。但他的习惯和爱好总是让他忘记这个决定。为了督促自己做到这一点,他便把靡菲斯特告诫的真谛写在日记本上:“你不用为学问东奔西走,每个人只能学习他所能学到的东西。”
每天他都能看到这句话,从而生起要专一而精的警惕心。这份警惕心能够督促他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到医学上来,哲学、文学等学科只作为生活调剂。
医学院里著名的神经生理学家思斯特·布吕克很快便注意到这位年龄小却成绩优秀的男孩,他邀请弗洛伊德去他的生理实验室做研究。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多少医学生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突然降落在自己身上,弗洛伊德又惊又喜,欣然答应下来。
从此,弗洛伊德除了在课堂上学习,便是跑到布吕克教授的实验室去观察和研究。在这里,他的好奇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除了研究和观察,布吕克教授还把他带入自己的朋友圈。教授的助手西格蒙德·埃克斯纳和思斯特·弗莱施尔·冯·马克索夫,都是在医学研究方面很有天赋的优秀人才,对于这位比他们年幼的小伙伴的加入,他们都表示了极大的友好。很快,弗洛伊德便与他们结成了好朋友。
他们告诉弗洛伊德,医学本体中是有很多分支的,一个人不可能所有都学会。
他们的话让弗洛伊德想起自己在医学和哲学、文学等学科中所做的专一而精的选择,于是点头对他们的话表示认同。
这两位好友把生理实验室里的每个科室都展示给弗洛伊德看,以此帮助他寻找自己的兴趣点在哪里。
在他们的帮助下,弗洛伊德在众多的医学分支中发现,除了精神病学,其他的学科都引不起他的丝毫兴趣。
教授为他寻找到自己的兴趣感到高兴,并允诺让他专门做精神病学的研究。
这一天,弗洛伊德上完课,便跑到实验室,准备继续他的研究课程。他推开实验室的门,便看到布吕克教授正和一位中年男子聊天。
“嗨,过来,我要把一位很优秀的朋友介绍给你。”布吕克把他拉到那中年男子面前,说,“这位是著名的医生布洛伊尔(Joseph Breuer),而且他还是一位修为很高的生理学家,对你现在所研究的精神病学有很深的造诣。”
布洛伊尔打量着眼前这个相貌清秀的男孩,笑着说:“你一定就是布吕克经常和我说起的那位聪明好学的小伙子了。”
布洛伊尔在当时的生理学界可是名声赫赫,弗洛伊德早就梦想能够向他请教。但他既是一个大名人,又是一个著名的医生,哪里有时间来接受一个毛头小子的拜访?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在实验室里认识他,而且听他的语气对自己的印象还不错。这让弗洛伊德窃喜不已。
从此,弗洛伊德遇到什么问题都会向布洛伊尔请教,而布洛伊尔也对这位比他小十四岁的医学院学生青睐有加,对他的问题更是知无不言。同时,布洛伊尔还引导他如何进行精神病理研究。有布吕克提供场所,还有布洛伊尔的引导,弗洛伊德在医学研究的路上越走越顺畅。此时,弗洛伊德才觉得自己终于找到了归宿。
布洛伊尔不但引导弗洛伊德进入精神病理学,还与他一起进行案例分析。二十年后的1895年,弗洛伊德和布洛伊尔共同发表了心理分析学的第一份个案报告——安娜·欧案例。同一年,弗洛伊德将自己与布洛伊尔共同研究歇斯底里病症的成果写成《歇斯底里研究》一书。这本书的出版,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俗话说:广学而博,专一而精。
很多人和少年时期的弗洛伊德一样,以广学为傲。广学的确可以让人学识渊博,却很难有一科是专长的。
其实,很多事业成功的人恪守的品质都是“专注”。专一而精,才能有持久的力量,帮助你走向成功。
弗洛伊德是幸运的,他遇到布吕克以及布吕克的朋友们,从而能够从广学而博的路上拐过来走上专注的路,最终获得成功。
你有你的骄傲,我有我的自信
我认为,对于一个积极的进取者来说,再怎么排挤,他还是能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寻得一块立身之地。
——弗洛伊德
关于弗洛伊德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不得不提到他的第一次旅行。
在他中学毕业之前,父亲就许诺了弗洛伊德,如果他考上大学就让他去英国旅行。弗洛伊德一直期盼着这次旅行,因为英国有他的同胞兄长和儿时的玩伴约翰。早在上次约翰到维也纳来看望他们时,他就和约翰约好去英国。
但弗洛伊德考上大学后,父亲却没有让他马上去英国,直到两年后弗洛伊德才完成去英国旅行的心愿。
不过父亲既然许诺让他去旅行,自然是不能食言的,于是弗洛伊德的第一次旅行就选择了在奥地利国内。
但这次旅行,给弗洛伊德记忆最深的不是目的地的美景,而是在火车上与反闪族的正面碰撞。
因为犹太人属于闪族,所以反犹太主义就是反闪族主义。
弗洛伊德从小就开始看历史书,他早就知道,早在波斯帝国和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时期犹太人就遭到了各种剥削和压迫,导致犹太人迁离故土流散异国。反犹太主义的思想和行为早在那时就已经在欧洲全面扩散。
那天,弗洛伊德很早就起了床,洗漱完毕后,他和父母辞别,去往维也纳火车站。他将要搭乘火车开始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旅行。
随着川流不息的人流进入车厢,弗洛伊德便低头寻找自己的位置。
但人群实在是太拥挤了,人们将座位上的标号遮得严严实实,弗洛伊德需要不停地拜托人们挪移一下才能看清标号。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弗洛伊德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但座位上此时坐着一个男子,正冷冷地看着他。
弗洛伊德彬彬有礼地出示车票,并请这位男子起身让开。谁知男子大声叱骂:“我认识你,你是一个犹太鬼。”
弗洛伊德愣了一下。虽然在选择大学专业时,他就已经清楚地知道,自己身为犹太族人,必然会面对许多不公平的待遇,但这样面对面地受到反闪族的挑衅却是第一次,他不由得火冒三丈。
但他依然压住怒火,说:“先生,请你让开,这是我的位置。”
那男人傲慢地回答:“这里不欢迎犹太鬼,你这个下贱的人,给我滚远点。”
弗洛伊德气得捏紧拳头,想要挥手给他一拳。但他的手臂还未扬高,就被身后一个人摁了下去。
那个人冲他挑挑眉,示意他看看车厢里面。弗洛伊德这才注意到,在这节车厢里,摆着白色的康乃馨。
弗洛伊德愣了一下,身后那人拉起他说:“跟我走。”
那人将弗洛伊德拉到另一节没有白色康乃馨的车厢里,这才舒了一口气,然后问:“你不是维也纳人?”
弗洛伊德:“我从四岁开始就在维也纳生活。”
那人说:“那你怎么不知道,在维也纳,白色康乃馨是反犹太人的标志。那节车厢里全都是反闪族,你知道自己有多危险吗?”
弗洛伊德虽然从来不怕事,但听了这话也是后怕。他要是打一个人是没问题的,但要是一车厢人都与他为敌,那他将会死得很难看了。
从那以后,白色康乃馨就经常出现在弗洛伊德的脑海里,无论是做梦,还是读诗看书,甚至开放的花朵,都能让他联想起车厢里那些白色的康乃馨来。
旅行结束后,回到维也纳,弗洛伊德开始关注起身边发生的种族争斗的事情来。他发现那些反闪族在犹太人面前总是摆出高高在上的骄傲姿态来。
弗洛伊德对这些反闪族的行为很不以为然。他想:你们自以为傲,是因为你们的祖先没有被压迫到离开家园,过流离失所的生活而已,但论起智慧,你们的祖先哪里能和犹太族人的祖先相比呢?虽然我的祖先不停地被排斥和驱逐,但我们依然充满自信地很优秀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弗洛伊德此时感受到的种族排斥只来源于社会,但很快他就发现,大学里也存在着种族排斥。
1873年秋天,弗洛伊德刚进大学不久就觉得有些失望。他发现,周围的同学很多都是反闪族人。不过这些人终究还是思想比较单纯的青少年,反犹太族人只是他们从父辈那儿延续来的习气,所以他们不会对弗洛伊德破口大骂,但他们会经常排挤他,以为他会因为自己是犹太人而感到自卑和疏远。
但弗洛伊德却绝对不会这么认为,他想:“我为什么要对自己的出身或者如人们所说的‘种族’感到羞耻?”
弗洛伊德就这样置身于不受欢迎的大学社圈里,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不受欢迎而感到太多的遗憾。
从其他学生反犹太族的情绪中,弗洛伊德逐渐明白自己明确的立场:你有你的骄傲,我有我的自信。他的自信来自代表犹太族人誓死与罗马天主教会斗争的犹太将军汉尼拔,以及历代优秀的犹太族人们。
不过,在旅行途中与反闪族的正面碰撞,以及大学里的大大小小反犹太运动,还是对弗洛伊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他的思想有了固定的模式,那就是:你们可以反对我,但我还是要做我自己。
年纪轻轻便已处于反对派的地位,尝到了被“紧密团结的大多数”压制的命运,这为弗洛伊德以后形成独立判断力打下了基础。其实这对弗洛伊德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另类的幸运。
对于“压制”,每个人都不会陌生。
儿时经常受到来自父母的反对和压制。
后来长大了,跨进职场就会发现,压制无处不在。有压制,就有排挤。
想要不受人排挤,是不可能的。毕竟我们都是社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如何去看待排挤,去面对排挤。
遇到这种情况时,最好想想弗洛伊德的话。
他认为对于一个积极的进取者来说,再怎么排挤,他还是能在社会的某个角落寻得一块立身之地。